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长方体和正方体_人教新课标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733309/0-169249457037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五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长方体和正方体_人教新课标
展开
这是一份五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长方体和正方体_人教新课标,共3页。
《长方体和正方体总复习》教学实录
我们对复习课的理解一般是查漏补缺,帮助学生减少遗忘,增强记忆。因此,复习课都有这样几个环节:梳理知识——深化知识——综合运用。但实质上知识是有系统、有联系的、有结构的。复习课不但要帮助学生建立认知结构,而且要让学生在复习中找出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关系和蕴藏的规律。这是我们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总复习》的想法。(这个内容是省编教材第十册155页的教学内容)这节复习课跳出了单纯记忆的框架,搭建了有助于学生创新的平台——折纸,让学生在折的过程中系统梳理知识,探究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并有自己独特的创造。学生在此过程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数学思想方法的获得,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第一次折]梳理长方体特征
教师拿出24 x 5的长方形纸,学生每人两张。
师:这张纸,你知道干什么用?(学生惊讶)
师:你能把这张长方形纸折出一个长方体形状吗?
(要求不要撕,也不要重叠,可以有两个面没有纸)
(学生在这样一个挑战性的问题情境面前冥思苦想,终于有学生折出来了,大多数学生是对折再对折,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特殊长方体,也有学生折出一般的长方体)
师:你折出的是长方体吗?
生:不是。
生:是。
师:为什么说不是?
生:它只有四个面,另外两个是空的。长方体应该有6个面。
师:认为是的,说说理由。
生:虽然没有纸封住,但它也是一个面。(学生边说边指图)
师:是呀,长方体有6个面,这虽然没有纸头,但也存在一个面。所以这是一个长方体。
师:长方体有6个面,还有几条棱?几个顶点?
生齐说:12条棱,8个顶点。
师:这是一个特殊的长方体,你认为它特殊在哪里?
生:它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其他四个面相等。
生:它是个立方体。
师:你怎么才能知道它是立方体?
生:看看长宽高一样就可以了。
师让学生量一量发现长宽一样,而高不一样。
师:还有没有比这个更特殊的长方体?
生:立方体。
师:立方体有什么特征?
(学生说,教师出示课件:每个面的面积相等,每条棱的长度相等)
师:有些学生还折出了这样的长方体,你认为这个长方体有什么特征?
生:相对的面面积相等,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师:你能指一指,哪几条棱是相对的。(学生指后,课件演示)
[第二次折】 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师:刚才大多数同学折了一个特殊的长方体,你能不能折一个长、宽都不一样的长方体,你可以借助尺。
(同桌讨论折的方法)
师:你是怎么折的?
生1:我先量一量这条纸的边是24厘米,对折后是12厘米。我取宽2厘米,长10厘米,宽2厘米,长10
厘米。
师:为什么先取2厘米,再取10厘米,而不是继续取2厘米?
生l:因为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师:还有不同折法吗?
生2:先对折,再折一小块,再沿着对折的中点痕线量出一个面与一小块一样大,这样相对的面面积相等。(边说边演示)
[第三次折]发现规律
师:其他同学也用这几种方法折一折。折后标上长、宽、高的数据(取整厘米数)。
学生上台板演:
长(厘米) 宽(厘米) 高(厘米)
lO 2 5
9 3 5
8 4 5
7 5 5
师:量出第一次折的特殊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数据。(补充板书6、6、5)
师:这些数据代表了刚才同学们折出的不同的长方体,观察这些数据,你发现有什么共同点?
生l:它们的高是一样的。
生2:它们的长加宽的和是一样的。
师:它们的棱长总和呢?你们有什么办法知道?
生:算一算。
生:一样的,都是68厘米。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说方法。
生:棱长总和一样,表面积也一样,体积也一样,哦,体积不一样。
师:你有什么办法验证你的猜想?
生答算一算,并当下就算。此时,教师提供一个六个面都有纸头的长方体,告诉学生,假如算这样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怎样算,体积怎样算?
学生就开始算,反馈算的方法。
师: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生:(思考片刻后)棱长总和一定,表面积不一样,体积不一样。
生:长宽越接近,高一定,体积越大。
师:你们发现了吗?互相说一说。
师小结:其实,在长方形中,我们已经知道周长一定,长与宽越接近,面积越大,今天,我们发现在长方体中,长宽越接近,高一定,体积越大。
[自主探索]方法的延伸
师: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之间值得研究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体积一定,表面积会怎么样?你打算怎样去研究?
生:做个实验。
生:举个例子。
师:你打算举什么例子?
生:假如体积是160立方厘米。长宽高分别是:4、1、40;10、4、4;20、2、4等。(学生自己去寻找规律)
师总结:我们要带着问题思考,善于发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规律和联系。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五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_人教新课标,共5页。
这是一份五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因数和倍数_人教新课标,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探索交流,解决问题,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回顾整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五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轴对称_人教新课标,共5页。
![数学口算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