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14-2023)2024年高考物理突破145分第一轮复习讲义(全国通用)
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第2讲 限时规范训练 (3)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第2讲 限时规范训练 (3),共8页。
限时规范训练[基础巩固]1.1909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学生盖革、马斯顿一起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实验中大量的粒子穿过金箔前后的运动图景如图所示.卢瑟福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研究,于1911年建立了他自己的原子结构模型.下列关于“α粒子穿过金箔后”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都发生了大角度偏转B.少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沿原来方向前进C.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确定了原子核半径的数量级为10-15 mD.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确定了原子半径的数量级为10-15 m解析:C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沿原来方向前进.少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发生大角度偏转,AB错误;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确定了原子核半径的数量级为10-15 m,原子半径的数量级为10-10 m,不是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确定的,D错误;C正确.2.2021年开始实行“十四五”规划提出,把量子技术与人工智能和半导体一起列为重点研发对象.技术方面,中国量子通信专利数超3000项,领先美国.在通往量子论的道路上,一大批物理学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玻尔在1900年把能量子引入物理学,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B.德布罗意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C.弗兰克和赫兹利用电子轰击汞原子,获得了除光谱测量外用其他方法证实原子中分立能级存在的途径,为能够证明原子能量的量子化现象提供了实验基础D.普朗克大胆地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预言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解析:C 普朗克在1900年把能量子引入物理学,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所以A错误;玻尔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所以B错误;弗兰克和赫兹利用电子轰击汞原子,获得了除光谱测量外用其他方法证实原子中分立能级存在的途径,为能够证明原子能量的量子化现象提供了实验基础,所以C正确;德布罗意大胆地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预言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所以D错误.3.“实时荧光定量PCR”是目前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最常见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当特定的荧光染料被一定波长的光照射时,入射光的一部分能量被该物质吸收,剩余的能量将荧光染料中的原子激发,由低能级跃迁到较高能级,经过较短时间后荧光染料便可发出荧光.仅考虑以上情况,下列关于荧光染料发出的荧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荧光光谱是连续谱B.荧光光谱是吸收光谱C.荧光波长可能小于入射光的波长D.荧光波长一定等于入射光的波长解析:C 因为荧光染料吸收的是一定波长的光,由于能级的不连续性,所以荧光染料被激发后,发出的光是不连续的.A错误;吸收光谱是温度很高的光源发出来的白光,通过温度较低的蒸气或气体后产生的.B错误;由于原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后不稳定再次向低能级跃迁,跃迁中释放的能量可能大于、等于或者小于入射光的能量,所以荧光波长可能小于入射光的波长,故C正确,D错误.4.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小区物业利用红外测温仪对出入人员进行体温检测.红外测温仪的原理是:被测物体辐射的光线只有红外线可被捕捉,并转变成电信号.图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已知红外线单个光子能量的最大值为1.62 eV,要使氢原子辐射出的光子可被红外测温仪捕捉,最少应给处于n=2激发态的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 )
A.10.20 eV B.2.89 eVC.2.55 eV D.1.89 eV解析:C 处于n=2能级的原子不能吸收10.20 eV、2.89 eV的能量,则选项AB错误;处于n=2能级的原子能吸收2.55 eV的能量而跃迁到n=4的能级,然后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光子,其中从n=4到n=3的跃迁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小于1.62 eV可被红外测温仪捕捉,选项C正确;处于n=2能级的原子能吸收1.89 eV的能量而跃迁到n=3的能级,从n=3到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光子的能量均大于1.62 eV,不能被红外测温仪捕捉,选项D错误.5.(2021·山东日照市模拟)氢原子能级图如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4能级上.当氢原子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为1884 nm,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4种谱线B.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氢原子核一定向外放出能量C.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大于1884 nmD.用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的光照射W逸=6.34 eV的铂,能发生光电效应解析:D 根据C=6知,一群处于n=4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6种谱线,故A错误;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氢原子向外辐射能量,不是原子核辐射能量,故B错误;n=3和n=2的能级差大于n=4和n=3的能级差,则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比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辐射出的电磁波的频率大,波长短,即辐射光的波长小于1884 nm,故C错误;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为:E=E2-E1=-3.4 eV-(-13.6) eV=10.2 eV>6.34 eV,而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光子的能量大于金属的逸出功,故可以发生光电效应,故D正确.6.图甲为氢原子部分能级图,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时,会辐射出若干种不同频率的光.用辐射出的光照射图乙光电管的阴极K,已知阴极K的逸出功为4.54 eV,则( )
A.这些氢原子能辐射4种不同频率的光子B.某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核外电子的速率减小C.阴极K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8.21 eVD.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右移,电路中的光电流一定增大解析:C 大量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时,会辐射出N=C=6,即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A错误;某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能量减小,轨道半径减小,库仑力做正功,核外电子的速率增大,故B错误;处于n=4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的最大能量为ΔE=E4-E1=[-0.85-(-13.6)]eV=12.75 eV,由光电效应方程可知Ekmax=hν-W0=(12.75-4.54)eV=8.21 eV,故C正确;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右移,正向电压增大,如果光电流达到饱和光电流时,则电路中的光电流不变,故D错误.7.氢原子的部分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为1.62 eV~3.11 eV,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干不同频率的光.关于这些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B.波长最长的光是由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C.频率最小的光是由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产生的D.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可见光,并发生电离解析:C 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可能发出光子频率的种数n=C=6,故A错误;由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产生的光子,能量最小,频率最小,波长最长.故B错误,C正确;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发生电离,光子最小能量3.4 eV,故D错误.[能力提升])8.
氦原子被电离一个核外电子,形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已知基态的氦离子能量为E1=-54.4 eV,氦离子的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具有下列能量的光子或者电子中,不能被基态氦离子吸收而发生跃迁的是( )A.42.8 eV(光子) B.43.2 eV(电子)C.41.0 eV(电子) D.54.4 eV(光子)解析:A 入射光子使原子跃迁时,其能量应正好等于原子的两能级间的能量差,而电子使原子跃迁时,其能量大于等于原子两能级间的能量差即可,发生电离而使原子跃迁时入射光子的能量要大于等于54.4 eV,故选A.9.氢原子能级示意如图.现有大量氢原子处于n=3能级上,下列正确的是( )
A.这些原子跃迁过程中最多可辐射出6种频率的光子B.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比跃迁到n=2能级辐射的光子频率低C.从n=3能级跃迁到n=4能级需吸收0.66 eV的能量D.n=3能级的氢原子电离至少需要吸收13.6 eV的能量解析:C 大量氢原子处于n=3能级跃迁到n=1多可辐射出C=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A错误;根据能级图可知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的光子能量为hν1=13.6 eV-1.51 eV=12.09 eV,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的光子能量为hν2=3.4 eV-1.51 eV=1.89 eV,比较可知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比跃迁到n=2能级辐射的光子频率高,故B错误;根据能级图可知从n=3能级跃迁到n=4能级,需要吸收的能量为E=1.51 eV-0.85 eV=0.66 eV,故C正确;根据能级图可知氢原子处于n=3能级的能量为-1.51 eV,故要使其电离至少需要吸收1.51 eV的能量,故D错误.10.原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一个较低的能级时,有可能不发射光子.例如在某种条件下,铬原子的n=2能级上的电子跃迁到n=1能级上时并不发射光子,而是将相应的能量转交给n=4能级上的电子,使之能脱离原子,这一现象叫作俄歇效应,以这种方式脱离了原子的电子叫作俄歇电子,已知铬原子的能级公式可简化表示为En=-,式中n=1,2,3,…表示不同能级,A是正的已知常数,上述俄歇电子的动能是( )A.A B.AC.A D.A解析:C 由题意可知n=1能级能量为E1=-A,n=2能级能量为E2=-,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释放的能量为ΔE=E2-E1=,从n=4能级能量为E4=-,电离需要能量为:E=0-E4=,所以从n=4能级电离后的动能为:Ek=ΔE-E=-=,C正确.11.(2021·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下学期二模)由玻尔原子模型求得氢原子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在1.62 eV到3.11 eV之间,则( )
A.处于高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有可能辐射出γ射线B.氢原子从n=2的能级向n=1的能级跃迁时会辐射出红外线C.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并发生电离D.大量氢原子从n=4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辐射出6种频率的可见光解析:C γ射线为重核衰变或裂变时才会放出,氢原子跃迁无法辐射γ射线,故A错误;氢原子从n=2的能级向n=1的能级辐射光子的能为E=-3.40-(-13.60)eV=10.20 eV,红外线的能量小于可见光光子的能量,因此不会辐射红外线,故B错误;氢原子在n=3能级吸收超过1.51 eV的光子能量就可以电离,紫外线的最小频率光子的能量大于1.5 eV,可以使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电离,故C正确;计算可知,氢原子从n=4能级跃迁至n=2能级时,辐射光子的能量为E=-0.85-(-3.40)eV=2.55 eV,在可见光范围之内,氢原子从n=3能级向n=2跃迁时辐射光子的能量为E=-1.51-(-3.40)eV=1.89 eV,在可见光范围之内,除此之外氢原子跃迁时都不能辐射可见光,所以大量氢原子从n=4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辐射出2种频率的可见光,故D错误.12.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激发态能量为En=E1,其中n=2,3,4,….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电子的质量为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后,核外电子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增大,动能和电势能之和不变B.基态氢原子中的电子吸收一频率为ν的光子被电离后,电子的速度大小为 C.一个处于n=4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D.第一激发态氢原子的电离能等于E1解析:B 氢原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时,氢原子吸收光子,则能量增大,即动能和电势能之和增大,核外电子轨道半径增大,根据k=m得电子动能为Ek=mv2=,可知电子动能减小,由于动能和电势能之和增大,则其电势能增大,故A错误;根据能量守恒得hν+E1=mv2,解得电离后电子的速度大小为v= ,故B正确;一个处于n=4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分别是从n=4跃迁到n=3,再从n=3跃迁到n=2,最后从n=2跃迁到n=1,故C错误;第一激发态氢原子的能量为,若刚好发生电离,则其电离能等于-,故D错误.13.如图所示放电管两端加上高压,管内的稀薄气体会发光,从其中的氢气放电管观察氢原子的光谱,发现它只有一些分立的不连续的亮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亮线分立是因为氢原子有时发光,有时不发光B.有几条谱线,就对应着氢原子有几个能级C.核式结构决定了氢原子有这种分立的光谱D.光谱不连续对应着氢原子辐射光子能量的不连续解析:D 放电管两端加上高压,管内的稀薄气体会发光,这是因为原子发生了跃迁,同时辐射出光子,形成光谱,但是因为原子在不同能级之间跃迁时,形成不同波长的光,而形成的光谱是已经发生了跃迁的能级形成的,由于不同能级之间发生跃迁的条件不一样,几条光谱线并不对应着氢原子有几个能级,同时氢原子的光谱是一些分立的不连续的亮线,故ABC错误,D正确.14.(2021·辽宁高三二模)(多选)已知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用其向低能级跃迁过程中发出的光照射下图电路阴极K的金属,只能测得1条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电子电荷量为1.6×10-19 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阴极金属的逸出功为12.09 eVB.题述光电子能使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电离C.若第三张图中饱和电流为I0=1.6 μA,则1 s内最少有1016个氢原子发生跃迁D.当电压表示数为3 V时,到达A极的光电子的动能Ek≥3 eV解析:BD 由题可知,该群氢原子只有从第3能级跃迁到第一能级的光子照射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所以光子能量为12.09 eV,结合光电流图像,其遏止电压为1.6 V,所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6 eV,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得W0=hν-Ekm=12.09 eV-1.6 eV=10.49 eV,A错误;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于使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电离所需要的能量.B正确;1 s内发出的光电子数目为n===1013,C错误;因为光电子具有初动能,所以当正向电压为3 V时,到达阳极的动能不小于3 eV.D正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第3讲 限时规范训练,共8页。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第3讲 限时规范训练 (2),共8页。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第3讲 限时规范训练 (3),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