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1. 下列营养物质中,既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的是( )
A. 糖类 B. 蛋白质 C. 脂肪 D. 维生素
2. 胡萝卜和枸杞中富含的胡萝卜素,在人体内能转变成维生素A,经常食用可()
A. 佝偻病 B. 坏血病 C. 脚气病 D. 夜盲症
3. 为了给居民提供科学的健康膳食信息,做到合理营养,中国营养学会设计了如图所示“平衡膳食宝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糖尿病人应该少吃Ⅰ层食物
B. Ⅱ层食物摄入不足易患坏血病
C. 青少年生长发育快应多吃Ⅲ、Ⅳ层食物
D. Ⅴ层食物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
4. 中国“端午节”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下列关于人体对肉馅粽子消化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在口腔内能被初步分解 B. 淀粉在小肠内被消化成葡萄糖
C. 脂肪在小肠内被胆汁中的消化酶初步消化 D. 消化后的营养成分主要在大肠内被吸收
5. 某人血常规检测报告中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他可能患有( )
A. 骨质疏松症 B. 炎症 C. 缺铁性贫血 D. 夜盲症
6. 血液是一种“流动的组织”,具有运输、防御和保护等重要功能。如图中甲是显微镜下人血涂片的视野,乙是血液的分层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中①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B. 若某人体内有炎症,增多的是甲中的②
C. 乙中A是血浆,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D. A型血少量输给O型血患者,乙中C不会凝集成团
7. 下列关于人体动脉血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内流动脉血的血管 B. 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的血管
C. 人体内最粗的血管 D. 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
8. 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辨别毛细血管的最显著特征是( )
A. 管腔较粗 B. 血液流向心脏 C. 红细胞成单行通过 D. 管腔较细
9. 今年的3月24日是第2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主题是“你我共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结核杆菌常感染的呼吸器官是( )
A. 咽 B. 肺 C. 气管 D. 喉
10. 下列有关呼吸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咽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
B. 血液流经肺泡后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C. 呼吸道对吸入的空气有清洁、温暖、湿润的作用
D. 外界气体进入肺的路线:鼻腔→喉→咽→气管→支气管→肺
11. 如图为某同学制作的“膈的运动与呼吸的关系”模型,其中能正确模拟呼气时肺和膈肌活动情况的是( )
A. B. C. D.
12.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念之一。下列关于人体的叙述,不能体现这一观念的是( )
A. 大中型静脉内有半月形的静脉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B. 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是输送血液的泵
C. 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D. 小肠绒毛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食物的消化
13. 健康人的出球小动脉中的血液,流经肾小管处毛细血管网后,血液中增多的物质有()
①二氧化碳 ②氧气 ③水 ④蛋白质 ⑤无机盐 ⑥葡萄糖
A. ①②④⑥ B. ①③④⑤ C. ①③⑤⑥ D. ②③⑤⑥
14. 某人的尿常规检测发现尿液中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如果是肾脏出现病变,则病变的部位很可能是( )
A. 肾单位 B. 肾小囊 C. 肾小球 D. 肾小管
15. 排汗和排尿是人体排泄的两种方式,汗液与尿液都含有的成分是( )
A. 水、无机盐、葡萄糖 B. 水、尿素、无机盐
C. 水、无机盐、二氧化碳 D. 水、尿素、二氧化碳
16. 图中,甲为兴趣小组自制的变焦水透镜模型,乙为某同学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请推测该同学的视力状况和矫正时应选择的镜片( )
A. 近视眼,镜片Ⅰ B. 近视眼,镜片Ⅱ C. 远视眼,镜片Ⅰ D. 远视眼,镜片Ⅱ
17. 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 反射弧 B. 神经细胞 C. 神经纤维 D. 神经
18. 某同学在吃饭时不小心抓起了一个烫手的馒头后,来不及考虑就迅速松手了。如图是该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的反射活动可以不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B. a是手指肌肉,能接受刺激并产生收缩
C. c是脊髓中的神经中枢,能使人感觉到烫
D. 如果d受损,人不会及时松手,但还是会感觉到烫
19. 人体从外界获取的信息主要靠神经系统传递,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神经系统由大脑、小脑和脊髓组成
B. 大脑是人体的“总指挥部”
C. 脑干上具有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
D. 小脑具有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等功能
20. 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 晚饭后马上进行剧烈运动,有利于食物的消化
B. 土豆发芽后,掰掉芽就可以放心使用
C. 发现煤气中毒的患者,应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通风的地方
D. 腌、炸、熏、烤的食物好吃,可以多吃
21. 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少,作用大,分泌异常会引起某些疾病。食用加碘食盐可以防治的疾病是( )
A. 侏儒症 B. 糖尿病 C. 巨人症 D. 地方性甲状腺肿
22.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下列对青春期卫生保健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男女同学之间正常交往,保持乐观开朗 B. 变声期不吃刺激性强的食物,保护声带
C. 男孩出现遗精不必紧张,注意保持清洁 D. 女孩来月经时可剧烈运动以缓解不适感
23. 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破坏( )
A. 免疫系统 B. 消化系统 C. 血液系统 D. 神经系统
24. 中小学生要树牢“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使用公筷可以有效切断某些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B. 中药没有毒副作用,多喝一些可以增强免疫力
C. 压力很大时,通过运动或听歌等放松自己
D. 不吸烟、不酗酒,积极宣传吸烟、酗酒的危害
25. 配备家庭小药箱,可以帮助我们治疗一些常见疾病及轻微创伤。下列关于小药箱的配备及管理不合理的是( )
A. 家庭药箱配备的药品应具有针对性、实用性
B. 要经常检查药品,过期药品及时更换
C. 药箱里要有常用的体温计、创可贴等
D. 内服药和外用药不用分类混合放置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0分)
26.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做了如下实验:
①称取了等量的五小块新鲜馒头,四块切碎后分别放入1~4号试管,第五块直接放入5号试管。
②实验处理方式和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试管
加入的液体
搅拌程度
水浴温度
水浴时长
碘液
实验现象
1
2mL唾液
充分搅拌
37℃
10分钟
2滴
不变蓝
2
2mL唾液
充分搅拌
100℃
10分钟
2滴
变蓝
3
2mL清水
充分搅拌
37℃
10分钟
2滴
变蓝
4
2mL唾液
充分搅拌
37℃
3分钟
2滴
部分变蓝
5
2mL唾液
不搅拌
37℃
10分钟
2滴
部分变蓝
(1)唾液是由口腔中的 ______ 分泌的,唾液中含有 ______ ,能将食物中的少量淀粉分解成 ______ 。
(2)实验中,把馒头块切碎和充分搅拌分别模拟的是 ______ 和 ______ 。
(3)1号和2号试管进行对照,变量是 ______ 。
(4)若用1号和3号试管进行对照,探究的问题是 ______ ?水浴温度选择37℃的原因 ______ 。
(5)分析1号和4号试管的实验现象,4号部分变蓝的原因是 ______ 。
(6)在馒头消化过程中,牙齿、舌和唾液的作用有什么联系? ______ 。
(7)俗话说:“囫囵吞枣,食而不化。”食物被嚼碎,容易和消化液接触,被消化酶分解。所以,吃东西要养成 ______ 的习惯。
27. 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心脏有四个腔,分别是A ______ 、B ______ 、C ______ 、D ______ ,其中肌肉最发达的的腔是[ ______ ] ______ ,血液只能由A流向C,由B流向D,而不会倒流,是因为A、C之间和B、D之间有只能单向开闭的 ______ 。
(2)与C直接相连的血管是 ______ ,内流含氧 ______ (选填“多”或“少”)、颜色 ______ (选填“鲜红”或“暗红”)的 ______ 血。血液由C射出,流经a、b到B的循环路线叫做 ______ ,另一循环路线叫做 ______ ,其循环路线为 ______ (用图中字母表示)。两条循环路线沿各自路线进行,在 ______ 处又连通在一起,构成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
(3)通过静脉注射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时,药物最先进入心脏的部位是 ______ ,药物需 ______ 次经过心脏才能到达扁桃体。
28. 人体通过眼、耳等器官从外界获取大量信息。如图的图1和图2分别是人的耳和眼球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外界的声波被 ______ 收集后,经外耳道传到中耳,引起图1中的结构② ______ 振动。人体的听觉感受器位于[ ______ ] ______ 中,能感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2)生活中,有很多人容易晕车、晕船,这是由于内耳的 ______ 和 ______ (填结构名称)过于敏感造成的。
(3)听到上课铃声同学们就会走进教室,这是一种 ______ 反射(选填“条件”或“非条件”)。
(4)图2中,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投射在[ ______ ] ______ 上,会形成清晰的物像,最后形成视觉的部位是 ______ 。
(5)当你走出电影院时,感觉到光线太亮,这时你眼球内的虹膜就会调节 ______ (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使之变小。
(6)若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就容易造成近视,这时眼球中⑤ ______ 的凸度会变大。
29. 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引起的罕见的病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症状与过去的天花病相似,但临床严重程度较轻。猴痘病毒可以由动物传染给人,也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血液和体液。目前还没有针对猴痘的疫苗,但猴痘病毒和天花病毒为“近亲”,接种天花疫苗对预防猴痘至少有80%的有效性。
(1)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其特点是有 ______ 、有 ______ 和 ______ 。
(2)引起猴痘的病原体是 ______ ,猴痘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 ______ 。
(3)猴痘病毒和天花病毒为“近亲”,接种天花疫苗也能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 ______ ,接种的天花疫苗叫做 ______ ,这种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 ______ 性免疫。它是通过人体内的第 ______ 道防线来实现的,人体的这道防线主要由 ______ (脾脏、淋巴结等)和 ______ (淋巴细胞)组成。
(4)接种疫苗时,针要刺入皮肤,皮肤属于保护人体的第 ______ 道防线。
(5)为了避免猴痘疫情传入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对入境人员加强检测,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这种做法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还能分解释放能量,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故选:B。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熟记六大类营养物质对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缺一不可。
2.【答案】D
【解析】解:A.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二者缺乏都会导致儿童出现佝偻病,A不符合题意。
B.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长抵抗力,缺乏维生素C时患坏血症(牙龈出血)、抵抗力下降等,水果、新鲜蔬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B不符合题意。
C.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缺乏维生素B1时引起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牛肉、肾脏、谷类种皮、豆类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1,C不符合题意。
D.虽然植物性食物中不含维生素A,但胡萝卜和枸杞中富含的胡萝卜素可以在人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因此,经常食用可预防夜盲症,D符合题意。
故选:D。
维生素A能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维生素A时引起夜盲症、皮肤干燥、干眼症,可通过食用肝脏、鱼肝油来补充维生素A。
解答此题要掌握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
3.【答案】D
【解析】解:A、糖尿病人应该少吃高糖的食物,Ⅰ层食物富含糖类,所以要少吃,A正确。
B、Ⅱ层为瓜果蔬菜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摄入不足可能会患坏血病等,B正确。
C、Ⅲ、Ⅳ层的食物富含蛋白质,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应多吃一些,C正确。
D、Ⅴ层食物是油脂类人体的备用能源,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D错误。
故选:D。
“平衡膳食宝塔”是根据平衡膳食的原则转化成各类食物的大致比例,并以直观的宝塔形式表示出来。“平衡膳食宝塔”底层的食物需要量多,越往上需要量越少,最顶端需要量最少,由下往上Ⅰ层为谷物类,主要提供糖类;Ⅱ层为瓜果蔬菜类,主要提供维生素;Ⅲ层为肉类等动物性食品,Ⅳ层为奶制品、豆制品,Ⅲ、Ⅳ层主要提供蛋白质;Ⅴ层为油脂类。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合理营养及平衡膳食宝塔的含义。
4.【答案】B
【解析】解:A、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A错误。
B、淀粉在口腔中开始被消化,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部分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B正确。
C、脂肪只能在小肠中被消化,在小肠内,在肝脏分泌的胆汁的作用下,被乳化为脂肪微粒,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变成甘油和脂肪酸被人体吸收,但胆汁中不含消化酶,C错误。
D、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消化后的营养成分主要在小肠内被吸收,D错误。
故选:B。
(1)粽子内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等三大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必须转化成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利用。
(2)淀粉、蛋白质和脂肪这三类营养物质被消化的过程和消化的终产物如下表所示:
解答此题主要熟知各种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
5.【答案】C
【解析】解: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呈红色。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易于氧分离,为输氧的载体。贫血是指一定体积的血液内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范围,因此某人的血常规化验报告单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均低于正常值,该人可能患有缺铁性贫血。应多吃一些含铁或是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解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的正常值,正确解读血常规化验单。
6.【答案】B
【解析】解:A、甲中①红细胞有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错误;
B、白细胞有防御和保护的功能,当人体内有炎症,增多的是甲中的②白细胞,正确;
C、乙中A是血浆,主要成分是水,错误;
D、输血时以同型血为原因,O型可以给其他血型输少量的血,但A型不能给O型血患者输血,会发生红细胞凝集反应,错误。
故选:B。
图中①红细胞、②白细胞、③血小板、④血浆、A血浆、B白细胞和血小板、C红细胞。
掌握血细胞的功能及输血原则是解题的关键。
7.【答案】D
【解析】解:A.主动脉和各级小动脉内流动脉血,但肺动脉内流静脉血,A错误。
B.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的血管,是静脉血管,B错误。
C.各级小动脉比大的静脉还要细,C错误。
D.动脉血管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包括主动、各级动脉、肺动脉等,D正确。
故选:D。
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运往全身各处的血管,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流速度快。
掌握动脉的概念及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C
【解析】解:毛细血管的壁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径仅有8~10微米,只能允许红细胞(直径7.7微米)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也最慢,因此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辨别毛细血管的最显著特征是红细胞单行通过。
故选:C。
人体三种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如表:
血管类型
功能
分布
管壁特点
管腔特点
血流速度
动脉
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
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
较厚、弹性大
较小
快
毛细血管
进行物质交换
数量多,分布广
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最慢
静脉
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
有的分布较深,有的分布较浅
较薄,弹性小
较大
慢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三种血管的特点。
9.【答案】B
【解析】解: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结核杆菌的寄生部位往往是肺,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故选:B。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熟记呼吸系统的组成以及常见的疾病是解题关键。
10.【答案】D
【解析】解:A、咽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既是消化器官,又是呼吸器官,A正确。
B、血液流经肺泡后,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B正确。
C、呼吸道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C正确。
D、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所以,氧气从外界到肺路线: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D错误。
故选:D。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11.【答案】A
【解析】解:当膈肌舒张时,膈肌顶部上升,胸廓的容积缩小,肺随之缩小,造成肺内气压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呼出肺。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呼气时,膈肌与肋间肌舒张,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缩小,膈肌顶部上升,胸廓的容积缩小,肺随之缩小,造成肺内气压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呼出肺,完成呼气。
掌握呼吸运动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D
【解析】解:A、大中型静脉内有静脉瓣,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A正确。
B、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能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内不停的流动,是输送血液的泵,B正确。
C、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气体顺畅进出肺,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C正确。
D、小肠绒毛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食物的吸收,与消化无关,D错误。
故选:D。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13.【答案】C
【解析】解:肾小管的作用是重吸收,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同时组织细胞呼吸作用也产生了部分二氧化碳。
故选:C。
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掌握尿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14.【答案】C
【解析】解:肾小球的结构类似滤过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分子较大的蛋白质以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都可以通过滤过屏障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肾小球发生病变时,肾小球的通透性会增加,原来不能滤过的蛋白质和血细胞被滤过掉,因而在尿液中出现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
故选:C。
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分析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尿液的形成过程。
15.【答案】B
【解析】解: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汗液与尿液都含有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尿素。
故选:B。
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
掌握排泄的途径是解题的关键。
16.【答案】B
【解析】解:如果眼球前后径过长、眼球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在视网膜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近视眼配戴凹透镜矫正,图甲中镜片Ⅰ是凸透镜,Ⅱ是凹透镜。
故选:B。
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如图所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近视眼的成因等知识。
17.【答案】B
【解析】解: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其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
故选:B。
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够将兴奋传导到其他的神经元。
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18.【答案】D
【解析】解:A.人体的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A错误;
B.a是感受器,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B错误。
C.c是脊髓中的神经中枢,但烫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C错误。
D.如果d传出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神经冲动就不能由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效应器就无法做出反应,即反射活动不能进行。但是神经冲动仍然可以通过脊髓传到大脑的感觉中枢,产生感觉,D正确。
故选:D。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和e效应器。
掌握反射级弧的结构及反射的产生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19.【答案】A
【解析】解: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又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A错误;
B、大脑是人体的“总指挥部”。大脑皮层上能调节人体某一生理功能的功能区是神经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B正确;
C、脑干上具有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等,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C正确;
D、小脑具有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等功能,D正确。
故选:A。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等组成。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
熟练掌握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是解题关键。
20.【答案】C
【解析】解:A、饭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就会有更多的血液流入运动系统,这样流入消化系统的血液量相对减少,从而影响了消化,错误。
B、发芽的马铃薯内有剧毒物质龙葵素,去芽后,龙葵素仍存在,不能食用,错误。
C、发现有人煤气中毒,迅速关紧煤气阀,打开门窗通风,降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快速移到通风处,再救治,正确。
D、腌、炸、熏、烤的食物含有大量亚硝酸盐,多吃容易诱发癌症,错误。
故选:C。
(1)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行为习惯,如果有利于增进身心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2)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3)煤气中毒又叫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大得多,血红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这样,就使氧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
此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我们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题意,灵活解答。
21.【答案】D
【解析】解: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物质,体内长期缺碘就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甲状腺的发育,就会得地方性甲状腺肿,即大脖子病。海带、紫菜等海产藻类中含碘丰富,常吃可预防大脖子病。目前国家为了预防大脖子病,在缺碘地区强制推广加碘食盐,能方便而有效的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即大脖子病)。
故选:D。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时会导致人体患相应的疾病。
关键点: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物质,缺碘易得大脖子病。
22.【答案】D
【解析】解:A、青春期要正常开展人际交往,与同学们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保持乐观开朗的心境,A正确。
B、变声期不吃刺激性强的食物,因为刺激性强的食物会加重声带的肿胀和充血,B正确。
C、男孩出现遗精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必过分紧张,注意保持清洁,C正确。
D、女生来月经时多伴有轻微的疼痛和不适感,此时要避免剧烈运动,D错误。
故选:D。
进入青春期之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并出现了一些羞于启齿的生理现象: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这都是正常现象。
熟记掌握青春期的各种心理变化及其卫生。
23.【答案】A
【解析】解: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是人类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的疾病,HIV侵入人体之后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抵抗力下降,出现各种并发症,患者往往死于艾滋病的并发症。HIV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带病毒者的血液、精液、宫颈分泌物、唾液、泪液、乳汁、尿液中。所以,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个: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故选:A
通过与艾滋病感染者进行性接触、输入含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制品、共用注射器静脉注射毒品、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而未经消毒的注射器、移植带有艾滋病病毒的器官或组织等都有可能传播HIV,已感染HIV的妇女可通过胎盘、分娩、哺乳将病毒传播给胎儿或婴儿。
解题的关键是熟悉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24.【答案】B
【解析】解:A、在食品加工、食用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使用公筷能降低病菌的传播风险,故提倡使用公筷公勺,A正确;
B、不论中药还是西药,“是药三分毒”,中药也有副作用,根据病情需要,恰当选择药物,以达到好的治疗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的不良作用,才是安全用药的根本,B错误;
C、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调节自己的情绪可概括为:转移注意力、宣泄、自我安慰等,压力很大时,通过运动或听歌等放松自己,C正确;
D、烟草烟雾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会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酗酒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和肝脏疾病,增加患癌症的风险,还会导致骨骼异常,增加骨质疏松症、骨折的发生率。酒后还可能导致违法犯罪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我们要不吸烟、不酗酒,积极宣传吸烟,酗酒的危害,D正确。
故选:B。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和药物的作用,适当的选择药物的品种,以适当的方法、剂量和时间准确用药,以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减小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或危害。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需要多练习。
25.【答案】D
【解析】解:AC、家庭小药箱要配备体温计和外用药,如碘伏、酒精、棉签、纱布、创可贴等,应具有针对性、实用性,AC合理;
B、不能服用过期的药物,要留意药物的保质期,定期清理过期药品,B合理。
D、为了用药安全,内服药和外用药要分类放置,避免混淆,D不合理。
故选:D。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和药物的作用,适当的选择药物的品种,以适当的方法、剂量和时间准确用药,以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减小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或危害。
解答此题要掌握安全用药的相关知识。
26.【答案】唾液腺 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 牙齿的咀嚼 舌的搅拌 温度 唾液能消化淀粉吗 模拟人体口腔温度,37℃酶的活性最强 水浴时间短,唾液对淀粉的分解不彻底,剩余部分淀粉未消化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可以将大块的食物变成小块的,并将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扩大了食物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食物的消化 细嚼慢咽
【解析】解:(1)唾液是由口腔中的唾液腺分泌的,通过导管流入口腔,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将食物中的少量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2)实验中把馒头切碎和充分搅拌模拟的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3)由表格可知,1号和2号试管对照,除温度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变量为温度。
(4)由表格可知,1号和3号试管对照,变量为是否含有唾液,故探究的问题是唾液能消化淀粉吗?37℃接近人的体温,因此是模拟的人体口腔温度,37℃酶的活性最强。
(5)4号试管水浴时间3分钟过短,唾液没能充分消化淀粉,致使还有部分淀粉没有被消化,因此出现部分变蓝的现象。
(6)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可以将大块的食物变成小块的,并将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扩大了食物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食物的消化。
(7)食物咀嚼不充分,就会直接影响食物的消化。所以,吃东西时要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
故答案为:(1)唾液腺;唾液淀粉酶;麦芽糖;
(2)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
(3)温度;
(4)唾液能消化淀粉吗;模拟人体口腔温度,37℃酶的活性最强;
(5)水浴时间短,唾液对淀粉的分解不彻底,剩余部分淀粉未消化;
(6)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可以将大块的食物变成小块的,并将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扩大了食物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食物的消化;
(7)细嚼慢咽。
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
27.【答案】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房 左心室 D 左心室 房室瓣 肺动脉 少 暗红 静脉血 肺循环 体循环 D→d→c→C 心脏 右心房 2
【解析】解:(1)心脏有四个腔,分别是A是右心房、B是左心房、C是右心室、D是左心室,其中肌肉最发达的的腔是D左心室,与流程长有关,血液只能由A流向C,由B流向D,而不会倒流,是因为A、C之间和B、D之间有只能单向开闭的房室瓣,它保证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
(2)血液循环途径如图:
与C右心室直接相连的血管是肺动脉,内流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血液由C右心室射出,流经a肺动脉、b肺静脉到B左心房的循环路线叫做肺循环,另一循环路线叫做体循环,其循环路线为D左心室→d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c上、下腔静脉→c右心房。两条循环路线沿各自路线进行,在心脏处又连通在一起,构成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
(3)通过静脉注射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时,药物循环途径为: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扁桃体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扁桃体。先是体循环。再是肺循环,再是体循环,因此,最先出现在心脏的腔是右心房,最少2次经过心脏才能到达扁桃体。
故答案为:(1)右心房;左心房;右心室;左心室;房室瓣;
(2)肺动脉;少;暗红;静脉血;肺循环;体循环;D→d→c→C;心脏;
(3)右心房;2。
图中A右心房、B左心房、C右心室、D左心室、a肺动脉、b肺静脉、c上、下腔静脉、d主动脉。
掌握心脏的结构及血液循环途径是解题的关键。
28.【答案】外耳道 鼓膜 ③ 耳蜗 半规管 前庭 条件 ⑥ 视网膜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瞳孔 晶状体
【解析】解:(1)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②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③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
(2)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半规管和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前者引起旋转感觉,后者引起位置感觉和变速感觉。前庭及半规管过敏的人,在直线变速及旋转变速运动时,传入冲动引起中枢有关部位过强的反应,导致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这就是通常说的晕车、晕船,因此,这两种结构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
(3)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简单)反射和条件(复杂)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也称为简单反射;条件(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听到上课铃声同学们就会走进教室,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属于条件(复杂)反射。
(4)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5)虹膜可以调节瞳孔的大小:当人体进入暗处时,瞳孔开大肌收缩,瞳孔变大,使更多的光线进入眼球;当光线太强时,瞳孔括约肌收缩,瞳孔变小,减少光线的进入。
(6)若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容易造成近视,这时眼球中⑤晶状体的特点是曲度变大,导致看不清远处物体,矫正方法是配戴凹透镜。
故答案为:
(1)外耳道;鼓膜;③耳蜗
(2)半规管;前庭
(3)条件
(4)⑥视网膜;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5)瞳孔
(6)晶状体
图中①半规管、②鼓膜、③耳蜗、④咽鼓管、⑤晶状体、⑥视网膜、⑦视神经。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视觉的形成和听觉的形成过程,并正确区分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29.【答案】季节性 传染性 流行性 猴痘病毒 血液和体液 抗体 抗原 特异 三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一 控制传染源
【解析】解:(1)由于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的分布比较广和散播能力比较强,所以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容易流行也很难治愈。因此传染病有季节性、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
(2)病原体是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因此,猴痘的病原体是猴痘病毒,传播途径主要是血液和体液。
(3)接种天花疫苗属于抗原,进入人体后能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它是通过人体内的第三道防线来实现的,人体的这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组成。
(4)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接种疫苗时,针要刺入皮肤,皮肤属于保护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5)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为了避免猴痘疫情传入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对入境人员加强检测,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这种做法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
故答案为:
(1)季节性;传染性;流行性
(2)猴痘病毒;血液和体液
(3)抗体;抗原;特异;三;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4)一
(5)控制传染源
(1)传染病指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有季节性、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包括人体的第一和第二道防线,对大多数病原体有防御功能的免疫;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有防御作用。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结合实际传染病的例子来理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免疫知识和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项不属于性状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