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第二节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课前预习ppt课件
展开1.含义: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类型产业之间的________关系。3.作用: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
1.主要表现(1)劳动力转移:从第一产业向______________产业转移。(2)国民经济重心变化:由第一产业转向____________,进而转向____________。2.作用: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的转变。
3.升级的原因(1)比较优势的变化和______________往往起着重要作用。(2)从全球来看,____________是推动产业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
3.今后的发展:逐步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
广州市统计局在改革开放40周年前夕公布《光辉的历程、伟大的跨越——广州市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报告指出,40年来,顺应国家发展战略部署,广州市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从以工业为主导转为以服务业为主导,三次产业结构从“二三一”演化为“三二一”。2017年三次产业结构继续调整为1.03:27.95:71.02,第三产业比重较1978年大幅提高41.28个百分点。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
广州第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为0.95:27.62:71.43。其中,第二产业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拉动GDP增长5.4个百分点。俨然,第三产业已成为拉动广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图1是广州1978—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图2是广州2008—2018年产业结构变化图。
结合材料探究:(1)分析广州产业结构变化反映的经济地理现象。(2)分析广州产业转型的表现及意义。(3)分析影响广州产业转型的因素。提示:(1)产业转型升级。(2)表现: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国民经济重心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进而转向第三产业。意义: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3)产业基础、国家经济政策、科技创新、市场环境等。
1.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内容(1)由以轻纺工业为主要经济结构上升到以重化学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2)由以原材料为重心的经济结构上升到以加工组装为主的经济结构。(3)由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上升到以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此外,从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变化看,产业转型升级还包括国民经济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进而向第三产业的升级。
2.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首先,第一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在大多数国家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直至20世纪70年代,在一些发达国家,如英国和美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劳动力所占比重下降的趋势开始减弱。其次,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占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在60年代以前,大多数国家都是上升的。但进入60年代以后,美、英等发达国家工业部门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开始下降,其中传统工业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
最后,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占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各国都呈上升趋势。6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发展更为迅速,所占比重都超过了60%。从三次产业比重的变化趋势中可以看出,世界各国在工业化阶段,工业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之后逐步向“后工业化”阶段过渡,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
3.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
[规律方法]1.主导产业的发展规律分析方法(1)经济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表明,主导产业的更替顺序依次为:纺织工业→食品工业→重化工业→汽车工业→家用电器工业→计算机→生物工程→航天工业等高技术产业。(2)这种演替的内在逻辑为:非耐用消费品产业→原材料产业→耐用消费品产业。(3)这种演替对应于经济发展过程中需求结构变化的逻辑为:维持基本生存型需求→中间型需求→满足享受性发展型需求。(4)这种演替对应于生产要素投入结构的变化逻辑为:资源依赖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
2.传统产业衰落的原因(1)技术含量低,利润率低。(2)创新能力不足,产品竞争力不强。(3)产品附加值低,易受市场冲击。(4)由于原材料价格和工资水平不断上升,生产成本增加,劳动密集型与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经济效益日渐下降。
3.传统产业转型之路(1)产业延伸:依托原有产业基础发展下游产业,延长产业链,下游企业和配套服务业不断增长,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完成经济多元化。(2)产业更新:建立与原产业基本无关的全新产业群,将原先的产业资源转移到新兴产业上来,把传统加工提升为智能制造,建立替代产业。(3)综合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先产业延伸,再产业更新,后期经济实力强大了,区域功能完善后向综合性方向演化。
(4)技术突破:技术积累突破关键技术限制,实现产业转型的整体升级。(5)企业收购:通过国内外企业收购,获取技术或品牌,实现跨越式升级。
1945年以后,日本因时制宜地进行了三次工业结构调整,通过实施积极有效的产业发展战略,日本逐步跨入世界经济强国的行列。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日本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调整,日本具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比较优势B.第二次调整,日本工业的主导产业从轻工业调整为高新技术工业C.第三次调整,日本工业结构实现了由劳动力指向型转变为资金指向型的飞跃D.第三次调整,日本环境污染状况得到较大改善
(2)下列关于日本经济发展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岛国多良港,海运发达②人口众多,工业产品主要供应国内市场③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④经济对外依赖性强,制造业多临港布局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第一次调整,日本主要发展纺织、食品等劳动力指向型工业,不具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比较优势,A错误;第二次调整,日本主要发展传统的重化工业等如钢铁、机械、炼油等工业,并未调整为高新技术工业,B错误;第三次调整,日本主要发展微电子、新能源、宇航等高新技术工业,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C错误;第三次调整,日本主要发展微电子、新能源、宇航等高新技术工业,环境污染状况得到较大改善,D正确。故选D。第(2)题,日本为岛国,海岸线曲折,多良港,海运发达,①正确;日本国土面积狭小,国
内市场狭小,工业产品严重依赖国际市场,②错误;日本国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不足,需要大量进口,③错误;日本国土面积狭小,国内市场狭小,工业产品严重依赖国际市场,同时国内矿产资源及原材料不足,需要大量进口,所以经济对外依赖性强,制造业多临港布局,④正确;C项的①④正确,A、B、D错误。故选C。
1.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香港地区三大产业结构变化比较图。读图完成(1)~(2)题。
(1)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香港地区产业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A.第一产业产值不断下降B.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上升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D.三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目前,为了实现珠江三角洲与香港两地优势互补,珠江三角洲地区应积极从香港( )A.引进资金技术B.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C.调入能源资源D.输入传统工业制成品
[解析] 第(1)题,图示图例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降低,第二、三产业比重升高;香港第二产业比重降低,第三产业比重升高,说明两者三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2)题,经济发达地区可以为经济落后地区提供资金、技术和人才;经济欠发达地区可以为经济发达地区提供资源、劳动力等,故为实现珠江三角洲与香港两地优势互补,珠江三角洲地区目前应积极从香港引进资金技术。
初步核算,2018年上海市生产总值(GDP)为32 679.87亿元,比上年增长6.6%(见下图),继续处于合理区间。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4.37亿元,下降6.9%;第二产业增加值9 732.54亿元,增长1.8%;第三产业增加值22 842.96亿元,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上海市生产总增加
值的比重为69.9%,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上海市人均生产总值为13.50万元。下图为2014—2018年上海市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结合材料探究:(1)近现代以来上海产业结构是如何变化的?(2)今后上海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提示:(1)经历了由第二产业为主导向第三产业为主导的转变过程。(2)逐步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
1.上海概况及产业结构的变化(1)上海概况上海位于长江与东部沿海的交汇处,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港口。(2)上海产业结构的变化
2.上海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
3.发展方向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依托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全球影响力,将逐步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在这个发展方向指引下,上海将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体系现代化建设,并发挥其龙头作用,带动其他区域协调发展。4.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的两个阶段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呈现出两个发展阶段:1979—1990年为第一阶段,1990年以后进入第二阶段,两个阶段的特点如下。
(1)第一阶段(1979——1990年)
(2)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
[规律总结]产业结构变化原因及采取措施分析思路(1)根据结构变化推测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①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一般是由于区域工业化的发展,推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②第二产业比重大幅度提高,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一般是区域工业化高度发展引起的,在此发展模式下社会经济发展一般不平衡。③第三产业比重大,其次是第二产业,第一产业比重小。该区域一般是城市化水平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区域。
(2)根据产业结构发展变化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①针对第一产业比重大的产业结构,一般是因地制宜发展当地工业,当地工业发展主要考虑资源型工业、劳动密集型工业和利用优越地理位置发展的加工、物流产业等。②针对第二产业比重大的产业结构,一是调整产业结构组成,产业类型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二是在城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升城市化水平和城市的服务质量。
从小渔村变身大都市,深圳一直被称为是“打工者建立的候鸟城市”。深圳诞生了华为等世界500强的企业,同时也云集了众多产值过亿的玩具、电子、鞋业等制造企业。但近几年来,深圳部分制造业工厂出现倒闭和撤离,区域转型和产业升级迫在眉睫。2009年,深圳总人口大约为900万人,其中本地户籍人口只有250万,伴随着区域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变化及推出新的人口政策,2015年本地户籍人口已经接近400万,许多“候鸟”开始变为“家燕”。据此完成(1)~(2)题。
(1)深圳加速区域转型和产业升级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政策调整B.市场需求变化C.生产成本上升D.技术创新所需(2)深圳让许多“候鸟”变为“家燕”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城市化水平B.加快产业升级C.缓解人口老龄化D.降低生产成本
[解析] 第(1)题,深圳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倒闭和撤离,主要是由于在深圳的竞争力减弱了,也就说随着工资、土地等上涨,生产成本上升,根据材料提示“但近几年来,深圳部分制造业工厂出现倒闭和撤离,企业存活时间短,区域转型和产业升级迫在眉睫”,所以深圳加速区域转型和产业升级的主要原因是生产成本上升,国家政策调整有一定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创新所需,也不是主要原因。C正确。故选C。第(2)题,随着深圳加速区域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步伐,资金密集型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比例提高,这就需要大量高
层次的技术人才,所以推出新的人口政策,吸引更多的技术人才,故深圳让许多“候鸟”变为“家燕”的主要目的是加快深圳市产业升级,B正确;我国是按照常住人口计算城市化水平的,故对提高城市化水平没有影响,A错误;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吸引的技术人才以中青年为主,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但不是主要目的,C错误。技术人才工资高,基本福利投入多,不会降低生产成本,D错误。故选B。
2.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经过了持续的产业结构升级,引领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据此完成(1)~(3)题。(1)上海工业化初期发展轻纺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①接近原料产地②拥有丰富的劳动力③消费市场广阔④水资源丰富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20世纪90年代以后,上海重点发展( )①高新技术产业②重化工业③金融服务业④纺织工业A.①③B.②④C.①④D.③④(3)推动上海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是( )A.政策引导B.比较优势的变化C.技术创新D.市场需求的变化
[解析] 第(1)题,上海接近原料产地,拥有丰富的劳动力和强大的消费市场,早在明代中叶就已成为全国的棉纺织手工业中心。第(2)题,20 世纪90年代以后,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服务业迅速发展。第(3)题,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
产业结构示意图的判读方法产业结构示意图主要反映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体现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的变化,一般有柱状图、曲线图和饼状图、三角坐标图等形式。
在判读产业结构示意图时,一般要把握三点,即三“要”和三“看”:一要结合图例,看三次产业比重的构成(如图3);二要对比不同年份,不同地区,看三次产业比重的变化(如图1);三要抓主导产业,看其内部的变化。无论是哪一类示意图,在某年份、某地区(市)三次产业各占比重之和一定为100%(如图2中①③④为三次产业,②为城市人口比重)。若比较不同年份,某个产业比重上升了,另两个产业比重之和肯定下降。而且上升的比例等于下降的比例。
另外,对产业结构示意图,在判读时还要注意以下两点:(1)结合三次产业的构成,分析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第一、二产业的比重较高;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高。(2)结合不同年份产业的构成,分析产业的变化特点。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第一产业的比重是呈不断下降趋势的;第二产业的比重一般是先上升,达到一定阶段后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各国都呈上升趋势。
(2021·浙江卷)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下图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与传统产业相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 )A.更加灵活和复杂B.更凸显交通运输的作用C.更依赖自然资源D.更趋向市场广阔的地方(2)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积极影响有( )①减少政府投入②扩大进口规模③促进科技创新④推进产业升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 第(1)题,结合材料可知,战略性新兴产业包含多种工业门类,在产业布局上更加灵活和复杂,A正确。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运输时效性的要求不紧迫,交通运输的作用并不凸显,B错误。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技术门槛,对自然资源依赖较小,C错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品并非完全面向大众消费者,故无需布局在市场广阔的地方,D错误。综上所述,故选A。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及政策支持,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及我国产业升级,提升我国产品竞争力,进而拉动出口增长。综上所述,①②错误,即A、B、D错误;③④正确,C正确。故选C。
一、单项选择题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矿产资源丰富,煤炭储量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六分之一。改革开放以后,煤炭得到大规模开采与输出,鄂尔多斯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鄂尔多斯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上大做文章,逐步从依靠能源、矿产资源向依靠先进科学技术转变。据此完成1~2题。
1.伴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当前适宜鄂尔多斯发展的第三产业是( )①物流业②房地产业③高铁运输业④家政服务业⑤旅游业⑥金融业A.①⑤⑥B.②③④C.①②⑥D.③④⑤
2.鄂尔多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是( )A.资金严重不足B.污染严重,环境恶化C.专业技术人才短缺D.交通通达度低
[解析] 第1题,鄂尔多斯是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运输需求和金融服务需求大,宜发展物流业和金融业;鄂尔多斯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上大做文章,发展旅游业可以改善当地环境质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房地产业、家政服务业主要面向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当地无高铁线路,人口少,不适宜发展高铁运输业,故①⑤⑥项正确。第2题,鄂尔多斯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资金充足,A项错误;产业结构升级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科技,环境对其影响相对较小,B项错误;鄂尔多斯是服务等级较低的城市,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少,专业技术人才短缺,选项C正确。交通通达度低是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次要因素,D项错误。
下图为四地某年的产业结构比较图。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四地产业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比重最大的是甲地B.第二产业比重最大的是丙地C.乙地的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D.丁地的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4.四地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甲B.乙C.丙D.丁
[解析] 第3题,本题考查学生图文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产业比重最大的是甲地,A对;第二产业比重最大的是丁地,B错;乙地的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C错;丁地的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D错。故选A。第4题,城市化水平高,说明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之一是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动力之一,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地第三产业比重最大,故城市化的水平最高。故选B。
北村位于广州市城区北郊,距中心城区约18千米。如图示意其不同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变化(①②③代表三大产业)。据此完成5~6题。
5.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2010年以后北村的发展方向是( )A.扩建厂房,改善工业条件B.扩大市场,增加工业活力C.降低租金,吸引外来投资D.治理污染,发展服务业6.第二阶段初期,北村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优势资源是( )A.土地资源B.水资源C.矿产资源D.劳动力资源
[解析] 第5题,根据广州市城区北郊产业发展特征可知,①②③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扩建厂房,改善工业条件属于发展第二阶段,不属于2010年以后发展方向,故A不符合题意;2010年以后,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应该发展服务业,而扩大市场,增加工业活力应该属于第二阶段发展方向,故B不符合题意;降低租金,吸引外来投资属于工业化阶段,属于第二发展阶段,故C不符合题意;2010年以后应该是发展第三阶段,属于高效发展阶段,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治理污
染,发展服务业,故D选项正确。第6题,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第二阶段初期,由于北村位于广州市城区北郊,离广州较近,和广州相比,地价较低,土地资源丰富,吸引投资者投资,工业化进程加快。所以土地资源是第二阶段初期,北村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优势资源,故A选项正确。
乡村人——地——业的协同发展可激发乡村区域发展潜力,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黄淮海地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县域,按照人口、土地和产业发展水平分别对应“中中低”“高中低”“中中中”“高中中”四种发展类型。下图为乡村人——地——业协调机制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目前制约黄淮海地区乡村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乡村人口发展过快B.土地资源紧张C.产业发展滞后D.政策支持力度不够8.为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黄淮海地区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①扩大粮食作物种植规模,提高土地利用效率②振兴乡村产业,吸引外出人员回流③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④承接重工业产业转移,推进工业化进程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第7题,黄淮海地区乡村人口发展处于中高水平的居多,土地发展处于中等水平居多,产业发展则普遍处于中低水平,富裕的人口、较好的土地发展水平与滞后的产业发展水平不相匹配,是制约区域乡村发展的主要原因,这也反映出黄淮海地区乡村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居、业分离现象,滞后的产业发展水平不能有效保障农民安居乐业,是乡村人口背井离乡、被迫进入城市务工的重要原因,也是土地资源附加价值过低而出现废弃现象的原因。第8题,人是乡村区域发展的行为主
体,振兴乡村产业,吸引外出人员回流以及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有利于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扩大粮食作物种植规模,可能提高经济效益,但并没有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重工业大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乡村地区缺乏资金,不具备承接重工业转移的条件,且重工业一般污染较重,影响乡村环境质量,不利于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二、综合题9.(2021·北京101中学高二期中)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中原经济区,涵盖河南全省及其周边省的部分地区,面积及人口居全国第一位,经济总量仅次于“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列全国第四位,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能源、原材料和制造业基地,文化底蕴深厚。
(1)列举图中直接可以看到的区域类型名称。(2)《中原经济区规划》中提出“有序承接沿海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策略。说出该区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条件。(3)读“河南省1978—2010年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变化图”(下图),说出河南省1978年—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特点。
(4)读“2010年全国三大产业占GDP比重”,绘制统计图表示2010年全国三大产业占GDP比重情况。对比河南省和全国2010年产业结构情况,提出河南省优化产业结构的建议。
[答案] (1)行政区、流域、经济区、工业区。(2)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地价便宜;周边市场潜力大;中部交通枢纽,交通便利。(3)第一产业明显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波动性上升;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低于第二产业(或发展较慢。)(4)绘图略。建议:充分重视商品粮核心基地的重要作用,积极发展特色、生态农业;因地制宜对接沿海或海外产业转移;发展现代制造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积极推动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可从图名、图例注记、图像三个角度评分。)
[解析] 第(1)题,读图,可以直接看到的区域类型有省级行政区、经济区、工业区、流域等区域类型。第(2)题,由材料“中原经济区,涵盖河南全省及其周边省的部分地区,面积及人口居全国第一位”可知,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地价便宜。“经济总量仅次于“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列全国第四位,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能源、原材料和制造业基地”可以看出中原经济区周边市场潜力巨大。并结合所学知识,中部有郑州等交通枢纽,交通便利。第(3)题,读“河南省1978—
2010年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变化图”可知,第一产业明显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波动性上升;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低于第二产业/或发展较慢。第(4)题,根据表格中数据绘图如下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a href="/dl/tb_c400381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二节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图文ppt课件</a>,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基础认知,课堂·重难突破,素养·目标定位,随堂训练,知识概览,一地区产业结构,二产业结构升级,典例剖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授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知突破•储素养,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经济增长方式,政策的引导,技术创新,轻纺工业,变化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第二节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图片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第二节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图片课件ppt,共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