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统编版(五四制)小学语文 二年级上册 8.古诗二首-教案

    人教统编版(五四制)小学语文 二年级上册 8.古诗二首-第1页
    人教统编版(五四制)小学语文 二年级上册 8.古诗二首-第2页
    人教统编版(五四制)小学语文 二年级上册 8.古诗二首-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五四制)小学语文 二年级上册 8.古诗二首-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五四制)小学语文 二年级上册 8.古诗二首-,共6页。
    8 古 诗 二 首    【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12个会认字,10个会写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从朗读诗句中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4.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的会认字和会写字,朗读、背诵课文。2.简单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含的积极向上的情感。3.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图片。2.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楼、依、尽、欲、穷、层6个生字,会写楼、依、尽、黄、层5个生字。2.朗读、背诵《登鹳雀楼》。3.简单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含的积极向上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小朋友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2.板书课题。指名拼读。(出示课件)3.解题。登,是登上的意思。鹳雀是一种鸟,样子像鹤。山西省永济市有一座楼,常有鹳雀停留在上面休息,所以人们称这座楼为鹳雀楼。登鹳雀楼,就是登上鹳雀楼。有一天,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到了正在西沉的太阳,奔腾的黄河,就写下了这首诗。4.简介作者。二、自读提示。(出示课件)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1.读:读准字音,读通全诗。2.想:这首诗的意思。3.找:找出相关词句。4.品:品味词句的意思。三、学习生字。1.小朋友们读书读得很认真,可是不知道大家生字预习得怎么样呢?2.(出示课件)这一课的生字宝宝很想认识大家,我们先和它们打个招呼,叫出它们的名字就能和它们成为朋友。3.小朋友读得好,但是想和生字宝宝成为朋友不仅要认识它们,还要会写。下面,我们一起把其中的2个生字好好地写一写。4.指导写字,注意笔顺。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观察教师运笔,重点强调的写法,强调第四笔要变成的最后两笔要落在竖中线上。5.过渡:我们已经认识了生字朋友,如果它们回到课文中,你还认识吗?(指名读,男女生读)6.看着板书读出节奏,读出韵味。(板书:《登鹳雀楼》整首诗)四、品读诗句。1.刚才让大家把不明白的地方画了出来,小朋友们是不是发现古诗跟我们平常的课文比起来,有点难理解呀?别着急,让我们先来看看书上的插图,图上画了什么呀?(在哪里看?你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感觉怎样?)2.我们再来仔细地读诗,先读诗的第一句。课件出示白日依山尽,指名读。问:白日指什么?(必要时解释为何称白日。可能是因为想和早上初升的太阳区分开来,所以称为白日;可能是因为当时山谷里的云雾很重,遮挡了太阳的光线,使得太阳看上去成白乎乎的了)太阳怎样呢?看图,读句,并展开联想。依山是说太阳下沉时是怎样的?(紧挨着西山)指名再说说这句诗描绘的情景。3.我们来把这个壮观的情景画下来吧。怎样画呢?简笔画:画连绵起伏的山,并让学生添画白日,再次感受依山尽。多美的夕阳落山图呀!这句话谁能读好?指名读,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或她读出了什么样的情景?)再指名读,齐读。4.那第二句诗写的什么呢?(出示课件)5.说一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出示课件)6.细读后两句诗。(出示课件)想要看得更远,就要站得更高。7.这两句诗给我们揭示了什么道理?(出示课件)要想站得高看得远,就得更加努力学习。五、作业。根据诗意画一幅图画。【板书设计】8 古 诗 二 首登 鹳 雀 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瀑、布、炉、烟、遥、川6个生字,会写照、炉、烟、挂、川5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望庐山瀑布》,感悟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3.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今天我们一起跟随李白到庐山欣赏一下瀑布。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出示课件)1.的意思是什么?用组词。2.说一说题目的意思。二、自读古诗,认识生字。(出示课件)1.出示自读提示,学生自主学习。(1)读:读准字音,读通全诗。(2)想:这首诗的意思。(3)找:找出相关词句。(4)品:品味词句的意思。2.学习生字。(1)(出示课件)你认识它们吗?打个招呼吧,读一读。(2)书写生字。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观察教师运笔,重点强调的写法,强调四点底运笔的方向。(3)学生练习书写。注意姿势的提醒。三、读出节奏,了解诗意。(出示课件)1.试着读读诗句,要读出节奏,读出韵味。2.学生展示,注意提醒停顿。3.试着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四、细读诗句,感受意境。1.看,这就是庐山,庐山山峰重叠,非常雄伟壮丽。其中有一座山峰叫香炉峰,因为山上常有云雾笼罩,在阳光的照耀下有紫色雾气升腾,像正在焚香的香炉一样,所以取名香炉峰。齐读第一句诗。(出示课件)2.细读第一句诗,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所描绘的意境。(日:太阳;生:升腾;烟:云雾)3.你认为这句诗中哪个字写得最好,最生动?(出示课件)  是字。一个字把云雾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4.细读第二句诗,观看瀑布(静态远景),直观感受,品味挂前川的意思。(出示课件)(挂:表明瀑布垂直而下,化动为静,形象地表现出瀑布倾泻而下的动人情景)5.精读第三、四句诗,品味”“三千尺”“九天的意思。(出示课件)(突出流得快,流得急;三千尺写出了瀑布的高和长;九天进一步突出瀑布的高和长;真切地写出了瀑布的新奇、壮观)6.默读全诗,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说古诗的意思。(出示课件)7.轻声背诵诗,想象自己的所见所闻。8.交流评议。(出示课件)  谁能用啊,…………”的句式来表达庐山瀑布给你的印象。五、拓展阅读。出示叶圣陶先生的《瀑布》,让学生阅读。六、作业。  依照本文的写法,观察一处景物,再练习写一首小诗。【板书设计】8 古 诗 二 首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教学反思】在当前的古诗教学中,首先要打破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采用串诗意的串讲式的教学模式,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因此,在备课时,我紧紧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设计教学环节,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带领学生遨游诗作的海洋。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的意识,适时地安排自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及各种可行的方法查解字词,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在交流自学成果的过程中,变单纯的师教生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从而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教学随笔】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