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记叙文阅读精讲精练专题06 结合具体语境 分析词句含义(含解析)
展开专题06: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词句含义
考点6: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词句含义
【考情梳理】
★词语含义★
词语特点
(1) 体现作者立场观点。
(2)表现文章主题思想。
(3)反映深层次含义。
(4)反映具体语言环境。
(5)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
(6)带有手法或词语构造特征。
答题格式
1.理解词语含义
①理解词语表层含义
②揣摩深层含义(结合语境、文章内容、文章主旨等揣摩)。
2.理解词语的指代义
(1)指示代词:①看位置,先往前找,再往后找→②联系文章内容推断。
(2)非指示代词:①理解词语本义→②分析语境义→③把握指代内容。
3.理解词语的临时义
①理解词语本义→②分析语境义→③联系作品内容和作者情感推断具体含义。
4.①解释修辞义:比喻、借代、拟人→②结合语境,寻找本体。
题型答法
“××”一词原指……(本义),这里指……(语境义),起到了……的作用。
★句子含义★
★理解句子的含义要做到“一依三联”。
一依
依托手法:包括修辞手法、描写方法、表现手法等
三联
联系本句含义
联系上下文的相关内容或通过解释段意来解说本句所写的具体内容
联系本文的中心、时代背景、作者态度与感情
注意:如果所给句子是总起句,需从下文搜索关键信息;如果所给句子是总结句,需从上文寻找相关信确定答案要点;如果所给句子是过渡句,就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中的相关内容。
专项练习
一、(2022·山东济南·九年级专题练习)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逃匿的倭瓜
蒋建伟
①人会隐藏,瓜,也一样。
②可能是长得不好看,圆圆的扁,弯弯的长,一副窝窝囊囊的样子,也可能有自知之明,从夏天开始,它就一直隐藏在浓密肥大的叶子丛中,时刻寻找着逃跑的机会,不想让你逮住它。然而当冬天快要来了的时候,掀开这一丛那一丛的瓜秧,“呀”,瓜秧上、黄叶子背面的许多小刺儿一下扎住了手,接着是阻挡不住的突然的惊喜:“倭瓜!满地跑的大倭瓜!”胆小的倭瓜们立马现出原形,大小老少,慌不择路,东西南北,满地乱跑。倭瓜金灿灿的,橘黄黄的,身上掺杂的那一丁点的绿,过不了几天也会变黄的。摘倭瓜的当儿,猫下腰,找到老根子往上一拽,“啪啪啪啪”,瓜蔓下的嫩根子一阵乱响,叶子也乱响,黄的绿的,“窸窸窣窣”的尘土惹了一身,直直腰,阳光正毒,大汗“稀里哗啦”地乱淌,湿漉漉的衣服粘在皮肤上,有点痒痒,可一看见瓜秧上悬挂的一个个灯笼,这点脏算什么?只是纳闷:它们到底是如何隐藏了一夏半秋的?
③倭瓜的叶子是瓜果类植物中最大的。夏天里,瓜秧有节,蛇似的向前爬,一条两条许多条,贴住地皮的节伸出五六个嫩根子,像手脚一样牢牢抓住一小团一小团的泥土、腐草。瓜秧一枝发四个杈,吐叶,开花。一片片叶子迎着太阳,扯直嗓子,唱着歌儿。拼命高爬过其他的枝枝蔓蔓。一只一只的绿色大手,捧出了一个浩浩荡荡、郁郁葱葱的天下。叶子有两个手掌大,朝阳的一面长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刺儿,一不小心就扎你一下,正因为这样,你不敢随随便便去摘花儿,哪一朵花下边不是一大片叶子?
④可是,哪怕扎手也要摘花儿,一种谎花——只开花、不结果的花儿。谎花装成不说谎的样子,怒放金黄的花蕾,释放出满世界的暗香,吸引蜜蜂纷纷前来采蜜,也吸引你来采花儿。采来的花掺和粉芡鸡蛋油炸,或热水一焯,小葱蒜泥凉拌,下酒就饭,横竖那叫一个好吃。大自然的这类纯绿色食材,你还上哪儿找啊?
⑤不说谎的倭瓜花儿,其实就是小瓜纽纽儿。有的秧子每个杈能结两个瓜,有的只结一个瓜,有的瓜纽纽儿长着长着就没了下文,真正坐果之后,那些瓜纽纽儿好像吹小气球似的,从瓜屁股开始,一鼓作气长到头顶,几十天的工夫就变成一个个篮球、一个个大肚子、一个个有梦的人。它们的梦会是什么呢?
⑥是绿意萌动的春天?那,是它们小的时候。
⑦三四月里,随便做一个深呼吸,满肺腑都是甜甜的空气。刚钻出大地的倭瓜叶子,先是小小怯怯的两片鹅黄嫩绿,而后是变大的一片油绿,然后是一片一片。这当儿,瓜秧子还是嫩嫩的呢,叶子还是小鼻子小眼睛的呢,连浑身上下的小刺儿都那么水嫩,风吹来,步子不稳,细细的腰儿怎么也站不直,连浑身上下的小刺儿都那么水嫩,风吹来,步子不稳,细细的腰儿怎么也站不直。但是,它们大口大口地喝着阳光喝着雨露和风,才几天,一片比一片变大,变肥厚,墨绿墨绿的。它们大手拍着小手,赞美每一天的幸福生活。
⑧太阳底下,瓜秧上的最上边几片叶子在鼓掌。一片叶子突然朝下边望了望,一惊,发现最初的两片叶子,已经变黄、枯萎。它们为什么这么苍老呢?那可是我们的老大!
⑨这个小精灵呀,仿佛看见了那两片叶子出生前的一幕。
⑩一个下午,南风尚寒,零下二摄氏度的天气,一个人在一小块空地里,种下了几粒种子。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5月6日 有删改)
1.文中标题中的“隐匿”主要表现在哪里?请结合全文分析。
2.品味语言,回答下列问题。
(1)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2段画线句。
胆小的倭瓜们立马现出原形,大小老少,慌不择路,东西南北,满地乱跑。
(2)结合语境,赏析第3段加点词语的含义。
一只一只的绿色大手,捧出了一个浩浩荡荡、郁郁葱葱的天下。
3.请简要分析第⑥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4.本文的写作思路及表现手法独具特色,请结合全文赏析。
【答案】
1.①倭瓜隐藏于浓密肥大的叶子中,不易被发现;②倭瓜到处结果,满地都是;③倭瓜悄悄生长,四处蔓延。(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2.①运用拟人,活用“胆小”“现出原形”“慌不择路”“满地乱跑”等词语,赋予了人的情态,生动形象的描写出了倭瓜丰收时满地果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②浩浩荡荡: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运用叠词“浩浩荡荡”(夸张),充分彰显了倭瓜叶铺天盖地、繁盛的生长气势,极具张力。
3.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将文章由上文对瓜纽纽的描写,转到下文对春天三四月份倭瓜秧子的描写,使文章自然贯通,融为一体。
4.示例:运用了倒叙的写作手法。写法很独特,作者一反按时间顺序来写植物生长过程的常态,用的是倒叙的方法,从秋天写到夏天,再回到春天的播种,将倭瓜的一生完整再现出来,依次展开,思路清晰。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于倭瓜的喜爱之情。从联想和想象,虚实结合等角度也可。
【分析】
1.本题考查内容的归纳与概括。解答此题先要理解“隐匿”的意思,再从文中找出其具体表现,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隐匿”,指的是隐藏踪迹的意思,找到文中描写它隐藏踪迹,不被人发现的句子来概括即可。(1)结合“从夏天开始,它就一直隐藏在浓密肥大的叶子丛中,时刻寻找着逃跑的机会”可概括:倭瓜隐藏于浓密肥大的叶子中,不易被发现。(2)结合“‘倭瓜!满地跑的大倭瓜!’胆小的倭瓜们立马现出原形,大小老少,慌不择路,东西南北,满地乱跑”可概括:倭瓜到处结果,满地都是。(3)结合“摘倭瓜的当儿,猫下腰,找到老根子往上一拽,‘啪啪啪啪’,瓜蔓下的嫩根子一阵乱响,叶子也乱响,黄的绿的,‘窸窸窣窣’的尘土惹了一身”可概括:倭瓜悄悄生长,四处蔓延。
2.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解答此题关键要选择好赏析的角度,语句赏析的角度一般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
第一句要求从修辞方法的角度来赏析。手法判断。结合“胆小”“慌不择路”“满地乱跑”可知运用拟人修辞。分析。把倭瓜拟人化,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倭瓜满地的情态。感情。从活灵活现的描绘中感受到作者对倭瓜满地、丰收的喜悦之情。
第二句要求结合语境赏析加点词语的含义。本义。“浩浩荡荡”形容数量多。语境义。这里生动写出了倭瓜的数量多,生长茂盛的特点。效果。运用叠词,是语言有韵律感,读起来更有气势,更能突出倭瓜长势的好。感情。表达作者的喜悦、喜爱之情。
3.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段落位于文章的中间,一般考虑过渡作用。(1)承上启下。结合“它们的梦回是什么呢?”可知“是绿意萌动的春天?”承接上文的对瓜纽纽的描写。(2)结合“三四月里,随便做一个深呼吸,满肺腑都是甜甜的空气。刚钻出大地的倭瓜叶子,先是小小怯怯的两片鹅黄嫩绿”可知“那,是它们小的时候”引出下文对春天三四月份倭瓜秧子的描写,使文章自然贯通,融为一体。
4.本题考查写作思路和写作手法。
(1)写作思路。写作思路指文章内容、材料的安排顺序,一般而言有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空间顺序等。抓住文章中关键词句,理清写作思路。结合“可能是长得不好看,圆圆的扁,弯弯的长,一副窝窝囊囊的样子,也可能有自知之明,从夏天开始,它就一直隐藏在浓密肥大的叶子丛中”可知第二段先写的是已经结果的倭瓜;结合“不说谎的倭瓜花儿,其实就是小瓜纽纽儿”可知三四五段写没长大的倭瓜——小瓜纽纽儿;结合“三四月里,随便做一个深呼吸,满肺腑都是甜甜的空气。刚钻出大地的倭瓜叶子”可知第七段写刚破土而出的瓜叶;结合“一个下午,南风尚寒,零下二摄氏度的天气,一个人在一小块空地里,种下了几粒种子”第十段写种下倭瓜种子。由此可知本文写作思路是:以时间为线索,用倒叙的手法将倭瓜的一生完整再现出来,依次展开,思路清晰。
(2)表现手法。结合“瓜秧上的最上边几片叶子在鼓掌。一片叶子突然朝下边望了望”等句子可知本文全篇运用拟人手法,把倭瓜拟人化,赋予它人的行为情感,生动活泼,展现了其有趣可爱的一面,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结合“这个小精灵呀,仿佛看见了那两片叶子出生前的一幕:一个下午,南风尚寒,零下二摄氏度的天气,一个人在一小块空地里,种下了几粒种子”可知,这是虚写,是想象;结合“胆小的倭瓜们立马现出原形,大小老少,慌不择路,东西南北,满地乱跑。倭瓜金灿灿的,橘黄黄的,橘黄黄的,身上掺杂的那一丁点的绿”可知,这是实写。文章虚实结合,由眼前的倭瓜,想到它整个生命历程,想到它成长的过程,丰富了文章内容,韵味十足。
二、(2022·辽宁沈阳·统考一模)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舵链
①舵链断的瞬间,我有些崩溃。舵链一断,我们最后一点生存的希望也就断了。试想,一个没有舵的小登陆艇,在这七级大风的海上,能挺多久?
②司令部安排我去石砬岛年终检查,没想到半路遭遇这种状况。
③班长立刻组织抢修舵链,这才发现,几乎不可能。修舵链要从船头的铁柱处下去,可甲板到船头的舱盖上结了厚冰。舱盖是拱形的,十多米长。平时,船一晃,在上面走都很难。现在结了冰,站都站不住,根本别想走过去。班长看着结冰的舱盖请示陪同的马参谋长:“参谋长,过不过?”“怎么过?”“爬!”“多大把握?”“没有。”马参谋长认真看了看班长,重重拍了他一下。
④班长立刻转身对士兵们吩咐:“我先上。等会几你们拉住我腰上的绳,一点点放,不能松,也不能紧……”“班长!我先上!”矮个子兵跳出来大叫。“你体格差,我先上。”班长说。“你是班长,你得在这儿指挥!”矮个子兵喊。理由似乎很充分,班长愣了一下。
⑤乌云翻滚,向下压下来,风在肆虐,刀子般割着人们的脸,海涛汹涌,深灰色的大海掀起滔天巨浪。
⑥突然,班长叫了起来,矮个子兵已绑着绳子,向船头爬去了。我和马参谋长一个箭步,一起抓住绳子。
⑦空气凝固了,大家紧盯着叉开手脚紧贴舱盖趴着的矮个子兵。冰太滑,戴手套扒不住,他摸索着摘掉手套,用手抠着蠕动爬行。留在冰上的手套随船晃动,忽悠一下滑进了海里,立刻被海浪吞没了。颠簸中,他在舱盖上滑来滑去,好几次都差点儿滑落大海。不知过了多久,他伸手去够船头那根铁柱,大家都屏住呼吸:差一点儿,还差一点儿……就差一点点……他的手终于抓住了铁柱。
⑧他抢修好了舵链,船又继续航行。
⑨矮个子兵把腰上的绳子解下来,准备系到铁柱上,好攀着绳子往回走。突然,一阵狂风吹来,船体猛烈晃动,矮个子兵脚下一滑,手中的救命绳被甩了出去。大家呆住了,没了绳子,他无论如何也回不来了。班长急了,拿起绳子非要送过去。矮个子兵喊:“班长,别过来!”班长喊:“就你那小体格,一会儿就得冻成冰棍儿!”“班长!”矮个子兵大叫,“你要是过来,我就……我就跳下去!”
⑩班长蹲下呜呜地哭。“起来!把泪擦掉!”马参谋长喝道,“你跟他喊话,不许停。”“是!”班长抹把泪,立即与矮个子兵对喊起来。刚开始,矮个子兵声音还挺正常,过了一会儿,声音就开始发颤了,而且半天回一句。班长赶紧喊:“咱们唱个歌吧!”说着领头唱起来,“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矮个子兵马上跟着唱。“只因为我们都穿着朴实的军装……”大家都唱起来。
⑪我们嚎叫着唱了一遍又一遍,早已不知道哪句是头哪句是尾。我们停不下来,也不敢停下来。直到马参谋长暴怒地吼叫起来,我们才戛然而止。矮个子兵不知何时已停止了唱歌,头耷拉着。马参谋长对着他喊:“你抬起头!只抬一下头就行!……请你抬头看着我!看我在干什么?”矮个子兵的头终于慢慢抬了起来。班长哭喊:“你看呀,参谋长给你敬礼呢!你抬头看看,大家都给你敬礼呢!”一只只手臂举了起来,一个个标准的军礼,向着矮个子兵,向着前方这面在狂风恶浪中迎风屹立的“人旗”。马参谋长喊道:“我在给你敬礼。按条令要求,你应该向我行注目礼。你得抬头看着我,不许低头!”两颗泪珠沿着马参谋长僵硬的面颊滚落下来。矮个子兵果然一直抬着头,一直看着马参谋长。
⑫一条迎风破浪的船上,一个身材瘦小的士兵双手紧攀铁柱,旗帜般立于船头之上,海风鼓荡他的衣襟,发出哗啦啦的声响。眼前这幅高扬着“人旗”的画面,永远地刻进了我的脑海。
⑬到了石砬岛,我们抬着矮个子兵直奔医院。他很快缓了过来,但双手已严重冻伤。
⑭第二天,风停了,我乘艇返航。结冰的舱盖在阳光下格外刺眼,矮个子兵正看着舱盖发呆。我说:“想什么呢?”“我总忍不住想,我要是掉海里了,我妈可咋办?”他声音有些发抖,竟流下泪来。我轻声问:“那你还要坚持上?”“不上咋办?舵链要是不接上,就得任船在海上漂了,总不能眼瞅着船翻了吧?”
⑮望着他缠满纱布的双手,我的眼睛湿润了……
(作者:马晓丽。有删改)
5.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填写下表。
结构
内容
开端
舵链断了,众人遇险;
发展
A
高潮
救命绳脱手,矮个子兵陷入绝境;众人想方设法帮助矮个子兵;
结局
B
6.选文第⑤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7.选文第⑦段画线句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差一点儿……还差一点儿……就差一点点儿了……
8.赏析文中第⑩段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马参谋长喝道,“你跟他喊话,不许停。”“是!”班长抹把泪,立即与矮个子兵对喊起来。
9.选文第⑪段画线句运用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马参谋长喊道:“我在给你敬礼。按条令要求,你应该向我行注目礼。你得抬头看着我,不许低头!”两颗泪珠沿着马参谋长僵硬的面颊滚落下来。
10.如何理解文章第⑫段画线句的含义
眼前这幅高扬着“人旗”的画面,永远地刻进了我的脑海。
【答案】
5.A矮个子兵冒险抢修舵链;舵链修好,小艇继续前行;
B小艇安全抵达,矮个子兵得到救治。
6.环境描写,描写风高浪急的海况,渲染危险紧张的氛围,为下文矮个子兵克服风险修舵链和众人救矮个子兵的情节做铺垫
7.反复修辞,生动形象地表现矮个子兵爬行的艰难和最后一段路的漫长,以及众人紧张焦急的心理。
8.“立即”是“迅速”的意思,生动形象地描写班长听从命令向矮个子兵喊话的果断,表现班长关爱士兵的品质。
9.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生动形象地描写马参谋长命令矮个子兵抬头看不许低头和落泪的形貌,表现马参谋长语言严厉处事果断,又关心战士安危的品质。
10.比喻修辞,抱着铁柱的矮个子兵,海风鼓荡着他的衣襟,像一面旗帜,他勇敢顽强、坚韧、不怕牺牲的精神像一面旗帜,“人旗”的称呼表现作者对矮个子兵的赞美之情。
【解析】
5.本题考查文章写作思路的梳理。
结合第①段“舵链断的瞬间,我有些崩溃。舵链一断,我们最后一点生存的希望也就断了”可知故事的开端是“舵链断了,众人遇险”。
结合第④段“‘班长!我先上!’矮个子兵跳出来大叫”“‘你是班长,你得在这儿指挥!’矮个子兵喊”,第⑧段“他抢修好了舵链,船又继续航行”可知故事的发展是矮个子兵去抢修舵链,修好后船继续航行。
结合第⑨-⑪段“突然,一阵狂风吹来,船体猛烈晃动,矮个子兵脚下一滑,手中的救命绳被甩了出去”“刚开始,矮个子兵声音还挺正常,过了一会儿,声音就开始发颤了,而且半天回一句”“班长赶紧喊:‘咱们唱个歌吧!’”“马参谋长喊道:‘我在给你敬礼。按条令要求,你应该向我行注目礼。你得抬头看着我,不许低头!’”等内容可知故事的高潮是由于救命绳脱手,矮个子兵陷入绝境,众人在想方设法在帮助他脱离困境。
结合第⑬段“到了石砬岛,我们抬着矮个子兵直奔医院。他很快缓了过来,但双手已严重冻伤”可知故事的结局是小船安全抵达,矮个子兵得到救治。
据此可概括作答。
6.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
结合第⑤段“乌云翻滚,向下压下来,风在肆虐,刀子般割着人们的脸,海涛汹涌,深灰色的大海掀起滔天巨浪”可知这是属于环境描写,这是在矮个子兵主动要求去修舵链的时候,大海上波涛汹涌,天上乌云翻滚,渲染了紧张的气氛,突出形势危急;这么恶劣的环境,可想而知修舵链也没那么容易,结合第⑨段“突然,一阵狂风吹来,船体猛烈晃动,矮个子兵脚下一滑,手中的救命绳被甩了出去”“刚开始,矮个子兵声音还挺正常,过了一会儿,声音就开始发颤了,而且半天回一句”可知矮个子兵陷入了困境,后来众人在想方设法救助他,所以这个环境描写还为下文矮个子兵克服风险修舵链和众人救矮个子兵的情节做铺垫,突出他高大、无私的人物形象。
7.本题考查句子的修辞及作用。
结合第⑦段“差一点儿……还差一点儿……就差一点点儿了……”,作者一连用了三个“差一点儿”可知运用了“反复”的修辞,结合本段“颠簸中,他在舱盖上滑来滑去,好几次都差点儿滑落大海。不知过了多久,他伸手去够船头那根铁柱,大家都屏住呼吸”可知,当时的气氛十分紧张,众人心理十分焦急,而“反复”的使用可以强化紧张的氛围以及众人焦急的心理,让文章情节更加生动,增强可读性。
8.本题考查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立即”是“迅速”的意思,众人眼睁睁地看着矮个子兵快要被冻死的场景内心十分悲痛,但是如果跟他喊话,可以让他保持内心暂时的清醒,当时形势非常紧急,班长在听了马参谋长的指令后容不得一丝的迟疑,立刻与矮个子兵对喊起来,表现了班长的果断以及对士兵的关爱,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9.本题考查人物描写手法及作用。
结合该句“喊道”“我在给你敬礼。按条令要求,你应该向我行注目礼。你得抬头看着我,不许低头!”“僵硬的面颊滚落” 等地方可知运用了语言、外貌、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马参谋长在这种紧急情况下命令矮个子兵抬头看不许低头和落泪的形貌,表现了处事果断,又关心战士安危的人物品质。
10.本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
“眼前这幅高扬着‘人旗’的画面,永远地刻进了我的脑海”用来刻画矮个子兵的高大形象,我们要抓住“人旗”“刻进脑海”等词语进行理解。这幅画面之所以能刻进我的脑海,可见它是多么崇高、伟大的一幅画,而这幅画的主人公就是矮个子兵。所以我们要结合文章具体情节和矮个子兵的人物形象,重点品读“人旗”。
“人旗”言下之意就是人树立起来的旗帜。在这里作者采用了比喻的修辞,矮个子兵抱着铁柱的形象像一面旗帜,他勇敢顽强的精神更像一面旗帜,“人旗”中包含着作者对矮个子兵的赞美之情,也有着对这一群体的赞美之情。
据此可概括作答。
三、(2022·重庆·九年级专题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各题。
真正的善良
章中林
天下着雨,滴滴答答的,就像无数的苍蝇在耳边嗡嗡着,怎么赶都赶不走。忙了两天,事情还是没有处理好,明天还得再跑一趟,这不是难为人吗?我对着同事周树明发着牢骚。
他笑笑,好事多磨嘛,或许明天我们就能把它处理得漂漂亮亮的呢?你有没有发现,他们今天比昨天对我们客气多了,还把我们送到了门口。想想还真是,我当时怎么觉得他们只是出于礼貌呢?这样想着,心渐渐平静了下来。
我才转一个弯,就被一位卖水果的老妇拦住了。“水果,新鲜的水果,便宜卖了,两元钱一斤。”她佝偻着背,一头白发,拉着一辆板车,横在我们面前。这不是强买强卖吗?我拉着周树明,想从板车和墙壁的空隙中钻过去。他却停下脚步,弯腰挑起油桃来。
“这都什么时候了?还能有好果子吗?市面上油桃五元一斤,两元能买到好东西吗?”我站在旁边唠叨着,他却踩了我一脚,“哎哟”,我叫了起来。他冲我笑笑,你要是着急,就上前吧。上前?带我来了,想甩了我,没门!
很快,他称好了水果——六元。想要手机支付,可是老妇却说她是老人机。那就付现金吧,可是我们俩兜里空空。望望前面七百多米的地方有一家商店,他说,自己可以向店家借六元给她,再用手机支付给店家。
我们一起往那家商店赶。我和周树明跑得很快,老妇落出了老远。周树明转身问老妇,要不要等她一下。老妇却说,不要等,她相信我们。周树明没有再等,却拉着我从人行道的绿化树下走到街道的中间。
送走了老人,我问周树明为什么要走街道的中间。他笑笑说,你没有看到老妇的慌张吗?我这样做只是想让她能看到我们。
我的心头一动——简单的一句话,看似稀松平常,却凸显了周树明发自内心的善良。望着他云淡风轻的脸,我忽然有些愧怍——他能推己及人,舍己为人,而我呢?
忽然想起那天去酒店吃饭的事。散席后,因为手提包落在了酒店里,我就急匆匆地赶回包间去拿。正准备推门而进,却被一位中年人拦住了。“你这是干什么?”“我拿包。”我对他嚷着。他却把我拉到了楼梯过道里。
原来,中年男人是酒店的老板。他之所以不让我进包间,是因为他刚才无意间推开包间的门,看到服务员阿姨在偷吃客人剩下的烤鸭和牛肉。这不是违反了你们饭店的制度吗?罚她啊。他却宽容地笑笑:“有这个必要吗?制度是管理人的,不是伤害人的。”
一句简单的话里,蕴藏的却是真诚和善良。我想,那个员工要是听到了也会感动吧。
也始终记得当年父亲做过的一件事。才承包到户的时候,家里大丰收,一万多斤稻子,就堆在稻场上。母亲担心放在外面,招小偷惦记,就让父亲搭了一个帐篷,带着我在旁边看管。
第二天半夜,父亲被外面窸窸窣窣的声音惊醒了,便也摇醒我。父亲拿着羊叉,打着电筒。我也抓了一把砍刀,跟着出来了。电光明亮处,一个矮小的人影。“嗨,哪一个?”父亲嚷了一嗓子,却没有动。我舞着砍刀,就要冲出去,却被父亲拦住了。“一只野狗,赶跑就行了。”父亲还是那么高声大嗓的。
“怎么是狗?明明是个人,好像是刘村的二流子。”我有些困惑,怏怏地说。“哟,你的眼睛还不错啊。”父亲打趣道。后来,才知道,父亲是故意放走他的——一个人,没有地,他总要吃饭啊!
人是生而平等的,每个人都应该被善待,被尊重。真正的善良从来都不是镁光灯下的作秀,而是流淌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上的真诚付出。它沉静安然,润物无声,它与夸大其词、大张旗鼓格格不入。而我们世界,也正因为这些带着人情味、烟火气的善良而变得温暖而幸福。
选自《羊城晚报》2019年9月8日
11.本文围绕“真正的善良”写了三件事,请根据提示概括另两件事。
(1)
(2)
(3)我和父亲在稻场防小偷,父亲却故意放走了小偷。
12.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望着他云淡风轻的脸,我忽然有些愧怍。
(2)也正因为这些带着人情味、烟火气的善良而变得温暖而幸福。
13.本文多处语言含蓄蕴藉,意在言外,耐人寻味。请品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1)有这个必要吗?制度是管理人的,不是伤害人的。
(2)“一只野狗,赶跑就行了。”父亲还是那么高声大嗓的。
14.本文叙事很有特点,请从叙事的顺序、详略、表达方式等方面简要分析。
15.下列对文章的内容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和同事周树明办事不顺,回来时又遇老妇拦路卖水果,我很生气,这不是“强买强卖吗”?同事却买了三斤。
B.酒店老板拦住我,不让我回包间取手提包,是怕我发现服务员阿姨违反了饭店的管理
制度受罚,体现了他的真诚和善良。
C.我和父亲去稻场防小偷,我看见小偷好像是刘村的二流子,父亲却故意说是“一只野狗”。
D.本文写三个故事,从不同侧面表现真正的善良是在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的真诚付出,善待人,尊重人。
【答案】
11.(1)同事周树明买老妇水果后到商店换钱,故意走在街道中间让老妇看见自己。
(2)酒店老板拦住我进包间取包,担心阿姨吃客人剩下的饭菜被我看见后难堪。
12.(1)轻松自在,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
(2)日常生活的小细节
13.(1)管理人的制度也要有温度,善待被管理者。不能成为整人害人的工具,这句话体现了酒店老板的真诚和善良。
(2)“一只野狗”,一语双关,既有对小偷身份的掩饰,也有对小偷行为的批评;“赶跑就行了”,并不想为难“也要吃饭”的小偷,“高声大嗓”喊话,是提醒小偷快走,体现父亲对小偷的同情和宽容善良。
14.(1)叙事有详有略,详略得当。详写眼前发生的事,表现同事的善良,略写由此联想到的另两件体现善良的事,从几个不同侧面表现真正的善良是在日常生活中要善待他人。
(2)叙事方式灵活多样。第一件事发生在当下,用顺叙;另两件事是追忆(回忆),用插叙, 巧妙转换叙事方式,行文不呆板。
(3)叙议结合。每件事叙写结束后都有画龙点睛式的议论,点明事件(故事)的意义,揭示人物的精神。
15.B
【分析】
11.本题考查概括文中事件。解答此题要结合相关内容分析。由文章第3至7段中“很快,他称好了水果——六元。想要手机支付,可是老妇却说她是老人机。那就付现金吧,可是我们俩兜里空空。望望前面七百多米的地方有一家商店,他说,自己可以向店家借六元给她,再用手机支付给店家”“我们一起往那家商店赶”“周树明没有再等,却拉着我从人行道的绿化树下走到街道的中间”“送走了老人,我问周树明为什么要走街道的中间。他笑笑说,你没有看到老妇的慌张吗?我这样做只是想让她能看到我们”等内容可知,写了周树明买了老妇的油桃没有带现金,他要去商店换钱,为了让老妇放心而走路中间的事。由第9和第10段中“散席后,因为手提包落在了酒店里,我就急匆匆地赶回包间去拿。正准备推门而进,却被一位中年人拦住了”“原来,中年男人是酒店的老板。他之所以不让我进包间,是因为他刚才无意间推开包间的门,看到服务员阿姨在偷吃客人剩下的烤鸭和牛肉”“他却宽容地笑笑:‘有这个必要吗?制度是管理人的,不是伤害人的’”等内容可知,“我”回酒店包间拿包时被老板拦下,原因是老板为了不吓到正在偷吃客人剩菜的服务员。
12.本题考查理解词语的含义。解答此题要结合词语本意理解其在语境中的含义。(1)“云淡风轻” 意思是微风轻拂,浮云淡薄,形容天气晴好,句中用这个词描写周树明的神态,表现了他把自己替他人着想一事看的很自然,所以“云淡风轻”在句中的含义是洒脱自然,似乎没有放在心上。(2)“烟火气”本义是烧煮食物的气味,也指尘俗习气,本文中叙述的三件事,都是发生在身边日常生活中不同的人身上的小事,这些人身上都用一种美好的品性——善良,所以“烟火气”的含义是平凡生活中的小事。
1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解答此题先确定赏析角度,如描写方法、修辞手法、词语运用等,在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分析。(1)“有这个必要吗?制度是管理人的,不是伤害人的”这句话是对酒店老板的语言描写,体现了他对待员工的宽厚和仁爱。(2)“一只野狗,赶跑就行了”是对父亲的语言描写,其中“野狗”既一词掩盖了小偷的身份,也是对此人偷盗行为的训诫,是双关语;“赶跑就行了”,是给那“没有地”“总要吃饭”的小偷一个生存的机会,“高声大嗓”是说父亲喊话是时的声音响亮,以便让小偷明白,自己是给他一个逃跑的机会,从而体现了父亲的宽厚和仁慈。
14.本题考查对叙事方式、详略安排、表达方式的理解。解答此题要理清文章脉络层次,结合相关内容分析。由文章第3至6段用四个段落的篇幅,详细写了我们在办事途中,同事周树明买了老妇的油桃没有带现金,他要去商店换钱,为了让老妇放心而走路中间的事,记叙方式属于顺叙。接着用第9、10两段的篇幅回忆了酒店老板为员工着想的事,又在第11至13段用三段的篇幅回忆了父亲故意放走了小偷的事,相对第一件事,后两件事属于略写,记叙顺序属于插叙。三件事围绕一个主题,由当下发生的事,联想到过去发生的相关的事,从不同角度表现了平凡小人物身上彰显的宽厚、仁慈和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叙事的同时在第8、11、15段即每件事叙述之后进行议论,表达作者对此事的感悟,评价人物身上所彰显的精神品质,深化了中心。
15.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读懂文意理解主题。B.选项中“酒店老板拦住我,不让我回包间取手提包,是怕我发现服务员阿姨违反了饭店的管理制度受罚”表述有误,由“是因为他刚才无意间推开包间的门,看到服务员阿姨在偷吃客人剩下的烤鸭和牛肉。这不是违反了你们饭店的制度吗?罚她啊。他却宽容地笑笑:‘有这个必要吗?制度是管理人的,不是伤害人的’”等内容可知,酒店老板拦住我进包间取包,是担心那位服务员阿姨吃客人剩下的饭菜被我看见后难为情,是为他人着想。
四、(2021·广东深圳·统考一模)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山中孟夏
(1)2017年农历四月底,久卧病榻的88岁的外公去世了。我从北京回家乡送他。
(2)老屋庭院刚被清理过,很整洁。站在院子里,可以看到后山竹林绿的清润好看,风吹过发出轻柔的沙沙声。大片大片的竹林中,疏落地开出一树一树很繁荣的油桐花。桐竹暗暗,令疲乏的眼睛和心暂时得以休息。
(3)那天下午走下山时,看到山道下园子里有对夫妇在挖土豆,黑泥上躺着串串带着暗绿叶子的新土豆,有土地的气息。这对陌生的夫妇见我瞧土豆,便很和善地问我:“想不想要拿一些回去?”我笑着说:“啊,谢谢,不用了。只是觉得这土豆很新鲜,应该很好吃。”在乡间,这样的情形是常见的,乡民对自家种的东西通常都很慷慨地赠予他人,我称此为“乡间的恩惠”。
(4)山中,这时节长满一种白色小花的野蔷薇,连绵爬了好几棵树。还有中国绣球的白花,小丛小丛地点缀在重重绿色之中。道旁苍灰的岩石下,偶尔还有虎耳草精致的白花没有开谢,特别有情味儿。草丛间高耸着三三两两大蓟紫色的花,儿时很讨厌大蓟的花,觉得花硬而扎人,也不好看。长大后渐渐觉出它的好,看日本动画电影《辉夜姬物语》里雨中门前的大蓟,竟觉得很美了。大概,很多事物是渐渐熟悉了,才见出美吧。有时候需有物的认识,才生出爱好吧。
(5)走至木桥,遇见熟悉的村里人阿秋,她说要去外木桥的一位阿婆家摘枇杷。我很诧异,时节近端午了,今年的枇杷树上居然还有枇杷,往年是没有了的。阿婆见我们来,找出长竹竿和镰刀,把镰刀系在竹竿上。指着屋后高处的枇杷树说:“上边太高了,这样系好,你们好去砍树枝。”然后很慷慨的让我们全摘完,说不摘反正也是喂鸟。那棵枇杷树的顶端留有很多成熟的金黄果子,一些果子为鸟雀所食,已经残缺,一些完好的果子缀于暗绿色的大叶间,颜色温馨而诱人。阿秋毕竟是做惯农活的,臂力很好,举着竹竿镰刀,砍了不少枇杷枝下来。她摘了枝上的枇杷吃:“嗯,甜的咧!”然后扔给我一大枝。我坐享其成,啊,实在是久违的美味。摘枇杷,以及山里枇杷的滋味,都是久违了的。
(6)背着藏有枇杷枝的布袋,我去外山大济寺附近看油桐花,山道边高大的油桐树这时节已经开得很壮观了,几棵树长在一起,花开得连绵如云。一阵风过,花朵细雨似的簌簌落下,道路上缀满缤纷的油桐花。远山静寂,山野的绿色中点缀着一树一树洁白的油桐花。在一条山谷中,油桐花树从谷底缓缓长到山顶,与浓绿中开出一条淡淡的白花之路。
(7)我在大济寺前高高的油桐树下休息,透过花枝,看到一位熟识的乡民在下边田里锄地。这一刻特别有生命的活力,没有寂寞、颓唐,只见充实。这位村民素来勤勉,无论岁月如何更替,他只是依照季节在这里静静地劳作,里面有某种稳定永恒的东西,大约古来未变。我问他为何不请村里养牛的人来耕田,他笑着回,养牛人最近摆架子,请不动。
(8)隔天爸爸带我去陈家坑村,也是满山满谷的油桐花。村子非常深静,很多人家屋侧种着枇杷,黄色的枇杷挂在油桐花为背景的山间,这也是很少见的。还去了仙客村,小时候只去过一次,印象中有瀑布、竹林,有好看的岩石。而村名“仙客”,总让我觉得是仙人隐居的地方,或者,那山中是有仙鹤的。想起读左藤春夫《我父亲与父亲的鹤的故事》中的这段:“我不喜欢住这样大的住家。大的房屋很厌烦。我只喜欢小小的好的住家。在那龙鼓的瀑布下,那边去掘笋的竹林里,我要建造那样的住家。你们快点大起来,成了伟大的人,父亲便要隐居了,带了那只鹤。用了瀑布的水冲起茶来,整天我想随意的游嬉。”我总想起仙客村来,觉得仙客是可以隐居的地方。
(9)以上情景,是今年初夏我在山中所历。
(10)再也不会有了,在初夏的山间,去看外公的时日。
(舒行《山里来信》 有删改)
16.通读全文,完成表格。
山中行迹
山中所历
下山
(1)
至木桥(村)
(2)
(3)
看油桐花,遇熟识的乡民锄地,与之攀谈
17.赏析第(2)段加点词语。
大片大片的竹林中,疏落地开出一树一树很繁荣的油桐花。
18.说说对第(7)段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
这一刻特别有生命的活力,没有寂寞、颓唐,只见充实。
19.做批注是很好的阅读习惯,“方法式批注”是批注式阅读的一种比较重要的类型。“方法式批注”指敏锐的发现文本中存在的语文方法(表现方法),分析其运用的效果。
请关注文章的第(4)段和第(8)段中的加粗的横线句子,分析两句中共同存在的语文方法(表现手法),对它们进行“方法式批注”。
20.阅读链接材料,请结合文本并联系你的生活实际,写一段不少于50字的感想。
【链接材料】
美好的事物在消逝,我们伤怀,眷恋,它也许会使我们对周围的一切更关注,爱得更深一些。我们见不到永恒,我们所拥有的,只是此刻。逝去的事物只属于一部分人,另一部分人,在他们的时空,有他们的记忆。
(《怀乡书》盛可以)
【答案】
16.(1)遇乡民夫妇挖土豆 (2)与阿秋去阿婆家摘枇杷 (3)至大济寺前
17.疏落,指稀稀拉拉,在文中指油桐树间杂在大片的竹林中;繁荣,指繁茂,茂盛。文中指油桐花开的茂盛、壮观。二词看似矛盾,实则将后山竹林清润与油桐花开的壮观统一起来,表达了作者在乡下平和、宁静的心态。
18.充实,指乡民锄地劳作的勤勉、踏实。文中指这位乡民都与自然四季相伴,在与自然的和谐中形成一幅稳定的画面。无论岁月如何更替,宁静豁达的心境都能使人远离寂寞、颓唐,获得充实的人生体验。
19.批注:由眼前大蓟花联想到电影《辉夜姬物语》中雨中的大蓟,由仙客村名想到佐藤春夫的文章。由作者山行所见到所想,丰满了文章内容,增加了文章韵味。
20.以下感想仅供参考。
美好的事物消逝。如外公的离世,油桐花的纷纷落下……
我们因美好的事物而学会了珍惜。
此刻的珍贵
当下的美好
生命的充实与宁静
有关禅意的思考
乡下人的淳朴与慷慨
……
【解析】
16.本题考查对文章情节的概括。
根据“那天下午走下山时,看到山道下园子里有对夫妇在挖土豆”可知,下山时的经历是“遇乡民夫妇挖土豆”;根据“走至木桥,遇见熟悉的村里人阿秋,她说要去外木桥的一位阿婆家摘枇杷”可知,至木桥的经历是“与阿秋去阿婆家摘枇杷”;根据“我在大济寺前高高的油桐树下休息,透过花枝,看到一位熟识的乡民在下边田里锄地”可知,“看油桐花,遇熟识的乡民锄地,与之攀谈”的时候,“我”是在大济寺前。
17.本题考查对加点词语的赏析。做这种题首先我们应该解释加点词原本的意思,接着回归文本,看该词在句中是什么意思,最后分析词语的作用或表达的情感。
句中加点字词是“疏落”和“繁荣”。二词实则将后山竹林清润与油桐花开的壮观统一起来,看似矛盾,实际上是统一的整体。“疏落”的意思是“稀稀拉拉”,在句中的意思是油桐树稀疏的间杂在大片的竹林中,不是很茂密;“繁荣”的意思则是“繁茂,茂盛”,在句中的意思是指油桐花盛开得非常茂盛。这里表达了作者在乡下平和宁静的心态。
18.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赏析。解答时可以从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或描写方法等角度入手分析。
该句适合采取“抓关键词”的方式来赏析语句。画波浪线句子描写的是乡民在下边田里锄地的情景。“充实”是踏实的意思,在句中指乡民锄地劳作时候的勤勉、踏实。根据后文“这位村民素来勤勉,无论岁月如何更替,他只是依照季节在这里静静地劳作,里面有某种稳定永恒的东西,大约古来未变”可知,这位乡民都与自然四季相伴,在与自然的和谐中形成一幅稳定的画面,这种宁静豁达的心境都能使人远离寂寞、颓唐,获得充实的人生体验。
19.本题考查表现手法的运用。
第4段划线句“长大后渐渐觉出它的好,看日本动画电影《辉夜姬物语》里雨中门前的大蓟,竟觉得很美了”是由眼前大蓟花联想到电影《辉夜姬物语》中雨中的大蓟;第8段划线句“想起读左藤春夫《我父亲与父亲的鹤的故事》中……”是由仙客村名想到佐藤春夫的文章,两个句子都是作者对山中所见的联想,对文章内容起到补充作用,既丰富了内容也增加了趣味性。
20.本题是开放性题型。解答时要联系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结合自己的体验感悟加以分析。
示例:美好的总是会消逝的,我们对此无能为力,无论是油桐花的凋零、外公的逝去、还是美丽乡村的城市化……但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会更加关注身边的一切美好,学会珍惜这难得可贵的时刻。即使我们无法使之永恒,但是我们也曾经拥有过其美好的时刻,这足以让我们铭记一生。
五、(2022·四川成都·九年级一模)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的文化
迟子建
①母亲今春血压居高不下,我怀疑是故乡的寒冷气候使然,劝她来哈尔滨住上一段,换换水土,她来了。说也怪,她到后的第二天,血压就恢复了正常。她的气色一天天好看起来,指甲透出玫瑰色的光泽。她爱打扮了,喜欢吃了,爱玩了,甚至偶尔还会哼哼歌。每天她跟我出去散步,看待每一株花的眼神都是怜惜的。按理说哈尔滨的水质和空气都不如故乡好,可她却如获新生,看来温暖是最好的良药啊。
②白天,我看书的时候,母亲也会看书。受父亲影响,她不止一次读过《红楼梦》,熟知哪个丫鬟是哪一府的,哪个小厮的主子又是谁。母亲说《红楼梦》好看的还是前两卷,写的都是吃呀喝呀玩呀的事情,耐看。而且,宝玉和黛玉那时天真着,哥哥妹妹斗嘴斗气是讨人喜欢的。母亲对高鹗的续文尤其不能容忍,说他不懂趣味,硬写,把人都搞得那么惨,读来冷飕飕的。她对《红楼梦》的理解令我吃惊,起码,她强调了小说趣味性的重要。
③母亲对历史的理解也是直观朴素的。那段时间,我正看关于康有为的一些书籍。有天晚饭同她聊起康有为。她说,这个人不好啊,他撺掇着光绪闹变法,怎么样?变法失败了,他跑了。要是不听他的,光绪帝能死吗?为了证明她的判断是正确的,她拿来《慈禧与我》,说那里面有件事涉及康有为,也能证明他的不仁义。母亲翻来翻去,找不见那页了,她撇下书,对我说:“不管怎么着,连累了别人的人,不是好人啊。”康有为就这样被她给定了性。
④“刘老根大舞台”最近落户哈尔滨的工人文化宫,每晚都有演出,场面很火爆。我约母亲一同去看,她说:“那东西有什么看头?就是耍嘛!”她说她受不了这个。不过她没有拗过我,有一天,我还是把她拉到剧场。虽然不是周末,但上座率还是很高。母亲说的没错,演出一开始,演员就朝观众要掌声,有的还蹦下台,在观众席中怂恿观众鼓掌。高分贝的音乐震耳欲聋,母亲再次堵起了耳朵,一副痛苦状。演出只到半程,当又一位演员出场后耸着肩膀嬉皮笑脸地要掌声时,母亲终于忍不住了,她几乎是用命令的口气大声对我说:“咱走吧!”出了剧场,她长吁了一口气,对我说:“怎么样?我说就是个‘耍’嘛。再坐下去,我都要犯心脏病了!”
⑤有一天,我和母亲黄昏散步时路过文化宫,看见王全安导演的《图雅的婚事》在上映,立刻买了两张票。我知道这部电影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拿了奖。谁知到了小放映厅门口却吃了闭门羹。原来,这场电影只卖出这两张票,放映厅还没开呢。我找来放映员,他打开门,为我和母亲放了专场电影。故事很简单,一个女人征婚,要带着“无用”的丈夫嫁人,而这个丈夫之所以“废”了,是因为打井所致的。这背后透视出的是草原缺水的严峻现实。影片拍得朴素、自然、苍凉而又温暖,我和母亲被吸引住了,完整地把它看完了。出了影厅,只见工人文化宫大剧场里刘老根大舞台的演出正在高潮,演员在台上热闹地和观众做着互动,掌声如潮。
⑥我和母亲有些怅然地在夜色中归家。快到家的时候,母亲忽然叹息了一声对我说:“我明白了,你写的那些书,就跟咱俩看的电影似的,没多少人看啊。那些花里胡哨的书,就跟那个刘老根大舞台一样,看的人多啊。”
⑦母亲的话,让我感动,又让我难过。我没有想到,这场两个人的电影,会给她那么大的触动。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因为有母亲在,我生命中的电影,就永远不会是一个人的啊。
(有删改)
21.选文“母亲的文化”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条简要概括。
22.第⑤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删去后并不影响文意,而且衔接更自然,你认为是否可以删去?请简述理由。
23.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母亲翻来翻去,找不见那页了,她撇下书,对我说:“不管怎么着,连累了别人的人,不是好人啊。”
(2)文中第①段和第⑤段加点的两个“温暖”含义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24.选文最后两段提到母亲的话,有何深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
21.①母亲读《红楼梦》,评价高鹗的续文缺乏趣味性;②母亲和我谈论历史人物康有为,认为他做人不仁义,体现母亲对历史的理解是直观朴素的;③母亲看“刘老根大舞台”的演出,对低俗的表演表示拒绝和厌恶;④母亲观赏获奖电影《图雅的婚事》,感叹好的艺术作品却鲜有人问津,从而体现母亲认为艺术作品应该有内涵的主张。
22.不能删。内容上,这段文字写出了刘老根大舞台演出场景的热闹(或广受欢迎),与本段所写获奖电影鲜有人观看的冷清形成对比,突出了好艺术无人欣赏的可叹现实;结构上,引出下文母亲的怅然及对“我”和优秀艺术作品处境艰难的理解
23.(1)①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翻来翻去”这一动作体现母亲急于翻找书页内容以证明康有为不仁义的认真劲儿,“撇”字体现母亲未找到相关书页时内心的不甘及急于想证明康有为不仁义的心情。语句中评价康有为“不是好人”的语言描写,突出了母亲对历史的理解直观朴素,以及主张为人仁义的特点。(2)第①段的“温暖”:指天气的温暖及“我”的陪伴让母亲感受到亲情的关爱;第⑤段的“温暖”:既指影片中女人嫁人也要带着残疾的丈夫,体现出来的不弃不离的人情温暖,又指电影关注到草原缺水的严峻现实,充满了温情的关怀。
24.通过看电影,母亲感慨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好的文学作品却鲜有人问津,反而是那些低俗的作品被大家追捧,正如“我”所创作的书所受到的冷遇一样,因此作者感慨母亲是自己文学创作的知音,也体现母亲有文化内涵,从而点明题意,深化中心。
【分析】
21.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审清题意,依据题目要求筛选有效信息,选取原文中词句作答或对其内容进行概括作答。文章第二段写母亲同我谈《红楼梦》,评价高鹗的续文缺乏趣味性;第三段写母亲评论历史人物康有为,认为康有为没有仁义;第四段写母亲看“刘老根大舞台”,母亲认为表演方式俗气;第五段写母亲看电影《图雅的婚事》,慨叹好电影没人看,她认为艺术要有内涵。据此梳理概括作答。
22.考查文章的句子的表达作用及与主旨之间的关系。文章中的句段能否删除,要根据句子的表达作用及主旨之间的关系来分析。一般来说是不能删除的。文章第5段“出了影厅,只见工人文化宫大剧场里刘老根大舞台的演出正在高潮,演员在台上热闹地和观众做着互动,掌声如潮”这句话,在内容上,写出了刘老根大舞台演出场景的热闹,广受欢迎,与本段所写获奖电影鲜有人观看的冷清形成对比,更好地突出了好艺术无人欣赏的可叹现实;结构上,引出下文母亲的怅然及对“我”和优秀艺术作品处境艰难的理解,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是不删除的。
23.(1)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语句“母亲翻来翻去,找不见那页了,她撇下书,对我说:“不管怎么着,连累了别人的人,不是好人啊”,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翻来翻去”这一动作体现母亲急于翻找书页内容以证明康有为不仁义的认真劲儿,“撇”字体现母亲未找到相关书页时内心的不甘及急于想证明康有为不仁义的心情。语句中评价康有为“不是好人”的语言描写,突出了母亲对历史的理解直观朴素,以及主张为人仁义的特点。
(2)本题考查理解词语的含义。结合第一段的语境可知,这里的温暖既指的是天气的温暖,也指的是母亲能和我在一起生活感动了亲情的温暖。第二句话中的“温暖”形容这部影片,指的是影片中的女主人公带着自己无用的丈夫嫁人这种行为让人感到人性的温暖,又指这部影片的制作者的制作初衷让人觉得温暖。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24.考查句段的表达作用。文章最后两段叙写母亲看电影《图雅的婚事》后,所领悟到的“你写的那些书,就跟咱俩看的电影似的,没多少人看啊。那些花里胡哨的书,就跟那个刘老根大舞台一样,看的人多啊”。母亲感慨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好的文学作品却鲜有人问津,反而是那些低俗的作品被大家追捧,这样,把“我”所创作的书所受到的冷遇与现实情形进行类比,来评价“我”的书的价值,从而表现了母亲是一个有文化内涵的人,既点明了题意,又起到深化文章中心的作用。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记叙文阅读精讲精练专题12 分析表现手法,阐述具体作用(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记叙文阅读精讲精练专题12 分析表现手法,阐述具体作用(含解析),共22页。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记叙文阅读精讲精练专题11 判断表达方式,分析具体作用(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记叙文阅读精讲精练专题11 判断表达方式,分析具体作用(含解析),共22页。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记叙文阅读精讲精练专题10 分析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情感(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记叙文阅读精讲精练专题10 分析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情感(含解析),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