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44份)
-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六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课时跟踪练40产业转移和国际合作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三章区域与区域发展课时跟踪练32区域与区域发展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四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课时跟踪练34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四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课时跟踪练35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五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课时跟踪练36城市的辐射功能 试卷 0 次下载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四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课时跟踪练33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展开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四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课时跟踪练33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形成需,浙江省地理标志农产品多分布于,白都村梯田基本特征是,白都村不同耕作地形条件下,“平垸行洪”说明“圩垸”地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跟踪练33
(2022·浙江模拟预测)地理标志农产品是以特定地域冠名的具有高质量、高声誉的农产品。截至2021年浙江地理标志农产品增至152个,如天目山铁皮石斛、龙井茶、衢州常山胡柚、台州黄岩蜜桔、仙居鸡、三门青蟹等。据此,完成1~2题。
1.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形成需( )
①生态环境独特 ②品种独具 ③科技含量高 ④历史悠久 ⑤产品售价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2.浙江省地理标志农产品多分布于( )
A.交通便捷处,便于产品外运
B.水源丰富区,便于农田灌溉
C.低山丘陵区,生态环境多样
D.经济发达区,消费市场广阔
解析:第1题,由题干可知,截至2021年浙江地理标志农产品增至152个,如天目山铁皮石斛、龙井茶、衢州常山胡柚、台州黄岩蜜桔、仙居鸡、三门青蟹等,由此可以判断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形成需要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独特的产品品质、人文历史悠久,①②④正确;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形成与科技、产品售价关联不大,③⑤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选B。第2题,由题干可知,地理标志农产品是以特定地域冠名的具有高质量、高声誉的农产品,结合图示信息可以判断,浙江省地理标志农产品多分布于低山丘陵区,生态环境多样,主要是独特的地理环境造成的,故C正确。交通、农田灌溉、市场不是影响地理标志农产品布局的主要因素,故A、B、D错误。故答案选C。
答案:1.B 2.C
(2022·湖南雅礼中学一模)意大利汽车生产主要集中分布在北部传统工业区,拥有许多高档著名跑车品牌,小型车主导其汽车市场。意大利经济发达,汽车普及率高,但约75%的能源供给依赖进口。体现世界汽车技术巅峰的F1赛事是极致速度的试验场,意大利F1比赛(一级方程式锦标赛)的主办地蒙扎赛道(图2)位于米兰东北30千米。据此,完成3~4题。
3.意大利汽车市场以小型车为主导的自然原因有( )
①意大利山地多,道路较复杂 ②能源资源缺乏 ③地狭人稠,小型车占地少 ④冬季多雨,小车型避雨方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推测意大利蒙扎赛道F1比赛时间多选择的月份及原因( )
A.1月气候凉爽 B.7月晴朗少雨
C.9月气候适宜 D.12月节假日多
解析:第3题,意大利境内多山,道路复杂,小车型更能适应,①正确;意大利能源资源缺乏,小车型能耗低,节能减排,②正确;地狭人稠,小车占地少不属于自然原因,③错误;车型大小与冬季多雨无关,尤其是极端气候主要考验汽车性能,④错误。①②正确,故选A。第4题,1月,意大利温和多雨,气候凉爽但阴雨天气多,不适宜进行赛车,A项错误;7月虽然晴朗少雨,但容易出现高温,影响赛车选手的发挥,B项错误;9月降水较少,多晴朗天气,能见度高,且初秋季节气温较适宜,有利于保证高速比赛的安全和比赛选手取得好成绩,C项正确;12月虽然节假日多,但天气与1月相似,阴雨天气多,不适宜进行赛车,D项错误。故选C。
答案:3.A 4.C
(2022·福建龙岩某中学模拟预测)白都村隶属于贵州省剑河县,全村国土面积为1 241.22公顷,2019年居住人口共计1 655人,耕地总面积为13.41公顷。村内梯田以水稻种植为主,且为一年一熟制,近年来村内不同区域梯田存在程度不一的撂荒现象。下图示意不同耕作地形条件下的梯田资源结构和撂荒比例。据此,完成5~7题。
5.白都村梯田基本特征是( )
A.耕作面积大,细碎化明显 B.耕作面积小,耕地集中连片
C.耕作面积小,细碎化明显 D.耕作面积大,耕地集中连片
6.白都村不同耕作地形条件下( )
A.梯田地块数量随耕作高差增加而增加
B.3 km<D≤4 km距离处梯田地块面积较大
C.梯田撂荒率随耕作距离减小不断降低
D.15°<P≤20°坡度处梯田撂荒率最大
7.解决白都村梯田撂荒问题的关键环节是( )
①缩短梯田与公路距离 ②提升农田机械化水平 ③扩大梯田耕作面积 ④完善梯田灌溉设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第5题,该地位于贵州省,全村国土面积为1 241.22公顷,耕地总面积只有13.41公顷,耕地面积小。读图,地块数量占比中,占比数量较大的多为坡度相对较大的地区,且不同的耕作距离内具有一定的耕地数量占比,表明耕地并非集中分布,而是细碎化明显,故选C。第6题,随耕作高差增加,梯田地块数量呈减少趋势,A错。3 km<D≤4 km距离处地块数量占比小(该距离的地块数量少),但该距离的地块面积占比并非最小,表明单个地块的面积相对较大,B正确。结合图中耕作距离与撂荒率等信息,梯田撂荒率并没有呈现随耕作距离减小而不断降低的趋势,C错。20°<P≤25°坡度处梯田撂荒率最大,D错。故选B。第7题,并非耕作距离越远其撂荒率越高,所以缩短梯田与公路距离不是解决梯田撂荒问题的关键,①错。结合材料信息可知,该地人口较少,作物一年一熟,劳动力有限,且多山区,水分难以保持,可以提升农田机械化水平,缓解劳动力紧张,同时完善梯田灌溉设施,保障梯田灌溉水源,减轻撂荒率,②④正确。该地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撂荒现象,不能再继续扩大梯田面积来进行缓解,③错。故选D。
答案:5.C 6.B 7.D
(2022·河北高三阶段练习)圩田是中国古代人们改造低洼地、向湖争田的一种造田方法。四周有圩堤围护,内有灌排系统。在长江下游叫作“圩”,中游叫作“垸”(也有指垸是一种在多水地区的堤坝,中间围着村庄和农田),统称“圩垸”。据此,完成8~10题。
8.与种水稻的“圩垸”地区相比,种棉花的“圩垸”地区环境特征表现为( )
A.地势较高,土质黏重 B.地势低洼,土质黏重
C.地势低洼,土质疏松 D.地势较高,土质疏松
9.目前,“圩垸”地区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地盐碱化 B.水土流失
C.土地红漠化 D.农药污染
10.“平垸行洪”说明“圩垸”地区( )
A.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B.降水丰富,季节变化小
C.河堤坚固,水流通畅 D.河湖密布,水流平稳
解析:第8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棉花较水稻需水量小,土质需求更疏松,因此与种水稻的“圩垸”地区相比,种棉花的“圩垸”地区环境特征表现为地势较高,土质疏松。故选D。第9题,目前,“圩垸”主要用于发展种植业,因此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农药污染等,D正确;“圩垸”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里降水丰富,不易发生土壤盐碱化,A错误;地势低平,不易水土流失,B错误;土地红漠化主要发生在南方丘陵山区,C错误。故选D。第10题,“圩垸”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里降水丰富,季节变化大,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多发生洪涝灾害,如果水势太大,为了整体考虑,有的地方就要泄洪,这时就需要把垸的堤坝扒开,让洪水进入,即“平垸行洪”,从而减轻洪涝灾害的威胁,A正确,B错误;河堤坚固,水流通畅不易发生洪涝灾害,不需要进行“平垸行洪”,C错误;圩田是中国古代人们改造低洼地、向湖争田的一种造田方法,“圩垸”地区主要是地势低平,不一定是河湖密布,D错误。故选A。
答案:8.D 9.D 10.A
(2022·山东模拟预测)湘西十八洞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曾是典型的深度贫困村。在精准扶贫方略的驱动下,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快速转型。下图示意十八洞村产业结构演变。据此,完成11~12题。
11.十八洞村发展扶贫产业的基础是( )
A.市场潜力 B.资源禀赋
C.生态优势 D.政策驱动
12.在后脱贫时代,十八洞村应( )
A.促进生产与生活空间分离
B.壮大第二产业综合实力
C.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
D.推进主导产业集群发展
解析:第11题,要实现精准扶贫,就要精准确定当地的扶贫产业,其依据是当地的资源禀赋,即牢牢抓住优势资源来发展,才能找到准确的切入点;这一点从扶贫前期可以清楚地看到,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传统种养业),发展特色种养业,这是发展扶贫产业的基础,因此B符合题意。扶贫后期确立扶贫产业是依据其良好的生态优势(像利用其甘甜的山泉水发展山泉水产业,利用其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发展乡村旅游、发展养蜂产业、猕猴桃种植业等)来进行的,C不符合题意。政策驱动是推动扶贫发展的外部因素,并不是发展、确立扶贫产业的基础,D不符合题意。当然,发展扶贫产业,首先要依据资源禀赋,找准基础扶贫产业;其次还要尊重市场规律,抓住市场前景和潜力,更要想方设法地去开拓市场,A不符合题意。故选B。第12题,根据上题分析,在后脱贫时代,该村发展扶贫产业是依据其良好的生态优势来进行的。因此为了保证良好的生态,保证可持续发展,必须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把不符合环保要求,即使其效益很好但污染重、对生态破坏大的产业,严格地限制进入,C正确;促进生产与生活空间分离,能够提高和保证人居环境,但不一定能保证生态环境良好,不符合该村在后脱贫时代的发展要求,A错误;壮大第二产业综合实力以及推进主导产业集群发展,能够推动经济发展,但可能带来环境问题,不符合该村在后脱贫时代的发展要求,B、D错误。故选C。
答案:11.B 12.C
13.(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瑞士矿产资源贫乏,经济发达。年降水量1 000毫米以上,河湖众多。工业、金融业、旅游业为经济的三大支柱,工业以低原料消耗的机械制造、精细化工、医药、钟表等为主,技术先进。有完整的金融法律和监管体系,提供广泛、专业、高度国际化的金融服务。在能源消费构成中,水电占30%以上。下图示意瑞士的地形。
(1)说明瑞士利用优势自然资源发展的非农产业。
(2)分析瑞士主要发展低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的原因。
(3)指出瑞士发展金融业的自身优势因素。
(4)简述瑞士经济发展特点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启示。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瑞士每年降水量在1 000毫米以上,降水丰富,由图可知,瑞士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可发展电力工业,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旅游资源丰富,有“世界公园”的美誉。第(2)题,瑞士矿产资源贫乏,地形高峻,大宗货物运输成本高,难度大,低原料消耗的工业占地小,运输方便,同时又可以减少对资源的损耗。第(3)题,瑞士位于欧洲中南部,经济发达,资金和法律相对完备,中立国家不会轻易遭遇战争,并且政治局势比较稳定。客户更愿意在瑞士享受金融服务。第(4)题,一个区域想要发展,就需要因地制宜,不能强行违背自然环境造就的区位条件,故可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同时,法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也是众多投资人看重的点。
答案:(1)降水丰富,河湖众多,地势起伏大,可发展电力工业;河湖众多,风景优美,经济发达,可发展旅游产业。
(2)山地多,矿产资源、能源贫乏,客观上趋向发展占地少、耗费原料和燃料少的工业部门。
(3)位于欧洲中部,地理位置优越,且经济发达;作为中立国,政局稳定;有完整的金融法律和监管体系,金融服务体系完备。
(4)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建立完善的法律和监管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
14.(2022·北京昌平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传统民居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进程中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民居建筑经验。哈尼族村址的选择颇为讲究,要求该处必须有茂密的森林、充足的水源。村寨依山而建,背后是山林,山环水绕,梯田密布。蘑菇房是哈尼族传统建筑,形如蘑菇。云南红河、元阳、绿春等地多为土墙草顶,以木构架承重。房顶多为四个斜坡面,上铺茅草,也有用瓦覆盖。楼房一般分上中下三层,下层关牲畜,中层住人,上层堆放杂物。正房一侧和厢房顶部建成平顶式,中层铺设木板,被隔成左、中、右3间,中间设有一个常年烟火不断的方形火塘。哈尼族崇敬火塘,这里的火一年四季从不会熄灭。图1为哈尼梯田地理位置简图,图2为哈尼梯田景观图,图3为蘑菇房景观图。
(1)说明该区域村寨选址半山腰的原因。
(2)简述哈尼族蘑菇房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为更好地满足居民生活,请为蘑菇房的改造提出两点建议。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哈尼族的选址必须要有“茂密的森林、充足的水源”。哈尼族位于中国云南,该地纬度低,低海拔地区气温过于湿热,高海拔地区又较为寒冷,半山腰气候较为温和。同时受地形雨的影响,山腰降水较多,便于发展梯田农业。山顶上密集的森林又可以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为村寨提供干净的生活用水,保证村寨获得充足且干净的水源。选址在半山腰,坡上的坡面径流可直接进入村寨,可借助村内的沟渠,将肥料溶于水中,与水一起浇灌农田,可降低农业生产的强度。同时梯田主要位于山腰部位,村寨选址在此,可靠近梯田,便于人们农业活动。第(2)题,蘑菇房是哈尼族传统建筑,土墙草顶,上铺茅草,此地降水丰富,热量充足,森林与草类资源较为丰富,就地取材可降低建设的难度和成本。“楼房一般分上中下三层,下层关牲畜,中层住人,上层堆放杂物”,该地降水丰富,空气湿度大,长期处于潮湿状态。靠近地面的潮湿层用于饲养牲畜,中间层离地面较高,可起到防潮的作用。“正房一侧和厢房顶部建成平顶式,中层铺设木板”,该地主要发展梯田农业、水田农业,梯田中大量种植水稻和谷物,水稻与谷物收割后需要进行晾晒,而本地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平坦的地区较少,房屋修建平顶,便于稻米的晾晒。“中间设有一个常年烟火不断的方形火塘”,由于该地气候相对潮湿,设置终年烟火不断的火塘。既能起到驱潮烘干的作用,同时火塘使得房屋内空气气温上升,屋内气温高,使得暖空气气流上升,可以进一步起到房屋驱潮的作用。同时常年烟火不断的火塘,燃烧木柴和秸秆可产生烟雾,此类烟雾具有驱虫、杀菌、消毒的作用,便于哈尼族谷物和水稻等粮食作物的储存,同时火塘产生的驱潮作用也可减少粮食作物发霉腐烂的现象;由于哈尼族的建筑为土墙结构,火塘所产生的烘干作用也可延长房屋的使用寿命,防止因过于潮湿使得建筑坍塌。第(3)题,茅草相对取材较为便捷,但需要定期更换,而且更换时对劳动力的相关技能要求较高,可用砖瓦代替茅草,降低建筑修缮难度。土墙草顶木架构在潮湿的环境中比较容易受损,可选择更加坚固耐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由于是木架构,在潮湿环境中容易受腐蚀,而影响建筑的质量,可以进一步通过工程和技术手段增加房屋的牢固性。由于有常年烟火不断的火塘,且蘑菇房多为木质结构,屋顶为茅草覆盖,故在蘑菇房的使用中要加强防火功能的准备。
答案:(1)半山腰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山顶的森林涵养水源,为村寨提供干净的生活用水。 流经山寨的水,借沟水冲肥,灌溉农田;紧邻梯田,便于劳作。
(2)森林资源、茅草丰富,便于就地取材;多雨潮湿,一楼饲养牲畜,二层居住,起到防潮的作用;正房一侧和厢房顶部建成平顶式,符合山区稻作民族晾晒谷物的实际需要;火塘的设置,起到烘干和增加暖气流上升的作用;火烟味驱虫、杀菌,便于室内粮食及食物的储存,避免物品发霉腐烂和延长房屋寿命。
(3)用瓦片代替茅草,选择经久耐用的钢混结构住房,增加房屋的牢固性和防火的功能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达标测试,共8页。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四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课时跟踪练35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D 4,B 7,A 1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四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课时跟踪练34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不属于淤地坝作用的是,淤地坝造成的影响是,云南元谋生态脆弱主要是因为,剑麻保持水土的生态效益体现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