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1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精品课件)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67029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1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精品课件)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67029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1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精品课件)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67029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1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精品课件)第4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670294/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1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精品课件)第5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670294/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1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精品课件)第6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67029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1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精品课件)第7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670294/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1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精品课件)第8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670294/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授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授课课件ppt,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实是欲界之仙都,疑义相与析,阅读导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医学家。隐居茅山。梁武帝遇有国家大事,常去山中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为“山中宰相”。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作者陶弘景给朋友谢中书写这封信的意图是什么?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能够和古今山水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三、合作探究 1、 以小组为单位欣赏作者是怎样写景的(参考《山峡》的各种描写角度)
·先仰视“高峰入云 ”,再俯视“清流见底 ”,又平看“两岸石壁 ”“青林翠竹 ”,最后 又按时间分“晓”“夕”来写,一句一景,次第井然。 同时注意了色彩的配合、晨夕的变化、动静的结合。
2、总领全文的一句话是什么?
3、全文围绕哪个字展开的?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一、总写。以感慨发端。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其一:山水相映之美。其二:色彩配合之美。其三:晨昏变化之美。其四:动静相衬之美。
听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仔细听-------这首歌的歌名是?(提示:三个字)
月亮船
古往今来,月亮是古代文学的重要意象之一,描写月亮的文学作品不计其数。大家想一想,你能举出你学过的古诗词中含有“月”的诗句吗?
古代诗词中含有“月”的诗句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今后你们还会学到很多有关“月”或其他意象的诗句,要注意积累。今天,就让我们大家一同学习苏轼的一篇小短文《记承天寺夜游》,看看他是怎样描绘月下美景的?
苏轼(1037-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 ,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1079年,因反对王安石被贬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
苏轼(1037-1101)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著有《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唐宋八大家:宋朝的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欧阳修,唐朝的韩愈、柳宗元。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位于今湖北省黄冈市南,南唐初年建寺,初名“南禅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其规模仅次于开元寺因寺宇第一山门横匾上有金光闪烁的“月台”两字,故又名月台寺。
元丰二年,苏轼由于和当时主张革新、实行新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同,作诗讽刺新法,因而被捕下狱。后出狱,责授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有职无权的闲差,于是他在郡城旧营地的东面开荒种地,有时也游乐于山水,咏唱雄伟江山,感怀英雄人物,写下了许多极其动人的散文和词,如《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初步体会作者的感情。
遂 寝 与 藻
荇 横 柏 吾
suì qǐn yǔ zǎ
xìng héng bǎi wú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要求:参考注释理解课文,掌握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能翻译课文。
请解释下列这些词语的含义或用法: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相与步于中庭怀民亦未寝盖竹柏影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2、庭下如积水空明。庭院中的月光像一泓积水一样清澈透明。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水中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那绿竹和翠柏的影子。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不过缺少有像我们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要求:全班齐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初步感受月夜美景。
例句如下: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 竹柏影也。
要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一是作者被贬,心情郁闷、孤独;二是因为月色很美找出本文写景的句子,说说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
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月夜处处都有,却只有情趣高雅的人能够欣赏它。
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
小结: 苏轼遭遇“文字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心情抑郁,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郁闷,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坦荡、旷达、笑对人生的生活信条。学习本文,在感受庭院月夜小景的同时,更感受到了他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
调动你的语文积累,说出两句吟咏月亮的诗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北宋.王安石)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 张九龄)
“举杯邀明月, 对饮成三人。”(李白)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
【点拨】A. “寝”应读“qǐn”;B. “遂”应读“suì”;D. “柏”应读“bǎi”。
【点拨】A项中“歇”的古义是消散,今义是休息;B项中“颓”的古义是坠落,今义是萎靡;C项中“影”的古义、今义都是影子;D项中“念”的古义是考虑,想到,今义是想念。
【点拨】A项,两个“然”,意思都是“……的样子”。B项,“与”,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和。C项,“寻”,找/随即,不久。D项,“时”,季节/按时。
4.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答谢中书书》的作者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宋思想家,著有《陶隐居集》。B. 《答谢中书书》中的第二个“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的文体。C. 《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三人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D.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一般通过记事、状物、写景、记人等来表达作者的感情或见解等。
【点拨】“南宋思想家”有误,陶弘景是南朝齐梁时思想家。
5. 下列对两篇短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一句总领全文,突出了作者有高雅情怀的自豪感以及对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的不屑一顾。B. “实是欲界之仙都”,这个归纳句使本文上下贯通。C.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句话中没有一个“月”字,却无处不体现出皎洁的月光。
D.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寥寥数语,感慨深长,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作者在痛苦中又得到某种精神的慰藉。
【点拨】作者应是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比肩,并没有不屑一顾。
6. 名句默写。(1)《答谢中书书》中具体写山峰、溪流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答谢中书书》中写景物色彩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答谢中书书》中写山川之景秀美,从早到晚,山林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更显静谧幽美。(用文中原句填空)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记承天寺夜游》中以凝练的笔墨,描写出一个月光如水、疏影摇曳的月下庭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记承天寺夜游》中抒发作者的感慨,表达作者复杂又旷达的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8.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的鸣叫声此起彼伏。
从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能欣赏这种奇丽景色的人了。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1 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集体备课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谢中书书,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简介,理清课文结构,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背诵课文,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答谢中书书课堂教学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体--书,第二节译文注释,文章字眼,动静结合,作者的感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教课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答谢中书书,自主学习三欣赏美点,自主学习四把握写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课文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