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新人教版全程一轮总复习学生用书(100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七章地球上的水第25课时水循环学生用书新人教版 其他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4课时地形剖面图学生用书新人教版 其他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九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40课时植被学生用书新人教版 其他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六章大气环流与气候第21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学生用书新人教版 其他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五部分区域地理第二十四章中国热点区域第99课时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学生用书新人教版 其他 0 次下载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七章地球上的水第27课时海水的性学生用书新人教版
展开第27课时 海水的性质必备知识梳理1.海水的温度(1)分布规律①垂直分布规律 eq \b\lc\{(\a\vs4\al\co1(1千米以内:随深度增加而显著 ,1千米以下:海水温度变化幅度较 )) ②水平分布规律 eq \b\lc\{(\a\vs4\al\co1(空间上\b\lc\{(\a\vs4\al\co1(不同纬度:由低纬向高纬 ,同纬度:表层水温大致 )),时间上:同一海区, 季普遍高于 季)) (2)影响因素 eq \b\lc\{(\a\vs4\al\co1(主要因素:纬度、季节,其他因素:海陆分布、 运动、海水运动)) (3)产生的影响①影响海洋生物:深度越深,海洋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越____;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导致海洋生物________游动;远洋捕捞和近海________等人类的渔业活动。②影响海洋运输:海水有结冰期,通航时间较______,航行需要装备________设施。③影响气温变化 eq \b\lc\{(\a\vs4\al\co1(从全球尺度看:海水对大气温度起着 作用,从区域尺度看\b\lc\{(\a\vs4\al\co1(沿海地区:气温变化幅度 ,内陆地区:气温变化幅度 )))) 【易误辨析】 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规律为什么从表层向深层,水温渐低,1 000米以下海水温度变化很小?2.海水的盐度(1)水平分布规律: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由________海域向赤道和两极逐渐降低。(2)影响因素①外海 eq \b\lc\{(\a\vs4\al\co1(温度的高低:海水温度越高,盐度越 ,\a\vs4\al(降水量,与蒸发量)\b\lc\{(\a\vs4\al\co1(降水量<蒸发量:盐度 ,降水量>蒸发量:盐度 )))) ②近岸地区:河流注入的海域,海水盐度一般较____。③封闭海域:受________和气候的影响尤为明显。(3)产生的影响①提取化学物质:海水________;海水制碱;提取镁、溴等资源。②影响海水养殖:例如,暴雨会引发养殖场的海水盐度________,可能会造成养殖的鱼虾等大量死亡。③淡水资源的补充:海水________;海水冲厕;工业冷却水。【思考】 波罗的海的盐度不超过10‰,是世界盐度最低的海域,试分析原因。3.海水的密度(1)影响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和深度(压力)。(2)分布规律①水平分布规律 eq \b\lc\{(\a\vs4\al\co1(不同纬度:随纬度的增高而 ,同纬度:海水密度大致 )) ②垂直分布规律 eq \b\lc\{(\a\vs4\al\co1(中低纬度\b\lc\{(\a\vs4\al\co1(1千米以上:海水密度,基本 ,1千米以下:随深度增大而,迅速 ,再往下:随深度的变化 )),高纬度: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 )) (3)产生的影响:①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增加:浮力较____,有利于潜艇的航行;②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减小:浮力变____,可能造成艇毁人亡。【思考】 万吨巨轮从东海经长江口进入长江航行时,吃水深度会有何变化?原因是什么?关键能力突破技 法 点 拨1.海水的温度(1)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2)比较海洋中不同地点海水温度的方法第一步,比较不同纬度,海水温度低纬高于高纬。第二步,比较相同纬度,海水温度暖流高于寒流。如图中,若比较A、B、C、D四地的海水温度。第一步,可以先根据纬度,判断出A、B的温度大于C、D;第二步,根据洋流,分别比较A、B、C、D的温度。从图中可以看出,B处为暖流,A处为寒流,所以B的温度高于A;D处为暖流,C处为寒流,所以D处的温度高于C。综合第一、二两步,四点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B、A、D、C。2.海水盐度(1)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①同一纬度海域,主要考虑各海域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以及海区的形状。②不同纬度海域,主要考虑海水运动的影响;其次近岸海域河流径流注入量的大小;高纬度海域还要考虑结、融冰的情况。(2)比较海洋中不同地点海水盐度的方法第一步,比较不同纬度,海水盐度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海区递减。第二步,比较相同纬度,分两种情况:内海或有明显径流的河流入海口主要看径流,其盐度低;外海暖流经过处盐度高,寒流经过处盐度低。如图中,若比较A、B、C、D四点的海水盐度。第一步,可以先根据纬度,判断出C、D的盐度高于A、B(由于C、D靠近副热带海区);第二步,A与B相比,B处有明显的径流,盐度较低。结合洋流分布知识,C与D相比,C处有秘鲁寒流,D处有巴西暖流,D处盐度较高。综合第一、二步,四点盐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D、C、A、B。3.海水的密度(1)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2)海水密度的分布及变化特点①海水表层②垂向变化A.高纬度海区密度变化很小。B.低纬度海区 典 题 精 研[典例] [2020·江苏卷]图1为我国东部部分海域等深线分布图,图2为沿30°N海域甲—乙的冬季表、底层海水多年平均温度和盐度空间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与甲海域相比,说明乙海域海水盐度的特点。(3分)(2)与乙海域相比,分析甲海域表、底层海水温度的特点,并说明影响因素。(3分)[审题解题][答案] (1) (2) [感悟核心素养]知能转化演练下图为海水温度和盐度与海水密度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海水的密度( )A.与海水温度呈正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B.与海水温度呈正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C.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D.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2.推断下列四海区表层海水密度最小的是( )A.南极海域 B.红海C.赤道海区 D.副热带海区3.[2022·广东卷,19]卡里马塔海峡是热带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水体交换的通道。该海峡表层流流向季节变化明显:在北半球夏季,其流向向北;冬季,转向南流且流速达到最大值。下图示意卡里马塔海峡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卡里马塔海峡表层流对爪哇海水体物理性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分析在北半球冬季,该海峡表层海水向南流且流速达到最大的原因。(10分)学科素养专攻——注重应用性和创新性地理图像判读 eq \o(○,\s\up1(10)) 等盐度线图[读图流程]1.A、B:副热带海区,受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的控制,天气稳定而干燥,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因而海洋表层盐度最高。2.C:赤道海区,虽然气温较高,蒸发量较大,但由于受赤道低压带控制,降水丰沛,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3.D、E:高纬度海区,气温低,海区蒸发量低,又有一定量的降水,加上融冰的影响,盐度低。4.南北纬40°~60°附近海域盐度的比较:北纬40°~60°附近海域的盐度低,主要是由于北纬40°~60°附近的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广阔,有较多的陆地淡水汇入海洋,因而盐度较低。5.赤道附近海区,盐度更低的海区位于赤道偏北,这是因为世界降水最多的地带不在赤道上,而位于赤道偏北。6.河流入海口盐度降低,因为河流水是淡水,会把高盐度的海水稀释。河流径流量越大,海水的盐度降低越多。7.洋流寒暖性质不同,海水的盐度高低不同。暖流的盐度较高,寒流的盐度较低,洋流经过地区的海水等盐度线会发生弯曲。寒暖流交汇处等盐度线密集,盐度变化梯度大。学 以 致 用读图,完成1~3题。1.P岛附近海域盐度大约为( )A.30.5‰ B.31.5‰C.32.5‰ D.33.5‰2.图中影响等盐度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 B.暖流C.寒流 D.径流3.在等盐度线的年内变动中,Q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是( )A.2月 B.5月C.7月 D.10月第27课时 海水的性质必备知识梳理1.(1)递减 小 递减 相同 夏 冬 (2)大气 (3)少 季节性 养殖 短 破冰 调节 小 大[易误辨析] 提示:其原因主要是海洋表层受太阳辐射影响大,在海洋深处受太阳辐射和表层热量的传导、对流影响较小。2.(1)副热带 (2)高 高 低 低 河流 (3)晒盐 降低 淡化[思考] 提示:波罗的海降水较多,有大量河流淡水汇入;纬度较高,蒸发小;与外洋相通的水域狭窄。3.(2)增大 相同 均匀 增加 很小 较小 (3)大 小[思考] 提示:吃水深度会变大,因河水密度较海水密度小。关键能力突破[典题精研][典例] 答案:(1)表层、底层海水盐度均较高;表层海水盐度高于底层。(2)相对较低;表、底层海水温度大致相当。海水深度;洋流。知能转化演练1~2.解析:第1题,注意海水密度曲线的变化趋势,密度越大,温度越低,盐度越大,即密度与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第2题,选项四个海域中,赤道海区海水温度最高,盐度较低,因此海水密度相对最小。答案:1.C 2.C3.解析:本题以卡里马塔海峡表层流为试题背景,涉及了海水性质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以及洋流形成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结合所学可知,海水性质一般涉及海水温度、海水盐度等。一般来说,同一海区海水温度,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暖流流经水温高、盐度高,寒流流经水温低、盐度低。根据材料“该海峡表层流流向季节变化明显:在北半球夏季,其流向向北;冬季,转向南流且流速达到最大值”可知,该海峡处洋流随季节发生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在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在东南信风作用下,海水流向向北,为暖流,因此,海水温度较高,盐度较高。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东北信风带影响该海域,海水流向向南,为寒流,因此,海水温度较低,海水盐度较低。原因:结合前面分析,在北半球冬季,该海域受东北信风带影响,表层海水在盛行风作用下以及受海陆分布的影响,海水向南流动。读图可知,海峡北部为南海,海域较宽阔,地表摩擦力小,风力大,海水流速快。向南流动的海水在经过该海峡时,因海峡海域窄,在狭管效应作用下,海水通过速度加快,流速达到最大。答案:卡里马塔海峡表层流对爪哇海水体物理性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海水温度,在北半球夏季,海水温度较高;冬季,海水温度较低。二是海水盐度,在北半球夏季,海水盐度较高;冬季,海水盐度较低。原因:在北半球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东北信风带影响该海域,表层海水在偏北风的吹拂下,并受海陆轮廓影响,海水向南流动。海峡北部海域较宽阔,地表摩擦力小,风力大,海水流速快。海峡海域窄,在狭管效应作用下,流速增大,达到最大。学科素养专攻[学以致用]1~3.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P岛位于等盐度线31‰~32‰之间,故选B。第2题,读图可知,图中等盐度线的分布规律是以长江口为中心,盐度向外海呈环状递增,说明长江口的盐度是最小的(低于28‰),主要是径流稀释了海水的缘故,与降水和沿岸的洋流无关。故选D。第3题,图中等盐度线随长江入海径流量的变化而变化。当长江进入枯水期时,入海径流减少,河流对海水的稀释作用减弱,所以入海口附近盐度变大,等盐度线应向陆地靠近,2月份长江径流量最小,此时Q点距大陆最近。故选A。答案:1.B 2.D 3.A区域认知图示为我国东部部分海域的不同深度的温度和盐度分布状况,不同海域海水的不同深度的温度和盐度特征不同,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结合图1、图2和所学相关知识,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判读图示隐含信息,对照甲海域,说明乙海域海水盐度的特点;并分析与乙海域相比甲海域表层、底层水温的特点,进而分析出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