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习题
展开6.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同步练习-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已知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为:锌片:Zn+2OH--2e-=ZnO+H2O,石墨O2+2H2O+4e-=4OH-, 根据此判断,锌片是
A.负极,并被氧化 B.负极,并被还原
C.正极,并被氧化 D.正极,并被还原
2.为提升电池循环效率和稳定性,科学家近期利用三维多孔海绵状Zn(3D−Zn)可以高效沉积ZnO的特点,设计了采用强碱性电解质的3D−Zn—NiOOH二次电池,结构如下图所示。电池反应为Zn(s)+2NiOOH(s)+H2O(l)ZnO(s)+2Ni(OH)2(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三维多孔海绵状Zn具有较高的表面积,所沉积的ZnO分散度高
B.放电过程中OH−通过隔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C.充电时阴极反应为ZnO(s)+H2O(l) +2e−= Zn(s)+2OH−(aq)
D.放电时正极反应为NiOOH(s)+H2O(l) +e− =Ni(OH)2(s)+OH−(aq)
3.纯锌跟稀硫酸反应速率很小,为了加快锌的溶解和放出氢气的速率,并且使产生氢气的量不变,当稀硫酸过量时,可向其中加少量( )
A.镁条 B.CuSO4溶液 C.硫酸铜固体 D.铜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有能量变化
B.任何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
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
5.下列各组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A.CaO与H2O是吸热反应
B.HCl与KOH是放热反应
C.CH4燃烧是放热反应
D.Ba(OH)2·8H2O与NH4Cl是吸热反应
6.下列化学反应中可以设计为原电池的是
A. B.
C. D.
7.有A、B、C、D四种金属,用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当A、B组成原电池时,电子流动方向A→B;当A、D组成原电池时,A为正极;B与C构成原电池时,C极发生还原反应,B极发生氧化反应。则A、B、C、D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A>B>C>D B.A>B>D>C
C.D>C>A>B D.D>A>B>C
8.Zn-PbO2是一种新型电池,其示意图如图所示。a、b为离子交换膜,A、B、C三个区域的电解质溶液分别为KOH、K2SO4和H2SO4溶液,该电池工作时B区电解质浓度增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电子由Zn电极流向PbO2电极
B.a膜为阴离子交换膜,b为阳离子交换膜
C.当电路中转移2 mol电子时理论上产生1 mol
D.PbO2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O2+2e-++4H+= PbSO4+2H2O
9.下列生活中发生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食物的腐败 B.铁和稀盐酸反应
C.蒸馒头时小苏打受热分解 D.生石灰制熟石灰
10.将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将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则下列能量转化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11.Ⅰ. 纯电动车采用了高效耐用的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该电池放电时总反应式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
(1)该电池放电时,负极附近电解质溶液pH的变化 (填“变大”,“变小”,“不变”),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
(2)放电时每转移3 mol电子,正极被还原的K2FeO4的质量是
Ⅱ.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对环境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可持续治理。回答下列问题: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可用于监测环境中NH3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
(3)Pt电极(b)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12.能量转换过程: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其中能量转换的关键环节是 。
13.人类利用化学反应不仅可以创造新物质,还可以获取能量或实现不同形式能量之间的转化。如用柴木可以生火取暖和照明,在这个过程中 能转化成了 能、 能等;又如,利用电池的化学反应可获取驱动汽车的电能,在该过程中,实现了 能与 能的相互转化。
14.原电池是将 能转化为 能的装置。在Al和Cu做电极材料,稀盐酸做电解质溶液的原电池中,Al为 极,电极反应式为 ;Cu为 极,电极反应式为 ;电池总反应式为 。
15.写出下列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铜片、银片和硝酸银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①负极反应式是 ;
②正极反应式是 ;
③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铁棒、石墨碳棒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
①负极反应式是 ;
②正极反应式是 ;
③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6.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金属锌与稀硫酸的反应,实验发现A中溶液温度升高,B中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
(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B中Cu板上的现象是 ,电极反应式为 。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A、B中反应物的总能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总能量。B中将化学能主要转变为 能。
(4)该小组同学反思原电池的原理,下述观点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原电池反应中一定有电子转移 B.原电池装置需要2个电极
C.电极一定不能参加反应 D.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极发生
17.(1)利用8NH3+6NO2=7N2+12H2O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若设计成原电池,使用2mol·L-1的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放电一段时间后,负极附近溶液pH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所示
①写出催化重整的化学方程式 。
②电池工作时,向 (填A或B)极移动,电极A上H2参与的电极反应为: 。
③用电器中每转移2mol电子,理论上电极B处消耗的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为 L。
18.化学能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电能。
(1)如图所示为“锌-铜-稀硫酸”原电池,请写出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装置中锌片上发生 (“氧化”或“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是 ,是原电池的 极(填“正”或“负”),能证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验现象为 。
(3)按照电化学装置的四个构成要素来看,Cu的作用是 。
a.电极反应物 b.电极材料 c.离子导体 d.电子导体
19.一种新型的燃料电池可用于制取乙醛(CH3CHO),总反应式为,电池的主要构成要素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装置的能量转化形式为 。
(2)a电极为燃料电池的 极,该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3)电池工作时,H+由 (填“a电极”或“b电极”,下同)移向 。
(4)生成3.3g乙醛时,需要消耗标准状况下的氧气 mL。
20.化学电源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将石墨和铜片用导线及电流计相连浸入500mL溶液中,构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该电池在工作时,Cu的质量将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的差别进行发电,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①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②电池中,不断移动到“水”电池的 极(填“正”或“负”)。
③外电路每通过4mol电子时,生成的物质的量是 mol。
(3)如图是甲烷燃料电池的原理示意图:
①电池的负极是 (填“a”或“b”)电极,该电极的反应式为 。
②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三、实验题
21.水合肼(N2H4•H2O)是一种常见的含氮化合物,具有极强的还原性,较弱的碱性(电离时与氨水类似),受热时易挥发等性质,对肝、肾、血液等系统产生毒副作用。生活中可用于合成发泡剂、除草剂等。
(1)用化学用语(电离方程式)表示水合肼具有弱碱性的原理是: 。
(2)制备水合肼
i.制备水合肼的装置如图所示,仪器a中盛有尿素CO(NH2)2,仪器b中盛有NaClO和NaOH的碱性溶液,NaClO的电子式为 ,水合肼具有极强的还原性,实验时先打开仪器a的活塞将其中的液体加入仪器c中,然后再打开b的活塞,缓慢滴加另一种液体,目的是 。
ii:仪器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iii:仪器d中盛有过量的 (填“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其目的是 。
(3)提取副产物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将仪器c中的液体蒸馏得到水合肼后,从剩余物质中先获得NaCl后,再获得副产物碳酸钠的主要操作为蒸发浓缩、 、过滤、洗涤、干燥。
水合碳酸钠和硝酸铵是常见的一种冷敷袋里的主要物质,请写出十水合碳酸钠(Na2CO3•10H2O)与硝酸铵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反应过程中会产生两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 反应物的总能量(填“高于”或“低于”)。
22.I.某实验小组自制如图水果电池,探究影响电池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制成记录表格如表:
序号 | 电极 | 电极间距(cm) | 水果种类 | 电流表(μA) |
① | Cu-Al | 2.0 | 西红柿 | 78.8 |
② | Cu-Fe | 2.0 | 西红柿 | 70.3 |
③ | Al-Al | 2.0 | 西红柿 | 0 |
④ | Cu-Al | 2.0 | 柠檬 | 45.7 |
⑤ | Cu-Al | 1.0 | 柠檬 | 98.4 |
回答下列问题:
(1)水果电池中,水果的作用是 。
(2)对比实验①②③得出的结论是 。
(3)欲得出“水果种类对电池效果有影响”的结论需要对比实验 。
II.如图为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条件下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4)若电极a为Zn、电极b为Cu、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该装置工作时,SO向 (填“a”或“b”极移动,经过一段时间后,若导线中转移了0.4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如果反应太剧烈,为了减缓反应速率而又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该同学在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液体,你认为可行的是 (填字母)。
A.蒸馏水 B.NaCl溶液 C.Na2CO3溶液 D.KNO3溶液
2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进行了探究,其中甲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探究,乙同学经过查阅资料后设计了图2装置进行探究(盐桥内含有某种电解质的饱和溶液,起到连通电路的作用)。
(1)实验表明,图1中铜电极上有气泡产生,说明反应中有一部分化学能转化为 能。
(2)图2中的X、Y分别是溶液、稀硫酸,实验过程中只有正极上产生气泡,则X是 ,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3)当图1装置中的溶液质量增加时,生成氢气 L(标准状况);当图2中锌电极的质量减少时,电路中转移的电子为 。
参考答案:
1.A
2.B
3.D
4.B
5.A
6.D
7.D
8.B
9.C
10.B
11.(1) 变小 FeO+3e-+4H2O=Fe(OH)3+5OH-
(2)198g
(3)O2+4e-+2H2O=4OH-
12.燃烧
13. 化学能 热能 光能 化学能 电能
14. 化学 电 负 2Al – 6e- =2Al3+ 正 6H++6e-=3H2↑ 2Al+6H+=2Al3++3H2↑
15. Cu-2e-=Cu2+ Ag++e-=Ag Cu+2AgNO3=2Ag+Cu(NO3)2 Fe-2e-=Fe2+ 2H++2e-=H2↑ Fe+H2SO4=FeSO4+H2↑
16.(1)Zn+2H+=H2↑+Zn2+
(2) 有气泡产生 2H++2e-=H2↑
(3) 大于 电
(4)ABD
17. 2NO2+8e-+4H2O=N2+8OH- 减小 CH4+H2OCO+3H2 A H2-2e-+=H2O+CO2 33.6
18.(1)Zn + H2SO4=ZnSO4 + H2↑
(2) 氧化 Zn−2e-= Zn2+ 负 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或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3)bd
19.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正 b电极 a电极 840
20.(1) 减少
(2) 正 2
(3) a 减小
21.(1)N2H4•H2ON2H+OH-
(2) 制备的产品水合肼具有强还原性,而NaClO具有强氧化性,它们能发生反应,必须控制NaClO碱性溶液不过量 ClO-+CO(NH2)2+2OH-Cl-+N2H4•H2O+CO 硫酸 吸收挥发出来的N2H4•H2O,防止污染空气
(3) 冷却结晶 Na2CO3•10H2O+2NH4NO3=2NaNO3+2NH3↑+CO2↑+11H2O 高于
22.(1)作(提供)电解质溶液
(2)其他条件相同时,电极材料活泼性差别越大,电池效果越好
(3)①④
(4) a 4.48 AB
23. 电 溶液 22.4 2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a href="/hx/tb_c400004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一课一练</a>,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a href="/hx/tb_c400004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同步练习题</a>,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a href="/hx/tb_c400004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练习</a>,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L⑥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