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职专用】《世界历史》(人教版全一册)世界现代史第一章第四节++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教案) 教案 13 次下载
- 【中职专用】《世界历史》(人教版全一册)世界现代史第二章第一、二节 自然科学的发展;文学和艺术(教案) 教案 12 次下载
- 【中职专用】《世界历史》(人教版全一册)世界现代史第三章第二、三节 战后的资本主义国家;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教案) 教案 13 次下载
- 【中职专用】《世界历史》(人教版全一册)世界现代史第三章第四、五节 殖民体系的崩溃和第三世界的兴起;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世界局势的变化(教案) 教案 13 次下载
- 【中职专用】《世界历史》(人教版全一册)世界现代史第四章第一、二、三节++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学术和教育;文学艺术(教案) 教案 13 次下载
中职人教版第一节 战后的国际关系一等奖教学设计
展开第三章第一节《战后的国际关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有: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雅尔塔体系;美国的冷战政策表现及其影响;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的美苏争霸;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不结盟运动的产生和意义;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戈尔巴乔夫的对外政策;两格局的崩溃。
二、通过对两极格局的形成、发展和崩溃的讲述、分析,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全面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通过对战后国际关系的讲述,使学生认识,二次大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的对抗;美苏争霸对世界历中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两极格局的崩溃,使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教学重难点】
本节重点:美国“冷战”政策的提出和影响。
本节难点: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内容】
一、两极格局的形成
1.冷战的含义: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⒉冷战的原因:
⑴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⑵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
材料二: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美国总统杜鲁门
⑶强大起来的苏联,成为美国称霸的障碍。
材料三:苏联以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力量雄踞欧亚大陆,堪与美国平分秋色。1949年成功制造出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的核垄断。……苏联成为战后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
⑷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的对立。
3.冷战的序幕——1946.3.5丘吉尔铁幕演说
4、冷战的开始——1947.3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5.冷战的表现
政治上:杜鲁门主义
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的演讲
这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开始。
实质:美国在全球扩张势力的宣言书。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马歇尔计划的实质
1.控制西欧。
2.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军事上:北约成立
1949年5月,美国联合加拿大和西欧10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一个以美国为首的军事联盟,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北约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全球的军事政治集团,标志着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
冷战的产物---德国的分裂
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或“西德”。1949年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或“东德”。从此,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美国侵略朝鲜
1950~1953年美国在亚洲进行了侵略朝鲜的战争。在朝鲜军队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打击下,1953年,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二、美苏争霸与世界走向多极化
1、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美苏争霸的局面逐渐形成。赫鲁晓夫上台以后,提出了一套争取同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美苏争霸的斗争愈演愈烈。其中较为突出的事件是60年代初的“柏林墙”事件和古巴导弹危机。
柏林墙的修筑
1961年,为了阻止居民通过柏林西部外流和西方势力的渗透,民主德国政府修建了一堵由水泥墙、铁丝网和瞭望塔等组成的“柏林墙”,将柏林西部基本上围了起来。
古巴导弹危机
1962年,赫鲁晓夫在古巴秘密建立了导通其地,被美国侦察机发现,美国总统肯尼迪下令对古巴实行军事封锁,常联被迫撤走导弹。这一事件表明,当时的战略优势仍在美国方面。
中苏关系概况:
苏联同中国的关系逐步恶化。在控制中国的企图失败后,苏方将两分歧扩大到两国关系上,导致中苏关系公开破裂。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
2、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
(1)美苏攻守变化:
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是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的时期。
(2)西欧和日本与美国关系的变化:
欧洲共同体国家和日本的经济发展加快,它们不愿再像过去一样受美国的控制,希望在政治、经济上与美国建立起平等关系,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
(3)美国对外战略的调整
尼克松在亚洲采取了两大步骤,一是从越南撤军。二是开始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
3、20世纪80年代
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开始转守为攻。
1981年,里根担任美国总统,开始对苏采取强硬态度。在争夺第三世界方面,美国立足于在军事上打小规模的局部战争,以此作为排挤苏联势力的主要手段。
里根提出了“战略防御”计划,即所谓“星球大战”计划。尔巴乔夫开始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做法,从对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
4、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民族解放运动有了新的发展。
1955年,万隆会议
1961年,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
建立“七十七国集团”等国际经济组织。
三、新旧国际关系格局的交替
1、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战后以来的两极格局崩溃,而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尚未形成。
2、世界呈现出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企图独霸世界,到处插手,但力不从心。
3、在未来的多极格局中,欧洲共同体国家、日本、俄罗斯和中国等都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中职历史人教版世界历史(全一册)第三节 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优秀教案: 这是一份中职历史人教版世界历史(全一册)第三节 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优秀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世界历史(全一册)第三节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精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世界历史(全一册)第三节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精品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世界历史(全一册)第一节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公开课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世界历史(全一册)第一节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公开课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