![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4 照相机与眼球》同步练习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4807263/0-169397332759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4 照相机与眼球》同步练习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4807263/0-169397332760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4 照相机与眼球》同步练习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4807263/0-169397332761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精品同步练习】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同步练习、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中苏科版4.4 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苏科版4.4 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综合训练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 照相机与眼球》同步练习,对下列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近视眼的形成及其矫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4 照相机与眼球》同步练习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1.(3分)人眼看物体和凸透镜的成像原理是一样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以下光学仪器中与人眼的成像情况相同的是( )A. 放大镜 B. 投影仪 C. 照相机 D. 显微镜2.(3分)如图,成都锦江之上,夜色中的安顺廊桥流光溢彩,让游人流连忘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张看到廊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因为光从水中射入空气,再进入小张的眼睛
B. 眼睛能看见物体是因为眼睛发出的光到达了该物体
C. 小郑取下近视眼镜看到廊桥变模糊了是因为廊桥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
D. 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3.(3分)如图是其中一辆共享单车的二维码,使用者用手机摄像头扫描车牌上的二维码并识别其中的内容,获取验证后自动开锁即可使用。关于单车的使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车牌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B. 二维码经扫描后在手机上成虚像
C. 手机上的摄像头镜片是凹透镜 D. 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4.(3分)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症状高发,近视防控已上升至国家战略,政府正在出台一系列近视防控的相关政策来改善青少年近视。关于近视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近视眼的明视距离大于
B. 近视眼的成像原理与投影仪是一样的,只是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了
C. 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变厚,聚焦能力太强导致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
D. 近视眼需要配戴凸透镜来矫正5.(3分)下列是老师们拍摄的照片,关于照片中光的现象及其解释,说法正确的是A. 李老师在家中投影的“日偏食现象”属于:光的折射
B. 车老师拍摄的十七孔桥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光的反射
C. 宋老师在家中拍摄的“折断的芹菜”属于:光的色散
D. 孟老师在家拍摄的放大镜看“放大的字”属于:光沿直线传播6.(3分)对下列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A. 如图,远视眼看近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
B. 如图,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
C. 如图,显微镜的目镜的作用是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像
D. 如图,天文望远镜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像7.(3分)一凸透镜的焦距为,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处移到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 像变大,像距变大 B. 像变小,像距变小
C. 像变大,像距变小 D. 像变小,像距变大8.(3分)下列四幅图中,是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图画是
A. B. C. D. 二 、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分)9.(3分)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如图:是表示矫正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
B. 如图: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有会聚作用
C. 如图:用放大镜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是缩小倒立的
D. 如图:把纸板向后折,在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三 、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分)10.(4分)近视眼的形成及其矫正:
近视眼产生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导致远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 ______选填“前”“后”面。
近视眼只能看清 ______处的物体,看不清 ______处的物体。两空均选填“近”或“远”
矫正近视眼应配戴用 ______选填“凸”“凹”透镜做镜片的眼镜。11.(4分)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______ 选填“凸”或“凹”透镜;小明由于平时不注意用眼,造成了眼睛近视,他应通过佩戴 ______ 选填“凸”或“凹”透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12.(4分)如图所示,小明戴上眼镜前和戴上眼镜后观察到的远处帆船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出小明是 ______ 眼,所戴的眼镜的镜片是 ______ 镜。
13.(4分)近视眼镜上的玻璃片实质上是_______________透镜,老花眼镜上的玻璃片实质上是_______________透镜。14.(4分)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利用手机进行扫码支付时,二维码通过手机镜头所成的是 ______选填“实”或“虚”像。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使眼睛的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 ______选填“强”或“弱”,形成近视眼,为矫正近视眼应佩戴由 ______选填“凹”或“凸”透镜做的眼镜。15.(4分)(2022•柳州)人的眼球结构如图所示,眼睛的成像原理跟__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类似,其中__________相当于光屏。
16.(4分)正常眼睛观察物体的最佳距离为,当用平面镜仔细观察自己的脸部时,应当把镜子拿到离眼睛 ______处最为合适。如图是人眼与鱼眼的结构示意图,我们观察发现:鱼眼晶状体的形状比人眼更加凸一些,如果人眼的晶状体像鱼这样,观察远处物体的像将成在视网膜的 ______填“前”或“后”面,若要看清远处的物体,应该配戴 ______填“凹”或“凸”透镜。
17.(4分)小金同学由于经常玩手机,近期发现视力严重下降,经眼科医生检查小金看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之前方,则小金被确诊为______视眼,应佩戴______透镜矫正。18.(4分)如图所示,表示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是其中的 ______图,矫正远视眼应配戴 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片。
19.(4分)为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有一种眼镜的镜片可以改变如图甲,它是通过在透明的薄膜中注入或抽出光学液体来实现,图乙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该人的眼睛属于 ______,矫正时应选择 ______选填“镜片”或“镜片”。
四 、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20.(6分)疫情期间,各学校“停课不停学”,老师化身主播利用手机、电脑在平台上直播授课。手机靠收发______传输数字信号,学生就可以通过手机上网观看课程直播。长期用手机的同学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是因为眼睛晶状体太______“厚”或“薄”,成像在视网膜______“前”或“后”,同学们应保护视力,注意课间休息。21.(6分)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小明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他向黑板靠近几步就看清了,他是______眼选填“近视”或“远视”,当他靠近黑板时______距减小,______距增大为分析方便,不考虑他眼睛的调节能力如果小明仍坐在原位,为了使物体的像刚好落在小明的视网膜上,他应该配戴适当度数的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制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五 、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22.(6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如图是利用太阳光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其中操作最合理的是 ______。
将焦距为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刻度处,将蜡烛从如图所示位置,移到光具座刻度处,需将光屏向 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直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______的实像选填“正立”或“倒立”,此成像的特点与 ______原理相同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这时若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 ______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下面能说明远视眼成像和它矫正方法的原理图是 ______。
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略
2.【答案】D;【解析】解:
、小张看到廊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因为光照射到水面上发生反射,再进入小张的眼睛,故错误;
、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就看到了物体,故错误;
、小郑取下近视眼镜,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则看到廊桥变模糊了,此时廊桥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面,故错误;
、人的眼睛相当于照相机,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正确。
故选:。
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就看到了物体;
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光的反射的应用,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实际现象。
3.【答案】D;【解析】解:、二维码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错误;
、手机上的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摄像头的原理与照相机相同,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之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错误、正确。
故选:。
能自身发光的物体是光源;
手机上的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摄像头的原理与照相机相同,物体应位于其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源的概念、凸透镜的成像原理等,有一定综合性,但难度不大。
4.【答案】C;【解析】解:近视眼的明视距离小于,近视眼看不清楚远处的物体,原因是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但是我们可用发散作用的凹透镜矫正,使光线会聚能力减弱,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能看清物体,故只有正确。
故选:。
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太长,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
近视眼戴凹透镜使光线发散一些,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此题主要考查了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本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能够体现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
5.【答案】B;【解析】解:
A、日偏食现象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
B、车老师拍摄的十七孔桥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正确;
C、宋老师在家中拍摄的“折断的芹菜”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错误;
D、孟老师在家拍摄的放大镜看“放大的字”,放大镜是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错误。
故选:。
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生活处处是物理的理念。
6.【答案】D;【解析】A.图中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该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光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错误;B.图中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该眼睛是远视眼,远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光能力减弱,即折光能力减弱,远视眼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使光线提前会聚,故错误;C.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错误;D.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正好落在目镜焦距内的位置,目镜再对这个像进行放大即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故正确。故选。
7.【答案】B;【解析】解:凸透镜的焦距是,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处移到处的过程中,物距始终大于焦距,因此凸透镜成实像,由于物距增大,则像距减小,像变小。
综上分析可得,选项B正确。
故选:。
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离凸透镜越远,像也越大。
该题考查了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首先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搞清物距和像距。然后才能准确判断像的性质。
8.【答案】B;【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近视眼及其矫正,难度一般。
图示的四个图来源于课本,分别表示了远视眼和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的光路图。明确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由此可以确定哪一个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远视眼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在以上四个图中,②图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②图表示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也是老花眼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会聚一下,因此佩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即④图能正确表示远视眼的矫正情况;
③图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③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焦距太短,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之前发散一下,因此带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因此①图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的矫正情况。
综上所述,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
故选。
9.【答案】CD;【解析】解:、如图: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是表示矫正远视眼的光路示意图,故A错误;
B、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凸透镜并非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有会聚作用,故B错误;
C、放大镜是凸透镜,看远处的物体时,物体位于倍焦距外,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
D、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把纸板向后折,在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故D正确。
故选:。
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使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需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
当物距小于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应用于放大镜;当物距大于倍焦距时,则像距在倍焦距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若把法线左边的纸板向后或向前折,则在纸板上将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此题主要考查远视眼及其矫正、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光的反射规律,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10.【答案】前 近 远 凹;【解析】解:眼睛看物体时成的像在视网膜上,且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晶状体太厚,或折光能力太强,导致远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面;导致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人就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在近视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就能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故答案为:前;近;远;凹。
近视眼的成因是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导致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对近视眼的矫正可通过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进行纠正。
此题主要考查了眼睛及其视物原理与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11.【答案】凸 凹;【解析】解: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故答案为:凸;凹。
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了解人眼的视物原理,知道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可顺利解答,属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12.【答案】近视 凹透;【解析】解:近视眼的表现是看不清远处的东西,即是由于晶状体太厚,其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的前后距离方向太长,使得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的,因此观察到的远处帆船比较模糊;
故若想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即需要让原来的光线发散一些,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故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因此小明戴上眼镜后观察到的远处帆船就比较清晰了。由此可以判断出小明视力存在的问题是近视眼,所戴眼镜的镜片类型为凹透镜。
故答案为:近视;凹透。
由于晶状体太厚,其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的前后距离方向太长,使得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这就是近视眼的成因;而后据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分析,即可判断用哪种透镜来矫正。
正常人的眼睛是成像在视网膜上的,若像不成在视网膜上,这样的眼睛是病态的,成在视网膜前方的是近视眼,成在视网膜后面的是远视眼。
13.【答案】凹;凸;【解析】略
14.【答案】实 强 凹;【解析】解:手机的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利用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过度用手机玩游戏容易使眼睛的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增强,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应配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故答案为:实;强;凹。
手机的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扫二维码时,二维码到手机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
明确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应配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
此题主要考查凸透镜成像以及近视眼的矫正方法的掌握,难度不大。
15.【答案】凸;视网膜;【解析】略
16.【答案】12.5 前 凹;【解析】解:因平面镜成像时物距与像距是相等的,如能清晰看到镜中的像,就必须使人到像的距离为厘米,那么人到镜的距离为人到像距离的一半,即为厘米。
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由图可知,鱼眼晶状体的形状比人眼更加凸一些,即晶状体曲度大,焦距短,会聚能力强,在陆地上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相当于近视眼;所以,童话世界中生活在水里的美人鱼,上岸后,若要看清远处的物体,应该配戴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正好会聚在视网膜上;
故答案为:;前;凹。
平面镜成像时物距与像距是相等的,且成等大正立的虚像。
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晶状体的曲度越大,会聚能力越强。应配戴发散透镜。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物理知识的应用,应注意灵活地选择物理规律解答问题。
17.【答案】近;凹;【解析】解:近视眼的表现是只能看清楚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东西,即是由于晶状体太厚,其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的前后方向太长,使得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的,所以小金看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之前方,则小金被确诊为近视眼,若想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即需要让原来的光线发散一些,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故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
故答案为:近;凹。
由于晶状体太厚,其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的前后方向太长,使得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这就是近视眼的成因;而后据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分析,即可判断用哪种透镜来矫正。
该题考查了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故能从光的会聚和发散的角度分析其成因和矫正是解决该知识点的关键。
18.【答案】乙 凸;【解析】解:甲图将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后方,因此甲图表示远视眼,远视眼应该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乙图将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前方,因此乙图表示近视眼,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故答案为:乙;凸。
正常的眼睛可以将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近视眼会将物体的像呈在视网膜之前,应该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远视眼会将物体的像呈在视网膜之后,应该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也是中考的热点。
19.【答案】近视眼 镜片Ⅰ;【解析】解:由图可知,某人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所以是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矫正,由图可知,镜片是凹透镜。
故答案为:近视眼;镜片。
近视眼是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难度不大。
20.【答案】电磁波 厚 前;【解析】解:手机是依靠收发电磁波来传输数字信号的;
长期用手机的同学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即同学患上了近视,这是由于眼睛的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使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
故答案为:电磁波;厚;前。
电磁波能传递信息;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晶状体过凸或眼球前后径的距离过长,使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
近视眼是长期用眼不卫生,包括用眼姿势不正确、长时间看书不注意休息、在强光下或弱光下看书等,造成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的办法主要是佩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或进行必要的手术。
21.【答案】近视 物 像 凹;【解析】解:近视眼的晶状体把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之前,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但远处的物体则看不清。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利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把光线的会聚点移到视网膜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当小明走进黑板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
故答案为:近视;物;像;凹。
人眼中的晶状体形状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凸透镜。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需要佩戴近视眼镜来矫正。
此题主要考查人眼的成像原因,包括近视眼的矫正方法,都需要学生熟练掌握。
22.【答案】C 右 倒立 照相机 能 乙、丁;【解析】解: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焦距,应让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白纸应与凸透镜平行,来回移动透镜,找到最小最亮的光斑,光斑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即为焦距,由图知,操作最合理的是。
将焦距为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刻度处,将蜡烛从如图所示位置,移到光具座刻度处,物距等于,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将光屏向右移动,能够说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交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根据光路可逆可知,此时的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即物距小于像距,则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远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即折光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会聚透镜凸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
因此图乙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丁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故答案为:;右;倒立;照相机;能;乙、丁。
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焦距,应让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白纸应与凸透镜平行,来回移动透镜,找到最小最亮的光斑,即焦点;
物距大于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根据这个原理制成;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分析,要使像变大,则应减小物距,并增大像距;由图知物距和像距关系,再判断成像的性质及应用;根据折射中光路可逆的特点,得出成像特点。
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本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考查了凸透镜焦距的测量、成像规律的应用以及凸透镜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认识和理解,考查知识点多,综合性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4.4 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4.4 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同步达标检测题,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眼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4.4 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