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件:第五章 专题突破6 动力学、能量观点解决三类问题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735087/0-169250574827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件:第五章 专题突破6 动力学、能量观点解决三类问题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735087/0-169250574832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件:第五章 专题突破6 动力学、能量观点解决三类问题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735087/0-169250574835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件:第五章 专题突破6 动力学、能量观点解决三类问题第4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735087/0-1692505748388/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件:第五章 专题突破6 动力学、能量观点解决三类问题第5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735087/0-1692505748412/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件:第五章 专题突破6 动力学、能量观点解决三类问题第6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735087/0-1692505748438/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件:第五章 专题突破6 动力学、能量观点解决三类问题第7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735087/0-1692505748459/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件:第五章 专题突破6 动力学、能量观点解决三类问题第8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735087/0-1692505748507/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14-2023)2024年高考物理突破145分第一轮复习讲义(全国通用)
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件:第五章 专题突破6 动力学、能量观点解决三类问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件:第五章 专题突破6 动力学、能量观点解决三类问题,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多运动过程问题,传送带模型问题,答案B,答案D,答案C,滑块木板模型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关键分析(1)受力与运动分析:根据物体的运动过程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以及不同运动过程中力的变化情况。(2)做功分析:根据各种力做功的不同特点,分析各种力在不同的运动过程中的做功情况。
(3)功能关系分析:运用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或能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规律求解。2.方法技巧(1)“合”——整体上把握全过程,构建大致的运动图景。(2)“分”——将全过程进行分解,分析每个子过程对应的基本规律。(3)“合”——找出各子过程之间的联系,以衔接点为突破口,寻求解题最优方案。
【例1】 (2022·山东泰安高三检测)如图所示,倾角为37°的斜面与一竖直光滑圆轨道相切于A点,轨道半径R=1 m,将滑块由B点无初速度释放,滑块恰能运动到圆周的C点,OC水平,OD竖直,xAB=2 m,滑块可视为质点,取g=10 m/s2,sin 37°=0.6,cs 37°=0.8,求:
(1)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2)若滑块能从D点抛出,滑块仍从斜面上无初速度释放,释放点至少应距A点多远。
[答案] (1)1 s (2)5.75 m
【例2】 (2022·天津红桥区高三质检)如图所示,让摆球从图中的C位置由静止开始摆下,摆到最低点D处,摆线刚好被拉断,小球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由D点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到达A孔进入半径为0.2 m的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弧轨道,当摆球进入圆轨道后立即关闭A孔。已知摆线长L=2 m,θ=60°,小球质量为m=2 kg,D点与小孔A的水平距离s= 2 m,g取10 m/s2。
(1)求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多大;(2)要使摆球进入圆轨道后恰能通过轨道的最高点,求小球与粗糙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答案] (1)40 N (2)0.25
1.(斜抛运动与圆周运动的组合)(2022·江苏五校高三联考)如图所示,半径均为R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AB、BC在B处平滑连接构成轨道ABC,其中AB轨道为细管道。轨道ABC竖直放置,且固定在水平台阶CE上,圆心连线O1O2水平,台阶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R,一质量为m的小球静置于水平管口A点,现小球受微小扰动,从静止开始沿轨道ABC运动,已知小球直径略小于管道内径,重力加速度为g。
(1)小球通过C点时,求轨道对小球的弹力大小FC;(2)小球从C点飞出落到地面上,求落地点(图中未画出)到C点的距离s;
(3)某同学将该小球从地面上的D点斜向右上方抛出,小球恰好从C点水平飞入轨道,已知水平距离DO=2R,求小球沿轨道上滑到最高点时离地面的高度h。
答案:(1)5mg (2)3R (3)2R
(1)求赛车恰好能过圆轨道最高点P时的速度vP的大小;(2)若要求赛车能沿圆轨道做完整的圆周运动,求赛车通电的最短时间;(3)已知赛车在水平直轨道AB上运动时一直处于通电状态且最后阶段以恒定速率运动,进入圆轨道后关闭电源,选择CD轨道合适的长度,可使赛车从D点飞出后落地的水平位移最大,求此最大水平位移,并求出此时CD轨道的长度。
1.关键分析(1)动力学角度:首先要正确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做好受力分析,然后利用运动学公式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物体及传送带在相应时间内的位移,找出物体和传送带之间的位移关系。(2)能量角度:求传送带对物体所做的功、物体和传送带由于相对滑动而产生的热量、因放上物体而使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等,常依据功能关系或能量守恒定律求解。
2.功能关系分析(1)功能关系分析:W=ΔEk+ΔEp+Q。(2)对W和Q的理解①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f·x传;②产生的内能:Q=Ff·x相对。
【例3】 (2022·湖北恩施高三模拟)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两端点A、B间的距离为l,传送带开始时处于静止状态。把一个小物体放到右端的A点,某人用恒定的水平力F使小物体以速度v1匀速滑到左端的B点,拉力F所做的功为W1、功率为P1,这一过程物体和传送带之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Q1。随后让传送带以v2的速度匀速运动,此人仍然用相同的恒定的水平力F拉物体,使它以相对传送带为v1的速度匀速从A滑行到B,这一过程中,拉力F所做的功为W2、功率为P2,物体和传送带之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Q2。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W1=W2,P1<P2,Q1=Q2B.W1=W2,P1<P2,Q1>Q2C.W1>W2,P1=P2,Q1>Q2D.W1>W2,P1=P2,Q1=Q2
【例4】 如图甲所示,一倾角为θ=37°的传送带以恒定速度运行。现将一质量为m=1 kg的物体抛上传送带,物体相对地面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取沿传送带向上为正方向,g取10 m/s2,sin 37°=0.6,cs 37°=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8 s内,物体位移的大小是18 mB.0~8 s内,物体机械能增量是88 JC.0~8 s内,物体机械能增量是84 JD.0~8 s内,物体与传送带因摩擦产生的热量是126 J
3.(物体先加速后匀速情景)如图所示,质量m=1 kg的物体从高为h=0.2 m的光滑轨道上P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滑到水平传送带上的A点,物体和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传送带A、B之间的距离为L=5 m,传送带一直以v=4 m/s的速度匀速运动,则(g取10 m/s2)( )
A.物体从A运动到B的时间是1.8 sB.物体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为2 JC.物体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2 JD.物体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带动传送带转动的电动机多做的功为10 J
4.(物体平抛进传送带情景)(2022·山东济南高三检测)如图所示,固定的粗糙弧形轨道下端B点水平,上端A与B点的高度差为h1=0.3 m,倾斜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7°,传送带的上端C点与B点的高度差为h2=0.112 5 m(传送带传动轮的大小可忽略不计)。一质量为m=1 kg的滑块(可看作质点)从轨道的A点由静止滑下,然后从B点抛出,恰好以平行于传送带的速度从C点落到传送带上,传送带逆时针转动,速度大小为v=0.5 m/s,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8,且传送带足够长,滑块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取10 m/s2,sin 37°=0.6,cs 37°=0.8,试求:
(1)滑块运动至C点时的速度vC大小;(2)滑块由A到B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3)滑块在传送带上运动时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Q。
答案:(1)2.5 m/s (2)1 J (3)32 J
5.(2020·全国Ⅲ卷·25改编)如图所示,相距L=11.5 m的两平台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二者之间用传送带相接。传送带向右匀速运动,其速度的大小v可以由驱动系统根据需要设定。质量m=10 kg的载物箱(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v0=5.0 m/s自左侧平台滑上传送带。载物箱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0,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
3.功和能分析:对滑块和木板分别运用动能定理,或者对系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如图所示,要注意区分三个位移:(1)求摩擦力对滑块做功时用滑块对地的位移x滑;(2)求摩擦力对木板做功时用木板对地的位移x板;(3)求摩擦生热时用相对滑动的位移x相。
【例5】 将一长木板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甲所示,一个小铅块(可视为质点)以水平初速度v0由木板左端向右滑动,到达右端时恰能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现将木板分成A和B两段,使B的长度和质量均为A的2倍,并紧挨着放在原水平面上,让小铅块仍以初速度v0由木板A的左端开始向右滑动,如图乙所示。若小铅块相对滑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始终不变,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铅块将从木板B的右端飞离木板B.小铅块滑到木板B的右端前就与木板B保持相对静止C.甲、乙两图所示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相等D.图甲所示的过程产生的热量小于图乙所示的过程产生的热量
[解析] 在第一次小铅块运动过程中,小铅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使整个木板一直加速,第二次小铅块先使整个木板加速,运动到B部分上后A部分停止加速,只有B部分加速,加速度大于第一次的对应过程,故第二次小铅块与B木板将更早达到速度相等,所以小铅块还没有运动到B的右端,两者速度就已经相同,选项A错误,B正确;根据摩擦力乘相对位移等于产生的热量,第一次的相对位移大小大于第二次的相对位移大小,则图甲所示的过程产生的热量大于图乙所示的过程产生的热量,选项C、D错误。
6.(与图像相结合的滑块—木板模型)(2022·天津和平区模拟)如图甲所示,一长木板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t=0时刻,一小物块以一定速度从左端滑上长木板,之后长木板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小物块与长木板的质量均为m=1 kg,木板足够长,g取10 m/s2,求:
(1)小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系统所产生的热量。
解析:(1)设小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长木板达到的最大速度为vm,长木板加速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μ1mg-2μ2mg=ma1vm=a1t1木板和物块相对静止,共同减速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μ2·2mg=2ma2
答案:(1)0.5 (2)72 J
7.如图所示,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的质量为m=1 kg,从光滑平台上的A点以v0=2 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到达C点时,恰好沿C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光滑圆弧轨道,最后小物块滑上紧靠轨道末端D点的质量为M=3 kg的长木板。已知长木板上表面与圆弧轨道末端切线相平,水平地面光滑,小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0.4 m,C点和圆弧的圆心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60°,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求:
(1)小物块刚要到达圆弧轨道末端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2)要使小物块不滑出长木板,长木板长度的最小值。
答案:(1)60 N,方向竖直向下 (2)2.5 m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一章 专题突破14 动力学、动量和能量观点在电磁学中的应用,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见解析,答案C,答案A,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件:第十四章 专题突破15 应用气体实验定律解决三类问题,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活塞+汽缸”类问题,“液柱+管”类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件:第三章 专题突破4 动力学中的三类典型物理模型,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等时圆”模型,答案C,“滑块木板”模型,解题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