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精品习题
展开第一章 人口
第二节 人口迁移
课程标准 | 课标解读 |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 1.运用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综合思维】 2.通过实例,明确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国际人口迁移与国内人口迁移的区别。【综合思维】 3.结合具体案例,理解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综合思维】 4.运用图文资料,分析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的时空分布特点。【区域认知】 |
知识点01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
一、人口迁移
1.概念: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称为人口迁移.
2.人口迁移的判断属性
(1)时间属性:即只有那些居住地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变化的(通常超过一年)人口流动行为,才能称为人口迁移。而日常通勤活动造成的居住地暂时变动则排除在外。
(2)空间属性:人口迁移必须迁出原居住地一定距离,一般以跨越某种行政区域界线为依据。(县级以上)
(3) 补充说明:不能把人们任何形式的空间流动都看作人口迁移。
3、人口迁移的分类;
(1)国际人口迁移:指人口跨越过界并改变居住地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活移动
(2)国内人口迁移: 指在一国范围内(未跨越国界),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知识拓展】影响人口数量的因素
(1)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取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引起的人口数量变化称为人口机械增长。
(2)人口自然增长:①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②人口自然增长率
(3)人口机械增长:①人口机械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
②人口机械增长率
(4)人口数量的增长还与人口基数有关
二、影响人口迁移因素
1、推拉理论:人口迁移的动力由迁出地的推力(排斥力)与迁入地的拉力(吸引力)共同构成。迁出地的一种或多种不利因素所产生的推力,迫使人们迁出;迁入地的一种或多种有利因素所形成的拉力,促使人们迁入。
【知识拓展】 推力与拉力的因素
(1)推理因素(迁出地):就业机会少;自然灾害多发、收入低;医疗、教育条件差;生活质量、社会福利差;公共设施差;居住、交通、通信条件差;环境质量差;环境恶化、土壤贫瘠、气候恶劣
(2)拉力因素(迁入地):就业机会多;收入稳定、收入高;医疗、教育条件好;生活条件、社会福利好;公共设施好;居住、交通、通信条件好;环境质量好;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土壤肥沃。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因素
①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和 资源 丰富的地区是人们向往的定居地,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拉力。
②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等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推力。
(2)人文因素
① 经济 因素:往往对人口迁移起着主导作用。
②政治、军事、文化等多种人文因素也会影响人口的迁移。
【即学即练1】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为14.1178亿人。表为我国四大区域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变化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表四大区域第七次人口普查占总人口的比重及变化
区域 占总人口的比重及变化(%) | 甲 | 乙 | 丙 | 丁 |
第七次人口普查 | 6.98 | 25.83 | 27.12 | 39.93 |
与第六次人口普查比较 | -1.2 | 0.79 | +0.22 | +2.15 |
(注:“+”为上升,“-”为下降)
1.关于表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区域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东部地区 乙—中部地区 丙—西部地区 丁—东北地区
B.甲—中部地区 乙—西部地区 丙—东北地区 丁—东部地区
C.甲—东北地区 乙—中部地区 丙—西部地区 丁—东部地区
D.甲—西部地区 乙—中部地区 丙—东部地区 丁—东北地区
2.我国东北地区人口比例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历史因素 B.经济因素 C.政策因素 D.教育水平
知识点02 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一、国际人口迁移
1.19世纪以前的国际人口迁移
①总特点:以集团性、大规模的移民为主。
②原因: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的开辟,欧洲殖民主义扩张。
③方向:从旧大陆向新大陆迁移,从欧洲向美洲和大洋洲迁移从非洲向美洲迁移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国际人口迁移
①特点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外籍工人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②方向:欧洲由人口净迁出区变为人口净迁入区拉丁美洲由人口净迁入区变为净迁出区,大量人口流向经济发达的北美和欧洲西亚和北非石油输出国从境外招募了大批外籍工人,成为人口净迁入区
二、国内人口迁移
1,工业化以前:大规模的垦荒 、严重的自然灾害、战乱等往往引发国内人口迁移潮。
2.工业化以后:人口从农村向城镇的迁移是最为广泛的一种国内人口迁移。
3.1949年以来
①改革开放以前:国家实施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②改革开放以后
a.在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动下,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
b.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快,吸引大量内陆人口迁入。
【知识拓展】目前我国人口流动的几个主要方向及原因
方向 | 原因 |
从乡村到城市 | 城乡收入差距大,农村劳动力过程 |
从西部到东部 | 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
从北方到南方 | 北方人去南方过冬 |
从大城市到其他城市或乡村 | 春节回家过年 |
【即学即练2】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流动人口数量迅猛增长,规模不断扩大,而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在经历长期快速增长后开始进入调整期。2005年起,人口跨省向东部地区流动的意愿明显减弱,中西部地区人口回流趋势明显,尤其是回流到中西部省会城市的趋势更为明显。下图示意1982-2015年东部地区吸纳流动人口占全国的比重变化。
(1)描述2005年以后东部地区吸纳流动人口占全国的比重的变化特点。
(2)说出人口流向东部给东部地区带来的有利影响。
(3)简析2005年起中西部地区人口回流明显,尤其是回流到中西部省会城市的趋势更为明显的原因。
考法01 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一、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推拉理论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分为“推力”和“拉力”两个方面。推力是消极因素,因为这些因素促使移民离开原居住地;拉力是积极因素,因为这些因素吸引怀着改善生活愿望的移民迁入新的居住地。
迁出地 | → | 迁入地 |
推力因素 | 中间阻力 | 拉力因素 |
就业机会少 | 人口迁移过程中所要克服的一切困难,如严格的户籍管理、传统文化观念(父母在,不远游)、路途遥远等 | 就业机会多 |
自然灾害风险多,收入不高 | 收入稳定、收入高 | |
医疗、教育条件差 | 医疗、教育条件好 | |
生活质量与社会福利差 | 生活条件与社会福利好 | |
公共设施差 | 公共设施好 | |
居住、交通与通信条件差 | 居住、交通、通信条件好 | |
环境质量差 | 环境质量好 | |
环境恶化、土壤贫瘠、气候恶劣 | 环境优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 |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因素的综合反映。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1.自然因素
因素 |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 案例 |
气候 | 通过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而影响人口迁移 | 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美国许多老年人由东北部的“冷冻地带”向南部和西部的“阳光地带”迁移 |
水资源 | 水资源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类生产、生活的格局 | 畜牧区人们“逐水草而居” |
土壤及土地 | 影响农业生产进而影响人口迁移 | 农业社会人们为寻找肥沃的土壤而迁移,同时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人口的迁移 |
矿产资源 | 矿产资源的开发能吸引大量人口的迁入 | 大庆油田的开发等 |
自然灾害 | 自然灾害引起饥荒或生态环境变化而迫使人们迁移 | 非洲旱灾引起大规模人口迁移 |
2.经济因素
因素 |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 举例 |
经济发展 | 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也造成大量人口迁移 | 取得美国国籍的留学人员 |
交通和通信 | 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促进了人口迁移 | 近几百年来,人口迁移的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 |
3.社会因素
因素 |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 举例 | |
文 化 | 文化 教育 | 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及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促进了人口迁移 | 大学生在大学学习 |
婚姻 家庭 | 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的迁移起重要作用 | 军嫂随军 | |
政 治 | 政策 | 国家有关对人口迁移政策的实施,直接影响人口迁移的数量与流向 | 我国在60年代有组织地移民支援边疆省份;我国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我国80年代知识青年大量返城 |
社会 变革 | 政治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常引起人口迁移 | 历史上我国都城变换和朝代更迭引起的人口迁移 | |
战争 | 战争破坏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并引发人口迁移 | “一战”“二战”及当代局部战争和冲突引起的人口迁移 |
三、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方法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分析某具体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原则:
1.抓主要: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2.重具体: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其原因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
【典例1】
毕业生就业流向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西部某市2021年毕业研究生约2.1万人,其中,其东部地区生源为2388人,毕业后选择到东部地区就业人数为4708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市更多毕业研究生考虑到东部地区就业的主导因素是( )
A.社会经济 B.宗教信仰 C.家庭婚姻 D.生态环境
2.接纳该市毕业研究生,有利于东部地区( )
A.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B.降低劳动力成本
C.提高城市知名度 D.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考法02 人口迁移的影响
一、人口迁移的影响
对迁出地:
有利: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更好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
不利: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对迁入地:
有利:为迁入地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不利: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等方面产生巨大压力。
二、人口迁移影响的分析思路
1.三个大方向
从辩证角度 | 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
从区域角度 | 对迁出地影响和对迁入地影响 |
从三大要素角度 | 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影响 |
从具体方面 | 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性别比、职业构成、产业结构、交通、社会治安、城市化等都有重要影响 |
2.六个小方面
方面 | 影响 |
人口数量 | 迁入地增多,迁出地减少 |
性别比 | 轻工业区下降,重工业区上升 |
职业构成 | 迁入地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
交通运输 | 迁入地交通压力增大 |
年龄结构 | 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迁移,会使迁出地人口老龄化加重,迁入地人口老龄化减轻 |
经济、文化发展 | 改变世界产业中心的地理分布和生产活动的发展,促进文化扩散和新文化区的形成 |
【典例2】学历落户是大部分城市的落户方法之一。武汉市为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2018年7月14日在网上公布了大学生留汉落户试行政策通知:留汉大学毕业生年龄不满40周岁的,可凭毕业证申请登记为武汉市常住户口,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不受年龄限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武汉市实施这一政策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 )
A.扩大城市人口规模 B.吸纳高端人才
C.减轻农村人口压力 D.城乡均衡发展
4.大学生留汉落户政策的实施,将有利于当地( )
A.抑制房价过快增长 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C.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D.促进地域文化交流
题组A 过基础-基础考点练
近年来,西亚、北非地区由于战乱不断、持续动荡等原因,大批难民外涌。德国是目前为止接收难民最多的欧洲国家。下图是难民迁移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图中所示的难民迁移,说法正确的有( )
①属于国内人口迁移②是西亚、北非的难民迁往欧洲
③主要目的是躲避自然灾害④主要影响因素是政治因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难民大量涌入德国,对德国产生的影响是( )
A.缓解社会矛盾 B.减轻交通拥堵 C.加剧人口老龄化 D.加大环境的压力
人口流动是人口在地区之间所作的各种各样短期的、重复的或周期性的运动,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左图为近年来黑龙江省不同户籍性质年龄流出人口分布统计图,下右图为2020年春节前湖北省武汉市流出人口占当地人口比重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近年来影响黑龙江省60岁以上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流出比例差异的主要原因( )
A.受教育程度 B.婚姻状况 C.经济状况 D.性别差异
4.2020年农历腊月二十九凌晨之前,武汉市出现了人口流出高峰,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
A.政策 B.经济 C.雾霾 D.风俗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户籍人口 | 3200 | 3235 | 3250 | 3289 | 3300 | 3329 | 3343 | 3360 | 3361 | 3371 | 3400 |
常住人口 | 2800 | 2816 | 2839 | 2859 | 2884 | 2919 | 2945 | 2970 | 2991 | 3016 | 3048 |
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下表示意2006~2016年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单位:万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2006~2016年间该直辖市常住人口数量小于户籍人口数量,其原因主要是( )
A.资源环境承载力小 B.外出求学人数剧增
C.外出务工人口较多 D.老年人口数量较多
6.促使该直辖市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
A.国家政策 B.气候 C.文化背景 D.收入
我国不同等级城市的毕业生流动情况差异较大,下图是2018年我国39所(其中一线城市14所)“一流大学”本科毕业生在不同等级城市间流动路径及比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2018年我国39所“一流大学”本科毕业生的主要流向为( )
A.同等级城市内部流动 B.新一线城市内部流动
C.流向一线城市 D.流向二线城市
8.“一流大学”本科毕业生的流向将会( )
A.促进不同等级城市均衡发展 B.减少流出城市的就业机会
C.促进不同等级城市等级提升 D.增加流入城市的经济活力
9.新一线城市为吸引更多的“一流大学”本科毕业生,可以( )
A.调整“一流大学”学科建设 B.优化产业的空间布局
C.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D.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题组B 抓重点-核心要点巩固
1976年,为了改善贫困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广西上思县政府对十万大山地区内的南屏乡村民进行了搬迁。然而,从1980年开始,迁出的人口便开始陆续回迁,到1983年,全部返回原居住地。近年,县政府再次实施十万大山移民工程,对南屏乡内自然环境恶劣、生存条件差的群众进行搬迁安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早期移民回迁的主要因素是( )
①耕作习惯②文化程度③生活条件④经济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近年,县政府再次实施移民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生态环境 B.实施精准扶贫 C.振兴县域经济 D.改善居住条件
标准差椭圆用于描述人口空间分布的离散趋势,椭圆中心表示人口重心,长轴、短轴分别表示人口分布偏离人口重心的主方向、次方向。下图为2000-2010年兰州市人口重心与标准差椭圆的空间变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000-2010年,兰州市标准差椭圆的空间变动,反映出兰州市人口( )
A.分布的主方向由东南向西南转移 B.分布的核心区域逐步扩大
C.集聚的吸引力西北地区强于东南地区 D.分布的核心区域逐步收缩
4.绘制以上空间变动图,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IS B.GPS C.RS D.BDS
人口迁移选择指数是指从一个地区向另外一个地区的实际迁移人数与期望迁移人数之比,指数越大,表明迁出地的人口向迁入地的迁移强度越大,反之越小。下图示意2005~2015年黑龙江主要迁入省份人口迁移选择指数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2005~2015年,图示黑龙江主要迁入省份中( )
A.北京市人口迁移指数呈上升趋势 B.河北省人口迁移指数上升幅度最大
C.山东省人口迁移指数在逐年下降 D.辽宁省人口迁移指数下降幅度最小
6.近年来,海南省成为黑龙江省人口迁移选择指数增长最快的省区,其主要优势是( )
A.农业发展水平高 B.旅游资源丰富 C.临海的区域位置 D.冬季气候适宜
题组C 抓提升-真题实战
(2022·浙江·高考)下图为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的主要来源分布图,图中线条宽度与流入人口占比相关,线条越宽占比越高。完成下面小题。
1.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主要来源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 )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
2.甲省人口流入长三角城市群主要考虑( )
①工资水平②空间距离③土地价格④环境质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1·山东·高考)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级市2007~2019年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推测该市2016~2019年户籍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育政策调整 B.落户政策放宽 C.医疗条件改善 D.行政区划变动
4.2010年后,该市常住人口变化缓慢,主要是由于当地( )
A.人口老龄化加剧 B.GDP增长缓慢 C.环境承载力下降 D.产业结构优化
5.该市的支柱产业是( )
A.采矿业 B.旅游业 C.制造业 D.物流业
(2022·湖南·高考)永久迁移是指户籍发生改变的人口迁移类型;务工迁移是指离开户籍地外出务工的人口迁移类型(不包括永久迁移)。下图示意1990~2005年我国人口迁移的数量变化。图中永久迁移人数为每五年的累积数量,务工迁移人数为当年的数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990~2015年的永久迁移人数持续增加
B.2000年以后,永久迁移的累积人数下降
C.1990~2015年的务工迁移人数呈下降趋势
D.1990~1995年的务工迁移人数增速比2005~2010年的慢
7.2010年后务工迁移人数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①“三农”政策利好 ②出生人口数量减少 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④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降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精品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精品课堂检测,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城镇化精品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城镇化精品测试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22《城镇化》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22《城镇化》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人口容量精品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人口容量精品测试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13《人口容量》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13《人口容量》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