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1三黑和土地 同步练习(有解析)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695451/0-169210744506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1三黑和土地 同步练习(有解析)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695451/0-169210744509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1三黑和土地 同步练习(有解析)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695451/0-169210744511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三黑和土地精品同步练习题
展开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21*三黑和土地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松散(sàn) 疙瘩 闺女
B.挨骂(ái) 顺溜 叫换
C.钻出(zuàn) 荞麦 毛驴
D.耙地(pá) 菜籽 招呼
2.下面各组词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咸菜(xián) 蝈蝈(guō)庄稼(jià) 歇息(qiē)
B.耙地(bà)蹚水(tāng)霎时(shà) 品尝(cáng)
C.荞麦(qiáo)闺女(guī)气氛(fēn) 疙瘩(gē)
3.对下面的三小节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A.作者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农民对土地的依恋之情。
B.两个“一……就……”表达了农民拥有土地时的急切心情及喜悦之情。
C.反复强调“恨不得”,突出农民对土地的热爱之情。
D.这三小节表达了农民对土地的好奇心,希望尝一尝土的味道,试一试土的温度。
4.下列句式变换有误的一项是( )
A.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缩句)话包蕴着哲理。
B.这是了不起的奇迹。(改为双重否定句) 这不可能不是了不起的奇迹。
C.这点小事,不能要妈妈担心。改为反问句:这点小事,难道能要妈妈担心吗?
D.爸爸说:“你明天别去玩了,我带你有事去。”(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爸爸说,你明天别去玩了,他带你有事去。
5.第二三小节连用了两个“恨不得”,正确的理解是( )
A.写出了“三黑”特别想吃地里的土,变成种子在地里睡觉。
B.写出了“三黑”对自己土地的热爱,想尝一尝土地的味道,想感受土地的温暖舒适。
C.写出了“三黑”觉得有了自己的土地还得干活,心里很气愤。
D.写出了“三黑”等不及土地上长出庄稼,想直接品尝泥土,在地里睡觉。
二、填空题
6.形近字组词。
嫁____ 成____ 淌____
稼____ 咸____ 躺____
7.巧辨双胞胎。
场( ) 唤( )
汤( ) 换( )
三、语言表达
8.按要求填空。
“滥”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_,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滥”的意思有:①泛滥;②过度,没有限制;③不切实际浮泛。给下列词语中的“滥”选择正确的解释。
陈词滥调( ) 滥用职权( ) 洪水泛滥( )
9.口语交际。
我国南方有一座城市,因为城市交通发展的需要,砍掉了道路两旁生长了几十年的大树。这件事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有的市民认为,拓宽城市道路,促进经济繁荣是值得的;也有的市民认为,砍树容易栽树难,政府应该想办法发展交通,不应该砍树。要路还是要树?你的看法是什么?说说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理解。
你怎么知道我说谎
小时候,他很怕母亲,因为每次说谎,母亲都知道。
有一次,母亲在家里睡觉,他在一边看书。过了一会儿,见母亲睡得很沉,便偷偷溜到野地里玩儿,估摸着母亲快醒了,才回到家。刚捧起书没一会儿,母亲就睁开了眼睛,问:“我睡觉的时候你都干什么了?”他极镇定地说一直在看书,母亲的脸一下子沉下来:“又撒谎,说,去哪儿玩了?”他当时很惊恐,下意识地退后了几步,说:“你是妖怪!”
母亲一愣,他说:“你都睡着了还知道我出去?”母亲笑着说:“你要是承认自己撒谎,我就告诉你我是怎么知道的!”他老老实实地承认了,然后眼巴巴地看着母亲,母亲说:“很简单的事,你每次撒谎的时候,右手的拇指就会压在食指上!”他仔细想了一下,似乎自己真有这个毛病,心里挺高兴,相信了母亲不是妖怪。
后来,他长大后,在远离母亲的一个城市里工作,于是他给母亲买了台电脑。有时候,晚上他会和母亲视频聊天,有一回母亲问他的女朋友处得怎么样了,他说处得很好,还年轻,先不急结婚。忽然他见母亲的脸上又现出当年的神情,母亲说:“你还敢和我撒谎,说说吧,是什么时候和女朋友分手的?”他忙看向视频窗口,自己只显示上半身,根本看不到手,母亲怎么又知道自己撒谎了?
他求母亲告诉自己破绽又出在哪里,母亲还是那句话:“你告诉我事情经过,我就告诉你我怎么知道的!”母亲知道了结果,他也终于得到了答案。母亲说,他一撒谎的时候,右眉总是不经意地跳动几下。他很是郁闷,先是右手,后是右眉,看来自己说谎话的时候毛病真不少。
他很是惊奇,自己这么多琐碎的特点,母亲竟然能全部掌握!他并没有试着去改变自己说谎时的一些习惯,因为他知道,母亲一定还有其它的方法来鉴别。他很感动,知道只有母亲才会记得自己的所有,多少年也不会忘记。是的,如果有一天,母亲说出连你自己都不清楚的细节,不要奇怪,因为在母亲面前,在母爱面前,任何事都是奇迹。
10.用换词语的方法理解下面词语。
估摸——( ) 惊恐——( ) 郁闷——( ) 鉴别——( )
11.分别用一句话说说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母亲是怎么知道“我”在说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面对短文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
A.短文赞美了母亲超强的观察能力。
B.短文歌颂母亲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爱。
C.短文教育我们一定不要对母亲撒谎。
课外阅读
走进书里去
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
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耐心,知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敲思索。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毫不费力地坐在荧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形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
小朋友可能读过《顽童流浪记》,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或卡通,两相比较,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至于影片和卡通,虽然也给你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的。
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一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
现代人的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已变得多姿多彩,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但愿你能确实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
14.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全神贯注( ) 五彩斑斓( )
15.能够静下心来专心读书的儿童愈来愈少是因为什么,在对的括号里打“√”
①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毫不费力地坐在荧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 )
②影视器材的进步可以使人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 )
③相比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 )
16.读小说和看影片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作者把阅读比喻为__________,把电视机前的观赏比喻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及字形。
A选项中“散”读“sǎn”;[sàn]由聚集而分离 解~。
B选项中“换”应写成“唤”;
C选项中“钻”读“zuān”,[zuàn] 打眼儿的工具 电~。~头。
2.C
【详解】
A庄稼(jia)歇息(xiē)
B品尝(cháng)
3.D
【详解】
本题考查诗句理解。
“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出自课文《三黑和土地》,这句话统领全文,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将农民面对土地的那种迫切的心情和扑进土地怀抱的激动地举止表现出来。选项D说法错误,并不是表达了农民对土地的“好奇心”。
4.D
【详解】
转换句的人称要变,正确的应是:爸爸说,我明天别去玩了,他带我有事去。
5.B
【详解】
首先要了解词语的基本意思,恨不得:急切希望(实现某事);巴不得。接着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第二三小节主要讲了农民三黑有了自己的土地,视若珍宝,把整个生命投入到土地中,“恨不得把每一块土地都送到舌头上”“恨不得自己变成一粒种子”,两个“恨不得”写出了“三黑”对自己土地的热爱。
故答案为:B。
6. 嫁女 成功 淌水 庄稼 咸菜 躺下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
形近字的特点:
①笔画相同,位置不同。
②字形相近,笔形不同。
③字形相近,偏旁不同。
④字形相近,笔画不同。
⑤字形相近,读音相同。
⑥字形相近,读音不同。
⑦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7. 场面 唤醒 汤水 交换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
形近字的特点:
① 笔画相同,位置不同。
② 字形相近,笔形不同。
③ 字形相近,偏旁不同。
④ 字形相近,笔画不同。
⑤ 字形相近,读音相同。
⑥ 字形相近,读音不同。
⑦ 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8. 氵 10 L lan ③ ② ①
【详解】
本题考查小学生查字典的能力。掌握部首查字典和音序查字典的方法。了解特殊情况下使用哪种方法最方便,查字典时还要留意字的不同释义,根据后面的例句去理解。注意平时多积累。
故答案为:
氵;10;L;lan;③;②;①
9.我的看法是要路。城市建设要路并不是代表不要树,不要树只是暂时的,我们可以在道路修好以后种树。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健全完善的交通建设能给人们节省大量的时间,而时间就是生命。一条路不仅能方便市民出行,还能沟通内外发展,带动经济,市民生活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本题目是开放性问题,考查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结合材料进行理解和分析,材料给出的路和树的讨论,这个问题就是言之有理即可,可以就材料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写出原因,结合材料写出自己的看法,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10.估计 害怕 烦恼 分辨
11. “我”趁母亲睡觉偷偷出去玩,被母亲发现撒谎。 “我”与母亲视频聊天,被母亲发现撒谎。
12.“我”每次撒谎的时候,右手的拇指就会压在食指上;“我” 一撒谎的时候,右眉总是不经意地跳动几下。
13.B
10.找词语近义词的方法1.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2.从词的意义上去找 3.结合词具体的语言情境去找。
估摸:猜测,推测。惊恐:惊慌害怕。郁闷:愁眉不展的性质或状态。鉴别:审察辨别。
11.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1. 段意归并法。
把每段的段意连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先把全文读一遍,对课文有个大致的了解;再一段一段认真的读,读懂每个段,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段落大意,只要把每个段落大意合理地连接起来,就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2.题目拓展法。
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归纳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从审题入手,弄懂题目的含义,然后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3.综合归纳法,如写事的文章。
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
4.抓重点词句(中心句、中心段或过渡段)。
有些文章结构上的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或内容上的中心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5.取主舍次法即重点归纳法。
有时一篇文章,其重点部分十分突出,而全文的主要内容就在其中。因此,只要抓住这个重点部分的段落大意,再加上一些必要的补充交代,全文的主要内容就归纳出来了。
12.快速浏览全文,掌握全貌,短文与“母亲是怎么知道我在说谎 ”有关的信息,在短文第5自然段。
13.“中心思想”是对一篇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做出的确切、扼要的说明,简单说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者作者要告诉人们什么。概括中心思想一般分两步:第一步弄清作者写了什么,即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二步分析作者为什么要写,即作者的写作目的——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感情、立场等等。
14. 聚精会神 多姿多彩
15.√√√
16.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看影片虽然能让人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的。
17. 细嚼慢咽的宴席 便捷的快餐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三黑和土地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三黑和土地课时作业,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词语训练,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素养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三黑和土地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三黑和土地测试题,共3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三黑和土地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三黑和土地综合训练题,文件包含21三黑和土地同步练习试题-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解析版docx、21三黑和土地同步练习试题-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