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 细胞呼吸的类型和过程(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生物同步精品课堂(北师大版2019必修1)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62376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四章 细胞的代谢第三节 细胞呼吸一 细胞呼吸的类型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四章 细胞的代谢第三节 细胞呼吸一 细胞呼吸的类型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4.3.1细胞呼吸的类型和过程 一、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分析细胞呼吸和有机燃料燃烧产生能量过程的不同,理解细胞呼吸的本质。2.概述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写出有氧呼吸的反应式。3.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学会控制和检测实验变量。核心素养:1.生命观念:线粒体结构与细胞呼吸的关系。2.科学思维:分析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理解细胞呼吸的实质。3.科学探究:根据实验目的,设计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实施方案,观察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结论。二、教学过程:(一)、细胞呼吸的概念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二)、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1.材料:酵母菌细胞原因:①单细胞真菌 ②它在有氧、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2.探究的基本步骤一般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果—推知结论(1)提出问题: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呼吸的产物是什么?释放的二氧化碳一样多吗?(2)作出假设: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进行细胞呼吸,在有氧条件下产生较多的CO2,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和较少CO2。(3)设计实验: ①实验原理:有氧条件的控制:向盛有酵母细胞和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不断通入空气无氧条件的控制:密封盛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锥形瓶酒精的检测:重铬酸钾(橙色)+ 酒精 → 灰绿色(酸性条件)CO2的检测: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能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绿→黄;CO2产生量的多少可根据石灰水的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来确定。②实验过程:略探究2.在有氧条件的装置中质量分数为10%的NaH溶液的作用是什么?在无氧条件当装置中,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试分析其原因。除去空气中的CO2,保证A瓶中检测到的CO2是由于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耗尽瓶内的氧气,以保证B瓶产生的CO2是无氧条件下产生的③实验现象及分析甲组(有氧条件) 乙组(无氧条件)现象 澄清的石灰水 先变混浊且混浊度高 变混浊,但速度和程度都次于甲 滴加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 A号试管呈现橙色 B号试管呈现 灰绿色 原因分析 有氧条件下 释放的CO2多,无酒精产生 无氧条件下 释放的CO2较少,有酒精产生 (4)实验结论:①酵母菌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进行细胞呼吸②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CO2和水③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CO2(三) 课堂小结:通过探究实验使我们知道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在有氧条件下,产生大量的CO2和H2O,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和少量的CO2(四 )板书设计一、细胞呼吸的概念二、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1.材料:酵母菌细胞2.探究的基本步骤一般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果—推知结论实验原理:酒精的检测:重铬酸钾(橙色)+酒精→灰绿色(酸性条件)CO2的检测: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能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绿→黄;CO2产生量的多少根据石灰水的混浊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来确定。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二节 ATP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二 酶的特性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北师大版 (2019)第四节 核酸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