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分析) 第三节 运动图像问题-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系统复习学思用
展开
这是一份(考点分析) 第三节 运动图像问题-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系统复习学思用,共11页。
【考点分析】 第三节 运动图像问题【考点一】 位移——时间图象的理解【典型例题1】 沿同一条直线运动的a、b两个质点,在0~t0时间内的x-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a做周期性往返运动B.t′时刻,a、b的位移相同C.在0~t′时间内,a、b的位移相同D.在0~t0时间内,a通过的路程是b通过路程的3倍,但位移相同【解析】 由题中图象可以看出:t=0时,a、b的位移均为零,表明a、b同时从同一点开始运动,a朝正方向运动,b向相反的方向运动,a做周期性的往返运动,b有可能也做周期性的运动.t′时刻,a、b的位移均为-5 m;在0~t′时间内,a、b的位移都是-5 m,位移相同;在0~t0时间内,a运动的路程是30 m,b运动的路程是10 m;它们在t0时刻都回到了出发点,在0~t0时间内,a、b的位移均为零,可见,本题的四个选项都正确.【答案】 ABCD【归纳总结】 1.要注意坐标轴上物理量的单位.2.坐标系的正方向就是位移的正方向3.要注意图象的物理意义是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而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4.要注意直线斜率的大小表示速度的大小. 【考点二】 速度—时间图像的求解【典型例题2】 (2021·高考广东卷)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下列v—t和s—t图像描述了五条相同的龙舟从同一起点线同时出发、沿长直河道划向同一终点线的运动全过程,其中能反映龙舟甲与其他龙舟在途中出现船头并齐的有( ) 【解析】 A:图A属于v—t图像,其图像与t轴所围面积代表龙舟运动的位移,在图中其甲的面积一直比乙的面积大,所以中途不可能出现甲乙船头并齐,A不符合题意;B:图B属于v—t图像,其图像与t轴所围面积代表龙舟运动的位移,在甲和丙到达终点前,有某一时刻两者面积相等,由图可以判断在中途甲、丙位移会相同,所以在中途甲丙船头会并齐,B符合题意;C:图C属于s—t图像,其图像的交点代表两个龙舟出现齐头并进的时刻,由于甲丁没有交点,中途不可能出现甲丁船头并进,C不符合题意;D:图D属于s—t图像,其图像的交点代表两个龙舟出现齐头并进的时刻,由于甲戊在某一时刻出现交点,所以甲戊在中途船头会齐,D符合题意。故选BD。【答案】 BD【归纳总结】 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①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数值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②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正方向;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负方向.【考点三】 v-t图象的理解和应用对加速度的理解【典型例题3】 某物体运动的v-t图像如图,根据图像可知( )A.第1s末与第3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B.第1s末与第5s末加速度方向相同C.0~5s内的位移为10mD.4~5s内的加速度为1m/s2【解析】 A.第1s末与第3s末的速度都为正值,速度方向相同,故A正确;B.v-t图线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可知,第1s末加速度为正,5s末加速度为负,两者方向相反,故B错误;C.0~5s内的位移为图线与t轴围成的面积,大小为 (2+5)×2×=7m;故C错误;D.4~5s内的加速度为a==-2m/s2;故D错误。故选A。【答案】A归纳总结:1.图线的斜率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绝对值越大,说明加速度越大;斜率为零,说明加速度为零,即速度保持不变.2.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方向.斜率为正,表示加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同;斜率为负,加表示加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同;斜率为负,表示加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反.【考点四】 通过v-t图象讨论在不同情况下的运动情况【典型例题4】 雨雪天气时路面湿滑,汽车在紧急刹车时的刹车距离会明显增加.如图所示为驾驶员驾驶同一辆汽车在两种路面紧急刹车时的v-t图象,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1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t=0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的平均速度大于在干燥路面的平均速度B.从t=1 s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的平均速度大于在干燥路面的平均速度C.从t=0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的行驶距离比在干燥路面的行驶距离多15 mD.从t=1 s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的加速度是在干燥路面的加速度的0.75倍【解析】 从t=0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的位移为x1=30×1 m+ m=90 m平均速度为v1= m/s=18 m/s从t=0到停下,汽车在干燥路面的位移为x2=30×1 m+ m=75 m平均速度为v2= m/s=18.75 m/s,x1-x2=15 m,故A错误,C正确;从t=1 s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的平均速度v1′= m/s=15 m/s,从t=1 s到停下,汽车在干燥路面的平均速度v2′= m/s=15 m/s,故B错误;从t=1 s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的加速度大小a1= m/s2=7.5 m/s2,从t=1 s到停下,汽车在干燥路面的加速度大小a2= m/s2=10 m/s2,则从t=1 s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的加速度是在干燥路面的加速度的0.75倍,故D正确.【答案】 CD【归纳总结】1.利用v-t图象处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1)选取一个过程为研究过程.(2)分析该段图线对应的纵坐标情况分析速度,分析该段图线的倾斜程度分析加速度.(3)利用v-t图象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分析物体的位移.(4)画出运动过程v-t图象直观展现运动情况.2.v-t图象中,在t 轴上方包围面积表示位移为正,在下方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为负. 【考点五】 匀变速运动中v﹣t图象的理解及应用【典型例题5】 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小物块在水平恒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0~t0时间内小物块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t0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物块一直做减速运动B.小物块的加速度与速度一直反向C.小物块的平均速度大小为D.小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解析】 A.由图象可知,小物块先沿正方向做匀减速运动,后沿负方向做匀加速运动,A错误;B.小物块先做匀减速运动后做匀加速运动,则加速度先与速度反向,后与速度同向,B错误;C.小物块的加速度不变,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大小为===;C错误;D.质点的加速度大小a==;D正确。故选D。【答案】D【归纳总结】 1.从v-t图象可获得物体运动的信息有:(1)物体运动快慢——对应纵轴数值.(2)物体运动的方向——t轴上方为正方向,t轴下方为负方向.(3)运动快慢的变化——从图线对应的v数值变化可以看出运动快慢的变化.(4)加速度大小及变化——图线斜率大则a大,斜率小则a小.2.图象的斜率不变,a即不变3.利用a=求a时,Δv=vt-v0,必须是末态的速度减去初态的速度. 【考点六】 x-t图象的应用【典型例题6】 a、b、c三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物体c的位移—时间图线是一条抛物线,坐标原点是抛物线的顶点,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5s内,a物体的位移大小是b物体的3倍B.a、b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物体的速度相同C.在0~5s内,当t=5s时,a、b两个物体相距最远D.物体c一定做曲线运动【解析】 A.由图像可知,0~5s内,a物体的位移大小为xa=(20-10)=10m,b物体的位移大小为xb=10m,则a、b两物体的位移大小相等,故A错误;B.位移图像中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知a、b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看出斜率看出,a、b两图线的斜率大小相等、正负相反,说明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速度不同,故B错误;C.t=0时刻a、b从同一位置出发开始运动,a物体沿正方向运动,b物体沿负方向运动,则当t=5s时,a、b两个物体相距最远,故C正确;D.对于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x=v0t+at2,可见,x-t图像是抛物线,所以物体c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C。【答案】C【归纳总结】1.图象的意义:x-t图象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x-t图象中的“交点”“斜率”“截距”的意义(1)交点:两图线有交点,说明两物体相遇.(2)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及方向.(3)截距:纵轴截距表示t=0时刻的初始位置,横轴截距表示位移为零的时刻.【考点七】 直线运动的-t图象【典型例题7】 如图所示是在平直公路上检测某新能源动力车的刹车性能时,动力车刹车过程中的位移x和时间t的比值与t之间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刚刹车时动力车的速度大小为10 m/sB.刹车过程动力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C.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5 sD.整个刹车过程动力车经过的路程为40 m【解析】 由题图可得=-2t+20(m/s),整理得x=-2t2+20t(m),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x=v0t+at2对比,可得动力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动力车的初速度v0=20 m/s,加速度a=-4 m/s2,所以刹车时间t=||=5 s,刹车位移为x=v0t+at2=50 m,A、B、D错误,C正确。【答案】 C【归纳总结】 由x=v0t+at2可得=v0+at,由此知-t图象的斜率为a,纵轴截距为v0.如图所示。【考点八】 直线运动的a-t图象【典型例题8】 某物理小组用传感器探究一质量为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的情况,得到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由图象可知( )A.物体在t=14 s时速度为4.8 m/sB.物体在10~14 s内的平均速度为3.8 m/sC.物体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最后做匀速运动D.物体在t=2 s与t=8 s时所受合外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解析】 A.加速度时间图象与坐标轴所围图形面积表示速度变化,所以物体在t=14s时速度为v14=(×4×0.6+×2+×4+0.2×4)m/s=4.2m/s;故A项错误;B.物体在10s末的速度为v10=(×0.6×4+×2+×4)m/s=3.4m/s;物体在10~14 s内的平均速度为==m/s=3.8m/s;故B项正确;C.从t=0到t=10s的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在变化,且方向一直为正,则物体先做加速度变大的变加速运动,再做加速度减小的变加速运动,最后做匀加速运动,故C错误;D.由图知,物体在t=2s与t=8s时的加速度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同,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在这两个时刻物体所受合外力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同,故D项错误。故选B。【答案】 B【归纳总结】 由Δv=aΔt可知,图象中图线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Δv,如图所示.【考点九】 直线运动的v2-x图象【典型例题9】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交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分析交通违法事例,将警示我们遵守交通法规,珍惜生命.如图所示为某型号车紧急制动时(假设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v2x图象(v为货车的速度,x为制动距离),其中图线1为满载时符合安全要求的制动图象,图线2为严重超载时的制动图象.某路段限速72 km/h,是根据该型号货车满载时安全制动时间和制动距离确定的,现有一辆该型号的货车严重超载并以54 km/h的速度行驶.通过计算求解:(1)求满载时制动加速度a1、严重超载时制动加速度a2大小;(2)驾驶员紧急制动时,该型号严重超载的货车制动时间和制动距离是否符合安全要求;(3)若驾驶员从发现险情到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反应时间为1 s,则该型号货车满载时以72 km/h速度正常行驶的跟车距离至少应为多远? 【解析】 (1)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2ax=v2-0由图示图象可得:满载时,加速度为a1=-5 m/s2严重超载时加速度为a2=-2.5 m/s2所以满载时制动加速度大小为5 m/s2、严重超载时制动加速度大小为2.5 m/s2(2)设限速为vm,该型号货车超载时初速为v0,由匀变速运动是速度公式v=v0+at得:t1==6 s位移x1==45 m而以安全要求行驶:t2==4 s位移x2==40 m该型号严重超载的货车制动时间和制动距离均不符合安全要求;(3)该型号货车满载时以72 km/h=20 m/s速度正常行驶时,匀速位移x=v0t=20 m匀减速位移x2==40 m从发现险情到车停下来行驶的距离:x总=x+x2=60 m,即:跟车距离至少为60 m.【答案】 (1)5 m/s2 2.5 m/s2 (2)均不符合安全要求 (3)60 m【归纳总结】 由v2-v02=2ax可知v2=v02+2ax,故v2-x图象斜率为2a,纵轴截距为v02.【考点十】 图象法解决动力学问题【典型例题10】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从光滑的a管和b管由静止下滑,管径略大于小球直径,设转弯处无能量损失,B、D在同一水平面,ABCD为长方形,两球落到C处的时间分别为Ta、Tb,则( )A.Ta>Tb B.Ta<Tb C.Ta=Tb D.无法确定【解析】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两球从A点滑到底端C时,速度大小相等,由题意可知,两球路程相等,沿a管滑下的小球,在AB段加速度比BC段加速度小,则在v-t图象中AB段图线的斜率比BC段图线斜率小,沿b滑下的小球的v-t图象在AD段斜率比DC段斜率大,且kAD=kBC,kAB=kDC,如图所示,若要保证两球的路程相等,即图象中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相等,则有:Ta>Tb,故A正确,B、C、D错误.【答案】 A【考点十一】 周期性变化加速度的问题【典型例题11】 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取物体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vt图象正确的是( ) 【解析】 在0~1 s内,a1=1 m/s2,物体从静止开始做正向匀加速运动,速度图象是一条直线,1 s末速度v1=a1t=1 m/s,在1~2 s内,a2=-1 m/s2,物体将仍沿正方向运动,但要减速,2 s末时速度v2=v1+a2t=0,2~3 s内重复0~1 s内运动情况,3~4 s内重复1~2 s内运动情况,则C正确.【答案】 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要点归纳+夯实基础练) 第三节 运动图像问题-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系统复习学思用,共15页。
这是一份(能力提高练) 第三节 运动图像问题-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系统复习学思用,共13页。
这是一份(考点分析) 第三节 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系统复习学思用,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