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共21页。
2022-2023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1.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______ 定律,它的适用范围是______ 。
2. 班级拔河比赛获胜有不少诀窍,其中之一就是要设法增大队员与地面的摩擦,所以选择参赛队员应选择体重______(选填“较重”或“较轻”)的同学,同时全体队员应穿鞋底较______(选填“粗糙”或“光滑”)的鞋子。
3. 如图所示,分别在A、B处用同样大的力推门,在A点推门效果更明显,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______ 有关:用手敲打门时,手有明显痛感,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 。
4. 如图所示,吸盘挂钩挂了一些厨具却不会落下来,是因为吸盘受到了竖直向上的______ 力,该力与______ 力是一对平衡力。
5. 如图所示,为了解决疫区的配送问题,顺丰速运采用了无人机快递服务。无人机在带着包裹匀速升空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包裹的动能______,机械能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 观察图甲中车的外形,若车在水平路面上急速行驶,由于车上下表面空气流动速度不同,车对地面的压力会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车容易失控。为了减小上述意外情况的发生,有些跑车为了提高“抓地力”在车尾安装了一种“气流偏导器”,其外形应选用图乙中的______(选填“A”或“B”)。
7. 如图所示,用细线拴一块橡皮做匀速圆周运动,此过程中橡皮的运动状态______ (选填“发生”或“不发生”)改变,如果这时线断开且橡皮所受的力都突然消失,橡皮将处于______ 状态。
8. 如图甲所示,木块放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两次拉动木块得到的s-t图象分别是图乙中的图线①、②.两次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相同时间内拉力所做的功分别是W1、W2,则F1______F2,W1______W2.(均填“>”、“=”或“
【解析】解:(1)两次在水平面上拉动同一木块,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不变,故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
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滑动摩擦力的作用,由s-t图象可知,木块两次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相等,则拉力也相等,即F1=F2.
(2)由图乙可知,相同时间内第1次通过的路程大于第2次通过的路程,即s1>s2;拉力相等,由公式W=Fs可知,拉力所做的功的关系为:W1>W2.
故答案为:=;>.
(1)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方向上木块受到拉力和滑动摩擦力作用,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2)由运动路程和时间图象判断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大小,根据W=Fs判定拉力做功大小.
本题通过图象可以判断木块进行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根据平衡力条件判断拉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关系,根据W=Fs判断做功的大小.
9.【答案】受力面积 增大
【解析】解:盲道有凸棱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地面对脚的压强,便于盲人区别。
故答案为:受力面积;增大。
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增大压强的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此类题目的练习,要让学生明确压强在我们的身边无处不在,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10.【答案】等于 小于
【解析】解:把A、B两物体作为一个整体,由图知,该整体在两液体中都处于漂浮状态,由漂浮条件可知F浮=GA+GB,所以该整体在两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开的液体的重力相同,根据G=mg可知,排开的液体的质量相同;
因整体受到的浮力相等(即甲液体中B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乙液体中A物体受到的浮力),且两物体上表面没有受到液体的压力,所以,由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甲液体中B物体与乙液体中A物体的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相等,由图知B的底面积更大,由p=FS可知,甲液体对B下表面的压强小于乙液体对A下表面的压强。
故答案为:等于;小于。
(1)把A、B两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该整体在两液体中都处于漂浮状态,根据漂浮条件可知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它们排开液体的重力关系,根据G=mg可知它们排开液体的质量关系;
(2)根据漂浮条件、浮力产生的原因以及p=FS分析液体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强关系。
本题综合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漂浮条件、液体压强公式和压强定义式的综合应用,知识点多,属于难题。
11.【答案】C
【解析】解:A.人的质量约为50kg;跳绳高度约为5cm=0.05m;1min大约跳180个;
则每次跳绳时克服重力做功:
W1=Gh=50kg×10N/kg×0.05m=25J;
1min内做功:
W=nW1=180×25J=4500J,跳绳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P=Wt=4500J60s=75W,故A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游泳时受到的浮力与其重力接近,约为500N,故B不符合实际;
C、中学生的体重为G=500N,双脚站立时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在0.03m2左右,双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FS=GS=500N0.03m2=1.67×104Pa,故C符合题意;
D、中学生的重力约500N,从一楼爬上三楼上升高度h=3m×2=6m,克服自身重力所做的功大约为W=Gh=500N×6m=3000J,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这是一道估算综合应用题,在对日常生活中的时间、速度、质量、长度等进行准确的估测的基础上进行简单计算是解题的关键,要逐渐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12.【答案】A
【解析】解:用300N的力竖直向上提起一个重为350N的箱子,没有提起,说明箱子处于静止状态,因此箱子受力平衡,合力为0N。
故选:A。
从水箱子所处的平衡状态就能判断出箱子受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再求出受到的合力。
箱子受到三个力:重力G竖直向下,拉力F拉和支持力F支均竖直向上,满足F拉+F支=G。
13.【答案】A
【解析】解:
B、由题知,潜水艇在不同深度处悬浮,潜水艇处于浸没状态,排开水的体积与潜水艇的体积相等;则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故B正确;
ACD、海水密度保持不变,由F浮=ρ液V排g知潜水艇在海水中受到的浮力不变;由于潜水艇悬浮,则潜水艇所受的浮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所以潜水艇所受的重力大小相等,故A错误,CD正确。
故选:A。
因为潜水艇在液面下悬浮,潜水艇处于浸没状态,排开水的体积与潜水艇的体积相等;
根据悬浮条件可知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若海水密度保持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即可判断所以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
潜水艇的工作时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或下潜的,要弄明白:潜水艇处于浸没状态,排开水的体积不变。
14.【答案】C
【解析】解:A、子弹离开枪口以后,依靠惯性向前运动,不再受到枪的作用力,故枪对子弹不再做功,故A错误;
B、两队僵持不动的时候,绳子受到力的作用,但没有在这个力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所以运动员对绳子没有做功。故B错误;
C、运动员把杠铃向上推起的过程中,杠铃受到竖直向上的推力,也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所以运动员对杠铃做了功,故C正确;
D、运动员背着包袱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人对背包的力竖直向上,而背包的运动方向与这个力的方向垂直,所以运动员对包袱没有做功,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要抓住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本题考查了力是否做功的判断方法。有力有距离,力对物体不一定做功,物体一定在力的作用下通过了距离,力对物体才做功。
15.【答案】CD
【解析】解:A.橡皮泥船采用空心的办法增大排开水的体积,从而增大浮力来增加橡皮泥船的载货量,故A错误;
B.“蛟龙号”从海面潜入海底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大小来实现的,故B错误;
C.茶叶匀速下沉,处于平衡状态,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浮力以及竖直向上的阻力作用,所以浮力小于重力,故C正确;
D.浮冰和北极熊始终处于漂浮状态,随着浮冰的熔化,浮冰的重力减小,北极熊和浮冰的总重力减小,因为浮力等于重力,所以浮冰和北极熊受到的浮力减小;而F浮=ρ水V排g,所以浮冰排开水的体积减小,即浮冰排开水的体积在减小,故D正确。
故选:CD。
(1)橡皮泥船做成空心的,增大了排开水的体积,从而增大浮力使其漂浮在水面上;
(2)潜水器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受到的浮力不变,通过让海水进、出压力舱改变潜水艇受到的重力,从而实现上浮或下沉的;
(3)物体下沉时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
(4)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液体密度一定,冰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多,则浮力越大。
本题考查了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物体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等,是一道较为简单的应用题。
16.【答案】A
【解析】解:
机械臂在使用过程中,类似于人的手臂,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A.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可以省距离,故A不符合题意;
BCD.羊角锤、核桃夹、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都是省力杠杆;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17.【答案】AC
【解析】解:
A.人拉住单杠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单杠对人的拉力与人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
B.50m测试时,人冲过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人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B错误;
C.将排球向上垫起后,排球受到竖直向下重力的作用,使排球最终向下落,故C正确;
D.掷出的实心球斜向上运动,在最高点时的速度不为零,仍具有水平方向的速度,若此时所受外力全部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球将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AC。
(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功)时,所受的力就是平衡力;
(2)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不能说“由于惯性的作用”、“获得惯性”,正确的说法是“具有惯性”;
(3)地球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重力作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进行分析,即当物体受到的力突然消失,物体还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本题是一道力学综合题,涉及到平衡力的辨别、惯性知识、力与运动的关系以及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等,与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觉得学习物理有用,同学们平时要尝试用物理知识解释身边的现象。
18.【答案】AC
【解析】解:A、物块沿光滑斜面下滑时,因斜面是光滑的,则物块不受摩擦力的作用,此时物块只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作用,作用点在物块的重心上,故A正确;
B、图乙中不考虑空气阻力,空中飞行的铅球只受重力作用,没有推力作用,故B错误。
C、骑行的自行车的后轮相对地面向后运动,地面给后轮一个向前的摩擦力,向前的摩擦力推动自行车前行,故C正确;
D、由图可知,O为支点,图中动力F的力臂是指从支点O到力F作用线的距离,而图中是截取了力的作用线的一部分,故D错误。
故选:AC。
(1)要画力的示意图时,要先分析物体受到的各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再画出各力;
(2)摩擦力的方向总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3)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本题考查了力的示意图、摩擦力的示意图以及杠杆力臂的作图,正确分析物体受到的力是关键。
19.【答案】答:(1)小明踩到了松开了的鞋带时,另一只脚受到阻力很快停下来,而上身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速度,继续向前运动而摔倒;
(2)一定要用力系紧鞋带,这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从而使鞋带不易松开。
【解析】(1)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本题考查了惯性和增大摩擦方法的应用,属于基础性题目。
20.【答案】解:(1)越野车空载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G=mg=3600kg×10N/kg=3.6×104N,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FS=3.6×104N0.12m2=3×105Pa;
(2)已知最大功率P=320kW=3.2×105W,
最大车速v=180km/h=180×13.6m/s=50m/s
由P=Wt=Fst=Fv得:
牵引力:F=Pv=3.2×105W50m/s=6400N;
答:(1)越野车空载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3×105Pa;
(2)某次极限测试中,该越野车以最大功率、最大车速行驶时发动机输出的牵引力为6400N。
【解析】(1)越野车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根据p=FS求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已知最大功率和最大车速,根据P=Wt=Fst=Fv求出汽车牵引力。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重力、压强、功率公式的理解和掌握,综合性较强,难度不大。
21.【答案】解:(1)拉力方向向下从定滑轮开始绕线;
(2)对材料做的有用功W有=Gh=765N×10m=7650J;
(3)动滑轮被2根绳子承担,拉力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和动滑轮移动距离的2倍,
故机械效率η=W有W总=GhFS=GhF2h=G2F=765N2×450N=85%;
(4)通过对所给数据的分析可知,机械效率总小于1.
故答案:(1)
(2)用滑轮组提升材料时做的有用功是7650J;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5%;
(4)通过对所给数据的分析可知,机械效率总小于1.
【解析】(1)拉力的方向向下,应从定滑轮开始绕;
(2)根据公式W有=Gh,可求出有用功
(3)根据公式η=W有W总=GhFS可求出机械效率;
(4)根据功的原理可知,适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使用机械可以在省力、改变动力的方向或移动的距离上得到好处,给人们带来方便,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机械效率总小于1.
22.【答案】解:(1)由图象可知,圆柱体的重力为2N,
则圆柱体的质量:m=Gg=2N10N/kg=0.2kg,
(2)由图象可知,当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4N,
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F浮=G-F'=2N-1.4N=0.6N;
(3)由F浮=ρ水gV排=ρ水gV可得,圆柱体的体积:
V=V排=F浮ρ水g=0.6N1.0×103kg/m3×10N/kg=6×10-5m3,
圆柱体的密度:
ρ=mV=0.2kg6×10-5m3≈3.3×103kg/m3。
(4)由图知,圆柱体刚浸没时下表面所处的深度:
h=12cm=0.12m,
圆柱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
p=ρgh=1×103kg/m3×10N/kg×0.12m=1200Pa;
答:(1)圆柱体的质量为0.2kg;
(2)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为0.6N;
(3)圆柱体的密度为3.3×103kg/m3;
(4)圆柱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为1200Pa。
【解析】(1)由F-h图象可知,当h=0(圆柱体没有浸入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圆柱体重,利用重力公式求出圆柱体的质量;
(2)当h≥12cm(圆柱体全浸入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加上圆柱体受到的水的浮力等于圆柱体重;据此求出圆柱体受到的浮力(最大浮力)。
(3)上面求出了圆柱体重,利用重力公式求出圆柱体的质量;求出圆柱体全浸入时受到的浮力,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圆柱体的体积(排开水的体积),再利用密度公式求圆柱体的密度。
(4)由图知,圆柱体刚浸没时下表面所处的深度为12cm,根据液体压强公式求此时圆柱体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
本题考查知识点比较多,密度的计算、压强的计算、浮力的计算及其公式变形,会识图并从中得出相关信息是本题的关键,属于难题。
23.【答案】0.2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 量程 0.2不是 0.014MPa
【解析】解:(2)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1N分为5格,分度值是0.2N,教材中采用图甲的实验装置,要测出木块运动时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应让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弹簧测力计使用时要观察量程和分度值;
由乙中右侧图知桶重G弹簧测力计伸长5个格,一个格为0.2G,水和桶总重为6个格,为6×0.2G=1.2G;桶中水的重力:G水=1.2G-G=0.2G;
(3)图丙中,表盘上的“MPa”是压强的单位,因此,这个表是测量气体压强的,不是测压力的;表盘上的分度值是0.001MPa,其示数为0.014MPa。
故答案为:(1)0.2;匀速直线;二力平衡;(2)0.2;(3)不是;0.014MPa。
(1)弹簧测力计是用来测量力的仪器;根据二力平衡测量摩擦力;
(2)根据图示分析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
(3)根据表盘上的“MPa”可判断这是哪个物理量的单位,从而确定其测量的量。并结合表盘上的数据读出示数。
本题考查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测量摩擦力、压力表的分析,属于中档题。
24.【答案】不属于 不漏气 B 液体的深度 丙 A>
【解析】解:(1)U形管压强计左端是密闭的,所以不属于连通器;
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2)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为了使U形管左右两侧的液面相平,只需要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这样的话,U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就是相等的,当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故选B;
(3)比较图乙和丙,液体密度相同,深度不同,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不同,液体压强不同,可以得到同种液体,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4)探究液体压强和液体密度的关系,应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因此应选择图丙和图丁进行实验;
根据p=ρgh可知,液体的密度越大,深度越大,压强越大,液体的压强与U形管粗细无关,所以在烧杯中换密度更大的液体,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都将变大;“向U形管中加水”不能使两侧液面高度差对比更加明显,故选A;
(5)拔掉右端的软木塞后,水会向外涌出,由于b管底部较细,水的流速较大,产生的压强小,所以b管水面比a管水面低,即ha>hb。
故答案为:(1)不属于;不漏气;(2)B;(3)液体的深度;(4)丙;A;(5)>。
(1)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是连通器;
使用液体压强计前一定要检查装置是否漏气,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2)U形管右端的上方是和大气相通的,等于大气压,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的液面有一定的高度差,要取下软管,让U形管左端液面和大气相通,这样U形管两侧的液面就是相平的;
(3)(4)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研究液体压强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根据p=ρgh来分析压强和液体密度的关系;
(5)液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在气体或液体中,流速较大,产生的压强小。
这是一道综合实验题,考查了压强计的原理,知道液体压强计的操作要求,还要能灵活运用控制变量法,同时还考查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5.【答案】(1)右;右;(2)1;(3)3.3;大于;杠杆的重心没有通过支点,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有影响;(4)1.1。
【解析】解:
(1)实验时,杠杆左端下沉,说明杠杆的重心在支点的左则,故重心应向右移动,因此应将如图甲所示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适当往右调,或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适当往右调,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乙所示,调节好杠杆后在杠杆左边距离支点4格的A处挂了2个钩码,
设每个钩码质量为m,每格长度为L,杠杆左边4格处挂2个钩码,设在杠杆右边距离支点8格的B处挂n个钩码,由杠杆的平衡条件:
2mg×4L=nmg×8L,
n=1,
即为使杠杆平衡,应在杠杆右边距离支点8格的B处挂1个钩码;
(3)由图可以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刻度值为0.1N,指针在3N以下三格处,示数为3.3N;
用如图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杠杆的重心没有通过支点,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有影响,故F1L1总是大于F2L2;
(4)小明将图丙中弹簧测力计拉力的作用点从C点移到E点,则现在的动力臂为12L(原来动力臂为4L),动力臂为原来的3倍,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因阻力和阻力臂大小不变,故动力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即如图丁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
F=3.3N3=1.1N。
故答案为:(1)右;右;(2)1;(3)3.3;大于;杠杆的重心没有通过支点,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有影响;(4)1.1。
(1)杠杆左端下沉,说明杠杆的重心在支点的左侧,据此分析;
(2)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
(3)根据弹簧测力计的刻度值为0.1N读数;如图丙所示装置,杠杆的重心没有通过支点,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有影响;
(4)分析现在动力臂与原来动力臂大小关系,因阻力和阻力臂大小不变,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
本题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考查器材的调试、杠杆的平衡条件的运用、弹簧测力计读数等知识。
26.【答案】B 转换法 不能 速度 动能越大 超速 A
【解析】解:(1)实验中,探究的动能是指钢球撞击木块时的动能;
(2)实验中通过观察木块B移动的距离长短,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这里用到的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是转换法;
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木块运动时不受摩擦力作用,撞击后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不能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长短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所以本实验将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3)甲、乙两图中小球的质量一定,初始高度不同,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不同,对木块做功多少不同,故可以得出结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速度有关,速度越快,动能越大,可以解释汽车超速带来的危害。
(4)由题意可知,乙、丙实验探究在速度相同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质量越大,动能越大,撞击木块后移动的距离更远;由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可知:为了使木块不滑出木板,可以同时换用一个质量更大的木块,可以单独在丙实验中更换长度较大但粗糙程度不变的木板,也在丙实验中换用质量较小的钢球,但不能改变小球速度,即小球滚下时的高度不能改变,故A正确,BC错误。
故答案为:(1)B;(2)转换法;不能;(3)速度;动能越大;超速;(4)A。
(1)(2)实验中通过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来比较物体动能的大小;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木块不受摩擦力作用,撞击后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实验将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3)动能大小跟质量和速度有关;在探究动能大小跟质量关系时,控制速度大小不变;在探究动能大小跟速度关系时,控制质量不变;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有物体的质量与速度,因此,在探究和分析结论时,一定要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并据此得出结论;
(4)根据乙、丙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
掌握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探究动能大小跟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唐西片区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如图,小刚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2023-2024学年物理八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