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复习微专题大素养专练含答案13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复习微专题大素养专练含答案13,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反应,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图像的类型)
类型1 速率-时间图像
(1)“渐变”类v-t图像
(2)“断点”类v-t图像
①速率-时间图像“断点”分析
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若某一时刻外界条件发生改变,都可能使速率—时间图像的曲线出现不连续的情况,即出现“断点”。根据“断点”前后的速率大小,即可对外界条件的变化情况作出判断。如图,t1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或增大压强(仅适用于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
②常见含“断点”的速率变化图像分析
类型2 变量(浓度、转化率、含量)—温度(压强)
—时间图像
(C%指产物的质量分数,B%指某反应物的质量分数)
类型3 恒压(或恒温)线
(α表示反应物的转化率,c表示反应物的平衡浓度)
图①,若p1>p2>p3,则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ΔHT2,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特殊图像的类型)
1.对于化学反应mA(g)+nB(g)⇌p(C)+qD(g),M点前,表示从反应物开始,v正>v逆;M点为刚达到平衡点(如下图);M点后为平衡受温度的影响情况,即升温,A的百分含量增加或C的百分含量减少,平衡左移,故正反应ΔHv逆;则L线的右下方(F点),v正Kd
D.0到0.5 min反应速率v(CO)=0.3 ml·L-1·min-1
4.在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A(g)+yB(g)⇌zC(g)。图甲表示200 ℃时容器中A、B、C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乙表示不同温度下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随起始n(A)∶n(B)的变化关系。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200 ℃时,反应从开始到平衡的平均速率v(B)=0.04 ml·L-1·min-1
B.20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25
C.当外界条件由200 ℃降到100 ℃时,原平衡一定被破坏,且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D.由图乙可知,反应xA(g)+yB(g)⇌zC(g)的ΔHv(M),正确;C项,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是由于温度升高,催化剂的活性降低造成的,不是平衡移动造成的,错误;D项,M点CO2的平衡转化率为50%,此时,乙烯的体积分数为
12×1×50%3-1×50%×3+1-1×50%+12×1×50%+12×1×50%×4×100%≈7.7%。
答案:C
12.解析:(1)根据v(正)=k(正)·c(顺)=0.006 s-1×c(顺)和v(逆)=k(逆)·c(反)=0.002 s-1×c(反),反应达到平衡时v(正)=v(逆),即0.006 s-1×c(顺)=0.002 s-1×c(反), 则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值K1=c反c顺=0.006 s-10.002 s-1=3;该反应的活化能Ea(正)小于Ea(逆),则ΔH=E1(正反应活化能)-E2(逆反应活化能)=Ea(正)-Ea(逆)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t1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t1时v′正突然减小,v′逆逐渐减小;v′逆>v′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t1时其他条件不变,减小反应物的浓度
t1时v′逆突然增大,v′正逐渐增大;v′逆>v′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t1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大生成物的浓度
t1时v′逆突然减小,v′正逐渐减小;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t1时其他条件不变,减小生成物的浓度
图像
t1时刻所改变的条件
温
度
升高
降低
升高
降低
适合正反应为放热的反应
适合正反应为吸热的反应
压
强
增大
减小
增大
减小
适合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
适合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复习微专题大素养专练含答案17,共4页。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复习微专题大素养专练含答案15,共10页。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复习微专题大素养专练含答案08,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