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8页。
大同一中南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综合素养评价七年级生物注意事项:1.共3页,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2.答题前请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及学生编码。将姓名、学生编码、教室编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3.本次评价设有答题卡,请直接在答题卡上作答,答案写在本页上无效。4.答题卡要保持整洁,不要折叠,不能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胶带纸。第I卷 选择题(共15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 共15分。在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答案选项填入答题卡相应的位置。)1. 我们周围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生物,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 病毒 B. 飞机 C. 珊瑚 D. 钟乳石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A.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B.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C. 农田中的农作物和杂草、昆虫共同组成农田生态系统D. 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分别被称为“地球之肺”、“地球之肾”3. 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 根深叶茂 B. 大树底下好乘凉 C. 大雁南飞 D. 秋风扫落叶4. 下图是显微镜结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转动c可使物像更加清晰B. 观察时,视野中异物一定位于a或e上C. 对光时,应转动d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D. 将写有“上”字的玻片放到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物像是“”5. 如图为细胞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甲表示植物细胞,图乙表示动物细胞B. 控制生物发育和遗传的结构是④C.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①D. ⑤中所含的物质是细胞质6. 下图是动物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过程,分析不正确的是( )A 过程①表示细胞分裂B. 过程②表示细胞分化C. 过程①使染色体数目减半D. A细胞能产生和传导冲动7. 皮肤在人体表面起到保护作用,当皮肤划破时人会感到疼痛,有时会流血。说明皮肤属于人体结构层次中( )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8. 下列诗文中描述的植物类群与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不对应的是( )选项诗文植物类群在自然界中的作用A苔痕上阶绿苔藓植物监测空气污染程度B山有蕨薇蕨类植物可以食用C东西植松柏被子植物优质木材D春种一粒粟种子植物粮食作物 A. A B. B C. C D. D9. 种子传播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动物传播、风力传播等。根据果实的形态特点,推测借助风力传播种子的植物是( )A. 槭树 B. 苍耳C. 苹果 D. 鬼针草10. 植物吸收水分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 )A. 成熟区 B. 分生区 C. 伸长区 D. 根冠11. 将泡过的玉米种子切开,在断面滴一点碘液,这时的现象是 ( )A. 胚变成蓝色 B. 胚乳变为蓝色C. 子叶变成蓝色 D. 种皮变为蓝色12. 当你和同学漫步在白塔公园的树丛中时,你会感觉到空气特别的清新和湿润,此时你会想到这是绿色植物的什么作用改善了空气的质量? ( )A.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 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C. 呼吸作用和运输作用 D. 蒸腾作用和运输作用13. 夜间,菜农适当降低蔬菜大棚内的温度,主要目的是( )A. 降低温度可以减少细菌病害B. 温度低,呼吸作用减弱,有机物消耗少C. 温度低,蒸腾作用减弱,减少水分的散失D. 温度低,光合作用增强,有机物积累多14. 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B. 给其他生物提供构建自身的材料和生命活动的能量C. 有机物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养育其他生物D. 动物都直接以植物为食15. 为推动广大公民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携手行动,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下列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 人类的活动既有可能破坏环境,也可以改善环境B. 减少煤、石油等燃烧时污染物的排放,可以有效减轻雾霾C. 提倡绿色出行可以减少城市大气污染D. 每年植树节都栽种大量树木,所以我们可以随意砍伐所需树木第II卷 非选择题(共35分)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7分。)16. 细胞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加,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 ( )17. 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一定不能通过细胞膜。( )18. 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种说法符合科学种田。( )19. 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__20. 植物的呼吸作用只在晚上进行。 ( )21. 植物的蒸腾作用会散失大量的水分,这是一种浪费。 ( )22. 所有的细胞都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它们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判断对错)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8分)23. 以下是绿色植物植株、花、果实、种子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的①是由图丁中的[ ]_____发育而来的,而图丙中的种子是由图乙中的_____(填结构名称)发育而来的。(2)大豆油是烹调时常用的食用油,它主要来自图丁中的[ ]________。(3)图乙中的花要想结出果实必须经过传粉和________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4)从图丙可判断桃树属于________(填“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桃的果实属于______(填“营养”或“生殖”)器官。24.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将A装置光照一段时间后,发现液面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叶片进行了_______作用。同时发现叶脉变红,说明水分可以通过输导组织中的_________运输到叶片。(2)B装置中萌发种子进行了呼吸作用,产生的_______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3)将B装置中的气体通入到C装置清水中,再将C装置塑料瓶稍捏扁,关上输液器开关,拧紧瓶盖,光照3﹣4小时。C装置中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_________,装置中的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_。光合作用中实现的能量转换是_________。(4)根吸收的大部分水分通过图一中叶的[②] _______散失,此过程其保卫细胞的工作原理对应图二中_________。25. “在什么样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呢?”为探究这一问题,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用到的四组装置有足够空间并密封。请分析表格中的信息并回答下列问题。(除表中实验条件外,其他条件各组均相同)甲装置乙装置丙装置丁装置不洒水洒一点水(适量)洒一点水(适量)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放入橱柜(25℃)放入橱柜(25℃)放入冰箱(2℃)放入橱柜(25℃)蚕豆种子10粒蚕豆种子10粒蚕豆种子10粒蚕豆种子10粒 (1)请根据探究的问题,结合已有知识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四个装置中,种子最有可能萌发的是______________。(3)如果要探究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则可以用_____________两个装置进行对照。(4)丙装置和丁装置不能形成对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5)各装置中用到的种子数量为10粒而不是1粒,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6)种子萌发除需要环境条件外,还必须具备自身条件。因此,在农业生产上,播种前应当测定种子的发芽率,避免造成减产。在对种子的发芽率进行抽样检测时,取样(获取样本)应______________(填“随机”或“挑选”)。
1. A2. C3. B4. A5. B6. C7. C8. C9. A10.A11. B12. B13.B14. D15. D16. 正确17. 错误18. 正确19. 对20. 错21. 错误22. 错误23. 【答案】(1) ①. ②胚芽 ②. 胚珠 (2)④子叶 (3)受精 (4) ①. 被子植物 ②. 生殖24. 【答案】(1) ①. 蒸腾 ②. 导管 (2)二氧化碳 (3) ①. 氧气 ②. 叶绿体 ③. 光能转换为化学能 (4) ①. 气孔 ②. 乙25. 【答案】(1)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乙 (3)乙和丁 (4)存在两个变量(或不是单一变量、变量不唯一) (5)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减小误差等 (6)随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中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无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大同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识图题,材料分析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