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四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能力检测题及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选修四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能力检测题及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综合能力检测四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暖宝宝是市场上常见的热敷、止痛、消肿贴剂。它由原料层、明胶层、无纺布袋层三部分组成,其中原料是由铁、石墨、活性炭、无机盐等合成的聚合物,构成了原电池,其中铁作( )A.正极 B.负极C.阴极 D.阳极答案 B解析 由题意知Fe、石墨、无机盐形成了原电池,铁在原电池中作负极。2.对外加电流的金属保护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被保护的金属与电源的正极相连B.被保护的金属与电源的负极相连C.在被保护的金属表面上发生氧化反应D.被保护的金属为阴极,其表面上发生氧化反应答案 B解析 外加电流的金属保护法依据的是电解池的原理,被保护的金属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作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故只有B项正确。3.已知蓄电池在充电时作电解池,放电时作原电池。铅蓄电池上有两个接线柱,一个接线柱旁标有“+”,另一个接线柱旁标有“-”。关于标有“+”的接线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正极B.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负极C.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负极D.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正极答案 A解析 铅蓄电池是常见的二次电池,充电时电极反应是放电时电极反应的逆过程。放电时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作正极,充电时则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作阳极。4.在电解质溶液中插入M、N电极,并连接直流电源进行电解,可以看到两极上均有气泡产生,电解后测定电解质溶液,其H+浓度无变化。符合这些条件的是( )A.两个电极均为铁片,M是阴极,电解质溶液是0.4%的NaOH溶液B.两个电极均为石墨,M是阳极,电解质溶液是0.4%的H2SO4溶液C.两个电极均为石墨,M是阳极,电解质溶液是0.4%的KOH溶液D.m是铁片,作阴极,N是石墨,电解质溶液是0.4%的KNO3溶液答案 D解析 由电解原理可知,A项中Fe作阳极时失去电子,不会产生气体,不符合题意;B项中电解水,H2SO4浓度增加,不符合题意;C项电解KOH时也是电解水,KOH浓度增大即c(OH-)增大,故c(H+)减小,不符合题意;D项中虽电解水,但溶液中c(H+)=c(OH-),c(H+)不发生变化。5.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O2+2H2O+4e-===4OH-C.粗铜精炼时,与电池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Fe-2e-===Fe2+答案 A解析 氢氧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粗铜精炼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负极反应式为Fe-2e-===Fe2+。6.将a、b、c、d 4种金属两两连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组成4个原电池(如图):①中a极发生氧化反应 ②中电流由b到c ③中c极质量增加 ④中a极有大量气泡,则4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d>a>c>b B.d>c>a>bC.b>d>c>a D.a>d>b>c答案 A解析 原电池中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不断溶解;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会产生气泡或质量增加。7.我国第五套人民币的一元硬币材质为铜芯镀银,依据掌握的电镀原理,你认为硬币制作时,铜芯应做( )A.阴极 B.阳极C.正极 D.负极答案 A解析 电镀时,待镀金属制品作阴极,把镀层金属做阳极。本题是在铜上镀银,故铜芯应做阴极。8.有如下两个反应:①2HClH2+Cl2 ②2HClH2↑+Cl2↑关于这两个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①②两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①②两反应中的能量转换方式都是热能转变为化学能C.②反应是电能转变为化学能D.①反应是热能转变为化学能答案 B解析 ①、②两反应均是氧化还原反应,A项正确;①是热能转化为化学能,D项正确;②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项正确,B项错误。9.在钢铁腐蚀过程中,下列五种变化可能发生的是( )①Fe2+转化为Fe3+ ②O2被还原 ③产生 H2 ④Fe(OH)3失水形成Fe2O3·H2O ⑤杂质碳被氧化A.①② B.②③④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答案 C解析 在钢铁腐蚀中铁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根据电解质溶液的酸性强弱可发生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而碳作正极,只起到电极作用,碳不参与反应。10.有人设计以Pt和Zn为电极材料,埋入人体内作为某种心脏病人的心脏起搏的能源。它依靠人体内含有一定浓度的溶解氧进行工作,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Pt是正极B.负极反应:Zn-2e-===Zn2+C.正极反应:2H++2e-===H2↑D.正极反应:2H2O+O2+4e-===4OH-答案 C解析 Zn、Pt形成的原电池Zn作负极,Pt作正极,负极反应为:Zn-2e-===Zn2+,正极反应为:O2+4e-+2H2O===4OH-,只有C项错误。11.如下图所示,将两烧杯中电极用导线相连,四个电极分别为Mg、Al、Pt、C。当闭合开关S后,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B.Al、Pt两极有H2产生C.甲池pH增大,乙池pH减小D.Mg、C两极生成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恰好完全反应答案 D解析 根据题给信息闭合S后,甲池为原电池,乙池为电解池。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A项错;Al电极作负极,Al溶解,不产生H2,B项错;甲池发生的反应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pH减小,乙池电解水后,NaOH溶液浓度增大,pH增大,C项错;甲池中Mg作正极产生H2,乙池中C极作阳极产生O2,当有4mol电子通过电路时,Mg极产生2mol H2,C极产生1mol O2,二者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D项正确。12.用石墨电极电解含有一定量重水(D2O)的水(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状况下两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2:1B.两电极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为8:1C.相同状况下两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4:1D.若两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质量为16:3,则D2O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答案 A解析 电解重水和水的反应方程式为:2D2O2D2↑+O2↑,2H2O2H2↑+O2↑,只要电路中通过一定量的电子,两极上产生H2和D2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2:1,在相同状况下体积比为2:1,但质量比不为8:1,则A项正确,B、C项错误;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当两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质量为16:3时D2O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项错误。13.某学生为完成2HCl+2Ag===2AgCl+H2↑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实验的是( )答案 D解析 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Ag不能置换出盐酸中的氢,故该反应不是自发进行的。不能设计为原电池,B项不可行;设计为电解池应Ag作阳极,盐酸作电解质溶液,D项可行。14.pH=a的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a,则该电解质可能是( )A.NaOH B.H2SO4C.AgNO3 D.Na2SO4答案 A解析 电解NaOH、H2SO4、Na2SO4的溶液,都是电解水,其结果会使溶液浓度增大,增大浓度后,NaOH的c(OH-)增大,所以其pH值增大,A项对。而电解AgNO3溶液会生成Ag和HNO3,pH值减小。15.可再生能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在满足能源需求、改变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是实现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措施。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属于可再生能源B.推广可再生能源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C.上图是太阳能光伏电池原理图,图中A极为正极D.光伏发电池能量转化方式是太阳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答案 C解析 在原电池的外电路中,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由图中的电流方向可判断A为负极。16.用石墨作电极电解3mol·L-1KCl和0.5mol·L-1Al2(SO4)3的1 L混合溶液时,下图电解变化曲线合理的是( )答案 D解析 电解时,阳极反应:2Cl--2e-===Cl2↑ 3mol 3mol阴极反应:2H++2e-===H2↑ 3mol 3mol3mol H+放电时产生了3mol OH-,Al3+ + 3OH-===Al(OH)31mol 3molAl3+恰好与OH-完全反应生成Al(OH)3沉淀,剩余溶液为K2SO4溶液,故选D项。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道题,共52分)17.(8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探究pH试纸上的微型电解。(1)如图,取一条广泛pH试纸,浸润了饱和Na2SO4溶液后放置于玻璃片上,取两只回形针(铁制)夹住试纸两端,另取导线、鳄鱼夹、6 V电池连接好电路。当两根鳄鱼夹夹住回形针后,试纸上立刻出现以下现象:阳极回形针处很快出现大片红棕色;阴极附近迅速呈现大片蓝紫色,对照比色卡发现其pH约为13。①如图,右端回形针为__________极(填“阴”或“阳”);阴极试纸上出现大片蓝紫色的原因是(用反应式结合文字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推测阳极回形针处出现的红棕色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2)小组同学另取两根铅笔芯作为电极,对pH试纸上的Na2SO4溶液电解,可见阳极与试纸接触处呈现__________色圆点,而在阴极与试纸接触处呈现__________色圆点,说明了电解硫酸钠饱和溶液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方程式表示)。答案 (1)①阳 2H++2e-===H2↑,使水的电离平衡右移,c(OH-)增大,阴极附近呈碱性 ②Fe2O3(2)红 蓝 2H2O2H2↑+O2↑解析 (1)右端回形针电池的正极相连,作阳极,电解硫酸钠溶液时,阴极H+放电,2H++2e-===H2↑,使溶液中OH-浓度增大,阴极附近呈碱性,试纸变为蓝紫色。右端回形针(铁制)作阳极,回形针被腐蚀,推测出现的红棕色物质为Fe2O3。(2)铅笔芯的成分含有石墨,以铅笔芯(石墨)作电极,电解Na2SO4溶液,阳极OH-放电,H+浓度增大,阳极附近显酸性,pH试纸变红,阴极H+放电,OH-浓度增大,阴极附近显碱性,pH试纸变蓝,电解硫酸钠溶液,实质是电解水。18.(10分)用铂电极电解氢氧化钠溶液,测定两极逸出气体的体积,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气体体积/mL 12345678阴极生成的气体6122029394959 阳极生成的气体2471116212631(1)完成有关的电极反应式:阴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阳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完成电解池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开始电解阶段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不符合理论比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自第______________分钟起阴极与阳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符合理论的比值。答案 (1)4H++4e-===2H2↑4OH--4e-===2H2O+O2↑(2)2H2O2H2↑+O2↑(3)开始阶段O2、H2在水中的溶解未达到饱和,O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H2大(4)4解析 本题一看好像与我们所学知识不相符,我们研究的是理论,与实际上有偏差。电解NaOH溶液实际上是电解水,阳极发生4OH--4e-===2H2O+O2↑,阴极发生4H++4e-===2H2↑,开始时由于H2、O2在溶液中只有达到饱和才能逸出,而且O2的溶解度比H2的还大,所以开始V(H2)V(O2)>2:1,等二者均达到饱和后才能使V(H2)V(O2)=2:1。19.(10分)新型高效的甲烷燃料电池采用铂为电极材料,两电极上分别通入CH4和O2,电解质为KOH溶液。某研究小组将两个甲烷燃料电池串联后作为电源,进行饱和氯化钠溶液的电解实验,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甲烷燃料电池正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闭合开关K后,a、b电极上均有气体产生,其中b电极上得到的是__________,电解氯化钠溶液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3)若每个电池的甲烷通入量为1 L(标准状况),且反应完全,则理论上通过电解池的电量为__________(法拉第常数F=9.65×104 C·mol-1,列式计算),最多能产生的氯气体积为__________ L(标准状况).答案 (1)2O2+4H2O+8e-===8OH-,CH4+10OH--8e-===CO+7H2O(2)H22NaCl+2H2O2NaOH+H2↑+Cl2↑(3)×8×9.65×104 C·mol-1=3.45×104 C 4解析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电解池的工作原理。(1)根据题意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CH4+2O2+2OH-===CO+3H2O,正极反应式为2O2+4H2O+8e-===8OH-,总反应式减去正极反应式,可得负极反应式为CH4-8e-+10OH-===CO+7H2O。(2)三个池中前两个为串联的电源,通入CH4的电极为负极,与其相连的电极b为电解池的阴极,产生的气体为H2。(3)1mol甲烷发生反应失去8mol电子。在串联电路中各电极转移电子数相等,故计算电子传递的电量,应用一个燃料电池的甲烷量计算,故理论上通过的电量为×8×96500 C·mol-1=3.45×104 C。甲烷的失电子数是等物质的量的Cl-失电子数的8倍,计算可得Cl2 4 L(标准状况)。20.(14分)铁及铁的化合物应用广泛,如FeCl3可用作催化剂、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和外伤止血剂等。(1)写出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铜板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2)若将(1)中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请画出原电池的装置图,标出正、负极,并写出电极反应式。正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负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3)腐蚀铜板后的混合溶液中,若Cu2+、Fe3+和Fe2+的浓度均为0.10mol·L-1,请参照下表给出的数据和药品,简述除去CuCl2溶液中Fe3+和Fe2+的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物开始沉淀时的pH氢氧化物沉淀完全时的pHFe3+1.93.2Fe2+7.09.0Cu2+4.76.7提供的药品:Cl2 浓H2SO4 NaOH溶液 CuO Cu(4)某科研人员发现劣质不锈钢在酸中腐蚀缓慢,但在某些盐溶液中腐蚀现象明显。请从上表提供的药品中选择两种(水可任选),设计最佳实验,验证劣质不锈钢易被腐蚀。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劣质不锈钢腐蚀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2Fe3++Cu===2Fe2++Cu2+(2)装置图正极反应:Fe3++e-===Fe2+(或2Fe3++2e-===2Fe2+)负极反应:Cu===Cu2++2e-(或Cu-2e-===Cu2+)(3)①通入足量氯气将Fe2+氧化成Fe3+;②加入CuO调节溶液的pH至3.2~4.7;③过滤[除去Fe(OH)3](4)CuO+H2SO4=CuSO4+H2O CuSO4+Fe=FeSO4+Cu 不锈钢表面有紫红色物质生成解析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2Fe3++Cu===2Fe2++Cu2+设计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u失电子作负极,正极选择比Cu活动性弱的金属或碳棒,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3)根据表中的数据知如用直接沉淀法,Cu2+也被消耗。根据提供的试剂,将Fe2+氧化为Fe3+,再调节溶液的pH,为了不引入新的杂质离子,选择CuO而不选NaOH溶液。(4)不锈钢的主要成分是Fe,由题中劣质不锈钢在酸中腐蚀缓慢,但在某些盐溶液中腐蚀现象明显,再根据提供的试剂可知首先要制备出盐溶液,选择硫酸和CuO制备出硫酸铜溶液,再根据Fe和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设计出实验。21.(10分)某学生利用下面实验装置探究盐桥式原电池的工作原理(Cu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按照实验步骤依次回答下列问题:(1)导线中电子流向为__________(用a、b表示);(2)写出装置中镀锌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3)若装置中铜电极的质量增加0.64 g,则导线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___;(不许用“NA”表示);(4)装置中盐桥中除添加琼脂外,还要添加KCl的饱和溶液,电池工作时,对盐桥中的K+、Cl-的移动方向向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A.盐桥中的K+向左侧烧杯移动、Cl-向右烧杯移动B.盐桥中的K+向右侧烧杯移动、Cl-向左烧杯移动C.盐桥中的K+、Cl-都向左侧烧杯移动D.盐桥中的K+、Cl-几乎不移动(5)若ZnSO4溶液中含有杂质Cu2+,会加速Zn电极的腐蚀,还可能导致电流在较短时间内衰减。欲除去Cu2+,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__(填代号)。A.NaOH B.ZnC.Fe D.H2SO4答案 (1)由a到b(或a→b)(2)Zn-2e-===Zn2+(3)1.204×1022(4)B(5)B解析 在该原电池中负极为Zn,电极反应为Zn-2e-===Zn2+,正极为铜,电极反应为Cu2++2e-===Cu,当铜电极增加0.64 g时,转移电子(由a到b)为×6.02×1023mol-1×2=1.204×1022,盐桥中K+向正极区(右侧烧杯)移动,Cl-向负极区(左侧烧杯)移动。除去ZnSO4中的杂质Cu2+,且不引入新的杂质,所以可选择Zn,发生反应为Zn+Cu2+===Zn2++Cu,过量的Zn及生成的Cu过滤可除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选修四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能力检测题及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五章综合能力检测题及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选修四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能力检测题及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