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公式:三角函数万能公式
展开
这是一份初二数学公式:三角函数万能公式,共2页。
初二数学公式:三角函数万能公式 学习可以这样来看,它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查字典数学网编辑了初二数学公式:三角函数万能公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1)(sin)^2+(cos)^2=1(2)1+(tan)^2=(sec)^2(3)1+(cot)^2=(csc)^2证明下面两式,只需将一式,左右同除(sin)^2,第二个除(cos)^2即可(4)对于任意非直角三角形,总有tanA+tanB+tanC=tanAtanBtanC证:A+B=-Ctan(A+B)=tan(-C)(tanA+tanB)/(1-tanAtanB)=(tan-tanC)/(1+tantanC)整理可得tanA+tanB+tanC=tanAtanBtanC得证同样可以得证,当x+y+z=nZ)时,该关系式也成立由tanA+tanB+tanC=tanAtanBtanC可得出以下结论(5)cotAcotB+cotAcotC+cotBcotC=1(6)cot(A/2)+cot(B/2)+cot(C/2)=cot(A/2)cot(B/2)cot(C/2)(7)(cosA)^2+(cosB)^2+(cosC)^2=1-2cosAcosBcosC(8)(sinA)^2+(sinB)^2+(sinC)^2=2+2cosAcosBcosC三角函数万能公式为什么万能万能公式为:设tan(A/2)=tsinA=2t/(1+t^2) (A+,kZ)tanA=2t/(1-t^2) (A+,kZ)cosA=(1-t^2)/(1+t^2) (A+,且A+(/2) kZ)就是说sinA.tanA.cosA都可以用tan(A/2)来表示,当要求一串函数式最值的时候,就可以用万能公式,推导成只含有一个变量的函数,最值就很好求了.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数学公式:三角函数万能公式就先到这里,希望大家学习的时候每天都有进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二数学公式图形计算公式,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正方形,正方体,长方形,长方体,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柱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二数学公式换底公式,共2页。
这是一份初二数学公式归纳:顶点坐标公式,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