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原电池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64063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原电池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64063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原电池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64063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47份)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原电池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原电池,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原电池
一、单选题
1.(2022秋·河北邢台·高三统考期末)第二代钠离子电池是负极为镶嵌在硬碳中的钠、正极为锰基高锰普鲁士白的一种新型二次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B极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充电时,在从阳极脱嵌,在阴极嵌入
C.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穿过离子交换膜向B极移动
D.充电时,A极反应为
2.(2022秋·广东深圳·高三统考期末)可充电水系Zn-LVP电池用锌和作两极,电池工作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当电路中转移1 mol电子时,正极材料增重7g
B.放电时,作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充电时,电子从电极经电解液流向锌电极
D.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
3.(2023春·山东临沂·高三统考阶段练习)利用下列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备无水 B.证明氯化银溶解度大于硫化银
C.测定中和热 D.制作简单燃料电池
4.(2023·河北石家庄·高三专题练习)锂电池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广泛,Li- CO2电池供电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方向为电流方向
B.交换膜M为阴离子交换膜
C.正极的电极反应式:4Li+ +4e-+3CO2=2Li2CO3+C
D.可采用LiNO3水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
5.(2022秋·山东淄博·高三统考期末)聚吡咯(PPy)是一种光敏型半导体,在紫外光照射时能快速产生PPyn+,其制成的纳米管反应如下:。通过PPy纳米管道一端正电荷分布密度的变化,在电解质溶液中产生离子电流。使用PPy构建一种浓差电池,用来提取天然水中的氢能,其构造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极的电势低于b极
B.a极电极反应式:↑
C.PPy纳米管道右端正电荷分布密度大
D.照射一段时间后关闭光源,纳米管道中仍能存在微弱电流
6.(2023·高三课时练习)内重整碳酸盐燃料电池(熔融和为电解质)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1mol甲烷参加反应正极需要通入
B.以甲烷为燃料气时,负极反应式为
C.该电池使用过程中需补充
D.以此电池为电源精炼铜,当有转移时,阴极增重6.4g
7.(2023秋·江苏南京·高三南京师大附中校考期末)下列有关NaBH4和H2O2组成燃料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不含配位键,与甲烷互为等电子体
B.放电过程中电极b区的溶液pH上升
C.放电过程中1molH2O2参与反应,失去约2×6.02×1023个电子
D.a电极上的反应为:
8.(2023春·河南·高三专题练习)科学家发明了一种Mg—PbO2电池,电解质为Na2SO4、H2SO4、NaOH,通过M和N两种离子交换膜将电解质溶液隔开,形成A、B、C三个电解质溶液区域(已知:a>b),装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通过M膜移向B区,离子交换膜N为阴离子交换膜
B.B区域的电解质浓度逐渐减小
C.放电时,Mg电极反应为Mg+ 2OH—-2e—=Mg(OH)2
D.消耗2.4 g Mg时,C区域电解质溶液减少16.0 g
9.(2023春·北京海淀·高三北京二十中校考开学考试)某测定O2含量的传感器工作原理如图所示。O2通过聚四氟乙烯膜进入传感器只与AlI3反应生成Al2O3和I2,RbAg4I5固体只传导Ag+,E为电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子由b极移动到a极
B.RbAg4I5质量不发生变化
C.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g+I--e-=AgI
D.该传感器协同总反应方程式为:3O2+4AlI3+12Ag=2Al2O3+12AgI
10.(2023秋·河南·高三校联考期末)179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发明了伏打电池,其在早期被称为“电堆”。他把金属条浸入强酸溶液中时,发现在两个金属条间产生了稳定而又强劲的电流。他又用不同的金属进行实验,发现铜和锌是最合适的金属,并发明了伏打电池(即为原电池的原型)。如图是伏打电堆的一种,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湿布片所含的为饱和食盐水,则在电池工作时,铜片附近会有产生
B.该电池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湿布片上可能会有产生
D.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池质量一定不会变
11.(2023·高三课时练习)我国科学家开发了FeCo-NSC催化剂,设计一种新型锌-空气电池,装置如图所示。
放电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FeCo-NSC”能降低正极反应的活化能
B.正极反应式为
C.向Zn极附近迁移
D.右侧电极电势比左侧电极高
12.(2023·上海·高三专题练习)有一种纸电池只需滴上两滴水即可激活,为一个带有 LED 的闹钟供电 1 小时。如图所示,该电池的纸片上分布着氯化钠晶体,正面印有含有石墨薄片的油墨,反面印有含锌粉的油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石墨上发生还原反应
B.电流从石墨经闹钟流向锌
C.NaCl不损耗
D.该电池有质量小、柔韧性好、可重复利用的优点
13.(2023春·四川眉山·高三校考阶段练习)科学家设计出质子膜H2S燃料电池,实现了利用H2S废气资源回收能量并得到单质硫。质子膜H2S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极为电池的负极
B.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O2+4H++4e-=2H2O
C.电路中每通过4mol电子,则负极消耗(标准状况下)44.8LH2S
D.每17gH2S参与反应,则有2molH+经质子膜进入正极区
14.(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电池总反应:,该电池充、放电的工作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电池具有很高的比能量
B.负极的反应式
C.放电时,从石墨晶体中脱出回到正极氧化物晶格中
D.充电时,若转移,石墨电极将增重
二、非选择题
15.(2023春·贵州遵义·高三仁怀市第一中学校联考期中)I.如图是利用电化学装置将SO2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H2SO4的原理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装置将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
(2)催化剂b表面O2发生_______反应,其附近溶液酸性______(填“增强”、“不变”或“减弱”)。
(3)催化剂a表面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
II.某废料铁泥主要成分是Fe2O3、FeO和Fe,其他杂质不与硫酸反应。实验室用该废料提取Fe2O3,设计实验流程如图:
(4)步骤(I)充分反应后进行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
(5)步骤(II)中加入H2O2溶液后需要适当加热但温度不能过高,原因是______。
(6)为了检验溶液B中是否有亚铁离子剩余,有同学提出只需要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并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然后观察现象即可证明。请你判断该同学的方法是否可行并说出理由______。
(7)步骤(III)中将NaOH溶液换成氨气也可以得到Fe(OH)3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16.(2023春·四川内江·高三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校考期中)在容积为2L的恒温容器中,充入和,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和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时间
0min
3min
6min
9min
12min
0
0.50
0.65
0.75
0.75
1
0.50
0.35
x
0.25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
a.反应达到平衡后,反应不再进行
b.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大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c.当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
d.通过调控反应条件,可以提高该反应进行的程度,使可以100%地转化为
(2)3~6min内,______.
(3)12min末时,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______。
(4)第3min时______(填“>”“<”或“=”)第9min时。
(5)一定温度条件下,能够说明该反应到达平衡的标志是____________。
①若恒压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②单位时间内生成,同时消耗;③与的总浓度等于与的总浓度;④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⑤恒容容器中,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6)还可以直接由CO和制得,根据如图一所示的转化关系判断,生成放出______kJ能量。
(7)和可以形成碱性燃料电池,结构如图二所示。
①电极A反应式为__________。
②若反应生成,则该燃料电池理论上消耗的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______L。
17.(2023春·山东青岛·高三青岛三十九中校考期中)回答下列问题:
(1)辅助的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容量大,能有效利用,电池反应产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反应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
(2)一种一氧化碳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该装置中电解质为氧化钇-氧化钠,其中可以在固体介质NASICON中自由移动,传感器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尾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越高。
则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工作时由电极_______(填“a”或“b”,下同)向电极_______移动。
(3)减排是各个国家都在努力为之的事,和的处理是许多科学家都在着力研究的重点。有学者想以如图所示装置利用原电池原理将、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
①若A为,B为,C为,电池总反应为,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②若A为,B为,C为,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18.(2023秋·上海闵行·高三闵行中学校考期末)原电池原理的发现是储能和供能技术的巨大进步,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
(1)现有如下两个反应:A.Zn+CuSO4=ZnSO4+Cu B.2NaOH+H2SO4=Na2SO4+2H2O,判断能否设计成原电池A._______,B._______。(填“能”或“不能”)
(2)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方式插入100mL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甲、乙装置均实现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B.甲中铜片上有气体产生,铜片发生了氧化反应
C.两烧杯中反应原理相同,稀硫酸起始浓度相同,因而反应速率相同
D.两烧杯溶液中的H+均被消耗,因而H+浓度减小
(3)请写出图中构成原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
(4)电池工作时,溶液中SO向_______极移动(填“锌”或“铜”);电池工作完成后,溶液中SO浓度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化学能可与热能、电能等相互转化。下列表述错误的是_______。
A.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B.酸碱中和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
C.图I所示的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D.图II所示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参考答案:
1.B
【详解】A.由题意可知硬碳B为负极,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A错误;
B.放电时Na失电子生成钠离子,钠离子由负极进入正极,镶嵌在正极,则充电时过程相反,在从阳极脱嵌,在阴极嵌入,故B正确;
C.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穿过离子交换膜向正极A极移动,故C错误;
D.充电时,A极作阳极,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反应为,故D错误;
故选:B。
2.A
【分析】由图可知,放电时,锌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锌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锌离子,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LiV2(PO4)3电极为正极,在锂离子作用下LiV2(PO4)3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Li3V2(PO4)3,电极反应式为LiV2(PO4)3+2e—+2Li+=Li3V2(PO4)3,充电时,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锌电极为电解池的阴极,LiV2(PO4)3电极为阳极。
【详解】A.由分析可知,放电时,LiV2(PO4)3电极为正极,在锂离子作用下LiV2(PO4)3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Li3V2(PO4)3,电极反应式为LiV2(PO4)3+2e—+2Li+=Li3V2(PO4)3,则当电路中转移1 mol电子时,正极材料增重7g,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放电时,LiV2(PO4)3电极为正极,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充电时,锌电极为电解池的阴极,LiV2(PO4)3电极为阳极,则电子从Li3V2(PO4)3电极流入直流电源,由直流电源的负极流向锌电极,故C错误;
D.由分析可知,充电时,锌电极为电解池的阴极,LiV2(PO4)3电极为阳极,电池总反应为Zn2++Li3V2(PO4)3=Zn+2Li++ LiV2(PO4)3,故D错误;
故选A。
3.B
【详解】A.由于MgCl2在水溶液中易发生水解反应,故需在HCl气流中加热MgCl2·6H2O晶体以抑制Mg2+水解而制备无水MgCl2,A不合题意;
B.向1mL0.1mol/LAgNO3溶液中滴入2滴0.1mol/lNaCl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由于Ag+过量,再滴入2滴0.1mol/LNa2S溶液,生成黑色沉淀Ag2S,也不能说明一定存在AgCl转化为Ag2S的转化,且AgCl和Ag2S不是同一类型物质,故不能证明氯化银溶解度大于硫化银,B符合题意;
C.图示装置中各项事项均注意到位,能够较准确地测定中和热,C不合题意;
D.图D中先接通电源开关进行电解一段时间,则左侧电极区将产生O2,右侧电极区将产生H2,然后断开电源开关,关闭上面的开关,即可发生氢氧燃料电池反应,即装置D可制作简单燃料电池,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C
【详解】A.Li为原电池的负极,电子从Li电极经导线流向电极,所以X方向为电子方向,A错误;
B.离子交换膜需要通过,所以M为阳离子交换膜,B错误;
C.正极为生成C单质,电极反应式:,C正确;
D.为活泼金属,能与水反应,所以该电池不能用水性电解质,D错误;
故选C。
5.A
【分析】由聚吡咯(PPy)制成的纳米管在紫外光照射、关闭周期内发生的反应可知,光照时PPy失去电子转化为PPyn+,即PPy-ne-= PPyn+,则b极为负极,a极为正极,正极反应为2H++2e-═H2↑,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由分析可知,a极为正极,b极为负极,故a极的电势高于b极,A错误;
B.由分析可知,a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B正确;
C.由分析可知,a极为正极,b极为负极,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负极区正电荷分布密度大即PPy纳米管道右端正电荷分布密度大,C正确;
D.照射一段时间后关闭光源,发生暗反应:,导致氢离子发生定向移动,仍有微弱电流,D正确;
故答案为:A。
6.C
【详解】A. 常温下,负极电极反应式:CH4+4 - 8e - =5CO2 +2H2O,1mol甲烷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8mol,正极电极反应式O2+4e- +2CO2 =2,需要通入,故A正确;
B. 若以甲烷为燃料气时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H4+4 - 8e - =5CO2 +2H2O,故B正确;
C. 总反应为燃料和氧气反应,所以使用过程中不需补充,故C错误;
D. 以此电池为电源精炼铜,阴极电极反应Cu2++2e-=Cu,当有转移时,增重6.4g,故D正确;
选D。
7.B
【详解】A.B最外层有3个电子,它和3个氢原子形成3个共价键,再没有更多的电子了。所以只能是H得到一个外来电子,H-提供1个提供给B一对孤对电子,而形成配位键;故A错误;
B.放电过程中,b电极上反应式为H2O2+2e−=2OH−,溶液中c(OH−)增大,溶液的pH上升,故B正确;
C.放电过程中H2O2得电子生成OH−,电极反应式为H2O2+2e−=2OH−,所以放电过程中1molH2O2参与反应,得到2×6.02×1023个电子,故C错误;
D.a电极上失电子和OH−反应生成和H2O,电极反应式为,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原电池,侧重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能力,明确原电池概念、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是解本题关键,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不大。
8.B
【分析】由图和题给信息可知,镁电极为原电池的负极,碱性条件下镁失去电子生成氢氧化镁,电极反应电极反应式为Mg+ 2OH—-2e—=Mg(OH)2,A区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A区钠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M进入B区,二氧化铅为正极,酸性条件下二氧化铅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铅,电极反应式为PbO2+4H++SO+2e—=PbSO4+2H2O,C区溶液中消耗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大于硫酸根离子,C区溶液中硫酸根离子通过阴离子交换膜B区,则B区中硫酸钠溶液的浓度增大。
【详解】A.由分析可知,原电池工作时,A区钠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M进入B区,C区溶液中硫酸根离子通过阴离子交换膜B区,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原电池工作时,A区钠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M进入B区,C区溶液中硫酸根离子通过阴离子交换膜B区,则B区中硫酸钠溶液的浓度增大,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放电时,镁电极为原电池的负极,碱性条件下镁失去电子生成氢氧化镁,电极反应电极反应式为Mg+ 2OH—-2e—=Mg(OH)2,故C正确;
D.由分析可知,原电池工作时,消耗2.4 g镁时,放电转移电子×2=0.2mol,C区放电消耗0.4mol氢离子、0.1mol硫酸根离子,同时有0.1mol硫酸根离子移向B区,相当于溶液中减少0.2mol硫酸,同时生成0.2mol水,则C区实际减少质量为0.2mol×98g·mol-1-0.2mol×18g·mol-1=16.0g,故D正确;
故选B。
9.C
【分析】由图可知,传感器中发生4AlI3+3O2=2Al2O3+6I2,然后生成的碘在多孔石墨电极上被氧化成Iˉ,所以a极为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b电极为负极,Ag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详解】A.原电池中电子经导线由负极流向正极,即从b极移动到a极,故A正确;
B.放电过程中负极Ag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Ag+进入RbAg4I5固体,根据电荷守恒可知固体中同时有等量的Ag+流入正极,所以RbAg4I5质量不发生变化,故B正确;
C.RbAg4I5固体只传导Ag+,所以碘离子无法到达b极和Ag+反应生成AgI,所以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g-eˉ=Ag+,故C错误;
D.传感器中发生4AlI3+3O2=2Al2O3+6I2,正极碘被还原成碘离子后和银离子结合生成AgI,电极反应式为I2+2Ag++2e-=2AgI,负极反应为Ag-eˉ=Ag+,所以协同总反应为:3O2+4AlI3+12Ag=2Al2O3+12AgI,故D正确;
故选:C。
10.C
【详解】A.当湿布片所含的溶液为饱和食盐水时,铜片为正极,在铜片上得电子,铜片附近不会生成气体.A项错误;
B.由于无法判断湿布片所含溶液酸碱性,所以无法判断电池具体的电极反应式,B项错误;
C.当湿布片所含溶液为碱性时,负极会产生,由于在pH等于8.1时开始沉淀,所以湿布片上可能会产生沉淀,C项正确;
D.若湿布片所含的是饱和食盐水,根据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可知,原电池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总质量会增加,增加的质量来自于,D项错误;
故选:C。
11.D
【分析】由新型锌-空气电池装置可知,该反应的负极反应式为2Zn+4OH--4e-=2ZnO+2H2O;正极反应式为,总反应为2Zn+O2=2ZnO。
【详解】A.“FeCo-NSC”催化剂能降低正极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A正确;
B.正极反应式为,B正确;
C.向负极Zn附近迁移,C正确;
D.原电池中,正极电势高于负极电势即左侧电极电势比右侧电极高,D错误;
故选D。
12.D
【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正面石墨薄片为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4e-+2H2O=4OH-,反面上的锌粉为负极,电极反应为:Zn-2e-+4OH-=,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由分析可知,石墨为正极,电极反应为:O2+2e-+2H2O=4OH-,即石墨上发生还原反应,A正确;
B.由分析可知,石墨为正极,锌粉电极为负极,故电流从石墨经闹钟流向锌,B正确;
C.由分析可知,反应过程中NaCl仅为电解质,参与导电,并未参与反应,故NaCl不损耗,C正确;
D.该电池有质量小、柔韧性好的优点,但由于上述反应不可逆,故不可重复利用,D错误;
故答案为:D。
13.D
【详解】A.根据题目可知,该电池为燃料电池,根据燃料电池的特点,通氧气的一极为正极,故电极为正极,电极为负极,A项正确;
B.电极为正极,氧气得电子生成水,B项正确;
C.从装置图可以看出,电池总反应为,电路中每通过4电子,正极应该消耗1,负极应该有2反应,标准状况下应是44.8L,C项正确;
D.17g即0.5,每0.5参与反应会消耗0.25,根据正极反应式,可知有1经质子膜进入正极区,D项错误;
故答案为:D。
14.D
【详解】A.锂是摩尔质量最小的金属元素,因此制成的电池具有很高的比能量,A正确;
B.根据总反应可判断,放电时,负极LixC6失去电子产生Li+,电极反应式为, B正确;
C.放电时,负极LixC6失去电子得到Li+,在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则从石墨晶体中脱出回到正极氧化物晶格中,C正确;
D.充电时,石墨(C6)电极变成LixC6,电极反应式为:xLi++C6+xe﹣═LixC6,则石墨(C6)电极增重的质量就是锂离子的质量,根据关系式:xLi+~xe﹣,可知若转移1mole﹣,就增重1molLi+,即7g,故D错误;
故选D。
15.(1) 化学 电
(2) 还原 减弱
(3)SO2+2H2O-2e-=SO+4H+
(4)过滤
(5)适当加热可加快反应速率,温度不能过高避免双氧水受热分解
(6)不可行,溶液B中存在大量Fe3+,往该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会产生红褐色的Fe(OH)3沉淀,干扰Fe2+的检验
(7)3NH3+3H2O+Fe3+=Fe(OH)3↓+3NH
【分析】II.铁泥中的Fe2O3、FeO和Fe和足量硫酸反应得含Fe3+、Fe2+、H+的溶液A,用H2O2将Fe2+氧化成Fe3+所得溶液B含Fe3+,加NaOH溶液将Fe3+沉淀,过滤得Fe(OH)3沉淀,将Fe(OH)3沉淀洗涤、加热得Fe2O3固体,据此解答。
【详解】(1)该装置没有外加电源,是一个原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由图示可看出,电子由a表面转移到b表面,因此b表面发生还原反应,催化剂b处的反应为:O2+2H++2e-=H2O,酸性减弱。
(3)催化剂a表面是SO2失去电子生成硫酸,电极方程式为:SO2+2H2O−2e−==+4H+。
(4)将溶液和沉淀分离的操作名称为过滤,故答案为:过滤。
(5)适当加热可加快反应速率,温度不能过高避免双氧水受热分解。
(6)不可行,溶液B中存在大量Fe3+,往该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会产生红褐色的Fe(OH)3沉淀,干扰Fe2+的检验。
(7)氨水和Fe3+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的离子方程式为3NH3+3H2O+Fe3+=Fe(OH)3↓+3NH。
16.(1)bc
(2)0.075
(3)30%
(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原电池,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原电池,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原理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原电池,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