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检测题(一)
展开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检测题(一)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面的图形与光在同一介质中的传播方式相同的是( )。
2.汽车驾驶员可以通过后视镜看到车后面的情况,是利用了光的( )的原理。
A.折射 B.反射 C.直线传播 D.传播需要介质
3.如果我们要观察组成太阳光的多种色光,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
A.平面镜 B.放大镜 C.望远镜 D.三棱镜
4.下列物体在受热时不能通过对流的方式传递热量的是( )。
A.水 B.空气 C.铁 D.食用油
5.热水倒在( )里面凉得快。
A.塑料盆 B.铜盆 C.陶瓷盆 D.木盆
6.如图是我国著名的梵净山的蘑菇岩,形成这种地貌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冲刷 B.人为雕刻 C.风力侵蚀 D.火山冲击
7.主要特点是地势低,地表起伏小的地形是( )。
A.盆地 B.平原 C.峡谷 D.山地
8.下列哪项不属于地震的危害( )。
A.房屋倒塌 B.公路毁坏 C.树木被岩浆摧毁 D.铁路变形
9.地震是一种会带来巨大灾害的自然现象,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不适合的是( )。
A.如果在一楼,就迅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
B.如果来不及离开房间就躲藏在床、桌子等坚固的家具下
C.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
D.如果在高层,则乘坐电梯快速离开
10.露形成的气温条件是( )。
A. 0℃以上 B.0℃ C. 0℃以下 D. 无法判断
11.寒冷的冬日早晨,我们会在室内的窗户上看到-层冰花,这是( )。
A.雾 B.霜 C.露 D.云
12.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漂浮在高空就是( )。
A.云 B.雾 C.霜 D.雾霾
13.在测试人的大脑反应快慢时,当尺子掉下时,尽可能捏住它,下列选项中,( )的情况说明
大脑反应快。
A.捏住最上端 B.捏住中间 C.捏住最下端 D.没捏住
14.人的神经系统不包括( )。
A.心脏 B.神经 C.脑 D.脊髓
15.过马路时,看到红灯会停下脚步,发出这个指令的是( )。
A.神经 B.大脑 C.脊髓 D.心脏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每小题1分,共10分)
1.开启的电灯是光源,点燃的蜡烛不是光源。( )
2.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线。( )
3.潜望镜的制作利用的是光的折射原理,其镜片是凸透镜。( )
4.七色光能合成白光。( )
5.在实际的热传递过程中,热传递的三种方式总是独立存在的。( )
6.火山只存在于陆地上。( )
7.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雄伟、高大的山系。( )
8.雾的形成和温度没有关系。( )
9.雨属于降水,而冰雹不属于降水。( )
10.踩到钉子后迅速抬起脚,这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 )
三、连线题(每线1分,共10分)
1.请用线将事例和对应的热传递方式连起来。
(1)用暖手宝暖手
(2)坐在炉子旁感觉到温暖 热传导
(3)铁锅将菜烧熟了 热对流
(4)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 热辐射
(5)空调使房间变凉爽
2.请将下列地形地貌与对应的成因连线。
(1)弯曲的岩层 风的作用
(2)岩石女王头像 河流的作用
(3)亚马孙河 海浪侵蚀
(4)冰川 地震
(5)海岸边的悬崖、拱桥 温度的作用
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小孔成像实验中,小孔成的像是( )像,它的原理是光沿( )传播。
2.我们的脑由大脑、( )、脑干三部分组成。
3.热可以从物体的某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 ,也可以通过直接( ),从一个物体传递给
另一个物体,这种传热方式叫作( )。
4.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 ),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 )
5.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由内到外依次是( )、( )、( )。
6.地壳主要由岩浆岩、( )岩和( )岩三大类岩石构成。
7.当云中的冰晶在下落过程没有融化,就形成了( ),它也是( )的一种形式。
8.( )由神经束组成,连接着脑组织和周围( )
9.( )脑控制右侧身体的运动,( )脑控制左侧身体的运动。
10.人工智能是一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 )功能的新技术;智能机器人可以模拟人类的
( ),拥有一定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实验探究题(共20分)
1.(7分)为了研究火山喷发的成因,小科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火山喷发模拟实验。实验材料:铁盒、土豆泥番茄酱、三角架、酒精灯、护目镜等。
实验步骤:
①在铁盒里放一些( ),堆成山的形状,并在其中间挖个洞。
②向洞里倒入一定量的( ),并用一层薄薄的土豆泥封住洞口。
③将铁盒放到三角架上,用( )加热,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我们看到了( )的现象。
实验结论:土豆泥模拟的是( ),番茄酱模拟的是( ),
火山喷发是由于地下熔融的( )沿着地壳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2.(6分)如图所示,让--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到白屏上:
(1)在白屏.上看到一条彩色带,颜色自上而下是( )种不同颜色,
这一现象说明了太阳光是由( )(填“单”或“多种")色光组成的。
(2)白屏上之所以能出现彩色带是因为光在通过三棱镜时发生了( )
(3)下面现象与该实验现象的原理相同的是( )(填字母)。
A.小孔成像 B.水中月亮 C.雨后彩虹
(4)若用红光单独通过三棱镜,则在白屏上会出现( )种颜色的光,且该光的颜色是( )色。
3.(7分)为探究热是怎样传递的”,小明在一段铁丝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火柴都向下悬挂(如图所示)。
(1)当用酒精灯给铁丝的一-端 加热时(如图1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 由A到E温度逐渐上升
B.由A到E温度逐渐下降
C.A处温度最高,其他位置温度相同且不变
D.A处温度最低,其他位置温度相同且不变
(2)小金采用这个装置做了第二个实验,他将酒精灯放在中间位置,左右各两根火柴(如图2所示)
①A、B、D、E四根火柴的掉落顺序是B、D_____掉落,A、E____掉落。(均填“先"或“后")
②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热总是从_____的一端逐步传递到_____的一端。(均填“高温"或“低温")
(3)小强用同样的装置做了第三个实验,将酒精灯放在图3中A的位置,这时B、C、D、E、F各点上的火柴最先掉落的是_____, 最后掉落的是_____。
六、解决问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降落到地面的雨和雪到哪里去了?空气中的水蒸气又来自哪里? (各写两条以上)
2.说说保护我们大脑的方法有哪些? (写四条以上)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期末检测题一(含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期末检测题一(含参考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连线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检测卷-科学五年级上册苏教版: 这是一份期末检测卷-科学五年级上册苏教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检测题(二): 这是一份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检测题(二),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