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练习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练习,文件包含6藤野先生-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解析版docx、6藤野先生-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6.藤野先生-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的《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记叙了他童年的生活和求学的历程,追述那些难以忘怀的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思念之情,同时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讽刺。
B.我国古代科举制中有“连中三元”的说法,“三元”分别指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第一名,称为“连中三元”。
C.《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都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
D.《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汉代的一首乐府民歌。
【答案】D
【详解】试题分析: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朝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据此,答案为D。
2.下面两个语句都出自鲁迅先生的散文《藤野先生》。语句(一)中的画线句,是表示对上文的总结;语句(二)中的画线句,用“还有一个我”强调自己不在麻木国人之列。根据各自语境,在[甲][乙]处分别填写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语句(一)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甲]也无怪他们疑惑。
语句(二)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乙]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A.[甲]冒号[乙]分号 B.[甲]冒号[乙]冒号
C.[甲]分号[乙]分号 D.[甲]分号[乙]冒号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解答此题,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语句(一)“也无怪他们疑惑”是表示对前面内容“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的总结,所以【甲】处应填冒号;语句(二)“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与“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是并列的两方面,所以【乙】处应填分号;
故选A。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中主语中心语是“门房里”。
B.“几本”是数量词,“上午”是名词。
C.“可以”是副词,“那”是代词。
D.“响得震天”是动宾短语,“学跳舞”也是动宾短语。
【答案】D
【详解】D.“响得震天”是动补短语,故选D。
4.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夸张、比喻)
B.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比喻)
C.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引用)
D.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反语)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
C.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故选C。
5.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定正。
B.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祥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
C.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
D.他们的话大慨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关于字形,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C项正确。ABD三项修改为:A项中的“定”应为“订”;B项中的“祥”应为“详”;D项中的“慨”应为“概”。
二、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jì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6.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1)耸( )起 (2)发jì( )
7.阅读上面文字,给括号内填入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虽然 B.但 C.由于 D.所以
8.文中画波浪线句子运用了 、 两种修辞手法。
9.文段中“油光可鉴”中“鉴”的意思是 ,“实在标致极了”中“标致”的意思是 。
【答案】6. (1)sǒng (2)髻 7.B 8. 比喻 夸张 9. 照 漂亮,这里是反语,用来讽刺。
【解析】6.(1)耸——sǒng,耸起:高高地矗立。
(2)jì——髻,发髻:将头发归拢在一起,于头顶、头侧或脑后盘绕成髻,是一种长发发式。
7.考查关联词语。分析语意可知,“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强调了东京也无甚意思,与想象中相差很远。“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语义发生了转折,尽管东京没有什么好的,樱花与不过如此,花下却有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前后两句构成了语意上的转折关系。
“虽然”用在上半句,与“但是、可是、却”等构成转折关系的得名。“但”表示语意的转折。“由于”表示原因,“所以”表示结果。故应用“但”。
故选B。
8.考查修辞方法。“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把清国留学生头上因为盘着辫子而被顶得高高耸起的学生制帽比作是富士山,这是比喻的修辞。帽子如何高,也不会像山一样,语意明显有所夸大了,这是夸张的修辞。
9.考查词语释义。
油光可鉴:光亮润泽得可以当作镜子照。形容非常光亮润泽。鉴,本义为镜子,这里是名词作动词,当作镜子照。
标致:漂亮。联系“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可知这样的打扮实在说不上好看,但作者却说他们“标致”,这明显是运用了反语的修辞,表达了作者对这些清国留学生丑态的讽刺之意。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藤野先生》节选部分,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0.选文主要记述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
11.选文中“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两处“他们”分别指哪些人?
12.“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什么?
13.“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4.阅读选文,请你试对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加以概述与评论。
【答案】10.看电影事件改变了我的观念。 11.前一个指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影响的日本学生;后一个指闲看枪毙犯人的麻木的中国人。 12.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的伤害。 13.表达了鲁迅先生在匿名信事件中感到遭受屈辱之后极为心酸和愤怒的情感。 14.看电影事件让作者看到了中国人的那种麻木、不觉醒的精神状态,他认为学医只能救治他们身体上的病痛,而不能医治心灵上的疾病,只有拿起笔写文章,才能唤醒国人的不觉醒的意识,所以他决定弃医从文。
【解析】10.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要浏览全文,结合具体内容,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和事件结果,简洁准确概括。选段主要写我在仙台上学看电影事件,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使我改变了观念,弃医从文。根据这些信息概括为“看电影事件使我弃医从文”或“看电影事件改变了我的观念”。
11.本题考查确定指示代词指示内容的能力。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确定指代内容。“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是在仙台求学时,在讲堂里看电影时日本学生的欢呼,这里的“他们”指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影响的日本学生;“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是回到国内,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这里的“他们”指闲看枪毙犯人的麻木的中国人。
1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概括。鲁迅到日本求学是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影响的日本学生的欢呼,令他深切体会到弱国子民的屈辱遭遇,使他深刻认识到国人的麻木,严重伤害作者的民族自尊心。
13.本题考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要结合具体语境,抓住关键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弱国”和“低能儿”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作者却在“中国人”前加上“所以”,并用“当然”来强调这种荒谬逻辑,表达作者的愤慨和抨击。“也无怪他们疑惑”表达了鲁迅先生在匿名信事件中感到遭受屈辱之后极为心酸和愤怒的心情。
14.本题考查概括评论能力。要结合具体语境,抓住关键句分析概括,简洁准确表述。看电影事件是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让作者深刻认识到中国人的麻木、不觉醒的精神状态,这是祖国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认为学医只能救治他们身体上的病痛,而不能医治心灵上的疾病,只有拿起笔写文章,才能唤醒国人觉醒,才能使祖国富强起来,所以他决定弃医从文。
阅读课本推荐名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7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5.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散文集《 》,文中描写的人物是 。因匿名信事件和 事件,作者决定 。
16.选段中,作者做了哪儿件事来纪念他?
17.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的性格。
18.关于这部散文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根,《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
B.《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玩耍时的无限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
D.《琐记》《范爱农》两篇文章,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南京和回国后的一段生活,留下了鲁迅追寻真理的足迹。
【答案】15. 朝花夕拾 藤野先生 看电影事件 弃医从文 16.收藏讲义;悬挂先生照片;多写文章。 17.要点:藤野先生治学严谨;认真负责、不拘小节;没有民族歧视、没有民族偏见;关爱年轻人、真诚关心和帮助异国学生。 18.B
【解析】15.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文中描写的人物是藤野先生。文段中“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指的是“看电影事件”,作者强调自己也是中国人,当所有人在嘲笑这件事情的时候,作者看到了围观着的这群中国人,想到自己也是中国人,觉得这种“围观”是民族性的悲哀。所以鲁迅决定弃医从文。
1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归纳能力。解答时,依照不同事件分层概括层意,再找出文段的关键句子加以概括即可。定位到文章末段,“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定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将以上三个方面简要概括即可。
17.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首先通读全文,整体把握中心事件中的人物表现和态度,然后再从细处着眼,抓住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的描写,还要注意文章中直接的评价性词语,有的还需结合文中侧面描写和环境描写的语句进行分析。藤野先生帮“我”修改讲义,他认真负责、真诚热情、毫无民族偏见;他帮“我”纠正解剖图说明藤野先生是个一丝不苟、治学严谨的学者。他真诚地关心、鼓励和帮助中国留学生,因此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18.《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借此表达的是作者强烈谴责封建强权教育对孩子天性的扼杀。《无常》中借无常这个形象,对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故B错误。故选B。
四、综合性学习
19.为加线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油光可鉴( )
A、镜子 B、照 C、审察 D、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
(2)深恶痛疾( )
A、很坏的行为 B、凶恶 C、憎恨,讨厌 D、恶劣
(3)不逊( )
A、谦虚、谦恭 B、让出 C、比不上,差
【答案】 B C A
【详解】试题分析:考查词语的意思。解答本题要根据整个词语的意思来推断加线词的解释。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1)油光可鉴:是说光亮的可以当镜子照,“鉴”原意是镜子,这里是是当镜子照,故选B。(2)深恶痛疾:指厌恶,痛恨到极点,“恶”是憎恨厌恶的意思;故选C。(3)不逊:傲慢无礼,“逊”是谦恭的意思,故选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藤野先生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综合,现代文阅读,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2018)第二单元6 藤野先生优秀课时训练,共3页。
这是一份6.藤野先生暑假预习课课练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综合,现代文阅读,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