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区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第1课《数据的分类整理和汇总》教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673745/0-169174083171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宁区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第1课《数据的分类整理和汇总》教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673745/0-169174083175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宁区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第1课《数据的分类整理和汇总》教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4673745/0-169174083178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九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教案
展开课 题
数据的分类整理和汇总
第 1课时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数据的收集和分类整理的过程,学会把各部分数据按类汇总的方法,能进行数据的简单分析,从整理、汇总的数据中发现反映的简单事实或一般情况。
使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了解统计的一般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进一步体会分类思想,感受分类标准不同,可以得到分类的不同结果;初步体会随机思想,感受调查不同对象得到的数据可能不一样。
理解:把各部分数据按类汇总的方法。
简单运用:掌握数据的收集和分类整理,能进行数据的简单分析。
复杂运用:从整理、汇总的数据中发现反映的简单事实或一般情况。
挑战性
目标
能够自主讨论完成一项调查任务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重点
数据的汇总与分析。
教学难点
产生数据汇总的需要,理解数据汇总的方法。
教学过程
关注差异
(侧重策略运用)
一、 预学查异
引导:小朋友记得自己的生日吗?记得自己生日的请举手让老师看一看。
提问:你的生日在哪个月份?请几位小朋友来说一说。(指名学生回答)
谈话:小朋友都知道自己的生日在哪个月份,那如果想知道咱们班同学的生日各在哪个月份,要怎样做呢?对于全班同学的生日有没有什么需要研究的呢?我们来看一个关于生日的实际问题。
二、 初学适异
1、数据收集、整理。
(1)明确问题。出示例1,学生阅读,看看例 1 提出的什么问题。
提问:例 1 提出了怎样的问题?(板书: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 哪个月最少?)这样的问题可以用什么办法解决呢?说说你的想法。 (在板书的问题下面板书:小组收集数据 分类整理数据)
(2)调查、收集数据。
引导:大家想到,可以在小组里调查,把每个小朋友的生日记录下来,再按月份分类整理,然后和别的小组交流数据。那就请大家拿出生日调查记录表,在小组里调查、记录并整理数据。
出示要求:
①每人说出生日在哪个月份,小组同学画“正"字记录,并互相检查、核对;
②把你整理的结果填在课本第96页的表格里;
③在小组里说说你们小组同学生日分布月份的情况。
追问:这里的数据是按什么分类整理的?
想一想,每个小组得到的结果一定会完全相同吗?为什么不一定会完全相同呢?
说明:调查和按月份整理出生月份的数据,可以了解小组里同学生日分布的月份,看出自己小组哪个月份出生的最多,哪个月出生的最少。但因为每个小组的同学不一样,出生月份就不一定会完全相同,也就是调查的对象不同,得到的结果就可能不同。
2、分类汇总、分析。
(1)认识数据汇总。
引导:通过小组调查和分类整理,我们知道了小组里同学的生日情况。那怎样解决前面提出的全班同学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和最少的问题呢?想想办法,和同桌说一说你想到的办法。
交流:怎样可以知道全班同学的情况?
说明:像这样把各个小组每个月份的人数相加,能得到全班每个月份出生人数的总数,叫做数据汇总。按月份分别汇总人数,就是分类汇总。这样就能观察、比较全班每个月出生的人数,得出上面问题的答案。(接前面板书内容下方板书:分类汇总数据 比较每月人数)
(2)数据汇总、比较。
教师呈现各小组数据汇总表。
各组组长依次汇报本组整理的每个月份的人数,教师在汇总表里呈现;让学生计算结果,交流得出每个月份的人数。
引导:请你把全班汇总的结果填人课本第97页上面的表里,并且比较这些数,看看能有什么发现。
学生填表、比较、思考,教师巡视、与学生交流。
交流:比较汇总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看表里的数据,解决了什么问题?
指出:根据提出的问题,我们调查收集数据,在小组里进行整理,然后汇总每个小组的数据,再比较汇总的数据,发现了全班同学中哪个月份出生的最多,哪个月份出生的最少,解决了开始提出的关于生日的问题,得到了问题结果。这就是今天学习的数据的分类整理与汇总。(板书课题,并接上面板书内容板书:得到问题的结果)
追问:汇总全班同学出生月份的结果,和你们小组的情况相同吗?哪些小组相同?哪些小组不同?
说明:调查、统计的对象不同,得出的结果可能不一样。
(3)按季度分类整理。
引导:上面是按月份分类整理、汇总的数据。你能把这些数据按季度分类汇总,看看哪个季度出示的人数最多吗?请你把按月份分类整理的数据,按季度分类汇总在下面一个表格里,看看我们班哪个季度出生的人数最多。
学生整理、汇总,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你是怎样按季度分类汇总的?按季度汇总后你知道了些什么?(各季度人数分布情况 , 出生人数最多、最少的季度等)
按月分类汇总得到的数据和按季度分类汇总得到的有什么不同?
(4)引申思考。
提问:如果要在全校同学中了解出生月份这个问题的结果,又该怎样做?全校汇总得到的结果会和我们班的情况一定相同吗?
指出:因为调查、统计的范围不同,汇总得到的结果和我们班不一定相同。
三、 研学导异
1、回顾过程
提问:大家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解决例1提出的问题的?说说我们经历的活动过程。
在小组调查、整理后,需要全班同学出生月份的数据时,我们是怎样得到全班数据的?统计时有哪些分类方法,结果各是怎样的?
2、交流收获
引导:回顾统计活动的这些过程,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大家可以在四人小组里互相讨论。
交流:你在统计活动中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小结:大家通过上面的统计活动,知道了像这样的统计,需要比较多的数据,可以先分小组收集、整理,再进行汇总,得到全班的数据,这样既能简便一些,也不容易发生错误。对于调查得来的数据,如果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和汇总数据,得到的各类结果不一样,表示的信息就不同;如果调查的对象不同,得到的结果不一定会相同,比如各个小组之间出生人数最多或最少的月份可能是不同的,小组和全班同学、全班和全校同学也可能是不同的。
3、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四人一组,每个学生用小正方体抛25次,在自己准备的表格里记录、整理并填写表示出数据。
在小组里四人汇总数据,填写在课本上表格里。
各小组交流得到的数据,说说自己小组汇总的结果。
(2)要求学生把小组里的数据按单数、双数重新分类,填写在下面一个表里。
各小组交流得到的结果。
比较:分别观察、比较你们小组每个表格里各项数据的多少,有什么发现吗?你能想到什么?
还有哪些小组也有这样的发现?
说明:许多小组的两个表里,各个数字朝上的次数比较接近,或者大部分的数据是差不多的;单数和双数朝上的次数也比较接近,次数也是差不多的。
四、 拓学展异
1、做“想想做做”第2题。
引导:我们都在学习一些艺术课程,比如舞蹈、绘画等,( 出示题里的汇总表)每个小朋友比较一下在不同艺术方面的学习成果,看看你的艺术特长在哪个方面。每人只能确定一样,和同桌说一说。
提问:除了表里的艺术项目外,我们班的同学还有哪些艺术特长的?(根据交流,在表里呈现艺术项目)
如果要知道全班同学中有哪种艺术特长的人数最多,可以怎样做?让学生在每个小组里调查、记录各类艺术特长的数据,并分类整理、填写在小组数据整理表里。
教师指导、协助全班数据分类汇总,学生计算出结果,填写在题里的数据汇总表里。
提问:从表里知道了些什么?能说说数据整理、汇总的作用吗?
五、全课总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说说数据是怎样汇总的吗?还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布置
课堂:《补充》P76-77
回家:《练习》P65-66
分组时注意学生的搭配,每小组人数不宜过多,让优等生带着学困生展开活动。
大面积及时反馈与调节教学的策略:学生调查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你们小组同学生日的分布情况是怎样的?哪个月份出生的最多,哪个月份出生的最少?(指名不同小组代表交流整理结果)
各小组完成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后,可以先引导学生对小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初步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面上兼顾与个别指导的策略:指导学生进行汇总时,要根据班级实际,或逐月累加计算,或在各组交流的基础上由他们自行汇总。关注学困生的汇总情况。
提醒学生每人只能选择一种作为自己的特长,进行全班汇总时,要提醒学生认真记录各小组汇报的数据,避免漏记或错记。
大面积及时反馈与调节教学的策略:全班汇总后,重点要引导学生说说全班同学中具有哪种特长的人数最多,哪种特长最少。
板书设计: 数据的分类整理和汇总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人数
季度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人数
教后反思:
数学三年级下册九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三年级下册九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引入,交流共享,反馈完善,【创新尝试】,【评价反馈】,【导引留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九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九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引入,交流共享,反馈完善,【创新尝试】,【评价反馈】,【导引留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九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九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