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民间面塑》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1008/14746670/0-169275363898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浙美版美术一上教学设计整套
- 浙美版一年级上册美术 《好看的棒棒糖》 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浙美版一年级上册美术 《小小水果店》 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浙美版一年级上册美术 《动物身上的斑点》 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浙美版一年级上册美术 《画画叶子》 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浙美版一年级上册美术 《 心中的太阳》 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浙美版一年级上册16 民间面塑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浙美版一年级上册16 民间面塑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检查学生工具准备情况,提问导入,讲授新课,制作工具,制作方法,教师示范创作,学生开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民间面塑》教案教学目的: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对面塑艺术的初步了解,了解其变化多样的特点。 应会:尝试运用粘、贴、揉、捏、剪等方法,塑造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物、动物、植物等形象。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面塑文化。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发掘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保护发扬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面塑艺术,掌握面塑制作的基本方法,并试着塑造一个自己喜欢的形象。 教学难点:揉、捏、剪、挑、压、粘、贴等各种方法的搭配灵活使用。 课前准备:橡皮泥、牙签等 教学过程:一、检查学生工具准备情况。 二、提问导入:国庆节老师去公园玩的时候看到有人在用面团做小人,你们见过没有呢?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面人。除了面人你们还见过其他用面做的工艺品吗?三、讲授新课我们现在观看一下不同地域用不同材料制作的“面塑”作品。(利用多媒体课件)在观看时并介绍面和橡皮泥的不同,橡皮泥比面紧密细腻,黏合力强所以我们用橡皮泥制作艺术品就比较容易。 面塑欣赏后,出示课题《民间面塑》,并介绍民间面塑。(面塑在中国民间叫面花,通常是作为仪礼、岁时等民俗节日中馈赠、祭祀、喜庆、装饰的用途,民间面塑造型简洁浑厚、朴实雅洁,造型一般是外形整洁、概括,内蕴饱满丰富,多以人物、动物、植物为对象,惟妙惟肖,堪称一绝 。其使用功能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专用于收藏的面塑,另一类是可以食用的面塑。是我国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民间面塑在我国山西省最有名气,我们陕西也是民间面塑的制作工艺品的主要地区。 我们现在对民间面塑有所了解,同学们想一想这些面塑具有什么样的艺术特点呢?(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取材广泛、色彩艳丽、造型质朴自然、想象大胆夸张。 四、制作工具:(利用课件显示)面泥、剪刀、梳子、牙签、镊子、盘子。五、制作方法:(利用课件显示) 造型方面:揉、捏、搓、捻、拧、挤、掐、拉。 工具技法:挑、拨、按、粘、刮、滚。 色彩方面:调色、镶色、复色、并列色、对比色、调和色等多种技法。着色时注意色彩的搭配要美观形象。 六、教师示范创作: 现在老师创作一个大家熟悉的小动物,请同学们观察老师是怎样做出来的,注意每一个细节和制作方法。(教师用橡皮泥塑造一只小企鹅。用到团、搓、压、捏、接等橡皮泥造型的制作方法。) 七、学生开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每两个同学为小组,根据多媒体课件上的步骤图制作面塑小老虎艺术形象,注意制作要仔细、认真。 八、小结: 我们这节课主要了解民间面塑的艺术特点和制作方法。你们会了吗? (关于作品造型设计方面,色彩搭配方面。各种方法的灵活运用方面。拿不同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九、作业提示: 和同学讨论一下面塑的制作方法,然后试着塑造一个美丽、可爱的人物、动物、植物等形象都可以。 十、课后拓展 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我国各种不同的民间艺术。在此请学生关注身边的传统艺术,写一份观察短文。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浙美版一年级上册本册综合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观察比较,初识黑白,分析讨论,理解黑白灰关系,合作探究,启发想象,实践操作,作业展评,总结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浙美版一年级上册12 秀秀我的玩具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游览“毛绒玩具馆”,游览“塑料玩具馆”,游览“木制玩具馆”,游览“草编玩具馆”,游览“泥制玩具馆”,游览“铁制玩具馆”,作业建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美术浙美版9 彩旗飘飘教案及反思,共2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