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6 免疫调节(串讲)-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串讲精练(新高考专用)(原卷版)
展开专题26 免疫调节
考点分布 | 重点难点 | 备考指南 |
1.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 3.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4.免疫失调 | 1.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 | 掌握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能区分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 理解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及联系。 明确免疫失调造成的疾病 |
考点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1.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有: 、 、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2)免疫细胞有 、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包括
和 。
(3)免疫活性物质:抗体、 、溶菌酶等。
2.溶菌酶能参与第 道防线,吞噬细胞能参与第 道防线。
溶菌酶能消灭细菌而不能消灭真菌。原因是 。
1.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
细胞名称 | 来源 | 功能 |
吞噬细胞 | 造血干细胞 | 摄取、处理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结合物 |
B细胞 | 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 识别抗原,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
T细胞 | 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成熟 | 识别抗原,分化成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 |
浆细胞 | B细胞或记忆B细胞 | 分泌抗体 |
效应T细胞 | T细胞或记忆T细胞 | 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
记忆细胞 | B细胞或T细胞 | 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 |
2.免疫系统的功能
典例1.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吞噬细胞参与的免疫过程可以是非特异性免疫,也可以是特异性免疫
B.吞噬细胞不但能识别抗原,也可以吞噬杀死抗原
C.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或记忆细胞
D.记忆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能迅速直接产生抗体
典例2.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淋巴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
B.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C.青霉素能杀菌和唾液中的溶菌酶能杀菌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考点二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1.机体再次接触同种抗原后,对应的记忆细胞可以 。
2.细胞免疫的作用对象是 ,靶细胞的裂解属于 。
3.移植器官的排斥属于 免疫。
4.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不能进行增殖、分化, 细胞周期,B细胞、T细胞和记忆细胞可以增殖、分化,在受到抗原刺激后,细胞周期会变短。
5.抗原和抗体
(1)抗原:能够引起机体 的物质,具有大分子性、异物性和特异性等特点。
(2)抗体:机体接受特定的 刺激后,由 产生的能与该 结合的 。
6.B细胞分裂分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
①第一个信号:一些病原体和 接触。
②第二个信号: 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
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
免疫类型 | 体液免疫 | 细胞免疫 |
作用对象 | 游离于体液中的抗原 | 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自身突变细胞和来自异体的移植组织、器官等 |
免疫细胞 | 主要是B细胞 | 主要是T细胞 |
免疫时间 | 过程较迅速,所需时间短 | 过程较缓慢,所需时间较长 |
作用方式 |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
作用结果 | 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 使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病原体,最终被吞噬、消灭 |
联系 | (1)对于外毒素,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2)对于胞内寄生病原体(如病毒),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病原体通过血液循环而散播感染,当寄生病原体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终清除; (3)若T细胞被破坏,则细胞免疫丧失;体液免疫也将大部分丧失 |
3.二次免疫及其特点
(1)含义: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很快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分化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前者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应。
(2)反应特点:与初次免疫相比,二次免疫反应快、反应强烈,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导致机体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
(3)图中表示抗体浓度的是曲线a,表示患病程度的是曲线b。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判定
(1)“三看”法
(2)依据图像判断
特异性免疫有关实验的常用研究方法
(1)证明抗体具有专一性
①对实验动物(大小、年龄、生长状况相同)同时注射某流感疫苗。
②一段时间后,再分别注射不同种类的流感病毒,观察其患病情况。
(2)证明血清抗体有治疗作用(以抗破伤风疾病为例)
①从破伤风患者体内获取血清。
②选取各方面(大小、年龄、生长状况)相同的小鼠等量分成a、b两组。
③a组注射血清后再注射破伤风毒素,b组只注射破伤风毒素。
④观察两组小鼠的生活状况。
(3)证明胸腺与特异性免疫的关系
典例1.制备抗蛇毒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所用蛇毒和这一免疫反应以及得到的抗蛇毒血清分别是( )
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B.抗体,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C.抗原,特异性免疫,抗体 D.抗体,特异性免疫,抗原
典例2.(2020·横峰中学高三月考)在西非肆虐的埃博拉病毒已严重威胁了人类的健康,世界多个国家已研制出相应疫苗以应对该病毒的传播。下列关于埃博拉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发生的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细胞受病毒刺激后有特定mRNA的合成
B.相应的浆细胞通过与病毒结合能抑制其增殖
C.组织液中增殖的病毒表面的抗原蛋白可制成疫苗
D.康复者再次接触该病毒时,记忆细胞能快速增殖并产生抗体消灭病毒
考点三 免疫功能异常与免疫学的应用
1.过敏反应:已免疫的机体,在 接触 抗原时,有时会发生引发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
过敏反应的特点: 、有明显的 、有个体差异。
过敏反应的预防措施: 。
2.如果自身免疫反应对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了症状,称为 。
3.免疫抑制剂,如类固醇和环孢霉素A等,可以使T细胞 ,从而使免疫系统暂时处于 状态,大大提高了异体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4.(1)艾滋病病人的直接死因,往往是由 或 等疾病。
(2)HIV侵染人体细胞时,进入细胞的并不是只有其RNA:HIV是一个囊膜病毒,通过囊膜和宿主细胞膜 ,使囊膜内包括蛋白质外壳在内的所有物质被吞噬进入细胞。
(3)切除胸腺,细胞免疫将 ,体液免疫 。破坏骨髓, 。
1.免疫缺陷病
2.免疫学的应用
(1)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的关系
类型 项目 | 过敏反应 | 体液免疫 | |
区别 | 发生时间 | 再次接触抗原 | 机体第一次接触抗原就发生 |
抗体分布 | 在某些细胞表面 | 主要在血清中 | |
联系 | 过敏反应是异常的体液免疫 |
(2)免疫异常的判断方法
典例1.(2020·河北衡水中学高三综合测试)临床上发现,原本生育能力正常的青年男子因外伤导致输精管和附睾管断裂,少量精子进入血液,外伤治愈后,出现精液中精子数量正常,但均不能存活的现象,其原因最可能与下列哪种免疫现象的机理相同( )
A.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具有针对自身成分的抗体
B.接受移植器官治疗的患者需服用免疫抑制剂
C.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产生强烈免疫反应
D.注射牛痘疫苗引起免疫反应产生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
典例2.(2020·山东青岛高三三模)研究发现T细胞表面的PD-1和癌细胞表面的PD-L1结合后,T细胞的活性会受到抑制,使其无法识别癌细胞,导致癌细胞的免疫逃逸。来那度胺是一种新型免疫调节剂,临床用于肿瘤的治疗。研究人员利用HepG2细胞(一种肝癌细胞)对来那度胺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相关研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epG2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
B.当体内出现癌细胞时,机体主要通过细胞免疫发挥免疫防卫功能
C.HepG2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其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
D.来那度胺可能减少了PD-1和PD-L1的结合进而增强了T细胞的活性
1.(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有关预防和治疗病毒性疾病的表述,正确的是( )
A.75%的乙醇能破坏病毒结构,故饮酒可预防感染
B.疫苗接种后可立即实现有效保护,无需其他防护
C.大多数病毒耐冷不耐热,故洗热水澡可预防病毒感染
D.吸烟不能预防病毒感染,也不能用于治疗病毒性疾病
2.(2023·山东·高考真题)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糖皮质激素(GC)能提高心肌细胞肾上腺素受体的表达水平。体内GC的分泌过程存在负反馈调节。作为药物服用时,血浆中高浓度的GC能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GC可用于治疗艾滋病
B.GC分泌增加不利于提高人体的应激能力
C.GC作为药物长期服用可导致肾上腺皮质萎缩
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可直接促进GC的分泌
3.(2020·全国Ⅲ,4)下列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合理的是( )
A.若病原体不具有细胞结构,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
B.病原体裂解后再注射到人体,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
C.病原体表面若不存在蛋白质分子,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
D.病原体经吞噬细胞处理后暴露出的抗原可使人体产生抗体
4.(2020·全国Ⅱ,2)当人体的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时,可引起自身免疫病。下列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 )
A.艾滋病
B.类风湿性关节炎
C.动物毛屑接触性鼻炎
D.抗维生素D佝偻病
5.(2020·天津,6)在天花病毒的第四代疫苗研究中,可利用天花病毒蛋白的亚单位(在感染和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成分)制作疫苗。注射该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识别天花病毒的抗体。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可通过基因工程途径生产这种疫苗
B.天花病毒蛋白的亚单位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
C.该方法制备的疫苗不会在机体内增殖
D.天花病毒蛋白的亚单位是疫苗中的抗原物质
6.(2020·浙江7月选考,5)对人群免疫接种是预防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注射某种流感疫苗后不会感染各种流感病毒
B.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可产生针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体
C.接种破伤风疫苗比注射抗破伤风血清可获得更长时间的免疫力
D.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且已完全恢复者的血清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患者
7.(2023·海南·高考真题)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TH)可调节人体多种生命活动。双酚A(BPA)是一种有机化合物,若进入人体可导致甲状腺等内分泌腺功能紊乱。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PT)轴及BPA作用位点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在TH分泌的过程中,过程①②③属于 调节,过程④⑤⑥属于 调节。
(2)TH是亲脂性激素,可穿过特定细胞的质膜并进入细胞核内,与核内的TH受体特异性结合。这一过程体现激素调节的特点是 。
(3)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可促进胸腺分泌胸腺素。胸腺素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抗体。这说明垂体除参与体液调节外,还参与 。
(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是合成TH所必需的酶,且能促进甲状腺上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基因的表达。研究发现,进入人体的BPA能抑制TPO活性,可导致血液中TH含量 ,其原因是 。
(5)有研究表明,BPA也能促进皮质醇分泌,抑制睾酮分泌,说明BPA除影响HPT轴外,还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其他内分泌轴的功能。这些内分泌轴包括 。
8.(2023·湖北·统考高考真题)我国科学家研制出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为消灭脊髓灰质炎作出了重要贡献。某儿童服用含有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的糖丸后,其血清抗体浓度相对值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该疫苗保留了脊髓灰质炎病毒的 。
(2)据图判断,该疫苗成功诱导了机体的 免疫反应,理由是 。
(3)研究发现,实验动物被脊髓灰质炎病毒侵染后,发生了肢体运动障碍。为判断该动物的肢体运动障碍是否为脊髓灰质炎病毒直接引起的骨骼肌功能损伤所致,以电刺激的方法设计实验,实验思路是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是 。
(4)若排除了脊髓灰质炎病毒对该动物骨骼肌的直接侵染作用,确定病毒只侵染了脊髓灰质前角(图中部位①)。刺激感染和未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动物的感受器,与未感染动物相比,感染动物的神经纤维②上的信息传导变化是: ,神经-肌肉接头部位③处的信息传递变化是: 。
9.(2022·江苏·统考高考真题)科学家研发了多种RNA药物用于疾病治疗和预防,图中①~④示意4种RNA药物的作用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核内RNA转录合成以 为模板,需要 的催化。前体mRNA需加工为成熟的mRNA,才能转运到细胞质中发挥作用,说明 对大分子物质的转运具有选择性。
(2)机制①:有些杜兴氏肌营养不良症患者DMD蛋白基因的51外显子片段中发生 ,提前产生终止密码子,从而不能合成DMD蛋白。为治疗该疾病,将反义RNA药物导入细胞核,使其与51外显子转录产物结合形成 ,DMD前体mRNA剪接时,异常区段被剔除,从而合成有功能的小DMD蛋白,减轻症状。
(3)机制②:有些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PCSK9蛋白可促进低密度脂蛋白的内吞受体降解,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偏高。转入与PCSK9mRNA特异性结合的siRNA,导致PCSK9mRNA被剪断,从而抑制细胞内的 合成,治疗高胆固醇血症。
(4)机制③:mRNA药物进入患者细胞内可表达正常的功能蛋白,替代变异蛋白发挥治疗作用。通常将mRNA药物包装成脂质体纳米颗粒,目的是 。
(5)机制④:编码新冠病毒S蛋白的mRNA疫苗,进入人体细胞,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S蛋白,经过 修饰加工后输送出细胞,可作为 诱导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6)接种了两次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后,若第三次加强接种改为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根据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机制分析,进一步提高免疫力的原因有: 。
专题26 免疫调节(串讲)-备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串讲精练(新高考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26 免疫调节(串讲)-备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串讲精练(新高考专用),文件包含专题26免疫调节串讲原卷版docx、专题26免疫调节串讲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26 免疫调节(串讲)-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讲精练(新高考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26 免疫调节(串讲)-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讲精练(新高考专用),文件包含专题26免疫调节串讲原卷版docx、专题26免疫调节串讲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25 体液调节(串讲)-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串讲精练(新高考专用)(原卷版): 这是一份专题25 体液调节(串讲)-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串讲精练(新高考专用)(原卷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激素调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