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选修四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能力检测题及答案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选修四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能力检测题及答案解析第1页
    选修四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能力检测题及答案解析第2页
    选修四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能力检测题及答案解析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选修四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能力检测题及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选修四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能力检测题及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综合能力检测四时间:90分钟 分值:100(选择题,共48)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1.暖宝宝是市场上常见的热敷、止痛、消肿贴剂。它由原料层、明胶层、无纺布袋层三部分组成,其中原料是由铁、石墨、活性炭、无机盐等合成的聚合物,构成了原电池,其中铁作(  )A.正极   B.负极C.阴极   D.阳极答案 B解析 由题意知Fe、石墨、无机盐形成了原电池,铁在原电池中作负极。2.对外加电流的金属保护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被保护的金属与电源的正极相连B.被保护的金属与电源的负极相连C.在被保护的金属表面上发生氧化反应D.被保护的金属为阴极,其表面上发生氧化反应答案 B解析 外加电流的金属保护法依据的是电解池的原理,被保护的金属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作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故只有B项正确。3.已知蓄电池在充电时作电解池,放电时作原电池。铅蓄电池上有两个接线柱,一个接线柱旁标有,另一个接线柱旁标有。关于标有的接线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正极B.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负极C.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负极D.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正极答案 A解析 铅蓄电池是常见的二次电池,充电时电极反应是放电时电极反应的逆过程。放电时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作正极,充电时则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作阳极。4.在电解质溶液中插入MN电极,并连接直流电源进行电解,可以看到两极上均有气泡产生,电解后测定电解质溶液,其H浓度无变化。符合这些条件的是(  )A.两个电极均为铁片,M是阴极,电解质溶液是0.4%NaOH溶液B.两个电极均为石墨,M是阳极,电解质溶液是0.4%H2SO4溶液C.两个电极均为石墨,M是阳极,电解质溶液是0.4%KOH溶液D.m是铁片,作阴极,N是石墨,电解质溶液是0.4%KNO3溶液答案 D解析 由电解原理可知,A项中Fe作阳极时失去电子,不会产生气体,不符合题意;B项中电解水,H2SO4浓度增加,不符合题意;C项电解KOH时也是电解水,KOH浓度增大即c(OH)增大,故c(H)减小,不符合题意;D项中虽电解水,但溶液中c(H)c(OH)c(H)不发生变化。5.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O22H2O4e===4OHC.粗铜精炼时,与电池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Fe2e===Fe2答案 A解析 氢氧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粗铜精炼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负极反应式为Fe2e===Fe26.将abcd 4种金属两两连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组成4个原电池(如图)a极发生氧化反应 中电流由bc c极质量增加 a极有大量气泡,则4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dacb   BdcabCbdca   Dadbc答案 A解析 原电池中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不断溶解;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会产生气泡或质量增加。7.我国第五套人民币的一元硬币材质为铜芯镀银,依据掌握的电镀原理,你认为硬币制作时,铜芯应做(  )A.阴极   B.阳极C.正极   D.负极答案 A解析 电镀时,待镀金属制品作阴极,把镀层金属做阳极。本题是在铜上镀银,故铜芯应做阴极。8.有如下两个反应:2HClH2Cl2 2HClH2Cl2关于这两个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①②两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①②两反应中的能量转换方式都是热能转变为化学能C反应是电能转变为化学能D反应是热能转变为化学能答案 B解析 两反应均是氧化还原反应,A项正确;是热能转化为化学能,D项正确;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项正确,B项错误。9.在钢铁腐蚀过程中,下列五种变化可能发生的是(  )Fe2转化为Fe3 O2被还原 产生 H2 Fe(OH)3失水形成Fe2O3·H2O 杂质碳被氧化A①②   B②③④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答案 C解析 在钢铁腐蚀中铁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根据电解质溶液的酸性强弱可发生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而碳作正极,只起到电极作用,碳不参与反应。10.有人设计以PtZn为电极材料,埋入人体内作为某种心脏病人的心脏起搏的能源。它依靠人体内含有一定浓度的溶解氧进行工作,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Pt是正极B.负极反应:Zn2e===Zn2C.正极反应:2H2e===H2D.正极反应:2H2OO24e===4OH答案 C解析 ZnPt形成的原电池Zn作负极,Pt作正极,负极反应为:Zn2e===Zn2,正极反应为:O24e2H2O===4OH,只有C项错误。11.如下图所示,将两烧杯中电极用导线相连,四个电极分别为MgAlPtC。当闭合开关S后,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BAlPt两极有H2产生C.甲池pH增大,乙池pH减小DMgC两极生成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恰好完全反应答案 D解析 根据题给信息闭合S后,甲池为原电池,乙池为电解池。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A项错;Al电极作负极,Al溶解,不产生H2B项错;甲池发生的反应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pH减小,乙池电解水后,NaOH溶液浓度增大,pH增大,C项错;甲池中Mg作正极产生H2,乙池中C极作阳极产生O2,当有4mol电子通过电路时,Mg极产生2mol H2C极产生1mol O2,二者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D项正确。12.用石墨电极电解含有一定量重水(D2O)的水(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状况下两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2:1B.两电极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为8:1C.相同状况下两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4:1D.若两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质量为16:3,则D2O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答案 A解析 电解重水和水的反应方程式为:2D2O2D2O22H2O2H2O2,只要电路中通过一定量的电子,两极上产生H2D2O2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2:1,在相同状况下体积比为2:1,但质量比不为8:1,则A项正确,BC项错误;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当两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质量为16:3D2O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项错误。13.某学生为完成2HCl2Ag===2AgClH2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实验的是(  )答案 D解析 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Ag不能置换出盐酸中的氢,故该反应不是自发进行的。不能设计为原电池,B项不可行;设计为电解池应Ag作阳极,盐酸作电解质溶液,D项可行。14pHa的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a,则该电解质可能是(  )ANaOH   BH2SO4CAgNO3   DNa2SO4答案 A解析 电解NaOHH2SO4Na2SO4的溶液都是电解水其结果会使溶液浓度增大增大浓度后NaOHc(OH)增大所以其pH值增大A项对。而电解AgNO3溶液会生成AgHNO3pH值减小。15.可再生能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在满足能源需求、改变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是实现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措施。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属于可再生能源B.推广可再生能源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C.上图是太阳能光伏电池原理图,图中A极为正极D.光伏发电池能量转化方式是太阳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答案 C解析 在原电池的外电路中,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由图中的电流方向可判断A为负极。16.用石墨作电极电解3mol·L1KCl0.5mol·L1Al2(SO4)31 L混合溶液时,下图电解变化曲线合理的是(  )答案 D解析 电解时,阳极反应:2Cl2e===Cl2                        3mol  3mol阴极反应:2H2e===H2         3mol  3mol3mol H放电时产生了3mol OHAl3  3OH===Al(OH)31mol     3molAl3恰好与OH完全反应生成Al(OH)3沉淀剩余溶液为K2SO4溶液故选D项。(非选择题,共52)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道题,共52)17(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探究pH试纸上的微型电解。(1)如图,取一条广泛pH试纸,浸润了饱和Na2SO4溶液后放置于玻璃片上,取两只回形针(铁制)夹住试纸两端,另取导线、鳄鱼夹、6 V电池连接好电路。当两根鳄鱼夹夹住回形针后,试纸上立刻出现以下现象:阳极回形针处很快出现大片红棕色;阴极附近迅速呈现大片蓝紫色,对照比色卡发现其pH约为13如图,右端回形针为__________();阴极试纸上出现大片蓝紫色的原因是(用反应式结合文字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测阳极回形针处出现的红棕色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2)小组同学另取两根铅笔芯作为电极,对pH试纸上的Na2SO4溶液电解,可见阳极与试纸接触处呈现__________色圆点,而在阴极与试纸接触处呈现__________色圆点,说明了电解硫酸钠饱和溶液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方程式表示)答案 (1)阳 2H2e===H2,使水的电离平衡右移,c(OH)增大,阴极附近呈碱性 Fe2O3(2)红 蓝 2H2O2H2O2解析 (1)右端回形针电池的正极相连,作阳极,电解硫酸钠溶液时,阴极H放电,2H2e===H2,使溶液中OH浓度增大,阴极附近呈碱性,试纸变为蓝紫色。右端回形针(铁制)作阳极,回形针被腐蚀,推测出现的红棕色物质为Fe2O3(2)铅笔芯的成分含有石墨,以铅笔芯(石墨)作电极,电解Na2SO4溶液,阳极OH放电,H浓度增大,阳极附近显酸性,pH试纸变红,阴极H放电,OH浓度增大,阴极附近显碱性,pH试纸变蓝,电解硫酸钠溶液,实质是电解水。18(10)用铂电极电解氢氧化钠溶液,测定两极逸出气体的体积,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气体体积/mL    12345678阴极生成的气体6122029394959 阳极生成的气体2471116212631(1)完成有关的电极反应式:阴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阳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完成电解池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开始电解阶段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不符合理论比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自第______________分钟起阴极与阳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符合理论的比值。答案 (1)4H4e===2H24OH4e===2H2OO2(2)2H2O2H2O2(3)开始阶段O2H2在水中的溶解未达到饱和,O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H2(4)4解析 本题一看好像与我们所学知识不相符,我们研究的是理论,与实际上有偏差。电解NaOH溶液实际上是电解水,阳极发生4OH4e===2H2OO2,阴极发生4H4e===2H2,开始时由于H2O2在溶液中只有达到饱和才能逸出,而且O2的溶解度比H2的还大,所以开始V(H2)V(O2)2:1,等二者均达到饱和后才能使V(H2)V(O2)2:119(10)新型高效的甲烷燃料电池采用铂为电极材料,两电极上分别通入CH4O2,电解质为KOH溶液。某研究小组将两个甲烷燃料电池串联后作为电源,进行饱和氯化钠溶液的电解实验,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甲烷燃料电池正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闭合开关K后,ab电极上均有气体产生,其中b电极上得到的是__________,电解氯化钠溶液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3)若每个电池的甲烷通入量为1 L(标准状况),且反应完全,则理论上通过电解池的电量为__________(法拉第常数F9.65×104 C·mol1,列式计算),最多能产生的氯气体积为__________ L(标准状况)答案 (1)2O24H2O8e===8OHCH410OH8e===CO7H2O(2)H22NaCl2H2O2NaOHH2Cl2(3)×8×9.65×104 C·mol13.45×104 C 4解析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电解池的工作原理。(1)根据题意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CH42O22OH===CO3H2O,正极反应式为2O24H2O8e===8OH,总反应式减去正极反应式,可得负极反应式为CH48e10OH===CO7H2O(2)三个池中前两个为串联的电源,通入CH4的电极为负极,与其相连的电极b为电解池的阴极,产生的气体为H2(3)1mol甲烷发生反应失去8mol电子。在串联电路中各电极转移电子数相等,故计算电子传递的电量,应用一个燃料电池的甲烷量计算,故理论上通过的电量为×8×96500 C·mol13.45×104 C。甲烷的失电子数是等物质的量的Cl失电子数的8倍,计算可得Cl2 4 L(标准状况)20(14)铁及铁的化合物应用广泛,如FeCl3可用作催化剂、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和外伤止血剂等。(1)写出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铜板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2)若将(1)中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请画出原电池的装置图,标出正、负极,并写出电极反应式。正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负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3)腐蚀铜板后的混合溶液中,若Cu2Fe3Fe2的浓度均为0.10mol·L1,请参照下表给出的数据和药品,简述除去CuCl2溶液中Fe3Fe2的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物开始沉淀时的pH氢氧化物沉淀完全时的pHFe31.93.2Fe27.09.0Cu24.76.7提供的药品:Cl2 浓H2SO4 NaOH溶液 CuO Cu(4)某科研人员发现劣质不锈钢在酸中腐蚀缓慢,但在某些盐溶液中腐蚀现象明显。请从上表提供的药品中选择两种(水可任选),设计最佳实验,验证劣质不锈钢易被腐蚀。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劣质不锈钢腐蚀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2Fe3Cu===2Fe2Cu2(2)装置图正极反应:Fe3e===Fe2(2Fe32e===2Fe2)负极反应:Cu===Cu22e(Cu2e===Cu2)(3)通入足量氯气将Fe2氧化成Fe3加入CuO调节溶液的pH3.24.7过滤[除去Fe(OH)3](4)CuOH2SO4CuSO4H2O CuSO4FeFeSO4Cu 不锈钢表面有紫红色物质生成解析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2Fe3Cu===2Fe2Cu2设计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u失电子作负极,正极选择比Cu活动性弱的金属或碳棒,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3)根据表中的数据知如用直接沉淀法,Cu2也被消耗。根据提供的试剂,将Fe2氧化为Fe3,再调节溶液的pH,为了不引入新的杂质离子,选择CuO而不选NaOH溶液。(4)不锈钢的主要成分是Fe,由题中劣质不锈钢在酸中腐蚀缓慢,但在某些盐溶液中腐蚀现象明显,再根据提供的试剂可知首先要制备出盐溶液,选择硫酸和CuO制备出硫酸铜溶液,再根据Fe和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设计出实验。21(10)某学生利用下面实验装置探究盐桥式原电池的工作原理(Cu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按照实验步骤依次回答下列问题:(1)导线中电子流向为__________(ab表示)(2)写出装置中镀锌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3)若装置中铜电极的质量增加0.64 g,则导线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___(不许用NA表示)(4)装置中盐桥中除添加琼脂外,还要添加KCl的饱和溶液,电池工作时,对盐桥中的KCl的移动方向向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A.盐桥中的K向左侧烧杯移动、Cl向右烧杯移动B.盐桥中的K向右侧烧杯移动、Cl向左烧杯移动C.盐桥中的KCl都向左侧烧杯移动D.盐桥中的KCl几乎不移动(5)ZnSO4溶液中含有杂质Cu2,会加速Zn电极的腐蚀,还可能导致电流在较短时间内衰减。欲除去Cu2,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__(填代号)ANaOH         BZnCFe  DH2SO4答案 (1)ab(ab)(2)Zn2e===Zn2(3)1.204×1022(4)B(5)B解析 在该原电池中负极为Zn,电极反应为Zn2e===Zn2,正极为铜,电极反应为Cu22e===Cu,当铜电极增加0.64 g时,转移电子(ab)×6.02×1023mol1×21.204×1022,盐桥中K向正极区(右侧烧杯)移动,Cl向负极区(左侧烧杯)移动。除去ZnSO4中的杂质Cu2,且不引入新的杂质,所以可选择Zn,发生反应为ZnCu2===Zn2Cu,过量的Zn及生成的Cu过滤可除去。   

    相关试卷

    选修四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能力检测题及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选修四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能力检测题及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五章综合能力检测题及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五章综合能力检测题及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选修四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能力检测题及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选修四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能力检测题及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