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全国各地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语文原创卷A卷(湖南)(全解全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语文原创卷A卷(湖南)(全解全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D,【答案】C,【答案】A,【答案】,【答案】B,【答案】B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原创卷A卷七年级语文·全解全析1.【答案】D(2分)【解析】A项,腹—俯。B项,“哄”读hōng。C项,逢—缝。故选D。2.【答案】C(2分)【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使用。首先学生要理解词语的意思,其次有些词语还要知道由哪些典故、文章演变流传而来,再次要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C项,爬高踩低:比喻对上奉承攀附,对下欺侮压制。结合句中具体语境可知,句中指的是“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的行为。所以应用“拈轻怕重”,指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3.【答案】C(2分)【解析】A项,缺少成分,去掉“使”;B项,搭配不当,去掉“人”;D项,三重否定表否定,去掉“不”。4.【答案】A(2分)【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顺序排列。首先,认真阅读材料,明确体裁和中心;其次,理清思路;再次,抓语言标志,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最后,连读,进行语感检验。通读语段可知,语段是因果关系。为什么“正确对待大自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呢?②句首先提出“征服自然”的话题,应放在第一位,排除C、D两项;再比较A、B两项,③句和④句是转折关系,④句应放在③句的前边。故排除B项。因此应选A。5.【答案】D(2分)【解析】D项,抛砖引玉:谦辞。比喻自己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谦辞敬辞使用不当,不符合语境。故选D。6.【答案】(1)争做美德少年(2分)(2)孝亲故事我来讲 孝亲精神我来赞 孝亲美德我来学 孝亲事情我来做(写出两种即可得2分)(3)建议一:请孝亲人物到校做专场报告。建议二:请同学们做一件孝亲实事,然后在活动中展示交流。(2分)【解析】(1)拟写宣传语的要求:①须紧扣主题。②上、下句必须字数相等,要在20字以内。③有两个句式大致整齐的句子或者短语。④结构相对,但不需要从对偶句的高度要求。写法应注意:紧扣活动主题来写标语。此联上句“弘扬孝道美德”是动宾短语,所拟下句也应是动宾短语。(2)本题考查主题活动的设定。针对中学生的主题活动一般有以下几个:朗读比赛、图片展、读书报告会、主题班会、演讲比赛、主题歌咏比赛、古诗文朗诵大赛、办一期手抄报等。(3)本题考查学生给活动提建议的能力。所提的建议一定要与学校有关部门相关,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7.【答案】(1)水何澹澹 (2)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3)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每空1分,有多字、错字、漏字的该空不得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本题中要注意“澹”“芦”“罔”“殆”几个易错的字形。写完之后,要重新读一下,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8.【答案】B(2分)【解析】A项有误,正确的顺序应为:五行山收孙悟空,鹰愁涧收白龙马,高老庄收猪八戒,流沙河收沙僧。C项有误,铁扇公主之所以不借芭蕉扇给孙悟空,是因为孙悟空收服了红孩儿。D项有误,招安的神仙是太白金星。故选B。9.【答案】第一次孙悟空打死六个拦路抢劫的强盗,而唐僧埋怨孙悟空残害生灵,孙悟空受不得人气,别了师父奔东海龙宫去了(第十四回《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第二次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埋怨悟空滥杀无辜,写贬书执意断师徒情,念动紧箍咒,孙悟空头痛欲裂,忍气别了师父,返回花果山。(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3分)【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的故事情节的了解。作答此题,要熟读原著,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第十四回《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西行途中遇见六个山贼,悟空杀死六贼,唐僧却责怪悟空杀人,于是悟空撇下唐僧。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尸魔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后变幻为女子、老妇人、老公公,全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把他们的假身统统都打死。但唐僧却不辨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连伤三命,违反戒律,于是写下贬书,将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10.【答案】BC(4分)【解析】B项,第二句“灯前”只有“影”伴身,表现了作者的孤单,营造的是一种凄凉的氛围。故B错误。C项,白诗想象的是家人在深夜里坐着,述说着远行之人,即作者。故C错误。故选BC。11.【答案】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诗人抱着双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其相伴,将影子赋予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渲染了诗人夜晚独坐时凄凉、孤寂的环境,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4分)【解析】本题考查诗词赏析。题干点明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从修辞角度赏析诗词的思路:判断修辞,分析修辞效果,把握诗词情感。“抱膝灯前影伴身”中“伴”字把“影”拟人化,这“影”好像在陪着这抱膝之人一般。作者只能与“影”相伴,其孤单凄凉可以想见。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家人的思念之情。12.【答案】B(2分)【解析】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A项,“舍”的意思分别是校舍;丢下,舍弃。B项,“去”的意思都是“离开”。C项,“如”的意思分别是像;比。D项,“自”的意思分别是自己;从。故选B。13.【答案】A(2分)【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A项,“之”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其余三项均为代词“他、它”的意思。故选A。14.【答案】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3分)【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记漏翻关键词语。本题中要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窃”,偷偷地。15.【答案】事件:放牛时偷听念书、寺庙读书、侍奉母亲。(3分)品质:孝顺、勤奋苦学。(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文章第一段前半部分写他陇上放牛,溜进学舍听读书;后半部分写他在佛像腿上,伴长明灯夜读。第二段写的是他侍奉母亲。概括人物形象,依据文章中的事例进行概括即可。“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表现其勤奋好学;“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架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表现其孝顺母亲。16.【答案】B(2分)【解析】B项,理解和运用口头语言的能力由人类基因决定的程序形成,而阅读能力的形式却需要每个人的刻苦练习。故选B。17.【答案】C(2分)【解析】C项,从材料中“传统阅读需要耐心”“与我们平时在网上进行的浅阅读相反”“深阅读是一种慢速的、沉浸式的、有着丰富的感官细节和复杂的情感、精神体会的阅读”这些语句可以看出传统阅读让人关注内容的深度;从材料中“不断地扫视、浏览、搜寻感兴趣的关键词,点击阅读——这个过程因为信息的丰富性、多样性而足够刺激”可以看出数字阅读让人关注内容的丰富和时效性。故选C。18.【答案】①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②人类的大脑结构改变了,大脑形成神经通路的方式也改变了。③使我们的思维“碎片化”,不足以锻炼耐心。④使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越来越弱。(4分)【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筛选提炼信息。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数字时代”,不要回答成传统阅读。抓住材料中“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改变了人类的大脑结构”“数字阅读不足以锻炼耐心”“更适应碎片化信息”“结交线下朋友的能力却越来越弱”等语句即可概括出答案。19.【答案】A(2分)【解析】A项是对本文内容的拓展和引申。要联系文章内容来判断这句话的正误。结合第⑦段内容,作者说的是“常读书,读好书”,就可以做幸福的人,享受幸福的生活,而A项中“读书的人”,没有点明读什么书。“读书的人就是幸福的人,只有读书的人才可以享受幸福的生活”的结论太绝对了。故选A。20.【答案】C(2分)【解析】C项,列举的屈原的示例,意在阐明屈原学习环境的恶劣,读书的勤奋,与“读书能够开启智慧”的观点不符。故选C。21.【答案】读书可以使人知书达礼;读书可以提升人的修养;读书可以启发人的写作灵感;读书可以开阔人的视野等。(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解析】首先要概括出文章中读书的作用有哪些,答案要在文中已有的作用(读书能够静心;读书能够开启智慧;读书是种享受;读书能够美颜)之外。答题内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22.【答案】①气恼、委屈 ②“我”趁着夜色避开父亲走黑胡同回家 ③“我”专业遇冷蜷缩在家 ④难过、庆幸(每空1分)【解析】本文是叙述类文体,概括情节内容首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按着题干中的提示,先找出所示情节,然后再根据情节要素(地点、时间)和情节之间的关联性了解情节的变化,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依照所示情节和情感的概括方式概括出其他情节和情感。如①空,可直接提取第①段的“气恼”和“委屈”作为答案。②空,第②段写的是“我”趁着夜色避开父亲走黑胡同回家。③空,第⑥段写的是“我”专业遇冷蜷缩在家。④空,可直接提取第⑩段的“难过”和“幸运”作为答案。23.【答案】运用了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缩”“低头”体现了“我”故意躲藏的小心谨慎,写出了“我”的任性。“死死地盯着”写出了父亲找“我”时的细心专注,和害怕找不到“我”的担忧焦虑,体现了父爱之深。(4分)【解析】本题考查赏析文句。此题比较容易,因为题干已经给出了分析方向,即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作答。“我缩在人群中”“一低头,又走了过去”为动作描写,写出了故意躲藏的任性。“死死地盯着”运用了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找“我”时的细心专注,表现了深沉的父爱。答题时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体会语句所表现的人物情感与心理即可。24.【答案】BE(4分)【解析】B项,“如释重负”的意思是像放下重担子一样,形容父亲由接不到女儿的心情紧张,到知道女儿回到家后的放心和轻松。体现了父亲没接到女儿的愧疚、自责心理。所以“欣慰轻松的心理”错。E项,“这些也让‘我’对他怀着恨”错,这是一种过度解读,实际上此时“我”已经逐渐理解了父亲。故选BE。25.【答案】①作用: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概括重要的情节;蕴含“父爱”这一中心。(答两点即可)②理解:父子之战源于并体现着父母对子女的爱,可有时这种爱可能会给双方带来伤害。所以我们要学会理解和沟通,换位思考并及时尽孝。(6分)【解析】一问,考查文章标题的作用。答此题首先要读懂上下文的情节内容,进而把握文章的中心,这样才能确保答案的准确无误。如标题“我在第三棵树下等你”从内容上看,是文章重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同时暗含着“父爱”这一中心。从结构上看,设置悬念,文题新颖别致,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二问,开放性题目,无唯一答案。但一定要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的主题作答。也可根据自己的经历说出自己所理解的父(母)爱及其意义,语言通顺即可。26.【答案】通知全体同学:后天(1月21日)上午8:30举行结业典礼,请各位同学准时参加,注意安全。长铁一中学校办公室1月19日(10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拟写通知的能力,注意格式和内容上的要求。通知一般包括标题、称呼、正文、落款。①标题:写在第一行正中。②称呼:写被通知者的姓名或职称或单位名称。在第二行顶格写。③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④落款: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方,一行署名,一行写日期。27.【审题立意】作文标题“总有 在心中”。半命题作文,所填充的内容往往是决定写作成败的关键。填充文题,关键是要找准所要写作的内容。半命题作文的补题很关键,补出的题目显示了作文的选材、立意及情感态度,同时也决定作文成败。补全题目常用方法是避生就熟。在补题时,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越是熟悉的角度、内容,我们写作时的把握也就越大。补全题目,首先要将题目变为自己所熟悉的内容,从自己熟悉的内容、擅长的体裁着手来写。选择一个比较小的切入口,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切入题目。这一题目可填的词语很多,如感动、温暖、幸福、记忆、眷恋、风景、坚强、快乐、勤奋、执着、自信、勇敢、善良、那首歌……核心点在于“在心中”,那就要把事件叙述完整,并且写出给自己所带来的影响与启迪。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语文原创卷B卷(湖南)(全解全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A,【答案】D,【答案】C,【答案】B,【答案】,【答案】A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语文原创卷A卷(浙江)(全解全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答案】A,【答案】D,【答案】B,【答案】C,【答案】①花期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语文原创卷A卷(山东)(全解全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B,【答案】C,【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