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新版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同步练习(38份)
2023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习题新版新人教版
展开这是一份2023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习题新版新人教版,共14页。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4分,共60分)
1.如图,将新鲜的血液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其中A,B试管中不增加任何物质,C,D试管中加入抗凝剂,静置24小时后,其中正确的图示是( )
A. B.
C. D.
【答案】D
考点: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2.血液里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会引起( )
A.发炎 B.贫血 C.缺钙 D.营养不良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再氧浓度低的地方于氧分离,这就决定了红细胞具有携带氧气的功能,人体红细胞过少或血红蛋白过少都会出现贫血现象.贫血因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品。A、人体发炎,白细胞会增多.不符合题意;B、贫血是人体内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过少引起的.符合题意;C、缺钙易儿童患佝偻病,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不会减少.不符合题意;D、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少,易造成贫血,不会营养不良.不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3.人们在患有急性炎症验血时,往往会发现血液中增多的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红蛋白
【答案】B
B、白细胞又叫白血球,它能够吞噬血液中的细菌,保护人体不受细菌的侵害,当人体有炎症时,数量会大量增多来吞噬血液中的细菌,故B正确.
C、血小板具有凝血和止血重要作用,不具有防御功能,故C错误.
D、血红蛋白能从肺携带氧经由动脉血运送给组织,又能携带组织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经静脉血送到肺再排出体外,不具有防御功能,故D错误.
故选:B
考点: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4.下列关于人体内血液的组成成分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B.成熟的红细胞呈现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
C.白细胞能吞噬病菌,所以血液中的白细胞越多越好
D.血小板能够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血液由血浆、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由血浆、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结构特点与功能如下表:
项目 血细胞类型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形状 面凹的圆饼状 球形 形状不规则
有无细胞核 无 有 无
大小、数量 较大
男性(5.0×1012/L),女性(4.2×1012/L) 最大
(4.0﹣10.0)×109个/L 最小
100~300×109个/L
功能 运输氧、二氧化碳 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 止血和加速凝血
A:血浆中的水占90%,是含量最多的.
B:红细胞是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C:白细胞能吞噬病菌,当身体有炎症时,白细胞数目会增多,所以血液中白细胞越多越好说法错误.
D:血小板主要作用是促进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
故选:C
考点: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5.某人因事故导致血管破裂,鲜红的血从血管里喷射出来,则出血的部位及止血的部位分别是( )
A.动脉 近心端 B.静脉 近心端
C.毛细血管 远心端 D.毛细淋巴管 远心端
【答案】A
解:“某人因事故导致血管破裂,鲜红的血从血管里喷射出来”,表明受伤的血管是动脉,因此,要用止血带或绷带在近心端止血.所以,出血的部位及止血的部位分别是“动脉 近心端”.
故选:A.
考点:出血的初步护理.
6.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心脏
【答案】C
C、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利于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所以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是毛细血管,C正确;
D、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时刻在收缩和舒张,为血液的运输提供动力,不利于物质交换,D错误.
故选:C.
考点: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7.下列有关血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手指轻轻按住腕部,感到搏动的血管是静脉
B.四肢动脉的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C.与动脉相比,静脉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
D.毛细血管内径很窄,管壁很薄,这适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用手指轻轻按住腕部,感到搏动的血管是动脉,A错误;
在四肢静脉的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B错误;
与静脉相比,动脉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C错误;
毛细血管内径很窄,管壁很薄,这适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D正确。
考点: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
8.下列不属于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的是( )
A.在人体内分布广、数量极多
B.连通最小的动脉和静脉
C.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D.管壁薄,只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
【答案】B
故选:B
考点: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
9.甲、乙、丙分别代表人体的三类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甲是动脉血管,丙是毛细血管
B.有些乙分布较浅,如手臂上的“青筋”
C.血液流经丙后,某些物质含量会发生改变
D.若甲、乙都是参与肺循环的血管,则乙中流的是静脉血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1)人体三种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如表:
血管类型 功能 分布 管壁特点 管腔特点 血流速度
动脉 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 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 较厚、弹性大 较小 快
毛细血管 进行物质交换 数量多,分布广 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最慢
静脉 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 有的分布较深,有的分布较浅 较薄,弹性小 较大 慢
(2)图中,血管甲血液的流动方向由主干流向分支,因此血管甲是动脉血管;血管乙血液的流动方向由分支流向主干,因此血管乙是静脉血管;血管丙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因此血管丙为毛细血管.
解:A、甲是动脉血管,丙是毛细血管;
B、有些乙(静脉)分布较浅,如手臂上的“青筋”;
C、毛细血管是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因此,血液流经丙后,某些物质含量会发生改变;
D、血液经过肺部毛细血管时发生了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因此“若甲、乙都是参与肺循环的血管”,则乙中流的是动脉血而不是静脉血.
所以,相关描述错误的是“若甲、乙都是参与肺循环的血管,则乙中流的是静脉血”.
故选:D.
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10.从心房上发出的血管不可能是( )
A.上腔静脉 B.下腔静脉 C.静脉 D.动脉
【答案】D
故选:D
考点:心脏的结构.
11.下列有关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之问流动方向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心室→心房→动脉 B.动脉→心脏→静脉
C.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D.静脉→心房→心室
【答案】CD
【解析】
试题分析: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静脉瓣保证血液充分流回心房.血液在心脏处的流动方向:静脉→心房→心室→动脉.体循环的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部及内脏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途径: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可见C、D均正确.
故选:C、D.
考点:心脏的结构.
12.血液循环过程中,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的部位是 ( )
A.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
C.心脏
C.肺部的毛细血管
D.肝脏
【答案】C
。
考点: 血液循环的途径。
13.在人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 )
A.心脏 B.毛细血管 C.肺 D.肝脏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能够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管道系统中循环流动,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考点:心脏的结构 。
14.某人血型为因大量出血危及生命,必须输血,此人血型为AB型,他应输( )
A.O型 B.AB型 C.A型 D.B型
【答案】B
故选:B
考点:输血的原则.
15.献血能够挽救更多的生命。下列有关献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B.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献血
C.提倡公民自愿献血
D.一次献血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无偿献血是终身的荣誉,无偿献血者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戴。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献血是爱心奉献的体现,使病员解除病痛甚至抢救他们的生命,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近半世纪以来,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每次可献血200-400毫升,两次献血间隔期应为6个月。
故A、C、D正确, B错误,故选B。
考点: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40分)
16.如图为人体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图中所示血管为 ,与其他血管相比,管内血流速度最 .
(2)该血管中的营养物质主要由 (填某器官的名称)吸收进入血液.
(3)经过物质交换后,从该血管流出的是 血.
(4)进入组织细胞内的氧气,最终在组织细胞的 内被利用.
【答案】(1)毛细血管;慢(2)小肠(3)静脉(4)线粒体
解:(1)图中血管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故血管为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具有数量多、管壁薄、管腔窄、血流慢的特点,故与其他血管相比,管内血流速度最慢.
(2)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故血管中的营养物质主要由小肠吸收进入血液;
(3)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为含氧少的静脉血,故经过物质交换后,流出的是静脉血;
(4)氧气和营养物质进入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这个结构进行了呼吸作用,释放出能量,供给人体的生命活动.
故答案为:(1)毛细血管;慢(2)小肠(3)静脉(4)线粒体
考点: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两种能量转换器;胃和肠的结构特点;动脉血、静脉血的概念.
17.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正面观),请据图回答:
(1)若在患者的d处输药液,应在________处扎胶皮管(填c或e);药液最先到达心脏的__________(填序号)。
(2)某同学患急性肠炎,在其血常规化验单中,明显变化的项目是___________。若给该同学注射消炎药,则药物首先到达病灶共经过心脏的次数为_____________次。
【答案】
(1)e 2
(2)白细胞 2
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
18.看图回答问题。
(1)、图A是心脏结构图,据图回答。
①、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图中代表左心室的编号是 。
②、血液从图中D出发流进b,最后汇集到c流回到A的过程叫 。
③、图中流静脉血的血管有 ,图中流动脉血的血管有 (填编号)
(2)、图B是血涂片在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图。请据图回答:
人体的血液呈现红色,是因为哪种血细胞(填编号)中含有哪种物质所致? 、 。能吞噬侵入人体内的病菌,从而保护人体健康的是 ;促进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的是 ;担负运输养料和废物功能的是 。(填编号)
【答案】
(1)①B;②肺循环;③b、d、g;a、c。
(2)A;血红蛋白;B;C;D。
(2)在血液中,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从而使得血液呈现红色。在血液中,红细胞的作用是运输氧;白细胞的作用是防御疾病;血小板的作用是止血和加速凝血;血浆的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考点:心脏的结构;观察血涂片。
19.下图表示人体不同组织处血管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类型的血管),请据图分析回答:
(1)与A、C比较,血管B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
(2)若A中流动的是静脉血,C中流动的是动脉血,则B是________处的毛细血管网;在B处完成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B为臀大肌内的毛细血管网,则C内流动的是__________血。
(4)若B为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网,C内血液与A内血液相比较,除二氧化碳外,含量明显增加的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分布广,数量多,管腔很细、管壁很薄、血液流动缓慢等;
(2)肺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3)静脉血;
(4)营养物质。
(3)臀大肌内的毛细血管网为组织处毛细血管网,因此其流出的血液是静脉血。
(4)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网吸收了消化道里的营养物质,因此C内血液里营养物质明显增多。
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20.下表是两位女同学的血液化验单,请据表回答:
| 红细胞(个/L) | 血红蛋白(g/L) | 白细胞(个/L) | 血小板(个/L) |
小红 | 3.0×1012 | 90 | 6.1×109 | 2.5×1011 |
小兰 | 4.2×1012 | 130 | 16×109 | 2.8×1011 |
参考值 | 3.5×1012~5.0×1012 | 110~150 | 4×109~10×109 | 1×1011~3×1011 |
(1)红细胞具有运输 的功能。小红的红细胞数目过少和含量过低,经常头晕、疲乏,患有 ,在饮食中应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和 的食物。
(2)经医生诊断小兰患有急性肺炎,诊断依据之一是化验单 数目过多。
【答案】
(1)氧气和二氧化碳 血红蛋白 贫血 铁
(2)白细胞
考点:本题考查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和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