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同步教案】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同步授课教案
【同步教案】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 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同步教案】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 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授,练一练,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页。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由生活经验到了解容量概念和认识测量工具,以及认识“升”和“毫升”的过程。
了解容量的含义,会用测量工具测量水杯的容量,能读出包装盒上的液体容量。
积极参与比较、测量等实践活动,体会用工具测量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升和毫升的认识。
难点:容量概念的形成和正确读取量杯量筒液体的多少。
教学准备:
课件、水杯、烧杯、量筒、量杯 学生搜集的包装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三个水杯,出示课件,,请你说一说哪个杯子盛水最多,那个杯子盛水最少?
生:第二个杯子盛水最多,第三个杯子盛水最少。
师:我们一眼就能看出这三个水杯哪个盛水最多,那个盛水最少。下面两个水杯哪个盛水多呢?出示课件,你有什么好方法进行比较呢?
二、新授
1、实验,理解容量的概念。
出示两个杯子。大小不同。
师:哪一杯装水多?有什么好办法?同桌互相讨论一下。出示课件。
生:一样多。 左边的……
2、提出小组合作实验,在实验中考虑有什么好的方法,让学生积极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师:你们都想到了哪些方法,
生1:可以把两个杯子放在一起比一比。
生2:可以把一个杯子装满水,再倒入另一个杯子里。
生3::还可以把两个杯子都倒满水,然后再分别倒进两个一样大的杯子里。 师:同学们真聪明,你们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鼓励的语气。
小结:哪个杯子装水多,我们就说哪个杯子的容量大。出示课件。
3、实验,认识升和毫升。
⑴ 出示两个高度一样、装着饮料的高度也一样、但粗细不同的两个瓶子。
师:老师这里还有两个瓶子。比一比,哪个瓶子装的饮料多?你是怎么比较的,现在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
师生交流。
生1:用一个大杯子,先把一个瓶子的水倒进去,做一个记号,然后倒出来。再把另一个瓶子的水倒进去,和刚才做的记号比较。
生2:分别倒进两个一样大的杯子里,再比一比哪个多。
生3::用量杯也可以测量出哪个瓶里的水多。
师: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许多好方法。那现在,我们就来按刚才的方法试一试吧。
4、实际操作。
师:如果要精确的知道液体的容量,就要用到计量液体的工具。出示量筒和量杯,让学生观察量筒和量杯,发现了什么?
计量液体,如汽油、饮料、药水、等,用升或毫升做单位。,板书:升和毫升。
师:升用字母“L”表示,毫升用字母“mL”表示。,出示课件并板书:学生读一读。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液体用升或毫升来计量?
生:油,牛奶,可乐,啤酒。
用量杯测量两个瓶子中液体的多少。师生一起进行实际操作。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读出两个量杯中饮料所在的刻度。,学生汇报,老师在黑板上记录。
三、练一练
1、怎样使两个瓶子里的水一样多?
分小组进行。,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然后全班交流。
生1:用量杯或者量筒,准确量出同样多的水。
生2:用两个同样大小的杯子,然后分别倒进水,使两个杯子液面高度相同。
2、让学生大声读出包装袋上的容量。
3、让学生独立观察并填空。然后全班交流。,教师出示课件。
4、先请一位学生读题。
生:找四个大小不同的玻璃瓶,分别测量它们的容量。分小组进行实验,完成后汇报结果。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哪个杯子的容量大,哪个杯子容量小。课件展示。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得愉快吗?谁能说说你的收获是什么?
五、作业布置:
测量自己家四件容器的容量。
板书设计:
升和毫升
计量液体,如汽油、饮料、药水、等,用升或毫升做单位。
升 L
毫升 ml
教学反思:
升和毫升的初步认识中,容积的计量工具是量筒和量杯。教师在课前准备好演示的教具是必不可少的。并且要求学生在生活中了解哪些物品标签上使用的是升和毫升。
由于升和毫升的认知本身就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时会感到比较枯燥,产生一定的困难。为了能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升和毫升的容量单位,积累较多的直观经验,创设教学情境,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结合生活实际,渗透一些科学知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同步教案】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课时 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简介计算工具的演变,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同步教案】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1课时 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体会平均数,认识平均数,求平均数,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同步教案】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课时 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认识自然数,认识奇数,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