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2.3伴性遗传B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2.3伴性遗传B教案第1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2.3伴性遗传B教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2.3 伴性遗传B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说出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遗传物质基础2.说出伴性遗传的概念。3.举例说出人类伴性遗传的遗传原理和特点。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人类男女体细胞染色体组型图的对比、观察,对XY型性别决定图解、红绿色盲遗传图解的分析,获得一些研究生物学问题的方法。    2.通过对人类红绿色盲等伴性遗传特点的推导归纳体会知识的产生过程,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同时,形成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人类的性别决定过程,懂得人类应遵循自然规律,不应人为选择人类性别。2.参与探究红绿色盲症等伴性遗传的信息传递规律,学会交流合作,感受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1.XY型性别决定。2.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遗传原理和特点。教学难点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遗传原理和特点。2.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现象与遗传基本规律的关系。教学方法探究、讨论、自主学习,师生、生生多边互动为主。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学案等。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33问题探讨,讨论后回答。提示:(该问题只有在学完本节内容之后,学生才能够比较全面地回答,因此,本问题具有开放性,只要求学生能够简单回答即可。1.红绿色盲基因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此这两种遗传病在遗传表现上总是和性别相联系。2.红绿色盲基因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尽管都位于X染色体上,但红绿色盲基因为隐性基因,而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为显性基因,因此,这两种遗传病与性别关联的表现不相同,红绿色盲表现为男性多于女性,而抗维生素D佝偻病则表现为女性多于男性。二、新课教学什么是伴性遗传?它们的基因位于性染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一)人类红绿色盲症问:伴性遗传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阅读故事并让学生完成资料分析问:从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过程中,你获得了什么样的启示?教师板画教材中的色盲家系图(P34),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1)家系图中患病者是什么性别的?说明色盲遗传与什么有关?(答案:男性。与性别有关。)(2)代中的1号是色盲患者,他将自己的色盲基因传给了代中的几号?(答案:3号和5号。)(3)代1号是否将自己的色盲基因传给了代2号?这说明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Y染色体上?(答案:没有。因为代1号传给代2号的是Y染色体,如果色盲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代2号肯定是色盲患者。)(4)为什么代3号和5号有色盲基因而没有表现出色盲症?(答案:因为3号和5号只有一条染色体上有色盲基因,而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被显性的正常基因所掩盖。)(5)从图中看出,只有男性才表现为红绿色盲,对吗?有没有其他的情况?教师展示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表格,供学生填表(表中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由学生填写)——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列表: 女性男性基因型XBXBXBXbXbXbXBYXbY表现型正常正常(携带者)色盲正常色盲(6)从表中分析,为什么红绿色盲的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答案:男性只要X染色体上有色盲基因b,就表现为色盲患者;而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必须两条染色体上都有色盲基因b,才表现为色盲患者。(7)为什么色盲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X染色体和Y染色体在形态上差别色盲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而在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依据上表教师列出六种婚配方式,引导学生画出遗传图,并引导学生说出隐性遗传的特点。如,教材P35图2-13是图2-12的延续把这两个图结合起来分析可以看出,男性患者将自己的色盲基因传给了他的女儿,再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了他的外孙。这就是交叉遗传。总结红绿色盲(隐性)遗传的特点(1)男性多于女性。(2)交叉遗传。即男性(色盲)→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男性的女儿)→男性(色盲,男性的外孙,女性的儿子)。(3)一般为隔代遗传。即第一代和第三代有病,第二代一般为色盲基因携带者。(4)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二)抗维生素D佝偻病 女性男性基因型XDXDXDXdXdXdXDYXdY表现型得病得病正常得病正常依上表列出六种婚配方式,引导学生画出遗传图,并引导学生说出抗维生素D佝偻病(显性)遗传的特点。抗维生素D佝偻病(显性)遗传的特点:(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2)具有时代连续的现象。(3)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三)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1.伴Y遗传  如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1)患者全为男性。(2)遗传规律是父传子,子传孙。(全男)口诀总结: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为患病女的父亲或儿子)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为患病男的母亲或女儿)Y病传男不传女。ZW型这类动物与上述情况相反,雄性个体中有两条相同的性染色体,雌性个体中有两条不同的性染色体。因此,这类动物又称为雌异配型动物。为了与雄异配型动物相区别,这类动物的性染色体记为ZW型,雌性ZW,雄性ZZ。属于这一类型的动物有鸟类、鳞翅目昆虫、部分两栖类、爬行类及某些鱼类。在这类动物中,也有和雄异配型动物中类似的情况,雌性个体中不存在W染色体,这类雌异配型个体的性染色体记为ZO型。无论属于哪种性染色体类型的动物,凡是异配性别个体(包括XY和ZW个体)均产生两种等比例的性染色体的配子,对于XY雄性而言,产生带X和Y染色体的两类精子,对于ZW雌性而言,产生带Z和W染色体的两类卵细胞;凡是同配性别的个体(包括XX和ZZ)只产生一种性染色体的配子。当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时,形成异配性别和同配性别子代的机会相等,因而,动物群体中两性比例总是趋于113.人类遗传病的判定方法第一步:确定致病基因的显隐性。可根据:       双亲正常子代有病为隐性遗传(即无中生有为隐性);       双亲有病子代出现正常为显性遗传(即有中生无为显性)。第二步:确定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       隐性遗传中,父亲正常女儿患病或母亲患病儿子正常,为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       在显性遗传,父亲患病女儿正常或母亲正常儿子患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不管显隐性遗传,如果父亲正常儿子患病或父亲患病儿子正常,都不可能是Y染色体上的遗传病;       题目中已告知的遗传病或课本上讲过的某些遗传病,如白化病、多指、色盲或血友病等可直接确定。三、作业教材P37、38练习一、二。  

    相关教案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 伴性遗传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 伴性遗传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红绿色盲症的遗传分析,同步测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 伴性遗传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 伴性遗传教案及反思,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