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节人口分布》最新教研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 10 次下载
- 《第二节人口迁移》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 7 次下载
- 《第二节人口迁移》名师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 10 次下载
- 《第三节人口容量》优秀教学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 12 次下载
- 《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课堂教学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 7 次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精品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指导】
课标要求:运用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说明人口迁移的概念及分类,正确评价人口迁移的影响。
2、简述推拉理论的主要内容,分析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3、结合图表,说明国际人口和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特点及原因等。
核心素养
1、人地协调观:通过引导学生正确分析环境因素与人口迁移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迁移观。
2、综合思维:结合实例,引导学生运用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分析分析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的原因,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3、区域认知:引导学生阅读分析世界和我国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方向示意图,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4、地理实践:针对大规模人口迁移后出现的各种经济或社会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正确的应对策略和措施,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重点难点
重点: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难点: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教学策略:“分层教学”和“导学用合一”。
教学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应用学习。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由我国春运期间大规模的人口移动导入。
一、什么是人口迁移
1、概念:(B理解)
学习活动1(创设情境):读下图,图中不同颜色的区域代表不同的行政区,A1、B1、C1等代表居住地的变更。
学习活动2(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相关图文材料(P8第1自然段),完成下列要求:
(1)说出人口迁移的定义,归纳出人口迁移的3个判断标准。
(2)说出人口迁移的分类及划分依据。
学习活动3(合作学习):交流展示所学内容。
要点如下:
(1)定义: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
判断标准:空间位移(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居住地变更(必须改变居住地);时间限度(时间较长)。
(2)分类:按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
教学活动4(应用学习):判断下列人口的移动现象是否属于人口迁移:
1、外出旅游、度假、疗养、探亲;(否) 2、我国大学生出国攻读硕博学位;(是)
3、外出读书,寒暑假回到家乡的大学生;(否) 4 、读书或分配工作离开家乡的大学生;(是)
5、居住在叙利亚难民营中的伊拉克难民;(是) 6、到中国来工作的外国人;(是)
7、农闲季节到城市或外地打工;(否) 8、国家有计划的抽调人员支援西部建设。(是)
9、三峡地区居民搬入沿海城市安家落户;(是)
10、游牧民的迁徙;(否)
11、迁移人口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否)
2、影响
(1)人口机械增长率(B理解)
教学活动1(创设情境):假设某地地区,年初人口总数为1000人,年内新出生婴儿100人,死亡50人,从外地迁入200人,迁出100人。分析该地区人口年内变动情况。
教学活动2(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8第2自然段,完成下列要求:
①解释“人口机械增长率”。
②说明人口机械增长和区域人口数量变化的关系。
教学活动3(合作学习):要点如下:
①人口机械增长率:
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②当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时,该区域人口数量增加,为人口净迁入区;相反,人口数量减少,为净迁出区。
(2)影响(C应用)
教学活动1(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9“活动”内容,分别说明人口迁移对迁入地、迁出地、迁入者和不同地区的影响。
教学活动2(合作学习):学生合作交流。要点如下:
LINK "工作簿1" "Sheet1!R9C6:R11C10" \a \f 4 \h \* MERGEFORMAT
教学活动3(应用学习)
判断下列人口移动的主导因素:
①巴勒斯坦人沦为难民或迁居国外;
②我国历史上的贫苦农民“闯关东”“走西口”“下江南”;
③二战期间犹太人被迫迁居国外;
④1947年印度穆斯林迁入巴基斯坦;
⑤20世纪80年代撒哈拉地区居民沦为环境难民;
⑥21世纪,大洋洲岛国图瓦卢举国搬迁。
答案:
①(战争因素)②(经济因素)③(战争)④(宗教)⑤(自然环境)
⑥(自然环境)。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推拉理论(B理解)
教学活动1(创设情境):教师借助推拉理论示意图(下图)等材料创设学习情境。
教学活动2(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相关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推拉理论的主要内容。
(2)列举出人口迁出地推力因素、迁入区的拉力因素以及迁入区。
教学活动3(合作学习):学生交流展示所学内容,教师参与交流、及时指导。要点如下:
主要内容:人口迁移的动力是由迁出地的推力和迁入地的拉力共同构成;迁出地的一种或多种不利因素所产生的推力,迫使人们迁出;迁入地的一种或几种有利因素所形成的拉力,促使人们迁入。
推力因素:战争、自然灾害、环境污染、贫困、就业机会少、就医不便等。
拉力因素:收入高、教育条件好、工作机会多、医疗条件好、社会治安好、生活条件好等。
2、影响因素(C应用)
教学活动1(创设情境):教师借助下图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活动2(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P10、11相关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结合实例,说明自然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2)结合实例,说明人文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教学活动3(合作学习):学生交流展示所学内容,教师参与交流、及时指导。要点如下,
(1)自然因素
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资源丰富的地区,是人们向往的定居地,对人口迁移往往产生巨大的拉力;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等,对人口迁移会产生巨大的推力。
(2)人文因素
经济因素往往对人口迁移起着主导作用,政治、军事、文化等多种人文因素,也会对人口迁移产生重要影响。
教学活动4(应用学习):完成P12“活动”中的相关要求。交流学习内容。要点如下: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1、国际人口迁移(B理解)
教学活动1(创设情境):教师借助教材图1.18和图1.19等材料创设学习情境;
教学活动2(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说出国际人口迁移的几个重要历史时期。
(2)列表比较19世纪前和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方向、迁出地和迁入地、特点、原因、意义等。
教学活动3(合作学习):学生交流展示所学内容,教师参与交流、及时指导。要点如下:
2、国内人口迁移(B理解)
教学活动1(创设情境):教师借助图1.20等材料创设学习情境。
教学活动2(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说出工业化前后国内人口迁移的差异。
(2)比较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原因。
教学活动3(合作学习):学生交流展示所学内容,教师参与交流、及时指导。要点如下:
(1)工业化前后国内人口迁移的不同(略)
(2)我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
课堂小结:本节主要知识结构
迁出地
迁入地
迁入者
不同地区
正面影响
减轻迁出地资源环境压力
缓解迁入地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进程
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收入
有助于不同地方的文化交流
负面影响
劳动力短缺和人才外流
带来就业压力;影响社会治理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周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共4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集体备课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集体备课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初八和廿二,课堂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