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机械运动-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件PPT
展开这是一份测量机械运动-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刻度尺,分度值,测量值,真实值,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参照物,运动快慢,′10″,匀速直线运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考指南基础梳理实验突破重点突破达标检测
1. 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它们之间的关系为:1 km=103 m;1 m=10 dm;1 dm=10 cm;1 cm=10 mm;1 mm=103 μm;1 μm=103 nm。(2)长度的测量工具: 、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等。
(3)正确使用刻度尺:为了便于记忆,将刻度尺的使用总结为六个字:认、放、看、读、记、算。①“认”:认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 。②“放”:将刻度尺有刻度的边与被测物体的边平行,并贴近被测物体。③“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④“读”: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正确记录测量结果。⑥“算”:多次测量取平均值。(4)长度的估测:对长度进行估测,可借助身体的相应部位进行估测,比如一臂展1米长,一拳头1分米,一指宽1厘米等
2. 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时间的国际单位是 (s)。其他的单位还有时(h)、分(min)等。(2)时间的测量工具:秒表(停表)、时钟等。(3)时间的估测:可以借助脉搏的跳动次数对时间进行估测。3. 误差 与 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减小误差的方法: 。
1. 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 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2. 参照物(1)研究机械运动时,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要看是以哪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2)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能不相同,但不能选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3.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运动是绝对的。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是相对于 而言的。
1. 比较快慢的两种方法(1)通过相同的距离,比较时间的长短。(2)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多少。2. 速度:(1)物理意义:速度是描述物体 的物理量。(2)定义: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3)速度计算公式: 。注意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及单位和变形公式的运用。(4)速度的单位 ①国际单位:米/秒(m/s或m·s-1) ②常用单位:千米/时(km/h) ③单位的换算关系:1 m/s=3.6 km/h
(5)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①物体沿着 且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对于匀速直线运动,虽然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但速度的大小却与路程和时间无关,因为物体的速度是恒定不变的。②运动方向不变、速度大小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对于变速直线运动可以用平均速度来粗略地描述物体在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的运动快慢。③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v= ,公式中,t为总时间,s为总路程。④平均速度的特点:A.平均速度只是粗略地描述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B.由于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在不断变化,因此在不同的时间段和不同的路程内,物体的平均速度可能不同。
一、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停表、刻度尺。二、实验原理:v= 。三、实验过程:1. 使斜面保持很小的斜度;2. 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的底端,测量小车要通过的路程s1;3. 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4. 根据公式算出平均速度;5. 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点,再次测量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小车从斜面的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2。然后运用公式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时的平均速度。
【注意】1. 要使斜面保持较小的斜度,这样小车加速下滑的速度较小,方便计时。2. 小车从斜面滑下时,一定要做直线运动,否则测量的路程比实际路程要小,影响实验结果。3. 如果小车运动之后才开始计时,则所测量的全程平均速度偏大;如果小车过了中点才停止计时,则所测量的上半段平均速度偏小。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分别为:A(15:35:20)B(15:35:22)C(15:35:23)(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填“大”或“小”)。(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 。(填“大”或“小”)(4)小明通过计算得出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 m/s;BC段的平均速度 m/s;整个过程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m/s。
【思路点拨】 (1)公式v=s/t既能用于匀速直线运动求速度,又能用于变速直线运动求平均速度。(2)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3)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小,由公式v=s/t知,平均速度会偏大;(4)由图知:AB段的距离是s1=4.0 dm=40 cm,所用时间为t1=2 s,所以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v1=s1/t1=40 cm/2 s=20 cm/s=0.2 m/s;BC段的距离是s2=5.0 dm=50 cm,所用时间为t2=1 s,所以BC段的平均速度为v2=s2/t2=50 cm/1 s=50 cm/s=0.5 m/s;整个过程中,s=9.0 dm=90 cm,t=3 s,所以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v=s/t=90 cm/3 s=30 cm/s=0.3 m/s。
(2016·贺州)如图所示机械停表的读数是 ,合计 s。
(2020·河池)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mm;铅笔的长度为________cm。
(2019·玉林)《刻舟求剑》寓言故事中,刻舟人认为剑相对舟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A.舟 B.岸边 C.岸边的树 D.剑
【思路点拨】在根据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选择参照物时,如果研究对象是静止的,选择和研究对象位置不变的物体为参照物;如果研究对象是运动的,选择和研究对象位置发生改变的物体为参照物。刻舟人认为剑相对舟是静止的,所以选择舟为参照物。
【方法技能】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一般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1)选择恰当的参照物。(2)看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3)若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2020·宜昌)小明乘坐爸爸驾驶的汽车停在路口等红灯,他看着右侧窗外并排停着的汽车,突然觉得自己乘坐的汽车向后退去了,对这个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产生了幻觉 B.一定是小明爸爸突然在“倒车”C.以右侧汽车为参照物,小明的汽车向后运动 D.小明的汽车与右侧的汽车始终相对静止
(2018·桂林)周末,小关和小超分别与家人驾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前往桂林市乐满地主题乐园游玩,如图所示是两小车在某段平直公路上的运动图象,由图可知,两小车都在做_______________(选填“加速直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小超家车的速度 (选填“大于”或“小于”)小关家车的速度。
【思路点拨】由图象知两车的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所以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可知,相同时间内小超家车通过的路程大于小关家车,所以小超家车的速度大于小关家车的速度。
(2017·玉林、崇左)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 )A.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B.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C.甲、乙两车都以10 m/s匀速运动D.甲、乙两车经过5 s通过的路程都是10 m
(2018·柳州)如图记录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由图可知汽车在各段时间内速度是_______的,大小等于_____m/s。
【思路点拨】“测量平均速度”实验,图中两个位置之差就是汽车运动的路程;根据汽车的路程s及通过此路程所用的时间t,根据公式可求出平均速度的大小。
(2019·连云港)下图是某个实验小组利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 s拍摄一次所得到的物体和刻度尺的频闪照片, 黑点表示物体的像。由图可知,物体在AB段的路程为______cm,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复习 梳理--机械运动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清单,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长度的测量,刻度尺,下一位,min,测量值,真实值,不可以避免,可以避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教课内容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DIRECTORY,速度案例计算,测量平均速度,速度的计算公式,Svt,速度的单位是什么,尝试应用,代入数据,搭建测量装置,用秒表测量时间t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专题一 测量和机械运动课件PPT,共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