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第十一章 第一节 生物的性状表现 教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4692258/0-169210647439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生物第一节 生物的性状表现教学设计
展开《第一节 生物的性状表现》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
(2)生物性状的表现和类型。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多媒体课件,培养比较、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多媒体演示,培养学生分析和收集信息能力,以及归纳、总结及语言概括能力。
(3)通过资料分析,培养能够迅速获取资料与信息的能力。
(4)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组织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生活与科学是紧密相联的观点,树立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的观点。
(2)培养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的抽象逻辑思维方法;并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3)通过学习掌握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明白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4)通过了解生物的尖端技术,使学生认识到人们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的环境,也在改变我们自身,相信人有主观能动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举例说出生物的不同性状。
(2)生物性状的表现和类型。
教学难点:
(1)理解生物性状。
(2)理解生物性状的表现和类型。
【教学方式】
启发引导法、演示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引入 | 1、展示各种动物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提问: A、你看到的这一组图片中动物个体之间是什么关系?B、为什么会同父母既像又不像呢? 2、引导学生总结得出遗传的概念。 | 1、学生讨论分析回答问题。 2、从观察中学生总结得出遗传的概念。 | 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
二、第一站——生物的性状 | 1、观察P68-70图 2、列举一些常见的人体性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这些性状,请一个小组展示调查结果。并作出评价。 2、出示问题:什么是性状?性状包括哪些方面?什么是相对性状? 3、提问:刚才调查的性状中,哪些是形态结构特征方面的性状?哪些是行为方式方面的性状? 4、 解答P70讨论题 | 1、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些性状进行调查,并展示本组的调查结果。 2、小组讨论:教师出示的问题。结合调查和课本归纳出相关概念。 3、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 以小调查的方式,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培养学生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精神。 | |
三、第二站——生物的可以表现在形态结构上,也可以表现在生理特性上 | 1、播放一些图片,关于在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上的独臂图,提相关问题,让学生回答。 2、提问你们知道哪些生物的性状表现的不同。 | 1、回答问题。 2、小组讨论:总结表现在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上的不同性状。
| 通过一些图片一步步讲解生物性状的表现,使教学内容深入浅出。
| |
四、第三站——同一种形状在同一性状上会有不同的表现类型 | 1、教师出示问题:说说你所知道的同一种形状在同一性状上会有不同的表现类型例子。 2、展示图片:同一种形状在同一性状上会有不同的表现类型。
| 1、小组讨论:你所了解有哪些同一种形状在同一性状上会有不同的表现类型例子?
| 渗透STS的内容,培养学生爱科学、爱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 | |
五、第四站——生物的性状在亲子代之间表现出相似性 | 提出问题:什么是遗传?
| 小组讨论:结合调查和课本归纳出相关概念。 | 培养学生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精神。 | |
六、小 结 | 教师讲授 | 学生回顾 | 归纳总结 | |
课 堂 小 结 | 总结本节所学的几个概念:遗传、性状,认识常见的性状。
| |||
课 处 延 伸 | 了解各种新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不断学习新知识。 | |||
初中北京版第一节 生命的起源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北京版第一节 生命的起源教案,共2页。
初中生物北京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 遗传与变异第三节 人类的遗传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京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 遗传与变异第三节 人类的遗传教案,共3页。
北京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生物的性状表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北京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生物的性状表现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上堂课内容,导入新课,新课讲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