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教案】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七课时:整理与复习 教案
展开第五单元第七课时 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48页、49页,复习除法的意义和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提示
本节课是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整理与复习,教材安排了4道复习题和4道练习题,最后设计了“数学冲浪”,主要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并巩固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复习时,教师要先了解学生对除法的含义是否已经清楚,要注意检查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是不是能熟练地计算除法算式。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中的习题,“数学冲浪”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集体完成。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获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成就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复习除法的含义,巩固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能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除法的初步认识和用口诀求商等知识的复习和提高的过程,更深入的理解除法的含义以及乘除法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并能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图片
学具准备: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小朋友们,今天“智慧星”有来到我们班做客啦,小朋友们高兴吗?“智慧星”最喜欢和爱动脑筋的同学做朋友了,今天我们和“智慧星”一起复习和整理这一单元的知识,看谁能成为“智慧星”的好朋友。
二、复习巩固
1.师:“智慧星”先要考考大家,请同学们说一说在本单元你都有什么收获,学到了哪些知识。
生1:我明白了除法的含义。
生2:我知道除法和乘法有紧密的联系,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生3:我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生4:我会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师:“智慧星”对大家的回答非常满意,它要和这些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做朋友。(给回答问题的同学贴上小星星。)
2. 复习除法的认识
(出示教材48页复习题第1题)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能根据这幅图列出除法算式吗?在练习本上写一写,然后再交流一下。
(学生独立完成复习题,然后交流)
生:8÷2=4(人)8÷4=2(组)
师:你能说出这两个除法算式中各个部分的名称吗?
生:在8÷2=4这个算式中,8是被除数,2是除数,4是商。
师:你能说说除法算式表达的含义吗?
生:8÷4=2表示把8个人,每4个人一组,可以分2组。
3.复习“平均分”
(出示教材48页复习题第2题)
师:“智慧星”说,会观察、爱思考的孩子最可爱了,小朋友们,快点来观察这幅情境图吧,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6个足球,平均分给3个班,每个班分得几个?
生2:12个篮球,平均分给3个班,每个班分得几个?
师:很好,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并用手中的图片分一分。
生1:6÷3=2(个)每班2个足球。
生2:12÷3=4(个)每班4个篮球。
师:小朋友们真是善于观察、乐于思考的好孩子,“智慧星”很喜欢你们哦,它又找到了几个好朋友。(给积极回答问题的孩子贴上小星星)
3. 练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师:哪位小朋友可以用“五六三十”这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和两个除法算式?先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一写,然后和同桌说一说吧!
生:5×6=30 6×5=30 30÷5=6 30÷6=5
师:同桌互相说口诀,写算式,看哪组写的最多最好。
4.练习用除法解决问题。
师:小朋友们真是太棒了,“智慧星”越来越喜欢你们了呢!它想带大家去购物,(课件显示教材48页第4题)小朋友们帮它算一算……
(1) 买4支自动铅笔需要几元钱?
(2)明明买了一种笔,正好用了12元。他可能买了哪种笔,买了几支?
(3)英英有20元钱,她买哪几种笔正好能把钱用完,各买几支?
(学生先独立思考,列式解答,然后小组内交流)
师:小朋友们谁还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
生1:用15元可以买几支钢笔?15÷5=3(支)
生2:小红用9元钱买了3支笔,她买的是哪一种笔?9÷3=3(元)
……
三、实践新知
1. 想一想,写一写。
(1)写出下面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8 ÷ 6 = 3
( ) ( ) ( )
(2)15÷5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
(3)计算20÷5,可以想( )的乘法口诀。
(4)李叔叔写了25个大字,每行写( )个,5行正好写完。
2. 在 里填上“+、-、×、÷”。
20 4 = 16 12 3 = 4 8 2 = 4
24 4 = 6 16 4 = 20 2 6 = 8
9 3 = 3 18 3 = 6 15 3 = 12
3. 每只猴子几个香蕉?
4. 某种牛奶每箱18盒,排成3层,平均每层多少盒?
5. 教材“练一练”第1题。
答案:1. (1)被除数 除数 商 (2)15 5 3
(3)5 (4)5
2. - ÷ ÷ ÷ + + ÷ ÷ -
3. 12÷6=2(个)
4. 18÷3=6(盒)
四、达标反馈
1. 口算
20÷5 18÷3 16÷4
24÷6 36÷6 20÷4
2. 选择
(1)小玲用了5分钟做了20道题,平均每分钟做( )题。
A. 5 B.4 C.15
(2)某服装店3天共卖了12套运动服,平均每天卖( )套。
A.4 B.3 C.5
(3)公园里中了( )行垂柳,每行4棵,应有( )棵。
A.3,16 B.4,16 C.5,25
(4)婷婷用了18元买同一种饮料,她买的是( )。
A. B. C.
每杯4元 每杯5元 每杯3元
3. 小红帽、猎人和外婆齐心协力打死了大灰狼以后,小红帽想起自己给外婆带来的12块蛋糕,就邀请猎人一起享用这些蛋糕,他们每个人平均吃几块?
4. 教材“练一练”第2题、3题。
答案:1. 4 6 4 4 6 5
2. (1)B (2)A (3)B (4)C
3. 12÷3=4(块)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了复习和整理,小朋友们再回忆一下,这一个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我了解了除法的含义,可以根据具体事例列出除法算式……
生2:我学会了除法中各部分的名称,可以根据乘法口诀写出除法算式……
生3:我会用乘法口诀非常熟练地计算除法……
生4:我可以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六、布置作业
1. 教材“练一练”第4题。
2. 判断正误。
(1)被除数是12,除数是3,商是5。( )
(2)妈妈买了8个苹果,小明每天吃2个,5天吃完。( )
(3)计算16÷4,可以想4加12等于16,所以16÷4=12。( )
(4)玲玲有4块巧克力,分给4个小朋友,可以列式为4÷4=1。( )
3.
(1)把这些西红柿平均放到2个篮子里,每个篮子( )个。
(2)把这些西红柿平均放到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 )个。
4. 根据“二五一十”这句口诀,写出两个除法算式和两个乘法算式。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整理与复习教案的设计在创设情景,引入复习环节通过让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的新知识,调动学生的思维,自然地过渡到第二环节进行建构网络。建构网络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设计这一环节时,我没有直接放手给学生自主建构,而是结合四道复习题目进行建构网络,让学生回忆起本单元所学内容。第三环节的练习题本着由易到难的规律来设计的。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容易持久,单调的练习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降低复习的效率,所以我在练习设计中尽量多的变换练习形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