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3年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1. 美好的生活需要我们共同创造。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家庭中用葡萄酿酒 B. 湿衣服晾晒在日光下变干
C. 用小苏打发酵面粉蒸馒头 D. 点燃天然气烧水、做饭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 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
C. 燃料充分燃烧,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D.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的利用,可以缓解面临的化石能源危机
3.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B. 我国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较高
C. 加热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D. 净水时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
4. 下列各组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
A. 氧气和臭氧 B. 氮气和液氮 C. 银和水银 D. 冰和干冰
5. 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下列化学用语描述正确的是( )
A. 2S表示2个硫元素 B. O3表示3个氧原子
C. 3Fe2+表示3个铁离子 D. 氦气的化学式是He
6. 用“”和“”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A2和B2,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参加反应的A2与生成物分子的个数比为 3:2
B. 生成物的化学式为A3B
C. 生成的物质是混合物
D.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
7.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
A.液体的量取
B.测溶液的pH
C.蒸发食盐水
D.稀释浓硫酸
A. A B. B C. C D. D
8. 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发光二极管(简称LED)技术,已广泛用于照明、显像等多个领域。氮和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镓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属于金属元素 B. 镓原子核内有31个中子
C. 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g D. 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
9. 分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熟石灰、烧碱、纯碱都是碱
B. 过氧化氢、生石灰、石灰石都属于氧化物
C. 生铁、空气、赤铁矿都是混合物
D. 甲烷、醋酸、一氧化碳都属于有机物
10. 下列各物质在水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
A. HCl KNO3 H2SO4 NaCl
B. MgCl2 KOH NaOH NaCl
C. NaCl HNO3 MgCl2 K2CO3
D. NaNO3 KCl FeCl3 Ba(NO3)2
11. 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种物质的质量(单位:g),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x的数值为8 B.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C. 反应前后甲、戊变化的质量之比为3:1 D. 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12. 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测得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溶液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实验是将稀硫酸逐滴滴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B. 图中温度曲线从室温上升到e点,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C. d点所示溶液pH>7,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
D. a到c段过程中不断有硫酸钠生成
13. 将一定质量的Al放入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滤渣中只含有Ag时,滤液一定呈蓝色
B. 滤渣中含有Cu和Ag时,滤液一定呈无色
C. 滤渣中含有Al时,滤液中的溶质只有Al(NO3)3
D. 滤渣中含有Cu时,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没有AgNO3
14.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够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除去Cu中混有的少量CuO: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B. 鉴别H2O2溶液和H2O:加入MnO2
C. 除去CaO中混有的少量CaCO3:高温煅烧
D.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点燃
15. 工业上用粗盐(含Ca2+、Mg2+、SO42−等杂质)为主要原料采用“侯氏制碱法”生产纯碱和化肥NH4Cl,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粗盐溶液除杂可依次加入NaOH、Na2CO3、BaCl2,再加入盐酸调节溶液pH
B. Na2CO3固体中混有NaHCO3可采用加热方法去除
C. 操作Ⅰ、操作Ⅱ都是过滤
D. 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16.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合物中含有不同种元素,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 活泼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体,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C. 酸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酸的溶液
D. 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征,则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17. 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水的电解
B. 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 双氧水溶液制氧气,a使用了催化剂,b未使用催化剂
D. 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18. 如图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实验装置图,实验前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少量氧化铁粉末,从左侧通入一氧化碳气体,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实验前,先通入一氧化碳,原因是排出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爆炸
B. 硬质玻璃管内的红色粉末逐渐变黑
C. 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点燃尾气,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D. 反应后,硬质玻璃管内固体减少的质量就是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19. 某白色固体是由NaCl、MgCl2、BaCl2和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实验:取样品放入烧杯,加入足量的水,搅拌、静置,烧杯底部有白色不溶物;取上层清液,滴加足量稀硫酸,出现白色沉淀,滴加稀硝酸后,沉淀未溶解。
下面对白色固体混合物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一定同时含有NaCl、MgCl2、BaCl2、NaOH
B. 一定含有MgCl2、BaCl2、NaOH,不含有NaCl
C. 一定含有MgCl2、BaCl2、NaOH,可能含有NaCl
D. 一定含有MgCl2、BaCl2,可能含有NaCl、NaOH
20. 经常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是 ( )
A.化学与安全
B.化学与健康
①点燃氢气之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②煤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
③煤炉上放盆水不能防止CO中毒
①铁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缺乏会导致贫血
②制作糕点时加入适量的小苏打,可使糕点松软可口
③用活性炭净水器可净化饮用水
C化学与环境
D.化学与生活
①CO2、SO2都会造成空气污染
②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③工业废水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①用洗洁精除油污的原理是乳化作用
②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羊毛线与纯棉线
③用适量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A. A B. B C. C D. D
21. 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按要求填空。
(1)利用太阳能分解海水,生成的氢气用于燃料电池时,实现了 ______ 能转变为电能。
(2)上学时,佩戴口罩。制作口罩的无纺布面料主要是聚丙烯【(C3H6)n】,聚丙烯属于 ______ 材料。
(3)“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下列化学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______ (填序号)。
A.NH4H2PO4
B.K2CO3
C.CO(NH2)2
D.NH4NO3
(4)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铁是生活生产中经常用到的金属。如图为铁的价类图。写出一个由C通过中和反应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22. 用“化学视角”认识身边的物质,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
(1)①城市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净化水的主要操作步骤有沉降、 ______ 、吸附、消毒、煮沸。
②氯气也可用作自来水的消毒剂,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X+Cl2↑+2H2O,X的化学式为 ______ 。
③如图1中,电源正极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是 ______ 。
(2)如图2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 。
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______ (选填序号)。
A.t1℃时,a、c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t2℃时,将30g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为75g
C.将t2℃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溶质的质量:a>b>c
D.将t1℃时,等质量的b、c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b
(1)A的化学式为 ______ 。
(2)D、F发生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______ 反应。
(3)C、E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4)B、E能发生反应,写出E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______ 。
24.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干燥、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______ (从左到右填写仪器序号字母),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②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
A.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先加入药品,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该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改变
C.木炭在纯氧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因为纯氧中氧分子更活泼
D.氧气是可燃物燃烧的催化剂
(2)①将泡腾片(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柠檬酸等)放入水中,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若用G装置证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则G中盛放的试剂名称为 ______ 。
②将干燥的二氧化碳分别通入H、I中,H中试纸不变色,I中试纸变红色。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I中试纸变红的原因: ______ 。
25. 在化学课上,老师带来一瓶未知溶液A,交给同学们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1】A是哪一类物质?
同学们进行图1的实验:
实验中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 ______ ,说明A是一种酸。
【提出问题2】A是哪一种酸?
【猜想假设】甲同学猜想:A是稀硫酸;乙同学猜想:A是稀盐酸。
【实验探究】(1)甲同学取出少量B溶液于试管中,做了图2的实验探究,观察到试管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得出了“A是稀硫酸”的结论,而乙同学认为该实验设计不合理,原因是 ______ 。
(2)乙同学将甲同学图2中的沉淀过滤出来,并加入足量稀硝酸,观察到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气泡,则沉淀的成分是 ______ ,产生该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得出结论】 ______ 同学的猜想正确。
【拓展思考】溶液B中含有的酸根离子为 ______ 。
26. 如图是“××”钙片商品标签图。请根据标签信息完成下列题目。
(1)碳酸钙中钙、氧元素质量比为 ______ 。
(2)每片中至少含钙元素的质量为 ______ g。
27. 为测定实验室中某硫酸铜样品中硫酸的质量分数(所含杂质不溶于水),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计算:
(1)a= ______ 。
(2)该样品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家庭中用葡萄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湿衣服晾晒在日光下变干,是水蒸发的过程,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C、小苏打发酵面粉蒸馒头,是利用小苏打与酸性物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馒头疏松多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点燃天然气烧水、做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B
【解析】解:A.煤、石油、天然气均属于化石能源,在短期内得不到补充,所以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A正确。
B.物质跟氧气的反应不一定就是燃烧,也可能是缓慢氧化,如铁的锈蚀等,故B错误。
C.燃料充分燃烧,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故C正确。
D.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的利用,可以缓解面临的化石能源危机,故D正确。
故选:B。
A.根据能源的分类解答。
B.根据物质与氧气的反应来分析。
C.燃料充分燃烧,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D.根据新能源开发的意义。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全面性比较强,解答本题要加强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
3.【答案】B
【解析】解:A、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加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正确;
B、我国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较低,故错误;
C、日常生活中通过加热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故正确;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故正确。
故选:B。
A、根据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解答;
B、根据水资源的分布解答;
C、根据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解答;
D、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解答.
本题充分体现了化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理念,但考查知识不难,了解相关知识细心解答即可.
4.【答案】B
【解析】解:A、氧气和臭氧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分别是由氧分子、臭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液氮是液态的氮气,氮气和液氮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氮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C、银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银原子直接构成的;水银(汞)是液态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包括气态的非金属单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D
【解析】解: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S可表示2个硫原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O3可表示1个臭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Fe2+表示3个亚铁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He,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答案】C
【解析】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得出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如下图:
A、由上图可知,参加反应的A2与生成物分子的个数比为 6:4=3:2.故A正确;
B、由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可知,每一个分子是由三个A原子和一个B原子构成,化学式是A3B;故B正确;
C、由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可知,生成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故C错误。
D、根据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故D正确。
故选:C。
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物质的化学式、类别;根据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等.
观察分子模型时,分子由原子构成,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的分子为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含有不同种分子的物质为混合物.
7.【答案】B
【解析】解:A、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慢慢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止酸液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B。
A、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8.【答案】D
【解析】【解答】A.电子层数决定周期数,镓原子核外有4层,位于第四周期,镓元素带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A错误;
B. 左上角为原子序数,等于核内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所以镓的核内质子数为31,不是中子数,故B错误;
C. 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没有单位g,故C错误;
D. 镓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显+3价,氮最外层5个电子易得3个电子,显−3价,所以氮化镓化学式为GaN,故D正确;
故选:D。
9.【答案】C
【解析】解:A、熟石灰、烧碱属于碱,纯碱是盐,故A不正确;
B、过氧化氢、生石灰属于氧化物,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属于混化物,故B不正确;
C、生铁中含有铁、碳,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都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
D、甲烷、醋酸属于有机物,一氧化碳属于无机物,故D不正确。
故选:C。
A、根据熟石灰、烧碱属于碱,纯碱是盐进行分析;
B、根据过氧化氢、生石灰属于氧化物,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属于混化物进行分析;
C、根据生铁中含有铁、碳,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进行分析;
D、根据甲烷、醋酸属于有机物,一氧化碳属于无机物,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10.【答案】A
【解析】解:A、四者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
B、MgCl2与KOH溶液、NaOH溶液均能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共存,故选项错误。
C、HNO3与K2CO3溶液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不能共存,MgCl2溶液与K2CO3溶液反应有碳酸镁沉淀生成,不能共存,故选项错误。
D、四者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但FeCl3溶液呈黄色,故选项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物质的共存问题,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还要注意特定离子的颜色。
11.【答案】D
【解析】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18+3+1+2+5−9−2−8−2=8,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由物质的质量变化可知,该反应是甲和乙反应生成了丙和戊,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由物质质量变化可知,反应前后甲、戊变化的质量之比为(18−9):(8−5)=3:1,该选项说法正确;
D、该反应是甲和乙反应生成了丙和戊,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2.【答案】B
【解析】解:A、图像中起始溶液pH小于7,呈酸性,说明该反应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稀硫酸中,故A不正确;
B、图中温度曲线从室温上升到e点,温度升高,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B正确;
C、d点时溶液温度没有达到最高,说明稀硫酸没有反应完,pH<7,溶液呈酸性,所以该点的所示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故C不正确;
D、b点的溶液pH=7,呈中性,即b点时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因此a到b段过程中不断有硫酸钠生成,而b点后化学反应已结束,没有硫酸钠生成,故D不正确。
故选:B。
根据稀硫酸显酸性,pH小于7,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放热进行分析。
掌握稀硫酸显酸性,pH小于7,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放热是解题关键。
13.【答案】B
【解析】解:A、滤渣中只含有Ag时,说明硝酸铜没有反应,滤液一定呈蓝色,故A正确;
B、滤渣中含有Cu和Ag时,如果硝酸铜是部分反应,则滤液中含有剩余的硝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B不正确;
C、滤渣中含有Al时,硝酸银、硝酸铜完全反应,滤液中的溶质只有硝酸铝,故C正确;
D、滤渣中含有Cu时,说明硝酸银完全反应,硝酸铜部分反应或全部反应,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没有AgNO3,故D正确。
故选:B。
根据将一定质量的Al放入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铝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银,后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铜,进行分析。
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4.【答案】D
【解析】解:A、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铜不和稀盐酸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会分解产生氧气,水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C、高温条件下,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用点燃的方法,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5.【答案】B
【解析】解:A、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可以;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碳酸钠溶液要放在加入氯化钡溶液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完全反应后,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Na2CO3加热不易分解,NaHCO3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则Na2CO3固体中混有NaHCO3可采用加热方法去除,故选项说法正确。
C、操作Ⅰ将固体和液体分离,为过滤操作,操作Ⅱ是蒸发结晶,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反应②为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根据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过滤要放在所有的沉淀操作之后,加碳酸钠要放在加氯化钡之后,可以将过量的钡离子沉淀,最后再用盐酸处理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物质分离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反应②为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有一定难度,理解“侯氏制碱法”的工艺流程、掌握粗盐提纯的原理、盐的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答案】A
【解析】解:A、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该选项正确。
B、活泼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体,但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如碳酸盐,该选项不正确。
C、酸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不是酸溶液,该选项不正确。
D、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征,但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如蒸馏水,是纯净物,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A。
A、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B、活泼金属、碳酸盐与酸反应产生气体。
C、显酸性溶液能使石蕊变红色。
D、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征。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7.【答案】C
【解析】解:A、电解水是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错误;
B、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溶液,则硫酸首先与氢氧化钠反应,开始没有沉淀生成,错误;
C、双氧水溶液制氧气,a反应的快,b反应的慢,故a使用了催化剂,b未使用催化剂,正确;
D、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锌反应的速率大于铁,错误;
故选:C。
根据已有的化学反应结合图象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与图象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8.【答案】D
【解析】解:A、一氧化碳不纯会发生爆炸,实验前,先通入一氧化碳,原因是排出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爆炸,故A正确;
B、氧化铁是红棕色固体,被还原出来的铁实黑色固体,故B正确;
C、一氧化碳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点燃尾气,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故C正确;
D、反应后,硬质玻璃管内固体减少的质量就是参加反应的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故D错误。
故选:D。
A、根据一氧化碳不纯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进行分析;
B、根据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能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C、根据一氧化碳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进行分析;
D、根据反应后,硬质玻璃管内固体减少的质量就是参加反应的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19.【答案】C
【解析】解:取样品放入烧杯,加入足量的水,搅拌、静置,烧杯底部有白色不溶物,则样品中含有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取上层清液,滴加足量稀硫酸,出现白色沉淀,滴加稀硝酸后,沉淀未溶解,说明产生的沉淀是稀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硫酸钡沉淀,由此可以得出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氯化镁、氢氧化钠和氯化钡,氯化钠没有参与反应,因此是可能含有,故选:C。
四种物质中,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和氯化钠,稀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氢,据此分析。
本题是对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的考查,根据实验的现象判断混合物中存在的物质,有一定难度。
20.【答案】D
【解析】解:A.①点燃氢气前要验纯防止氢气爆炸;②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可能会产生电火花导致煤气爆炸;③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能用水吸收;故A不正确;
B.①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②小苏打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可以焙制糕点;③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异色异味物质用于净水;故B不正确;
C.①CO2不会造成空气污染,不属于空气污染物;②为治理雾霾,可以合理使用化石燃料;③工业废水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故C不正确;
D.①用洗洁精除油污的原理是乳化作用;②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羊毛线与纯棉线;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线,烧纸气味的是纯棉线;③用适量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稀盐酸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D正确。
故选:D。
A、根据点燃氢气前要验纯防止氢气爆炸,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可能会产生电火花导致煤气爆炸,一氧化碳难溶于水,进行分析;
B、根据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小苏打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分析;
C、根据CO2不会造成空气污染,工业废水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进行分析;
D、根据用洗洁精除油污的原理是乳化作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羊毛线与纯棉线,稀盐酸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酸的化学性质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21.【答案】化学 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或合成材料 A Fe(OH)2+2HCl=FeCl2+2H2O(或Fe(OH)2+H2SO4=FeSO4+2H2O)
【解析】解:(1)燃料电池利用氢气燃烧产生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2)聚丙烯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中的塑料;
(3)A、含氮、磷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
B、含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C、含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D、含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由坐标图可知C为Fe(OH)2,E为亚铁盐,可以为FeSO4、FeCl2,而E是由C和酸中和反应制取,故酸为盐酸或硫酸H2SO4、HCl,故化学方程式为:Fe(OH)2+2HCl=FeCl2+2H2O(或Fe(OH)2+H2SO4=FeSO4+2H2O)
故答案为:(1)化学;
(2)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或合成材料;
(3)A;
(4)Fe(OH)2+2HCl=FeCl2+2H2O(或Fe(OH)2+H2SO4=FeSO4+2H2O)。
(1)根据燃料电池利用氢气燃烧产生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进行分析;
(2)根据聚丙烯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中的塑料进行分析;
(3)根据复合肥指含氮、磷、钾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进行分析;
(4)根据坐标图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22.【答案】过滤 MnCl2 1:2 b>a>c AD
【解析】解:(1)①净化水的主要操作步骤有沉降、过滤、吸附、消毒、煮沸;
②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反应前有1个锰原子、2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4个氯原子,反应后有2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2个氯原子,因此缺少1个锰原子、2个氯原子,X的化学式为MnCl2;
③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两电极相连的玻璃管上方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和氢气,一段时间后,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
(2)①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a、b两种物质仍是饱和溶液,且b的质量分数大于a,c为不饱和溶液,因此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②A、t1℃时,a、c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B、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将30g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只能溶解25g的a物质,所得溶液质量为75g,故选项说法正确;
C、将t2℃的a、b、c三种物质的质量分数为a>b>c,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析出的溶质越大,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溶质的质量:a>b>c,故选项说法正确;
D、将t1℃时,等质量的b、c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b变为不饱和溶液,c有溶质析出,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b>c,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D。
故答案为:(1)①过滤;
②MnCl2;
③1:2;
(2)①b>a>c;
②AD。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答案】Fe3O4 置换 Ca(OH)2+CO2=CaCO3↓+H2O 改良酸性土壤
【解析】解:(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为Fe3O4;
(2)D与F反应为Fe与CuSO4反应生成FeSO4与Cu,该反应为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则属于置换反应。
(3)C与E反应,为CO2与Ca(OH)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与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4)E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属于碱,呈碱性,则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故答案为:(1)Fe3O4;
(2)置换;
(3)Ca(OH)2+CO2=CaCO3↓+H2O;
(4)改良酸性土壤。
E俗称熟石灰,则E是Ca(OH)2;B的浓溶液能夺取纸张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则B是H2SO4;B、E、F依次是酸、碱、盐,则F为盐;E[Ca(OH)2]和B(H2SO4)、C均反应,A、C是氧化物,C是气体,则C是CO2;B(H2SO4)能转化为F,F为盐,且溶液为蓝色,则F为CuSO4;D为金属单质,且D能与F(CuSO4)反应,D能与A相互转化,A为黑色的氧化物,则D为Fe,A为Fe3O4;综上得出A、B、C、D、E、F分别为:Fe3O4、H2SO4、CO2、Fe、Ca(OH)2、CuSO4,带入验证均合理。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4.【答案】B→F→D 2H2O2=MnO22H2O+O2↑ B 澄清石灰水 CO2+H2O=H2CO3
【解析】解:(1)①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备氧气,属于固液不加热型,则选发生装置为B,氧气不与浓硫酸反应,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收集干燥的氧气的装置为FD,则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BFD;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则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MnO22H2O+O2↑;
②A.实验室制氧气时,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再加入药品,故A错误;
B.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该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改变,故B正确;
C.木炭在纯氧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因为纯氧中氧气浓度更大,不是氧分子更活泼,故C错误;
D.氧气是可燃物燃烧的助燃剂,反应后生成新物质,不是催化剂,故D错误;
(2)①证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用澄清的石灰水,则G中盛放的试剂为澄清的石灰水;
②I中试纸变红色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产生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CO2+H2O=H2CO3。
故答案为:(1)①B→F→D;2H2O2=MnO22H2O+O2↑;
②B;
(2)①澄清石灰水;
②CO2+H2O=H2CO3。
(1)根据氧气不与浓硫酸反应,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实验室制氧气时,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木炭在纯氧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氧气是可燃物燃烧的助燃剂,进行分析。
(2)根据证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用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产生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25.【答案】有气泡产生 若B中有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加入氯化钡溶液也会产生沉淀 碳酸钡 BaCl2+Na2CO3=BaCO3↓+2NaCl 乙 Cl−、CO32−
【解析】解:【提出问题1】酸可与碳酸根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因此看到有气泡产生,说明该溶液为酸;
【实验探究】(1)溶液B中是否有碳酸钠剩余无法判断,若碳酸钠过量,则碳酸钠可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因此无法判断沉淀是否为硫酸钡,也就无法判断是否存在硫酸;
(2)将图2中的沉淀过滤出来,并加入足量稀硝酸,观察到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气泡,则沉淀的成分是碳酸钡,因为硫酸钡不溶于酸;产生该沉淀是因为过量的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CO3=BaCO3↓+2NaCl;
【得出结论】将图2中的沉淀过滤出来,并加入足量稀硝酸,观察到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气泡,说明沉淀不是硫酸钡,则A中不含有硫酸根离子,故A是稀盐酸,乙同学猜想正确;
【拓展思考】由结论可知A是稀盐酸,且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且反应后有碳酸钠剩余,故溶液B中含有的酸根离子为氯离子和碳酸根离子。
故答案为:【提出问题1】有气泡产生;
【实验探究】(1)若B中有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加入氯化钡溶液也会产生沉淀;
(2)碳酸钡;BaCl2+Na2CO3=BaCO3↓+2NaCl;
【得出结论】乙;
【拓展思考】Cl−、CO32−。
【提出问题1】根据酸可与碳酸根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实验探究】(1)根据碳酸钠可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进行分析。
(2)根据硫酸钡不溶于酸;产生该沉淀是因为过量的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进行分析。
【得出结论】根据加入足量稀硝酸,观察到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气泡进行分析。
【拓展思考】根据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且反应后有碳酸钠剩余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组成成分的探究等,注意在书写化学方程式后,首先检查化学式,再检查是否配平、反应条件和沉淀、气体符号的标注。
26.【答案】5:6 0.5
【解析】解:(1)碳酸钙中钙、氧元素质量比为40:(16×3)=5:6。
(2)每片钙片中至少含钙元素的质量为1.25g×4040+12+16×3×100%=0.5g。
故答案为:(1)5:6;
(2)0.5。
(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该片中碳酸钙的含量以及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来计算。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7.【答案】10
【解析】解:(1)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样品的质量为194.12g+5.88g−90g−100g=10g,故a=10,故填:10;
(2)设样品中硫酸铜的质量为x
CuSO4+2NaOH=Cu(OH)2↓+Na2SO4
160 98
x 5.88g
160x=985.88g
x≈9.6g
则样品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9.6g10g×100%=96%
答:样品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65%。
(1)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2)依据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结合题中数据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计算,主要是利用实验图示及反应方程式来分析和解决化学计算中的有关问题,结合各方面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
2023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72g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泰安市高新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泰安市高新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