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讲义:第十四章 第1讲 分子动理论 内能
展开【A级——夯实基础】
1.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液体温度越高,悬浮微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显著
B.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微粒的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液体中的扩散现象是液体的对流形成的
D.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解析: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撞击越容易不平衡,布朗运动就越显著,A错误;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错误;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液体中的扩散现象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引起的,C错误,D正确。
答案:D
2.小张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悬浮的细微粉笔末的运动。从A点开始,他把小颗粒每隔20 s的位置记录在坐标纸上,依次得到B、C、D等点,把这些点连线形成如图所示折线图,则关于该粉笔末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折线图是粉笔末的运动轨迹
B.粉笔末的无规则运动反映了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经过B点后10 s,粉笔末应该在BC的中点处
D.粉笔末由B到C的平均速度大于由C到D的平均速度
解析:该折线图不是粉笔末的实际运动轨迹,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故A错误;粉笔末受到水分子的碰撞,做无规则运动,所以粉笔末的无规则运动反映了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由于运动的无规则性,所以经过B点后10 s,我们不知道粉笔末在哪个位置,故C错误;任意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位移越大,则平均速度就越大,故粉笔末由B到C的平均速度小于由C到D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
答案:B
3.对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分子平均动能也不一定大
B.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一定增加
C.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
D.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作用力就一直减小
解析:温度高的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大,但内能不一定大,故A错误;外界对物体做功,若散热,物体内能不一定增加,故B错误;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故C正确;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作用力也可能先增大后减小,故D错误。
答案:C
4.分子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与横轴交点的坐标为r0,两个相距(r1)较远的分子仅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直至不能再靠近。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r0时,分子动能最大
B.r=r0时,分子势能最大
C.r>r0阶段,F做负功,分子动能减小,分子势能增加
D.r<r0阶段,F做负功,分子动能减小,分子势能减小
解析:在r>r0阶段,分子力表现为引力,两分子相互靠近的过程中,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动能增加,分子势能减小;在r<r0阶段,分子力表现为斥力,两分子相互靠近的过程中,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动能减小,分子势能增加,故在r=r0时,分子势能最小,分子动能最大,故A正确,B、C、D错误。
答案:A
5.(2022·福建泉州模拟)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其飘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对人体造成危害。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是形成PM2.5的主要原因。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M2.5的尺寸与空气中氧分子尺寸的数量级相当
B.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不属于布朗运动
C.温度越低,PM2.5运动越剧烈
D.倡导低碳生活、减少煤和石油等燃料的使用能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的浓度
解析:PM2.5的直径等于或小于2.5微米,而空气中氧分子尺寸的数量级为10-10 m,故两者大小不相当,选项A错误;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布朗运动,选项B错误;温度越高,PM2.5活动越剧烈,选项C错误;倡导低碳生活、减少煤和石油等燃料的使用能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的浓度,选项D正确。
答案:D
【B级——能力提升】
6.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只在两分子间的作用力作用下,乙分子沿x轴方向运动,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Ep与两分子间距离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设乙分子在移动过程中所具有的总能量为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分子在Q点时加速度为0
B.乙分子在Q点时分子势能最小
C.乙分子在Q点时处于平衡状态
D.乙分子在P点时动能最大
解析:由题图可知,乙分子在P点时分子势能最小,乙分子在Q点时分子势能为0,大于乙分子在P点时的分子势能,选项B错误;乙分子在Q点时与甲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分子引力小于分子斥力,合力表现为斥力,所以乙分子在Q点所受合力不为0,加速度不为零,故不处于平衡状态,选项A、C错误;乙分子在P点时,其分子势能最小,由能量守恒可知此时乙分子动能最大,选项D正确。
答案:D
7.同学们一定都吃过味道鲜美的烤鸭,烤鸭的烤制过程没有添加任何调料,只是在烤制之前,把烤鸭放在腌制汤中腌制一定的时间,盐就会进入肉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让腌制汤温度升高,盐进入鸭肉的速度就会加快
B.烤鸭的腌制过程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把盐分子吸进鸭肉里
C.在腌制汤中,盐分子只进入鸭肉,不会从鸭肉里面出来
D.把鸭肉放入腌制汤后立刻冷冻,将不会有盐分子进入鸭肉
解析:盐分子进入鸭肉是因为发生了扩散,温度越高,扩散得越快,选项A正确;盐进入鸭肉是因为盐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并不是因为分子引力,选项B错误;盐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有的进入鸭肉,有的离开鸭肉,选项C错误;冷冻后,仍然会有盐分子进入鸭肉,只不过速度慢一些,选项D错误。
答案:A
8.1 g 100 ℃的水和1 g 100 ℃的水蒸气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的总动能都不同
B.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分子的总动能不同
C.内能相同
D.1 g 100 ℃的水的内能小于1 g 100 ℃的水蒸气的内能
解析:温度相同,则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相同,又因为1 g水和1 g水蒸气的分子数相同,所以它们的分子总动能相同,A、B错误;100 ℃的水变成100 ℃的水蒸气的过程吸收热量,所以1 g 100 ℃的水的内能小于1 g 100 ℃的水蒸气的内能,C错误,D正确。
答案:D
9.如图所示,将甲分子固定于坐标原点O处,乙分子放置于r轴上距离O点很远的r4处,r1、r2、r3为r轴上的三个特殊的位置,甲、乙两分子间的作用力F和分子势能Ep随两分子间距离r的变化关系分别如图中两条曲线所示,设两分子间距离很远时Ep=0。现把乙分子从r4处由静止释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线为图线、虚线为F-r图线
B.当分子间距离r<r2时,甲、乙两分子间只有斥力,且斥力随r减小而增大
C.乙分子从r4到r2做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的加速运动,从r2到r1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
D.乙分子从r4到r2的过程中,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在r1位置时分子势能最小
解析:由于分子间的距离等于平衡位置的距离时,分子力为零,分子势能最小,所以虚线为分子势能图线(图线),实线为分子间作用力图线(F-r图线),选项A错误;由于分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所以无论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多大,分子之间既存在斥力,又存在引力,选项B错误;乙分子从r4到r2所受的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先增大后减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乙分子做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的加速运动,乙分子从r2到r1所受的分子力(表现为斥力)一直增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乙分子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选项C正确;根据分子势能图线可知,乙分子从r4到r1的过程中,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在r2位置时分子势能最小,选项D错误。
答案:C
10.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mol-1),某液体的摩尔质量为M(kg/mol),该液体的密度为ρ(kg/m3),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 kg该液体所含的分子个数是ρNA
B.1 kg该液体所含的分子个数是MNA
C.该液体1个分子的质量是
D.该液体1个分子占有的空间是
解析:1 kg该液体的物质的量为,所含分子数目为n=NA·=,故A、B错误;每个分子的质量为m0==,故C错误;设该液体的摩尔体积为V,每个分子所占体积为V0==,故D正确。
答案:D
11.在“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实验方法及步骤如下:
①向体积V油=1 mL油酸中加酒精,直至总量达到V总=1 000 mL;
②用注射器吸取①中油酸酒精溶液,把它一滴一滴地滴入小量筒中,当滴入n=50滴时,测得其体积恰好是V0=1 mL;
③先往边长30~40 cm的浅盘里倒入2 cm深的水,然后将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④用注射器往水面上滴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待油酸在水面上尽可能散开后,将事先准备好的带方格的塑料盖板放在浅盘上,并在塑料盖板上描下油酸薄膜的形状;
⑤描出轮廓,已知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a=2 cm,轮廓范围内正方形的个数为73格,可以算出油酸膜的面积S;
⑥结合以上数据,可计算得到油酸分子的直径D。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本题均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步骤④中要让油膜尽可能散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油酸薄膜的面积S是________m2。
(3)每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是________mL。
(4)按以上实验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直径为________m。
解析:在该实验中,由于油酸薄膜的边缘在水中不易观察和画出,因此在浅盘中倒入水后,将痱子粉或石膏粉均匀撒在水面上,以便于操作。
(1)实验中要让油膜尽可能散开,目的是形成单分子油膜。
(2)由于每格边长为2 cm,则每一格就是4 cm2,则油酸薄膜面积S=73×4 cm2=292 cm2≈3×10-2 m2。
(3)1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
V=× mL=2×10-5 mL。
(4)油酸分子的直径d=≈7×10-10 m。
答案:(1)让油膜在水平面上形成单分子油膜
(2)3×10-2 (3)2×10-5 (4)7×10-10
12.很多轿车为了改善夜间行驶时的照明问题,在车灯的设计上选择了氙气灯,因为氙气灯灯光的亮度是普通灯灯光亮度的3倍,但是耗电量仅是普通灯的一半,氙气灯使用寿命则是普通灯的5倍,很多车主会选择含有氙气灯的汽车。若氙气充入灯头后的容积V=1.6 L,氙气密度ρ=6.0 kg/m3。已知氙气摩尔质量M=0.131 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A=6×1023 mol-1。试估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灯头中氙气分子的总个数N;
(2)灯头中氙气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解析:(1)设氙气的物质的量为n,则n=,
氙气分子的总数N=NA≈4×1022个。
(2)每个氙气分子所占的空间为V0=
设氙气分子间平均距离为a,则有V0=a3,
即a=≈3×10-9 m。
答案:(1)4×1022个 (2)3×10-9 m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14章 热学 第1讲 分子动理论 内能 (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14章 热学 第1讲 分子动理论 内能 (含解析),文件包含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同步精品讲义153串联和并联原卷版doc、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同步精品讲义153串联和并联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第1讲 分子动理论 内能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第1讲 分子动理论 内能课件PPT,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主干知识·填一填,-10,-26,油膜法,平均值,相对位置,热运动动能,分子势能,-27315,规律结论·记一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3章 第1讲 分子动理论 内能(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3章 第1讲 分子动理论 内能(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分子动理论,温度和内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