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4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单元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单元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共37页。
带上童真,踏上发现之旅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学段(1~2年级)中指出,学生应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还应具备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的能力。本单元设计遵循部编版教材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的特点,借助插图和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力求使学生习得从课文中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启发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情感,积累语言,彰显了语文课程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引导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本单元围绕“观察”这个主题编排了《雪地里的小画家》《乌鸦喝水》《小蜗牛》3篇课文。这些课文都以动物为主人公,充满了童真和童趣,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从人文的角度看,编者意图通过学习本组课文,让学生体会到,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那么学生现有的观察的能力水平如何呢?在本册第四单元《四季》一课中就设计了这样的练习“你喜欢哪个季节?仿照课文说一说”,通过完成练习发现学生存在想法单一,脱离生活实际的情况。一年级学生的经验少,观察能力比较差,而且课文篇幅越来越长,有的课文还没有注音,因此在教学中就要借助插图与想象来阅读理解课文。
从语文要素的角度看,在第六、七单元明显地突出课文学习时就“信息提取”这一语文要素连续进行专项训练。从第六单元《青蛙写诗》中提出“青蛙写诗谁来帮忙”的圈词,到第七单元《项链》中提出“大海的项链是什么”画句,再到第八单元《乌鸦喝水》中提出“乌鸦用什么办法喝着到水的”,都是让学生用一两句话说出完整的信息,体现了语文要素的层递性。(如下图)
本单元的3篇精读课文一共配有6副精美的图片。通过前几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所以本单元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图文对照的方式进行读文,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并引导学生通过从文本中提取相关信息来促进阅读理解。
课文
人文主题
语文要素
第四单元
1.秋天
2.小小的船
3.江南
4.四季
自然
1.认识段和篇。
2.仿说,练习表达。
第六单元
5.影子
6.比尾巴
7.青蛙写诗
8.雨点儿
想象
1.学会提取信息。
2.认识标点,读好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停顿。
第七单元
9.明天要远足
10.大还是小
11.项链
儿童生活
1.培养学生初步的辨析能力。
2.借助生活语言来表达。
第八单元
12.雪地里的小画家
13.乌鸦喝水
14.小蜗牛
观察
1.学生学会提取信息。
2.借助插图猜读课文。
本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1.认识“群、竹”等39个生字和“反文旁、王字旁”2个偏旁;会写“竹、牙”等14个字和“横折弯钩”1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认识自然段。
3.借助图画,自主阅读不全文注音的课文。
4.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一些自然常识,激发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生活的兴趣。
5.背诵《雪地里的小画家》。
6.拓展积累由熟字构成的12个新词,学习写新年贺卡。
7.了解汉字“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8.把《春节童谣》读给大人听,分享过年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之一是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在第六单元已经教给学生根据问题,圈圈画画找出相关信息的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要继续引导学生继续借助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从课文中提取相关的信息,再和大家交流。本单元的另一个教学重点是借助图画阅读课文。本册教材首次出现了没有注音的课文,要引导学生利用课文中图文对应的特点,借助图画理解课文内容,并借助图画猜一猜不认识的字。
本单元的总体构想:
本单元的主题是“观察”,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活动。“观”指看、听等感知行为,“察”即分析、思考等思维活动,所以,观察不只是视觉过程,而是以视觉为主,融其他感觉为一体的综合感知,而且观察包含着积极的思维活动。本单元的学习就围绕“观察”开展了丰富有趣的活动:小眼睛看不同(根据学生喜爱直观、有趣的游戏这一特性,设计找动物们脚印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小动物们脚印的不同之处)、巧手画四季(让学生通过制作连环画阅读卡,借助图画自主阅读课文,发现四季的特点)、小脑袋想办法(通过做实验的活动,让学生懂得遇到困难,要留心观察,动脑筋想办法)、小嘴巴爱表达(通过角色扮演,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力图通过主题活动,使学生习学习提取信息、借助图片阅读的学习方法,同步发展学生从视觉感知到综合感知的递增式发展。从激活观察的兴趣到发现生活处处有学问,最后到懂得留心观察可以解决生活问题的道理,层层深入,最终实现遵循文本特质,关注学生获得的理念。
分课设计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图文对照、象形字的演化、结合生活实际等方式,认识“群、竹”等10个字。读准多音字"着"。
2.借助已有的写字技能,端正书写“竹、牙”等5个生字和“横折弯钩”1个笔画。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初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以及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课时分配
2课时
三、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雪景,激趣导入
教师播放雪景图片,揭示课题——雪地里的小画家。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请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圈一圈不认识的生字。
2.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教师引导:词语宝宝的名字我们都能叫的出来,可是生字宝宝的样子,你能想办法记住它们吗?
(1)出示“睡”字,认识“目字旁”。
教师边做动作边解释:上眼皮垂下来,与下眼皮紧紧合起来,因为和眼睛有关,所以睡字是“目字旁”。
(2)交流识记方法。
①“加一加”识记生字,如“‘力’字加上两点是‘办’字”等。
②图示识记“竹”字。
教师出示竹子的图片来帮助学生认识“竹”字,建立“竹”字与具体事物的联系。让学生能更为直观地认识和理解文字。此外“竹”字由两部分组成,教师需引导学生分辨左右两部分的异同。
③组词识字。
教师引导学生用熟字组新词的方法来认识新字,如“参加、一群、睡着”等。
2.依据课文语境,识字生字和词语。
①教师:去掉拼音,拼音宝宝突然不见了,你还能认识这些词语吗?(教师引读,男生、女生对读)
②教师:小动物们画了什么?(预设: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
【设计说明】识字教学如果单纯讲解一个个生字,学生一定会感到枯燥乏味。借助多种识字方法,让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认识和巩固生字,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效果。
(三)整体把握,了解大意
1.引导学生给课文标序号。
(1)教师: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句话?(学生数一数,纷纷回答)
(2)让学生给课文句子标上序号。
2.角色扮演,趣读课文。
提示:重点指导“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它在洞里睡着啦”这句话,引导学生辨析多音字“着”的不同读音。
(四)写字指导
1.教师出示田字格中的“竹、牙、用”,学生看范字,注意抓住在田字格里的关键笔画,观察字形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边示范边提示书写要领,学生跟着书空。
3.写完后,学生之间互评,教师选择典型例子,先展示优秀作品,评价要点与之前的书写要领,学生跟着书空。
4.写完后学生之间互评。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书写姿势是否正确,并及时纠正指导。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读好第一句
1.教师播放下雪的录像。(师生接读)
2.教师:下雪了,你最想做什么?(创设情境,教师再次引导学生接读:“下雪啦,下雪啦!”)
【设计说明】这个环节,设计分两步走:第一步,播放录像,呈现真实情境,由画境作用于心境,激起一种现场感;第二步,问学生下雪时他们最想做什么,目的在于使学生入境入情,自觉参与雪地游戏,唤起他们的真实体验。
(二)图文结合,理解量词
1.教师出示两个句子:“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和“雪地里来了一个小画家。”并出示两幅图片:一幅有鸡、鸭、狗、马四种动物,另一幅只有一只小鸭。
教师:小朋友能不能给上面的两个句子配上对应的图画,再说一说理由?(指名学生回答)
2.教师总结:原来,很多人,我们用“一群”;只有一个人,我们用“一个”。
3.练习。
教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一群,什么是一个,老接下来师想考一考大家,请同学们将“群、个”填入正确的括号里。
群 个
(1)有一( )朋友,在给我们发糖果,她是谁,哦,是我们可爱的同学。
(2)今天来了一( )同学,来和我们做游戏,我们高兴极了!
【设计说明】群与个都是量词,直接体现物体的数量。通过练习中对“群、个”的比较和运用,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言语实践能力。
(三)游戏中,认识脚印形状
1.根据句式说话。
(1)教师:下雪了,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他们都是谁呀?你能不能这样说一说?
(2)教师出示句式,指名学生说一说。
下雪了,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有( ),有( ),有( ),还有( )。
2.教师领导学生玩贴图小游戏:这些小画家都分别画了什么呢?请同学们拿着枫叶、竹叶、月牙、梅花到黑板上贴一贴。
3.读一读。
(1)请学生对着黑板上的贴画读一读。(预设: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2)师生合作读:老师念“小鸡”,同学们念“画竹叶”,看谁反应快。
(3)男生、女生合作读。(男生念“小鸡”,女生念“画竹叶”)比一比是男生读的好,还是女生读的好。
【设计说明】这个环节的重点部分,是为了解决认知不同动物脚印的形状。第一步是让学生拿着贴画去黑板上贴,第二步是构成一个思维聚点:为什么这样贴?或为什么不这样贴?学生是怎么回答的,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四)以读带讲,读出感情
1.师生合作读课文最后四句。
2.教师:同学们,老师读“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这句话时,你听出了什么?
3.教师引读:青蛙为什么没参加?——
学生接读:他在洞里睡着啦。(注意:引导学生读出轻声的感觉)
4.熟读补白,背诵课文。
(五)生字书写指导
(1)请学生扩词练习“群、竹”等10个生字。
(2)掌握关键笔画:学生已有一定的写字经验,因此教师只需要重点指导“马”字的“竖折折勾”笔画和“几”字的“横折弯钩”笔画。
(3)学生独立书写生字。
(六)发散思维,又增新趣
请学生阅读绘本《谁的脚印?》,并完成表格。
找脚印游戏(贴图)
动物
小鸡
小狗
小鸭
小马
……
足迹
……
12.《雪地里的小画家》学习单
一、 认真读课文,找一找,圈一圈,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他们画了什么?
二、 有趣的活动——小眼睛找不同。
小动物们地脚印有什么不同?连一连。
三、 书写汉字。(☆级仿照提示写正确,☆☆级仿照提示写整洁,☆☆☆级仿照提示规范、美观)
评价: ☆级 ☆☆级 ☆☆☆级
13.《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归类识字,认识“乌、鸦”等11个生字和“反文旁”1个偏旁。借助以往的写字经验,端正地书写“只、石、多、出、见”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教给学生阅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用“渐渐”说句子。
3.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二、课时分配: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教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则谜语,看谁猜得准。(身穿黑袍子,长个丑样子,懂得爱妈妈,是个好孩子。猜一动物)
2.教师板书课题,拼读生字“乌、鸦、喝”,学生齐读课题。
3.学习“乌”字。
教师出示图片,说一说小乌鸦长什么样。学生认读“乌鸦”这个词语。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一圈,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教师出示课文第一句: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1)请学生想象乌鸦会去哪里找水喝。
(2)随文识字,教学生字“处”和“找”。
3.出示词语,集中识字。
(1)教师出示生字:瞧,这些生字宝宝都跑到大屏幕上来考大家了,同学们有信心过关吗?
到处 找水 旁边 许多 办法 放进 升高
①学生自由读一读。
②学生自愿读一读。
③教师任意指名学生读。
④全班齐读。(先带拼音读词语,再去掉拼音读词语,然后读无拼音的字)
(2)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识记生字。
①尤其要将“处”与“放”对比进行学习。
②先回顾已经学过的偏旁“折文旁”,再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认识“反文旁”,并把这一新偏旁的名称板书在黑板上,引导学生齐读。
(三)整体感知,把握大意。
1.引导学生给自然段标序号。
2.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3.课题是“乌鸦喝水”,找一找,文中哪些词语是带“喝”的词语,把它画下来,读一读。(预设:找水喝——喝不着——喝着水)
(四)巩固识记生字
1.教师出示儿歌,复现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学习。
2.师生玩猜字谜活动,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五)写字指导:“多、出、只”
1.发现规律。
教师出示田字格中的“多、出、只”:同学们,要想写好这四个字,你们有什么好建议呢?(指名学生回答)
2.重点指导。
师生合作发现“只”的最后一笔是点,重点指导“出”的笔顺。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独立练写,师生评价交流。
第二课时
(一)游戏导入,巧辨字
教师出示生字,导入:咱们先来做个小游戏——找不同,老师出示三组词语,看谁能很快识别出来。
乌——鸟 找——我 口渴——喝水
【设计说明】深读课文从复习旧知导入,既巩固了识字学词,又为进入深读铺垫了切入点“水”,既具有针对性,又富有语文训练的效益。
(二)品读文本,抓线索
1.读课题抓文眼。
教师:在读课题“乌鸦喝水”这四个字时,有一个字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乌鸦,影响着小乌鸦的心情,是哪个字?(水)
2.读文本,找文线。
(1)教师解释:这普普通通的“水”在口渴极了的小乌鸦眼里却是那么珍贵。
(2)教师出示课文中带有水的词语:“水不多、喝不着水、水渐渐升高、喝着水了”。
【设计说明】以文眼“水”作为深读的切入点,并且以找出带“水”的词语作为引导学生读解课文的线索。
(三)激活思维,想办法
1.提供支架。
教师:你们瞧,所有带水的词现在都已经被请上来了!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跟乌鸦先生一起去找水了。一路上,你可以想象下面四个镜头中的任意一个。
教师出示:
①可以想象乌鸦到处“找水”时的样子。
②可以想象乌鸦发现“有水”时的样子。
③可以想象乌鸦发现瓶子里的“水不多”“喝不着水”时的样子。
④可以想象“水渐渐升高”,乌鸦“喝着水了”时的样子。
教师:我们来看一下,谁是想象王国中的能手,有信心吗?来,先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指名学生说一说)
2.学生反馈。
(1)有学生想象乌鸦到处“找水”时的样子。
①教师相机渗透理解“到处”一词。
教师:哦,我们刚才都想象到了乌鸦飞到过很多的地方,可是,课文只用了一个词就概括出来了。(到处)
②随机朗读。
教师:请大家带着自己不同的想象去读一读课本上乌鸦到处“找水”的句子。
(2)有学生想象乌鸦发现“水不多”“喝不着水”时的样子。
教师相机渗透理解“可是”一词,并让学生用“可是”造句。
3.实验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体验“乌鸦放小石子”的情境,感受“水渐渐升高”,乌鸦“喝着水了”时的样子,并提问:你还有哪些好办法可以帮助乌鸦?(指名学生说一说)
(四)悟读文本明文理
1.引导明理。
教师:同学们,一只小乌鸦从“喝不着水”到最后想尽办法“喝到水了”。你有什么感受呢?(指名学生说一说)
2.渗透文理 。
教师:遇到困难就退缩的人是软弱的人,想办法解决的人才是了不起的人!
3.尝试背诵《乌鸦喝水》这篇课文。
(五)写字指导:“见、石”
1.发现规律。
教师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见、石”:同学们,要想写好这两个字,你们有什么好建议呢?(指名学生说一说)
2.师生说一说“见、石”这两个字的特点。
3.指导学生书写。
方法:观察——跟着课件书空——在桌子上写——写在田字格里
(六)拓展阅读,升华情感
学生拓展阅读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的故事。
(七)板书设计
13.乌 鸦 喝 水
加一加
比一比 找水喝──喝不着──想办法──喝着了
换一换 (遇到困难 肯动脑筋)
13.《乌鸦喝水》学习单
一、圈出生字,与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二、有趣的活动——小脑袋想办法。
教师出示实物,学生演示乌鸦是如何喝到水的,并并学生开动脑筋想一想还有什么好办法帮助乌鸦喝到水。
三、书写汉字。(☆级仿照提示写正确,☆☆级仿照提示写整洁,☆☆☆级仿照提示规范、美观)
评价: ☆级 ☆☆级 ☆☆☆级
14《小蜗牛》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课文配图、结合生活实际等方式,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借助以往的写字经验,端正地书写“对、妈、全、回”4个生字。
2.学生借助图画,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初步培养寻找信息的能力,初步体会童话反复的叙事结构。
3.通过看图、朗读等方法品读语句,感受童话的情趣。
二、课时分配
2课时
三、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播放歌曲: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唱的是哪种小动物。你们见过蜗牛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小蜗牛的故事。(板书:小蜗牛)
2.学生齐读课文题目。(教师出示蜗牛图片,并进行简介)
3.学写“牛”字。
教师强调书写时,要注意“牛”字的第一横短,第二横长,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4.教师:这篇课文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设计说明】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用歌曲和图片导入新课,形象直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以“这篇课文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事呢”为引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借助图画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遇到读不出来的地方看图进行猜想。
2.全班交流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在交流中,帮助学生把猜读过程中的错误改正过来。
3.学生自由读课文,力求正确,教师巡视指导。
(三)借助插图,认识四季
1出示课本上的四幅插图和四个句子,了解树木四季的变化。
树叶全变黄了。
树叶全掉了。
小树发芽了。
小树长满了叶子,树叶碧绿碧绿的。
2.学生将插图与句子进行配对,并读准这四句话。
(四)了解景物变化,认识四季
1.教师出示图片(草莓、蘑菇……),学生根据图片猜读字音。
2.看图猜季节。
请学生把表示四季的词语放到相应的小树的图下面。
3.看图说句子。
小树( ),已经( )了。
树叶( ),地上( ),已经是( )了。
【设计说明】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认读文中的难点句,不仅是本课“借图猜想”阅读方法的渗透,也是生字认读任务的分解。
(五)生字书写指导
1.请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范写生字,特别强调“对”字的“又”变成部首时,第二笔是点,不是捺;右边的“寸”要比“又”低一点,最后一笔点要写在田字格的十字交叉点上。
3.学生动笔写一写生字,集体讲评。
【设计说明】本课的生字新词比较多,而且课文没有拼音,这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所以,从范读开始,教师就提出注意字音的要求,并在下面的自由读中安排同桌互相帮助,使学生能自主识字,并学会向他人请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测,回顾内容
1.教师:再读一读课文,你有什么发现?(指导学生读好语气词和轻声词)
2.请学生读词语,并试着连成一句话。
【设计说明】既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朗读课文做好铺垫。
(二)品读童话,感知语言特点
1.教师请学生观察课文的插图,自由朗读课文:你能找出图画分别对应的段落吗?(引导学生再读课文)
2.教师:想一想这篇课文写了哪几个季节?请用笔画出描写季节特点的句子,多读几遍,然后完成结构图。(主要是小树的变化)
【设计说明】对照课文,观察插图,找出图画对应的段落,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再借助结构图,梳理课文信息,了解课文内容和叙事特点。
3.朗读课文,感知语言特点。
(1)对照图画,轻声朗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
教师:说一说小蜗牛听了妈妈的话,看到妈妈说的景色了吗?为什么?你发现小蜗牛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词语、句子中感受到的?(指名学生说一说)
(2)①教师:“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应该怎么读?(指名学生回答并读一读)
②教师扩展:“好久”还可以换成哪个词语?(指名学生说一说)
(4)①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已经”的意思,并让学生用“已经”一词进行说话练习。
②教师:你从蜗牛妈妈的话中读出了什么?(小蜗牛动作慢,妈妈很着急)应该怎么读?(指名学生读一读)
(5)教师:小蜗牛都看到了哪些景物?分别是什么样的?还可以怎么说?完成填空。
的树叶、 的草莓、 的雪、 的蘑菇
(6)创设情境,师生诵读课文。
(7)教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蜗牛呢?在学习生活中,你愿意做一只坚持的小蜗牛吗?(指名学生说一说)
【设计说明】找出相关语句,让学生置身其中,感受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有感情地朗读训练,理解文本内容,构建人物形象并体会童话重丰富的情感。
(三)比较阅读,感悟结构特点
1.比较阅读。
(1)教师:通过小树的变化,你发现了什么?
(2)教师:和小组的同学自由朗读课文的第3~8自然段,比较一下,每个自然段有几句话?哪些语句重复出现?这几个自然段在故事情节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指导学生理解童话故事“反复”的叙事特点。
教师小结:像这样几个自然段都是一个写法,我们叫它们结构相同,写法相似,这是童话故事反复式的叙事结构特点。
3.教师引发学生思考:童话故事反复了几次?反复情节能调换顺序吗?
(教师渗透知识: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季,四季交替循环往复)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反复的结构特点。
【设计说明】先借助结构图,找出重复的语句,再通过比较阅读,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学生对童话的篇 章结构有初步的整体认识,然后借助“微课”功能,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初步感悟童话的反复结构。
(四)生字书写指导
(1)对生字进行扩词练习。
(2)教师教学关键笔画,引导学生先观察字的结构,提示注意偏旁相让后带来的字形变化。
(3)学生独立书写生字。
(五)绘本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绘本《米拉的大发现》,激活学生观察的兴趣,延伸理解相关科学知识,增强学生借助图画进行阅读的能力。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将阅读由课内延伸至课外,从单篇走向互文,逐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单元学习单
一、圈出不认识的生字,与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二、有趣的活动——巧手画四季。
认真朗读《小蜗牛》仔细观察插图,制作连环画阅读卡。
三、书写汉字。(☆级仿照提示写正确,☆☆级仿照提示写整洁,☆☆☆级仿照提示规范、美观。)
评价: ☆级 ☆☆级 ☆☆☆级
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将观察、想象与表达有机整合,引导学生在观察图画中放飞想象,当众表达。
2.乐于交流,大胆地把自己想到的方法说清楚。
3.积极参与讨论,能选出自己喜欢的方法,并能说出理由。
4.在故事情境中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时分配
1课时
三、学习过程
(一)情境之中,激发兴趣,练习表达
教师联系生活营造一个趣味化的情景:森林王国要举办万圣节晚会,小动物们都在积极地筹备晚会,小兔子想为晚会做一个大大的南瓜灯,于是就来到了地里准备摘一个大南瓜回家。小兔蹦蹦跳跳地来到南瓜地里一看,哇!你们瞧,这是一个怎样的南瓜?
1.句式练习表达。(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大小、重量上进行多角度表述)
小兔看见了一个又____又_____的南瓜。
教师导语:小兔子看着这又大又圆的南瓜,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指名学生说一说)
2.学生借助“放大观察”仔细看图,体会运南瓜的困难。
【设计说明】教学伊始,用图片、故事来吸引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带着一颗好奇心,不知不觉地走进童话故事的情境中来,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提供支架,拓展思维,大胆表达
1.启发思维,同桌交流。
(1)教师岀示情境图二,激发学生思考。
教师:小兔该怎么把南瓜运回去呢?你能帮他想一想办法吗?(学生纷纷讨论)
(2)同桌之间交流自己想出的办法。
2.动画课件,提供支架。
教师:这时,小兔想起妈妈说过遇到困难,不要着急,要静下心来想办法。此刻,小兔的脑海里出现了在来的路上看到的情景。(出示图片)
3.启发思维,同桌交流。
教师:生活中看到的这一切会给小兔带来启发吗?他会想到用什么办法运回南瓜呢?(出示交际要求: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4.全班交流,儿歌呼应。
(1)学生说一种方法,便指导学生说清楚。
(2)学生边说边演示,教师相机出示儿歌呼应。如:小兔子,开卡车,滴滴滴滴,运南瓜;小兔子,滚南瓜,咕噜咕噜,滚南瓜;小兔子,踩滑板,刺溜刺溜,运南瓜。
【设计说明】学生通过独立思考(酝酿)——同桌交流(互助)——全班交流(分享)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尽情地说出自己所想出的运南瓜的方法。
(三)多项互动,推荐方法,巩固表达
1.师生交际互动。
教师戴上头饰扮演小兔,与学生对话互动。(渗透交际应对)
教师:我就是小兔子了。同学们,有什么办法请告诉我呀!我想听你说。(提示:在交际互动中,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这个方法的原因)
2.生生交际互动。
提示:一名学生扮演小兔,其他学生向他推荐方法。教师引导他们进行交际互动,促进口语交际活动中语言的“有来有往”。
【设计说明】学生互相推荐喜欢的方法,促进口语交际活动中语言的“有来有往”。通过转换角色、多向互动突破难点。
(四)表演体验,组织评价,完善表达
教师出示课本上第三张插图:小兔子用同学们推荐的方法把南瓜运回家了,想一想,小兔的妈妈有可能会问什么?同学们表演一下《小兔运南瓜》这个故事吧!
1.表演体验。
教师在组内角色扮演的练习过程中相机指导,选择用不同方法运南瓜的小组进行展示,以演促说,让学生体验表达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更多的生成。
2.组织评议。
让更多的学生在倾听、观察中巩固口语交际对听、说、礼的要求。
3.师生共同总结:在口语交际过程中,要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设计说明】通过表演再次强调了“大胆说”的交际要求,加深了学生的认识,使其回味深长。
(五)延伸阅读,拓展知识,提升表达
选取与本课目标相关的绘本《会分享,得体地说》,借助图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树立学生的交际自信。
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学习单
1.观察图一:句式练习表达。(从颜色、形状、大小、重量上多角度表述)
小兔看见了一个又____又_____的南瓜。
2.观察图二:小兔该怎么把南瓜运回去呢?你能帮他想想办法吗?
3.读儿歌,填一填。
小兔子,(滚南瓜),咕噜咕噜,运南瓜。
小兔子,(开卡车),滴滴滴滴,运南瓜。
小兔子,(踩滑板),刺溜刺溜,运南瓜。
小兔子,(找朋友),齐心协力,运南瓜。
小兔子,( ),( ),运南瓜。
4.分角色表演《小兔运南瓜》,提示:小兔用什么办法把南瓜运回家,想一想小兔的妈妈可能会问小兔什么?
《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能正确读4组表示职业和工作地方的词语,认识“工、厂、医、院、生”5个生字,会写“工、厂”2个生字,并能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其他职业。
2.拓展积累6组熟字构成的新词,掌握祝福语的写法。
3.了解汉字书写“先中间后两边”和“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按照笔顺规则书写汉字。
4.朗读和背诵古诗《风》。
5.和大人一起读《春节童谣》,了解春节习俗,体会童谣中的淳朴情趣。
二、课时分配
2课时
三、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教师设疑: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的职业是什么吗?(学生们纷纷回答)
2.教师:通过我们的交流,老师知道同学们已经了解了很多职业名称。现在,我们再来认识一些工作地点和职业名称吧!
【设计说明】开课伊始,将学生在生活中累积起来的体验与第一环节内容结合起来,这既唤醒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又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为新课的开展做好了铺垫。
(二)识字加油站
1.认识4组词语。
(1)教师出示“学校、工厂、医院、军队”以及“教师、工人、医生、军人”的图片: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这几幅图分别是什么地方?这些人又是做什么工作的呢?
(2)学生自由地读词语,注意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和词语多读几遍。
(3)同桌互助识字,检查生字词的认读。
(4)去拼音读,开火车读,抽查读,男生、女生合作读。
(5)组织活动:我会给词语找朋友。
教师: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找朋友的小游戏。先看老师做示范:“学校里有教师,教师在学校里。”下面请同学们模仿老师的说法说一说。
( )里有( )。
( )在( )里。
(6)拓展交流: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职业?他们在哪里干什么呢?
2.认识“工、厂、医、院、生”5个生字。
(1)教师出示“工、厂、医、院、生”生字:同学们,你们会用什么好方法来记住这5个字呢?
(2)全班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3.学写“工、厂”2个生字。
(1)教师指名学生认读“工、厂”这2个生字,并给“工、厂”进行组词。
(2)学生观察“工、厂”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范写并提示书写要点,学生书空。
(3)全班交流,教师展示书写美观的作品。
【设计说明】一年级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喜欢看色彩鲜艳的图片,有趣的看图识字可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字义。
(三)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
(1)教师出示词语卡片。
果皮 树皮 加法 办法 旁边 两边
许多 也许 到处 四处 学生 生气
教师:同学们,你们会读这些词语吗?鼓励学生把这12个词语读正确,及时反馈“旁、两、到、处、许、生”的读音。
(2)学生用多种方式读词语。
(3)教师:同学们,这些词语中藏有一个小秘密,你能发现吗?(每组词都有一个相同的字)
(4)让学生用一字开花的方法积累词语。
2.写新年祝福语。
(1)说祝福。
教师:同学们,新年就要到了,你们想把美好的祝福语送给谁呢?你要祝福他什么呢?(学生交流自己的新年祝福语)
(2)课件出示新年贺卡,明确祝福语的格式。
教师让学生读一读新年贺卡上的祝福语后,引导学生说一说祝福语的格式:首先,我们要顶格写接受祝福人的名字,其次,要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上祝福的话,最后,在右下方写上送祝福人的名字,并在祝福人名字的下方写上时间。
(3)学生模仿课件上的书写格式,写祝福语。
(4)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贺卡,并相互送贺卡。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了解贺卡的写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学习语文的成功感、快乐感,并引导学生心中有他人,能给他人带去快乐。
第二课时
(一)书写提示
1.读汉字,组词语。
2.教师范写“小、水”,学生书空并观察“小、水”的书写过程。
(1)让学生说一说在书写这两个字的过程中,其共同的笔顺规则。
(2)课件出示笔顺规则:先中间后两边,学生齐读。
(3)教师:你还知道哪些字的笔顺规则是“先中间后两边”的?(预设:木、山……)
3.教师指名学生范写“月、问”,其他同学书空。
(1)让学生说一说在书写这两个字的过程中,其共同的笔顺规则。
(2)课件出示笔顺规则:先外后内,学生齐读。
(3)教师:你还知道哪些字的笔顺规则是“先外后内”的?(预设:闪、用……)
4.学生练写“小、水、月、问”。
5.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学期所学的笔顺规则,并举例。
【设计说明】让学生了解笔顺规则旨在让学生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生字,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日积月累
1.猜谜语,导入古诗。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注意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时要多读几遍。
3.指名学生朗读古诗,教师相机指导“解、能、斜”的读音。
4.加上动作,师生合作读古诗。
(1)教师:同学们,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动作把这首古诗给演出来哦!(组织学生表演)
(2)教师读古诗,学生表演读。
(3)同桌一人读古诗,一人做动作。
5.尝试背诵古诗。
(1)教师出示需要填空的古诗:同学们,现在,你们对着屏幕能将这首古诗补充完整吗?(指名学生补充古诗)
(2)指名学生尝试背诵,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内容,齐背古诗。
【设计说明】以谜语激发兴趣,再用给古诗加上动作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内涵。在学生读懂古诗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背诵,有利于学生增加古诗文的积累。
(三)布置作业
1.将古诗《风》背给家人听。
2.和家长一起读《春节童谣》,与家长进一步交流中国民俗文化的特色。
学习单
一、 看图连一连,和同学、教师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职业?
( )里有( )。
( )在( )里。
二、读一读下面的词语,请你再给画线的字组出不同的词语。
果皮 树皮 加法 办法 旁边 两边
许多 也许 到处 四处 学生 生气
三、根据提示词,画贺卡。
2
提示卡:妈妈: 祝您节日快乐!、 小华 12月31日
单元学习单
一、 读一读下面的生字,圈出不认识的字,和同伴一起交流。
群 竹 牙 用 几 步 为 参 加 洞 着
处 找 办 旁 许 法 放 进 高 住 孩
发 芽 爬 久 回 全 变 鸦 吧 玩 乌
二、“我是小导游”——把课文中你喜欢的季节或感兴趣的事物做成一张海报。
对课文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资料的搜集,着重了解一种季节或动物的脚印,如季节,了解其天气特征、植物的变化等方面,为课堂的交流做好充分准备。
(举例)
季节:秋季
特点:树叶变黄了、天气变凉了。
食物:果实成熟了、蘑菇长出来了等。
动物:大雁南飞了……
三、改编故事:在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的情况下,设想乌鸦还能用什么方法喝到水,新编一个乌鸦喝水的故事。
单元整合作业
一、和你的小伙伴一起,把本单元学的生字制作成词语牌。要求:正面内容为生字和读音,背面为一字开花组词。
二、 小动物们的旅行日记。
观察对象
发现了什么
明白了什么
《雪地里的小画家》
《乌鸦喝水》
《小蜗牛》
三、小朋友们,学完本单元,你一定也想和小动物们一起去雪地里玩耍,跟小蜗牛去感受风景优美的四季!那就留心周围的生活,认真观察。把自己看到的美丽景物画出来,把你想说的话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加油!相信你是最棒的。
四、选一选,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新年祝福语的是(用横线标出来):
出入平安 新年大吉 财源广进 金光闪闪 吉祥如意
同学们,新年快到了,请你选用上面的词语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写一句祝福的话吧!
(本教学设计由北京市顺义区高丽营学校陈红老师提供)
带上童真,踏上发现之旅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学段(1~2年级)中指出,学生应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还应具备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的能力。本单元设计遵循部编版教材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的特点,借助插图和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力求使学生习得从课文中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启发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情感,积累语言,彰显了语文课程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引导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本单元围绕“观察”这个主题编排了《雪地里的小画家》《乌鸦喝水》《小蜗牛》3篇课文。这些课文都以动物为主人公,充满了童真和童趣,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从人文的角度看,编者意图通过学习本组课文,让学生体会到,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那么学生现有的观察的能力水平如何呢?在本册第四单元《四季》一课中就设计了这样的练习“你喜欢哪个季节?仿照课文说一说”,通过完成练习发现学生存在想法单一,脱离生活实际的情况。一年级学生的经验少,观察能力比较差,而且课文篇幅越来越长,有的课文还没有注音,因此在教学中就要借助插图与想象来阅读理解课文。
从语文要素的角度看,在第六、七单元明显地突出课文学习时就“信息提取”这一语文要素连续进行专项训练。从第六单元《青蛙写诗》中提出“青蛙写诗谁来帮忙”的圈词,到第七单元《项链》中提出“大海的项链是什么”画句,再到第八单元《乌鸦喝水》中提出“乌鸦用什么办法喝着到水的”,都是让学生用一两句话说出完整的信息,体现了语文要素的层递性。(如下图)
本单元的3篇精读课文一共配有6副精美的图片。通过前几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所以本单元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图文对照的方式进行读文,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并引导学生通过从文本中提取相关信息来促进阅读理解。
课文
人文主题
语文要素
第四单元
1.秋天
2.小小的船
3.江南
4.四季
自然
1.认识段和篇。
2.仿说,练习表达。
第六单元
5.影子
6.比尾巴
7.青蛙写诗
8.雨点儿
想象
1.学会提取信息。
2.认识标点,读好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停顿。
第七单元
9.明天要远足
10.大还是小
11.项链
儿童生活
1.培养学生初步的辨析能力。
2.借助生活语言来表达。
第八单元
12.雪地里的小画家
13.乌鸦喝水
14.小蜗牛
观察
1.学生学会提取信息。
2.借助插图猜读课文。
本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1.认识“群、竹”等39个生字和“反文旁、王字旁”2个偏旁;会写“竹、牙”等14个字和“横折弯钩”1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认识自然段。
3.借助图画,自主阅读不全文注音的课文。
4.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一些自然常识,激发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生活的兴趣。
5.背诵《雪地里的小画家》。
6.拓展积累由熟字构成的12个新词,学习写新年贺卡。
7.了解汉字“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8.把《春节童谣》读给大人听,分享过年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之一是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在第六单元已经教给学生根据问题,圈圈画画找出相关信息的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要继续引导学生继续借助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从课文中提取相关的信息,再和大家交流。本单元的另一个教学重点是借助图画阅读课文。本册教材首次出现了没有注音的课文,要引导学生利用课文中图文对应的特点,借助图画理解课文内容,并借助图画猜一猜不认识的字。
本单元的总体构想:
本单元的主题是“观察”,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活动。“观”指看、听等感知行为,“察”即分析、思考等思维活动,所以,观察不只是视觉过程,而是以视觉为主,融其他感觉为一体的综合感知,而且观察包含着积极的思维活动。本单元的学习就围绕“观察”开展了丰富有趣的活动:小眼睛看不同(根据学生喜爱直观、有趣的游戏这一特性,设计找动物们脚印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小动物们脚印的不同之处)、巧手画四季(让学生通过制作连环画阅读卡,借助图画自主阅读课文,发现四季的特点)、小脑袋想办法(通过做实验的活动,让学生懂得遇到困难,要留心观察,动脑筋想办法)、小嘴巴爱表达(通过角色扮演,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力图通过主题活动,使学生习学习提取信息、借助图片阅读的学习方法,同步发展学生从视觉感知到综合感知的递增式发展。从激活观察的兴趣到发现生活处处有学问,最后到懂得留心观察可以解决生活问题的道理,层层深入,最终实现遵循文本特质,关注学生获得的理念。
分课设计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图文对照、象形字的演化、结合生活实际等方式,认识“群、竹”等10个字。读准多音字"着"。
2.借助已有的写字技能,端正书写“竹、牙”等5个生字和“横折弯钩”1个笔画。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初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以及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课时分配
2课时
三、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雪景,激趣导入
教师播放雪景图片,揭示课题——雪地里的小画家。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请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圈一圈不认识的生字。
2.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教师引导:词语宝宝的名字我们都能叫的出来,可是生字宝宝的样子,你能想办法记住它们吗?
(1)出示“睡”字,认识“目字旁”。
教师边做动作边解释:上眼皮垂下来,与下眼皮紧紧合起来,因为和眼睛有关,所以睡字是“目字旁”。
(2)交流识记方法。
①“加一加”识记生字,如“‘力’字加上两点是‘办’字”等。
②图示识记“竹”字。
教师出示竹子的图片来帮助学生认识“竹”字,建立“竹”字与具体事物的联系。让学生能更为直观地认识和理解文字。此外“竹”字由两部分组成,教师需引导学生分辨左右两部分的异同。
③组词识字。
教师引导学生用熟字组新词的方法来认识新字,如“参加、一群、睡着”等。
2.依据课文语境,识字生字和词语。
①教师:去掉拼音,拼音宝宝突然不见了,你还能认识这些词语吗?(教师引读,男生、女生对读)
②教师:小动物们画了什么?(预设: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
【设计说明】识字教学如果单纯讲解一个个生字,学生一定会感到枯燥乏味。借助多种识字方法,让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认识和巩固生字,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效果。
(三)整体把握,了解大意
1.引导学生给课文标序号。
(1)教师: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句话?(学生数一数,纷纷回答)
(2)让学生给课文句子标上序号。
2.角色扮演,趣读课文。
提示:重点指导“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它在洞里睡着啦”这句话,引导学生辨析多音字“着”的不同读音。
(四)写字指导
1.教师出示田字格中的“竹、牙、用”,学生看范字,注意抓住在田字格里的关键笔画,观察字形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边示范边提示书写要领,学生跟着书空。
3.写完后,学生之间互评,教师选择典型例子,先展示优秀作品,评价要点与之前的书写要领,学生跟着书空。
4.写完后学生之间互评。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书写姿势是否正确,并及时纠正指导。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读好第一句
1.教师播放下雪的录像。(师生接读)
2.教师:下雪了,你最想做什么?(创设情境,教师再次引导学生接读:“下雪啦,下雪啦!”)
【设计说明】这个环节,设计分两步走:第一步,播放录像,呈现真实情境,由画境作用于心境,激起一种现场感;第二步,问学生下雪时他们最想做什么,目的在于使学生入境入情,自觉参与雪地游戏,唤起他们的真实体验。
(二)图文结合,理解量词
1.教师出示两个句子:“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和“雪地里来了一个小画家。”并出示两幅图片:一幅有鸡、鸭、狗、马四种动物,另一幅只有一只小鸭。
教师:小朋友能不能给上面的两个句子配上对应的图画,再说一说理由?(指名学生回答)
2.教师总结:原来,很多人,我们用“一群”;只有一个人,我们用“一个”。
3.练习。
教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一群,什么是一个,老接下来师想考一考大家,请同学们将“群、个”填入正确的括号里。
群 个
(1)有一( )朋友,在给我们发糖果,她是谁,哦,是我们可爱的同学。
(2)今天来了一( )同学,来和我们做游戏,我们高兴极了!
【设计说明】群与个都是量词,直接体现物体的数量。通过练习中对“群、个”的比较和运用,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言语实践能力。
(三)游戏中,认识脚印形状
1.根据句式说话。
(1)教师:下雪了,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他们都是谁呀?你能不能这样说一说?
(2)教师出示句式,指名学生说一说。
下雪了,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有( ),有( ),有( ),还有( )。
2.教师领导学生玩贴图小游戏:这些小画家都分别画了什么呢?请同学们拿着枫叶、竹叶、月牙、梅花到黑板上贴一贴。
3.读一读。
(1)请学生对着黑板上的贴画读一读。(预设: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2)师生合作读:老师念“小鸡”,同学们念“画竹叶”,看谁反应快。
(3)男生、女生合作读。(男生念“小鸡”,女生念“画竹叶”)比一比是男生读的好,还是女生读的好。
【设计说明】这个环节的重点部分,是为了解决认知不同动物脚印的形状。第一步是让学生拿着贴画去黑板上贴,第二步是构成一个思维聚点:为什么这样贴?或为什么不这样贴?学生是怎么回答的,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四)以读带讲,读出感情
1.师生合作读课文最后四句。
2.教师:同学们,老师读“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这句话时,你听出了什么?
3.教师引读:青蛙为什么没参加?——
学生接读:他在洞里睡着啦。(注意:引导学生读出轻声的感觉)
4.熟读补白,背诵课文。
(五)生字书写指导
(1)请学生扩词练习“群、竹”等10个生字。
(2)掌握关键笔画:学生已有一定的写字经验,因此教师只需要重点指导“马”字的“竖折折勾”笔画和“几”字的“横折弯钩”笔画。
(3)学生独立书写生字。
(六)发散思维,又增新趣
请学生阅读绘本《谁的脚印?》,并完成表格。
找脚印游戏(贴图)
动物
小鸡
小狗
小鸭
小马
……
足迹
……
12.《雪地里的小画家》学习单
一、 认真读课文,找一找,圈一圈,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他们画了什么?
二、 有趣的活动——小眼睛找不同。
小动物们地脚印有什么不同?连一连。
三、 书写汉字。(☆级仿照提示写正确,☆☆级仿照提示写整洁,☆☆☆级仿照提示规范、美观)
评价: ☆级 ☆☆级 ☆☆☆级
13.《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归类识字,认识“乌、鸦”等11个生字和“反文旁”1个偏旁。借助以往的写字经验,端正地书写“只、石、多、出、见”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教给学生阅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用“渐渐”说句子。
3.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二、课时分配: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教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则谜语,看谁猜得准。(身穿黑袍子,长个丑样子,懂得爱妈妈,是个好孩子。猜一动物)
2.教师板书课题,拼读生字“乌、鸦、喝”,学生齐读课题。
3.学习“乌”字。
教师出示图片,说一说小乌鸦长什么样。学生认读“乌鸦”这个词语。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一圈,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教师出示课文第一句: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1)请学生想象乌鸦会去哪里找水喝。
(2)随文识字,教学生字“处”和“找”。
3.出示词语,集中识字。
(1)教师出示生字:瞧,这些生字宝宝都跑到大屏幕上来考大家了,同学们有信心过关吗?
到处 找水 旁边 许多 办法 放进 升高
①学生自由读一读。
②学生自愿读一读。
③教师任意指名学生读。
④全班齐读。(先带拼音读词语,再去掉拼音读词语,然后读无拼音的字)
(2)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识记生字。
①尤其要将“处”与“放”对比进行学习。
②先回顾已经学过的偏旁“折文旁”,再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认识“反文旁”,并把这一新偏旁的名称板书在黑板上,引导学生齐读。
(三)整体感知,把握大意。
1.引导学生给自然段标序号。
2.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3.课题是“乌鸦喝水”,找一找,文中哪些词语是带“喝”的词语,把它画下来,读一读。(预设:找水喝——喝不着——喝着水)
(四)巩固识记生字
1.教师出示儿歌,复现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学习。
2.师生玩猜字谜活动,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五)写字指导:“多、出、只”
1.发现规律。
教师出示田字格中的“多、出、只”:同学们,要想写好这四个字,你们有什么好建议呢?(指名学生回答)
2.重点指导。
师生合作发现“只”的最后一笔是点,重点指导“出”的笔顺。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独立练写,师生评价交流。
第二课时
(一)游戏导入,巧辨字
教师出示生字,导入:咱们先来做个小游戏——找不同,老师出示三组词语,看谁能很快识别出来。
乌——鸟 找——我 口渴——喝水
【设计说明】深读课文从复习旧知导入,既巩固了识字学词,又为进入深读铺垫了切入点“水”,既具有针对性,又富有语文训练的效益。
(二)品读文本,抓线索
1.读课题抓文眼。
教师:在读课题“乌鸦喝水”这四个字时,有一个字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乌鸦,影响着小乌鸦的心情,是哪个字?(水)
2.读文本,找文线。
(1)教师解释:这普普通通的“水”在口渴极了的小乌鸦眼里却是那么珍贵。
(2)教师出示课文中带有水的词语:“水不多、喝不着水、水渐渐升高、喝着水了”。
【设计说明】以文眼“水”作为深读的切入点,并且以找出带“水”的词语作为引导学生读解课文的线索。
(三)激活思维,想办法
1.提供支架。
教师:你们瞧,所有带水的词现在都已经被请上来了!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跟乌鸦先生一起去找水了。一路上,你可以想象下面四个镜头中的任意一个。
教师出示:
①可以想象乌鸦到处“找水”时的样子。
②可以想象乌鸦发现“有水”时的样子。
③可以想象乌鸦发现瓶子里的“水不多”“喝不着水”时的样子。
④可以想象“水渐渐升高”,乌鸦“喝着水了”时的样子。
教师:我们来看一下,谁是想象王国中的能手,有信心吗?来,先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指名学生说一说)
2.学生反馈。
(1)有学生想象乌鸦到处“找水”时的样子。
①教师相机渗透理解“到处”一词。
教师:哦,我们刚才都想象到了乌鸦飞到过很多的地方,可是,课文只用了一个词就概括出来了。(到处)
②随机朗读。
教师:请大家带着自己不同的想象去读一读课本上乌鸦到处“找水”的句子。
(2)有学生想象乌鸦发现“水不多”“喝不着水”时的样子。
教师相机渗透理解“可是”一词,并让学生用“可是”造句。
3.实验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体验“乌鸦放小石子”的情境,感受“水渐渐升高”,乌鸦“喝着水了”时的样子,并提问:你还有哪些好办法可以帮助乌鸦?(指名学生说一说)
(四)悟读文本明文理
1.引导明理。
教师:同学们,一只小乌鸦从“喝不着水”到最后想尽办法“喝到水了”。你有什么感受呢?(指名学生说一说)
2.渗透文理 。
教师:遇到困难就退缩的人是软弱的人,想办法解决的人才是了不起的人!
3.尝试背诵《乌鸦喝水》这篇课文。
(五)写字指导:“见、石”
1.发现规律。
教师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见、石”:同学们,要想写好这两个字,你们有什么好建议呢?(指名学生说一说)
2.师生说一说“见、石”这两个字的特点。
3.指导学生书写。
方法:观察——跟着课件书空——在桌子上写——写在田字格里
(六)拓展阅读,升华情感
学生拓展阅读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的故事。
(七)板书设计
13.乌 鸦 喝 水
加一加
比一比 找水喝──喝不着──想办法──喝着了
换一换 (遇到困难 肯动脑筋)
13.《乌鸦喝水》学习单
一、圈出生字,与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二、有趣的活动——小脑袋想办法。
教师出示实物,学生演示乌鸦是如何喝到水的,并并学生开动脑筋想一想还有什么好办法帮助乌鸦喝到水。
三、书写汉字。(☆级仿照提示写正确,☆☆级仿照提示写整洁,☆☆☆级仿照提示规范、美观)
评价: ☆级 ☆☆级 ☆☆☆级
14《小蜗牛》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课文配图、结合生活实际等方式,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借助以往的写字经验,端正地书写“对、妈、全、回”4个生字。
2.学生借助图画,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初步培养寻找信息的能力,初步体会童话反复的叙事结构。
3.通过看图、朗读等方法品读语句,感受童话的情趣。
二、课时分配
2课时
三、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播放歌曲: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唱的是哪种小动物。你们见过蜗牛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小蜗牛的故事。(板书:小蜗牛)
2.学生齐读课文题目。(教师出示蜗牛图片,并进行简介)
3.学写“牛”字。
教师强调书写时,要注意“牛”字的第一横短,第二横长,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4.教师:这篇课文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设计说明】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用歌曲和图片导入新课,形象直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以“这篇课文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事呢”为引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借助图画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遇到读不出来的地方看图进行猜想。
2.全班交流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在交流中,帮助学生把猜读过程中的错误改正过来。
3.学生自由读课文,力求正确,教师巡视指导。
(三)借助插图,认识四季
1出示课本上的四幅插图和四个句子,了解树木四季的变化。
树叶全变黄了。
树叶全掉了。
小树发芽了。
小树长满了叶子,树叶碧绿碧绿的。
2.学生将插图与句子进行配对,并读准这四句话。
(四)了解景物变化,认识四季
1.教师出示图片(草莓、蘑菇……),学生根据图片猜读字音。
2.看图猜季节。
请学生把表示四季的词语放到相应的小树的图下面。
3.看图说句子。
小树( ),已经( )了。
树叶( ),地上( ),已经是( )了。
【设计说明】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认读文中的难点句,不仅是本课“借图猜想”阅读方法的渗透,也是生字认读任务的分解。
(五)生字书写指导
1.请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范写生字,特别强调“对”字的“又”变成部首时,第二笔是点,不是捺;右边的“寸”要比“又”低一点,最后一笔点要写在田字格的十字交叉点上。
3.学生动笔写一写生字,集体讲评。
【设计说明】本课的生字新词比较多,而且课文没有拼音,这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所以,从范读开始,教师就提出注意字音的要求,并在下面的自由读中安排同桌互相帮助,使学生能自主识字,并学会向他人请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测,回顾内容
1.教师:再读一读课文,你有什么发现?(指导学生读好语气词和轻声词)
2.请学生读词语,并试着连成一句话。
【设计说明】既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朗读课文做好铺垫。
(二)品读童话,感知语言特点
1.教师请学生观察课文的插图,自由朗读课文:你能找出图画分别对应的段落吗?(引导学生再读课文)
2.教师:想一想这篇课文写了哪几个季节?请用笔画出描写季节特点的句子,多读几遍,然后完成结构图。(主要是小树的变化)
【设计说明】对照课文,观察插图,找出图画对应的段落,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再借助结构图,梳理课文信息,了解课文内容和叙事特点。
3.朗读课文,感知语言特点。
(1)对照图画,轻声朗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
教师:说一说小蜗牛听了妈妈的话,看到妈妈说的景色了吗?为什么?你发现小蜗牛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词语、句子中感受到的?(指名学生说一说)
(2)①教师:“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应该怎么读?(指名学生回答并读一读)
②教师扩展:“好久”还可以换成哪个词语?(指名学生说一说)
(4)①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已经”的意思,并让学生用“已经”一词进行说话练习。
②教师:你从蜗牛妈妈的话中读出了什么?(小蜗牛动作慢,妈妈很着急)应该怎么读?(指名学生读一读)
(5)教师:小蜗牛都看到了哪些景物?分别是什么样的?还可以怎么说?完成填空。
的树叶、 的草莓、 的雪、 的蘑菇
(6)创设情境,师生诵读课文。
(7)教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蜗牛呢?在学习生活中,你愿意做一只坚持的小蜗牛吗?(指名学生说一说)
【设计说明】找出相关语句,让学生置身其中,感受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有感情地朗读训练,理解文本内容,构建人物形象并体会童话重丰富的情感。
(三)比较阅读,感悟结构特点
1.比较阅读。
(1)教师:通过小树的变化,你发现了什么?
(2)教师:和小组的同学自由朗读课文的第3~8自然段,比较一下,每个自然段有几句话?哪些语句重复出现?这几个自然段在故事情节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指导学生理解童话故事“反复”的叙事特点。
教师小结:像这样几个自然段都是一个写法,我们叫它们结构相同,写法相似,这是童话故事反复式的叙事结构特点。
3.教师引发学生思考:童话故事反复了几次?反复情节能调换顺序吗?
(教师渗透知识: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季,四季交替循环往复)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反复的结构特点。
【设计说明】先借助结构图,找出重复的语句,再通过比较阅读,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学生对童话的篇 章结构有初步的整体认识,然后借助“微课”功能,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初步感悟童话的反复结构。
(四)生字书写指导
(1)对生字进行扩词练习。
(2)教师教学关键笔画,引导学生先观察字的结构,提示注意偏旁相让后带来的字形变化。
(3)学生独立书写生字。
(五)绘本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绘本《米拉的大发现》,激活学生观察的兴趣,延伸理解相关科学知识,增强学生借助图画进行阅读的能力。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将阅读由课内延伸至课外,从单篇走向互文,逐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单元学习单
一、圈出不认识的生字,与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二、有趣的活动——巧手画四季。
认真朗读《小蜗牛》仔细观察插图,制作连环画阅读卡。
三、书写汉字。(☆级仿照提示写正确,☆☆级仿照提示写整洁,☆☆☆级仿照提示规范、美观。)
评价: ☆级 ☆☆级 ☆☆☆级
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将观察、想象与表达有机整合,引导学生在观察图画中放飞想象,当众表达。
2.乐于交流,大胆地把自己想到的方法说清楚。
3.积极参与讨论,能选出自己喜欢的方法,并能说出理由。
4.在故事情境中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时分配
1课时
三、学习过程
(一)情境之中,激发兴趣,练习表达
教师联系生活营造一个趣味化的情景:森林王国要举办万圣节晚会,小动物们都在积极地筹备晚会,小兔子想为晚会做一个大大的南瓜灯,于是就来到了地里准备摘一个大南瓜回家。小兔蹦蹦跳跳地来到南瓜地里一看,哇!你们瞧,这是一个怎样的南瓜?
1.句式练习表达。(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大小、重量上进行多角度表述)
小兔看见了一个又____又_____的南瓜。
教师导语:小兔子看着这又大又圆的南瓜,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指名学生说一说)
2.学生借助“放大观察”仔细看图,体会运南瓜的困难。
【设计说明】教学伊始,用图片、故事来吸引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带着一颗好奇心,不知不觉地走进童话故事的情境中来,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提供支架,拓展思维,大胆表达
1.启发思维,同桌交流。
(1)教师岀示情境图二,激发学生思考。
教师:小兔该怎么把南瓜运回去呢?你能帮他想一想办法吗?(学生纷纷讨论)
(2)同桌之间交流自己想出的办法。
2.动画课件,提供支架。
教师:这时,小兔想起妈妈说过遇到困难,不要着急,要静下心来想办法。此刻,小兔的脑海里出现了在来的路上看到的情景。(出示图片)
3.启发思维,同桌交流。
教师:生活中看到的这一切会给小兔带来启发吗?他会想到用什么办法运回南瓜呢?(出示交际要求: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4.全班交流,儿歌呼应。
(1)学生说一种方法,便指导学生说清楚。
(2)学生边说边演示,教师相机出示儿歌呼应。如:小兔子,开卡车,滴滴滴滴,运南瓜;小兔子,滚南瓜,咕噜咕噜,滚南瓜;小兔子,踩滑板,刺溜刺溜,运南瓜。
【设计说明】学生通过独立思考(酝酿)——同桌交流(互助)——全班交流(分享)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尽情地说出自己所想出的运南瓜的方法。
(三)多项互动,推荐方法,巩固表达
1.师生交际互动。
教师戴上头饰扮演小兔,与学生对话互动。(渗透交际应对)
教师:我就是小兔子了。同学们,有什么办法请告诉我呀!我想听你说。(提示:在交际互动中,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这个方法的原因)
2.生生交际互动。
提示:一名学生扮演小兔,其他学生向他推荐方法。教师引导他们进行交际互动,促进口语交际活动中语言的“有来有往”。
【设计说明】学生互相推荐喜欢的方法,促进口语交际活动中语言的“有来有往”。通过转换角色、多向互动突破难点。
(四)表演体验,组织评价,完善表达
教师出示课本上第三张插图:小兔子用同学们推荐的方法把南瓜运回家了,想一想,小兔的妈妈有可能会问什么?同学们表演一下《小兔运南瓜》这个故事吧!
1.表演体验。
教师在组内角色扮演的练习过程中相机指导,选择用不同方法运南瓜的小组进行展示,以演促说,让学生体验表达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更多的生成。
2.组织评议。
让更多的学生在倾听、观察中巩固口语交际对听、说、礼的要求。
3.师生共同总结:在口语交际过程中,要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设计说明】通过表演再次强调了“大胆说”的交际要求,加深了学生的认识,使其回味深长。
(五)延伸阅读,拓展知识,提升表达
选取与本课目标相关的绘本《会分享,得体地说》,借助图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树立学生的交际自信。
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学习单
1.观察图一:句式练习表达。(从颜色、形状、大小、重量上多角度表述)
小兔看见了一个又____又_____的南瓜。
2.观察图二:小兔该怎么把南瓜运回去呢?你能帮他想想办法吗?
3.读儿歌,填一填。
小兔子,(滚南瓜),咕噜咕噜,运南瓜。
小兔子,(开卡车),滴滴滴滴,运南瓜。
小兔子,(踩滑板),刺溜刺溜,运南瓜。
小兔子,(找朋友),齐心协力,运南瓜。
小兔子,( ),( ),运南瓜。
4.分角色表演《小兔运南瓜》,提示:小兔用什么办法把南瓜运回家,想一想小兔的妈妈可能会问小兔什么?
《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能正确读4组表示职业和工作地方的词语,认识“工、厂、医、院、生”5个生字,会写“工、厂”2个生字,并能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其他职业。
2.拓展积累6组熟字构成的新词,掌握祝福语的写法。
3.了解汉字书写“先中间后两边”和“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按照笔顺规则书写汉字。
4.朗读和背诵古诗《风》。
5.和大人一起读《春节童谣》,了解春节习俗,体会童谣中的淳朴情趣。
二、课时分配
2课时
三、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教师设疑: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的职业是什么吗?(学生们纷纷回答)
2.教师:通过我们的交流,老师知道同学们已经了解了很多职业名称。现在,我们再来认识一些工作地点和职业名称吧!
【设计说明】开课伊始,将学生在生活中累积起来的体验与第一环节内容结合起来,这既唤醒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又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为新课的开展做好了铺垫。
(二)识字加油站
1.认识4组词语。
(1)教师出示“学校、工厂、医院、军队”以及“教师、工人、医生、军人”的图片: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这几幅图分别是什么地方?这些人又是做什么工作的呢?
(2)学生自由地读词语,注意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和词语多读几遍。
(3)同桌互助识字,检查生字词的认读。
(4)去拼音读,开火车读,抽查读,男生、女生合作读。
(5)组织活动:我会给词语找朋友。
教师: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找朋友的小游戏。先看老师做示范:“学校里有教师,教师在学校里。”下面请同学们模仿老师的说法说一说。
( )里有( )。
( )在( )里。
(6)拓展交流: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职业?他们在哪里干什么呢?
2.认识“工、厂、医、院、生”5个生字。
(1)教师出示“工、厂、医、院、生”生字:同学们,你们会用什么好方法来记住这5个字呢?
(2)全班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3.学写“工、厂”2个生字。
(1)教师指名学生认读“工、厂”这2个生字,并给“工、厂”进行组词。
(2)学生观察“工、厂”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范写并提示书写要点,学生书空。
(3)全班交流,教师展示书写美观的作品。
【设计说明】一年级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喜欢看色彩鲜艳的图片,有趣的看图识字可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字义。
(三)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
(1)教师出示词语卡片。
果皮 树皮 加法 办法 旁边 两边
许多 也许 到处 四处 学生 生气
教师:同学们,你们会读这些词语吗?鼓励学生把这12个词语读正确,及时反馈“旁、两、到、处、许、生”的读音。
(2)学生用多种方式读词语。
(3)教师:同学们,这些词语中藏有一个小秘密,你能发现吗?(每组词都有一个相同的字)
(4)让学生用一字开花的方法积累词语。
2.写新年祝福语。
(1)说祝福。
教师:同学们,新年就要到了,你们想把美好的祝福语送给谁呢?你要祝福他什么呢?(学生交流自己的新年祝福语)
(2)课件出示新年贺卡,明确祝福语的格式。
教师让学生读一读新年贺卡上的祝福语后,引导学生说一说祝福语的格式:首先,我们要顶格写接受祝福人的名字,其次,要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上祝福的话,最后,在右下方写上送祝福人的名字,并在祝福人名字的下方写上时间。
(3)学生模仿课件上的书写格式,写祝福语。
(4)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贺卡,并相互送贺卡。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了解贺卡的写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学习语文的成功感、快乐感,并引导学生心中有他人,能给他人带去快乐。
第二课时
(一)书写提示
1.读汉字,组词语。
2.教师范写“小、水”,学生书空并观察“小、水”的书写过程。
(1)让学生说一说在书写这两个字的过程中,其共同的笔顺规则。
(2)课件出示笔顺规则:先中间后两边,学生齐读。
(3)教师:你还知道哪些字的笔顺规则是“先中间后两边”的?(预设:木、山……)
3.教师指名学生范写“月、问”,其他同学书空。
(1)让学生说一说在书写这两个字的过程中,其共同的笔顺规则。
(2)课件出示笔顺规则:先外后内,学生齐读。
(3)教师:你还知道哪些字的笔顺规则是“先外后内”的?(预设:闪、用……)
4.学生练写“小、水、月、问”。
5.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学期所学的笔顺规则,并举例。
【设计说明】让学生了解笔顺规则旨在让学生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生字,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日积月累
1.猜谜语,导入古诗。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注意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时要多读几遍。
3.指名学生朗读古诗,教师相机指导“解、能、斜”的读音。
4.加上动作,师生合作读古诗。
(1)教师:同学们,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动作把这首古诗给演出来哦!(组织学生表演)
(2)教师读古诗,学生表演读。
(3)同桌一人读古诗,一人做动作。
5.尝试背诵古诗。
(1)教师出示需要填空的古诗:同学们,现在,你们对着屏幕能将这首古诗补充完整吗?(指名学生补充古诗)
(2)指名学生尝试背诵,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内容,齐背古诗。
【设计说明】以谜语激发兴趣,再用给古诗加上动作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内涵。在学生读懂古诗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背诵,有利于学生增加古诗文的积累。
(三)布置作业
1.将古诗《风》背给家人听。
2.和家长一起读《春节童谣》,与家长进一步交流中国民俗文化的特色。
学习单
一、 看图连一连,和同学、教师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职业?
( )里有( )。
( )在( )里。
二、读一读下面的词语,请你再给画线的字组出不同的词语。
果皮 树皮 加法 办法 旁边 两边
许多 也许 到处 四处 学生 生气
三、根据提示词,画贺卡。
2
提示卡:妈妈: 祝您节日快乐!、 小华 12月31日
单元学习单
一、 读一读下面的生字,圈出不认识的字,和同伴一起交流。
群 竹 牙 用 几 步 为 参 加 洞 着
处 找 办 旁 许 法 放 进 高 住 孩
发 芽 爬 久 回 全 变 鸦 吧 玩 乌
二、“我是小导游”——把课文中你喜欢的季节或感兴趣的事物做成一张海报。
对课文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资料的搜集,着重了解一种季节或动物的脚印,如季节,了解其天气特征、植物的变化等方面,为课堂的交流做好充分准备。
(举例)
季节:秋季
特点:树叶变黄了、天气变凉了。
食物:果实成熟了、蘑菇长出来了等。
动物:大雁南飞了……
三、改编故事:在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的情况下,设想乌鸦还能用什么方法喝到水,新编一个乌鸦喝水的故事。
单元整合作业
一、和你的小伙伴一起,把本单元学的生字制作成词语牌。要求:正面内容为生字和读音,背面为一字开花组词。
二、 小动物们的旅行日记。
观察对象
发现了什么
明白了什么
《雪地里的小画家》
《乌鸦喝水》
《小蜗牛》
三、小朋友们,学完本单元,你一定也想和小动物们一起去雪地里玩耍,跟小蜗牛去感受风景优美的四季!那就留心周围的生活,认真观察。把自己看到的美丽景物画出来,把你想说的话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加油!相信你是最棒的。
四、选一选,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新年祝福语的是(用横线标出来):
出入平安 新年大吉 财源广进 金光闪闪 吉祥如意
同学们,新年快到了,请你选用上面的词语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写一句祝福的话吧!
(本教学设计由北京市顺义区高丽营学校陈红老师提供)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