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14-2023)2024年高考物理突破145分第一轮复习讲义(全国通用)
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第 1讲 限时规范训练 (2)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第 1讲 限时规范训练 (2),共8页。
限时规范训练[基础巩固]1.已知均匀带电球体在球的外部产生的电场与一个位于球心的、电荷量相等的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相同.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球体上均匀分布着电荷量为Q的电荷,在过球心O的直线上有A、B两个点,O和B、B和A间的距离均为R.现以OB为直径在球内挖一球形空腔,若静电力常量为k,球的体积公式为V=πr3,则A点处检验电荷q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为( )A. B.C. D.解析:B 实心大球对q的库仑力F1=,挖出的实心小球的电荷量Q′=Q=,实心小球对q的库仑力F2==,则检验电荷q所受的电场力F=F1-F2=,选项B正确.2.(2019·全国卷Ⅰ)如图,空间存在一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两个带电小球P和Q用相同的绝缘细绳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下,两细绳都恰好与天花板垂直,则( )A.P和Q都带正电荷B.P和Q都带负电荷C.P带正电荷,Q带负电荷D.P带负电荷,Q带正电荷解析:D 对P、Q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在水平方向上整体所受电场力为零,所以P、Q必带等量异种电荷,A、B错误;对P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匀强电场对它的电场力应水平向左,与Q对它的库仑力平衡,所以P带负电荷,Q带正电荷,D正确,C错误.3.三个相同的金属小球1、2、3分别置于绝缘支架上,各球之间的距离远大于小球的直径.球1的带电荷量为q,球2的带电荷量为nq,球3不带电且离球1和球2很远,此时球1、2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为F.现使球3先与球2接触,再与球1接触,然后将球3移至远处,此时1、2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仍为F,方向不变.由此可知( )A.n=3 B.n=4C.n=5 D.n=6解析:D 由于各球之间距离远大于小球的直径,小球带电时可视为点电荷.设小球1、2距离为R,由库仑定律知F=k.又由于三小球相同,则接触时平分总电荷量,故有F=k,解得n=6,D正确.4.(2022·洛阳联考)在雷雨天气中,大树就相当于一个电荷量较大的点电荷,1和2是以树为圆心的同心圆,有甲、乙、丙、丁四头相同的牛按如图所示位置和方向分别站在地面上,由此判断( )A.丙牛所处位置的电场强度为零B.乙牛和丙牛两处电场强度相同C.丁牛处的电势一定高于乙牛处的电势D.甲牛前后蹄电势差最大,处于最危险的状态解析:D 根据点电荷周围电场的分布情况可知,丙牛所处位置的电场强度不为零,A选项错误;电场强度是矢量,乙牛和丙牛两处电场强度方向不同,B选项错误;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逐渐降低,由于点电荷电性未知,故丁牛处的电势不一定高于乙牛处的电势,C选项错误;乙牛与丁牛前后蹄连线与等势圆半径垂直,而甲牛与丙牛前后蹄连线在等势圆半径上,由点电荷的电场分布及电势特点知甲牛前后蹄间电势差最大,处于最危险的状态,D选项正确.5.如图所示,四个点电荷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均为Q,分别固定在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正方形边长为a,则正方形两条对角线交点处的电场强度( )A.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上B.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上C.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下D.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下解析:C 一个点电荷在两条对角线交点O产生的场强大小为E==,对角线上的两异种点电荷在O处的合场强为E合=2E=,故两等大的场强互相垂直,合场强为EO==,方向竖直向下,故选C.6.如图所示,在一绝缘斜面C上有一带正电的小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现将一带正电的小球B沿以A为圆心的圆弧缓慢地从P点移至A正上方的Q点处,已知P、A在同一水平线上,且在此过程中物体A和C始终保持静止不动,A、B可视为质点.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对斜面C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B.地面对斜面C的摩擦力逐渐减小C.物体A受到斜面的支持力一直减小D.物体A受到斜面的支持力一直增大解析:B 如图所示,以A和C整体为研究对象,设B对A的库仑力大小为F,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根据平衡条件得Ff=Fsin θ,由于F大小不变,θ减小,则知地面对斜面C的摩擦力逐渐减小,故A错误,B正确;以A为研究对象,分析可知,B对A的库仑力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分力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设该分力为F′,斜面倾角为α,根据平衡条件,斜面对A的支持力FN′=mgcos α+F′,可知FN′先增大后减小,故C、D错误.7.(2019·全国卷Ⅱ)(多选)静电场中,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自M点由静止开始运动,N为粒子运动轨迹上的另外一点,则( )A.运动过程中,粒子的速度大小可能先增大后减小B.在M、N两点间,粒子的轨迹一定与某条电场线重合C.粒子在M点的电势能不低于其在N点的电势能D.粒子在N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一定与粒子轨迹在该点的切线平行解析:AC 在两个同种点电荷的电场中,一带同种电荷的粒子在两电荷的连线上自M点由静止开始运动,粒子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A正确;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若运动到N点的动能为零,则带电粒子在N、M两点的电势能相等;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带电粒子的动能和电势能之和保持不变,可知若粒子运动到N点时动能不为零,则粒子在N点的电势能小于在M点的电势能,即粒子在M点的电势能不低于其在N点的电势能,C正确;若静电场的电场线不是直线,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不会与电场线重合,B错误;若粒子运动轨迹为曲线,根据粒子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可知粒子在N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一定不与粒子轨迹在该点的切线平行,D错误.[能力提升] 8.如图所示,边长为L的正六边形ABCDEF的5条边上分别放置5根长度也为L的相同绝缘细棒.每根细棒均匀带上等量的正电荷.现将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置于BC中点,此时正六边形几何中心O点的电场场强为零.若移走+Q及AB边上的细棒,则O点电场强度大小为(k为静电力常量,不考虑绝缘棒及+Q之间的相互影响)( )A. B.C. D.解析:D 根据对称性,AF与CD上的细棒在O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叠加为零,AB与ED上的细棒在O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叠加为零,BC中点的点电荷在O点产生的电场强度为=,因EF上的细棒与BC中点的点电荷在O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叠加为零,故EF上的细棒在O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故每根细棒在O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均为,移走+Q及AB边上的细棒,O点的电场强度为EF与ED上的细棒在O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叠加,这两个电场强度夹角为60°,所以叠加后电场强度大小为2·cos 30°=,故D正确.9.(2022·安徽宣城市第二次模拟)如图,光滑绝缘圆环竖直放置,a、b、c为三个套在圆环上可自由滑动的空心带电小球,已知小球c位于圆环最高点,ac连线与竖直方向成60°角,bc连线与竖直方向成30°角,三个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a、b、c带同种电荷B.小球a、b带异种电荷C.小球a、b电荷量之比为D.小球a、b电荷量之比为解析:D 对c小球受力分析可得,a、b小球必须带同种电荷,c小球才能平衡;对b小球受力分析可得,b、c小球带异种电荷,b小球才能平衡,故A、B错误.设环的半径为R,a、b、c球的带电荷量分别为q1、q2和q3,由几何关系可得lac=R,lbc=R,a与b对c的作用力都是吸引力,它们对c的作用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大小相等,则有·sin 60°=·sin 30°,所以=,故C错误,D正确.10.(2021·湖南卷)如图,在(a,0)位置放置电荷量为q的正点电荷,在(0,a)位置放置电荷量为q的负点电荷,在距P(a,a)为a的某点处放置正点电荷Q,使得P点的电场强度为零.则Q的位置及电荷量分别为( )A.(0,2a),q B.(0,2a),2qC.(2a,0),q D.(2a,0),2q解析:B (a,0)和(0,a)两点处的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在P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E=,方向如图所示[由点(a,a)指向点(0,2a)],由在距P点为a的某点处放置的正点电荷Q使得P点电场强度为零可知,此正电荷位于(0,2a)点,且电荷量Q满足=,解得Q=2q,B正确.11.(2022·日照模拟)如图所示,实线为两个点电荷Q1、Q2 产生的电场的电场线,虚线为一电子在只受电场力作用下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运动轨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 点的场强小于B点的场强B.Q1的电荷量大于Q2 的电荷量C.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D.电子在A点的速度大于在B点的速度解析:D 根据在同一电场中,电场线较密的地方表示场强较大可知,A点的场强比B点的场强大,选项A错误;根据电场线分布情况可知,Q1、Q2是同种电荷,由点电荷Q2周围电场线较密可知点电荷Q2带电荷量较多,即Q1<Q2,故B错误;电子做曲线运动,受到的合力方向指向曲线的凹侧,可知电子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受到的电场力F方向斜向下,电场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总是大于90°,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动能减小,即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电子在A点的速度大于在B点的速度,故C错误,D正确. 12.(多选)如图所示,已知带电小球A、B的电荷量分别为QA、QB,A球固定,B球用长为L的绝缘丝线悬挂在O点,静止时A、B相距为d.若A球电荷量保持不变,B球缓慢漏电,不计两小球半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丝线对B球的拉力逐渐变大B.A球对B球的库仑力逐渐变小C.当AB间距离减为时,B球的电荷量减小为原来的D.当AB间距离减为时,B球的电荷量减小为原来的解析:BD 对B受力分析,由B受力平衡可得:==,B球缓慢漏电,可知F减小,则d逐渐减小,FT不变,A错误,B正确;当AB间距离减为时,则库仑力减小到原来的,根据F=k可知B球的电荷量减小为原来的,C错误,D正确.13.(2022·攀枝花模拟)如图所示,真空中三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B、C,带电荷量分别为QA=6q,QB=-3q,QC=8q.现用恰当大小的恒力F拉C,可使A、B、C沿光滑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A、B、C保持相对静止,且A、B间距离与B、C间距离相等.不计电荷运动产生磁场的影响,小球可视为点电荷,则此过程中B、C之间的作用力大小为( )A.F B.FC.F D.F解析:A 对三个球的整体:F=3ma;对A、B的整体:F1=2ma,解得F1=F,即A、B对C的库仑力的合力大小为F;因=k∶k=,分析库仑力的方向后可知FBC-FAC=F,解得FBC=F.A正确.14.(2021·河北卷)(多选)如图,四个电荷量均为q(q>0)的点电荷分别放置于菱形的四个顶点,其坐标分别为(4l,0)、(-4l,0)、(0,y0)和(0,-y0),其中x轴上的两个点电荷位置固定,y轴上的两个点电荷可沿y轴对称移动(y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除无穷远处之外,菱形外部电场强度处处不为零B.当y0取某值时,可使得菱形内部只存在两个电场强度为零的点C.当y0=8l时,将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由点(4l,5l)移至点(0,-3l),静电力做正功D.当y0=4l时,将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放置在点(l,l)处,其所受到的静电力方向与x轴正方向成45°倾斜向上解析:ACD 由对称及电场叠加原理可知,除无穷远处之外,菱形外部各点电场强度处处不为零,故A正确.分析可知O点电场强度等于零,由对称及电场叠加原理可知,除O点外,菱形内部的电场强度为零的点都是成对出现的,所以在菱形内部不可能只存在两个电场强度为零的点,故B错误.当y0=8l时,由对称性可知点(0,-3l)和点(0,3l)的电势相等,将负点电荷从点(4l,5l)移到点(0,-3l)和从点(4l,5l)移到点(0,3l),电场力做功相同,由等量同种点电荷形成的电场的特点可知,在x、y正半轴上的两个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点(4l,5l)和点(0,3l)是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对称的两点,电势相等,所以将负点电荷从点(4l,5l)移到点(0,3l),电场力不做功;在x负半轴的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将负点电荷从点(4l,5l)移到点(0,3l),电场力做正功;在y负半轴的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将负点电荷从点(4l,5l)移到点(0,3l),电场力做正功;综上所述,当y0=8l时,将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由点(4l,5l)移到点(0,-3l),电场力做正功,故C正确.当y0=4l时,x、y正半轴的两个点电荷在点(l,l)处的合场强与x轴负方向的夹角为45°,倾斜向下,大小为·,x、y负半轴的两个点电荷在点(l,l)的合场强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45°,倾斜向上,大小为·,故该点的合场强与x轴负方向的夹角为45°,倾斜向下,负点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45°,倾斜向上,故D正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第2讲 限时规范训练,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第2讲 限时规范训练 (2),共8页。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第1讲 限时规范训练,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