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河南省部分学校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2022-2023学年河南省4月高一联考生物学
一、单项选择题
1. 太空的失重环境会使宇航员骨骼中的钙流失到血液中,从而引起骨质疏松,这也是宇航员一出仓就被抬着的原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细胞中有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钙
B. 钙是人体必需的大量元素,也存在于无机自然界
C. 哺乳动物血液中Ca2+的含量太高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D. 宇航员可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来缓解骨质疏松
【答案】C
【解析】
【分析】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钙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
【详解】A、人体细胞中有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钙,比如在骨和牙齿中以碳酸钙的形式存在,A正确;
B、钙是人体必需的大量元素,对于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也存在于无机自然界,B正确;
C、哺乳动物血液中Ca2+的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太高会出现肌无力,C错误;
D、宇航员骨骼中的钙流失到血液中,从而引起骨质疏松,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因此可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来缓解骨质疏松,D正确。
故选C。
2. 科学家在研究线粒体时,统计了某种动物部分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肝细胞
肾皮质细胞
平滑肌细胞
心肌细胞
冬眠状态下的肝细胞
950个
400个
260个
12500个
1350个
A.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B. 心肌运动量大,需要的能量多
C. 动物冬眠时肝细胞需要能量少
D. 线粒体的多少与细胞新陈代谢强弱有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机体各项生命活动利用。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线粒体的功能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细胞利用;线粒体的多少与细胞生命活动的强弱有关。
【详解】A、机体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A正确;
B、心肌不停收缩,运动量大,所需能量多,因此线粒体数量也多,B正确;
C、动物冬眠状态下的肝细胞中线粒体数量比常态下多,这是因为冬眠时肝细胞分解营养物质的活动增强,此时肝细胞需要的能量多,C错误;
D、新陈代谢强,就需要更多的能量供给,因此线粒体数量也会多,所以线粒体的多少与细胞新陈代谢强弱有关,D正确。
故选C。
3. 人体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但它仍具有代谢功能,其部分结构和功能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属于协助扩散
B. ATP为红细胞、的运输提供能量
C. ATP在成熟红细胞中水解形成ADP和Pi
D. ATP是由成熟红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含磷化合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自由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协助扩散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能量,需要载体;主动运输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需要能量。大分子或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不需要载体,消耗能量。
【详解】A、据图可知,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且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属于协助扩散,A正确;
B、据图可知,钠离子和钾离子跨膜运输伴随着ATP的水解,即ATP为红细胞 Na+ 、 K+ 的运输提供能量,B正确;
C、ATP在成熟红细胞中水解形成ADP和Pi,同时伴随着能量的释放,C正确;
D、人体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其呼吸方式是无氧呼吸,成熟的红细胞产生ATP的方式是无氧呼吸,D错误。
故选D。
4. 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对实验的处理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试管
编号
实验处理
加入体积分数为3%的H2O2溶液/mL
温度
加入试剂
试管1
2
90℃
-
试管2
2
常温
-
试管3
2
常温
2滴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
试管4
2
常温
2滴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
A. 该实验的对照组是试管1
B.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催化剂的种类
C. 试管1和试管2说明加热使过氧化氢分子得到了能量
D. 试管3和试管4探究生物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的差别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温度、氯化铁溶液、肝脏研磨液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有常温、 90°C、氯化铁溶液、肝脏研磨液,因变量是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可以用产生氧气的量(或气泡的多少)来反应过氧化氢分解速率。
【详解】A、实验中自变量是温度和催化剂的种类,试管2是常温的自然状态,是该实验的对照组,试管1是加热状态下,是该实验的实验组,A错误;
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催化剂的种类(无机催化剂和有机催化剂),B正确;
C、试管1和试管2对比说明加热使过氧化氢分子得到了能量,加快了分解速率,C正确;
D、试管3和试管4探究生物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的差别,3是无机催化剂,4是有机催化剂,D正确。
故选A。
5. 图中①②③表示生物体内的细胞代谢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合成葡萄糖时,过程①利用的是化学能
B. 能进行过程②的蓝细菌是自养型生物
C. 人体细胞内进行过程③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D. 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②的速率大于③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①②③表示生物体内的代谢反应过程,其中①表示化能合成作用,②表示光合作用,③表示细胞有氧呼吸。
【详解】A、①表示化能合成作用,②表示光合作用,所以合成葡萄糖时,过程①利用的是化学能,过程②利用的是光能,A正确;
B、能进行过程①或过程②的生物可以将CO2转变为葡萄糖,是自养生物,B正确;
C、葡萄糖不能在线粒体中分解,需要被分解为丙酮酸才能被线粒体分解,C错误;
D、由于植物夜间会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②的速率大于③,D正确。
故选C。
6. 某兴趣小组利用绿叶和黄叶两种青菜叶片为实验材料,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影响,结果如下表。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光照强度
7min内叶圆片上浮的数量
绿叶
黄叶
A
l
0
B
3
0
C
5
l
A. 环境温度属于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无明显影响
B. 相同光照强度下,绿叶光合作用强度低于黄叶
C. 黄叶叶圆片上浮的数量仅与色素的含量有关
D. 该实验可证明光合作用的强度受内外因素的影响
【答案】D
【解析】
【分析】光照强度是自变量,光合作用强度是因变量,其余变量为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详解】A、环境温度属于无关变量,能影响酶的活性,所以对实验结果有影响,A错误;
B、相同光照强度下,绿叶光合作用强度高于黄叶,产生的氧气多,叶圆片上浮的数量多,B错误;
C、色素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反应,释放氧气的,不同色素吸收光的能力不同,所以青菜叶叶圆片上浮的数量与色素的含量与种类都有关,C错误;
D、该实验可证明光合作用的强度受内(叶绿素 )外(光照强度)因素的影响,D正确。
故选D。
7. 下列关于细胞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健康的人体内每天都有一定量的细胞凋亡
B. 开水烫伤后引起皮肤细胞死亡也属于细胞凋亡
C. 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完成正常发育起关键作用
D. 细胞凋亡是自动的,而细胞坏死主要是不利因素引起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1、细胞凋亡: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称细胞编程性死亡,属正常死亡。
2、细胞坏死:由于不利因素引起的非正常死亡。
3、细胞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细胞凋亡与疾病的关系—凋亡过度或凋亡不足都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正常的细胞凋亡对人体是有益的,如手指的形成、蝌蚪尾的凋亡。
【详解】A、健康的人体每天都有一定量的细胞凋亡,正常的细胞凋亡对人体是有益的,A正确;
B、开水烫伤后引起皮肤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坏死,B错误;
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正常的细胞凋亡对机体是有益的,对于多细胞生物完成正常发育有重要作用,C正确;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而细胞坏死主要是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非正常死亡,D正确。
故选B。
8. 美人蕉(雌雄同株)是亚热带和热带常见的观花植物。美人蕉的红花和黄花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将一株红花美人蕉和一株黄花美人蕉进行杂交,得到的五株后代均为黄花美人蕉,据此可推断( )
A. 美人蕉的黄花对红花为显性
B. 子代美人蕉的基因型一定相同
C. 亲代黄花美人蕉与子代的基因型一定不同
D. 若将子代黄花美人蕉与亲代红花美人蕉杂交,后代不会开红花
【答案】B
【解析】
【分析】美人蕉的红花和黄花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详解】A、一株红花美人蕉和一株黄花美人蕉进行杂交,得到的五株后代均为黄花美人蕉,子代数量少,无法判断美人蕉花色的显隐性,A错误;
B、无论红花(或黄花)是显性还是隐性,子代美人蕉的基因型一定相同,例如:假设红花是显性,亲本Aa×aa,子代美人蕉的基因型都相同,B正确;
C、亲代黄花美人蕉与子代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例如例如:假设红花是显性,亲本基因型为Aa×aa时,亲代黄花美人蕉与子代的基因型就是相同的,C错误;
D、假设红花是显性,亲本Aa×aa,若将子代黄花美人蕉与亲代红花美人蕉杂交,后代可能会开红花,D错误;
故选B。
9. 家兔的毛色由常染色体上4个复等位基因控制,C基因控制深灰色,对其它三者呈显性;基因控制银灰色,对其它两者呈显性;基因控制喜马拉雅型,对c基因呈显性;c基因控制白色。家兔能产生正常的雌、雄配子,精子与卵细胞中控制毛色的基因相同时,不能完成受精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复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的位置相同
B. 正常情况下该家兔群体的基因型最多有6种
C. 银灰色家兔与喜马拉雅型家兔的后代不出现白色
D. 所有交配组合中,产生银灰色个体的最大比例是1/2
【答案】D
【解析】
【分析】复等位基因是指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点的等位基因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详解】A、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复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的位置相同,A正确;
B、由于精子与卵细胞中控制毛色的基因相同时,不能完成受精作用,没有纯合子,即从四种基因中随机选出两种组合,正常情况下该家兔群体的基因型最多有=6种,B正确;
C、雌雄配子都含c基因时,精子与卵细胞不能完成受精作用,所以银灰色家兔与喜马拉雅型家兔的后代不出现白色,C正确;
D、所有交配组合中,如 C1c×C1c 产生的后代(C1C1不能完成受精、C1c表现为银灰色、cc不能完成受精)全部表现为银灰色,D错误。
故选D。
10. 豌豆的红花对白花为显性、高茎对矮茎为显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将纯合的红花高茎豌豆与白花矮茎豌豆杂交,F1自交,F2得到多株红花高茎豆。下列关于上述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F1产生的不同种类的雌雄性配子在受精作用时的结合概率不同
B. F1产生的四种配子比例相等,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C. 两对性状的分离现象相互影响,使F2中每种性状的分离比都为3:1
D. F2得到的多红花高茎豌豆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是1:1
【答案】B
【解析】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同时也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详解】A、受精作用时,F1产生的各种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结合的概率相同,A错误;
B、F1产生的四种雌或雄配子比例相等,是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结果,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B正确;
C、据题意可知,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即两对性状的分离现象互不影响,每对性状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因此F2中每种性状的分离比都为3:1,C错误;
D、豌豆的红花对白花为显性、高茎对矮茎为显性,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将纯合的红花高茎豌豆(AABB)与白花矮茎豌豆(aabb)杂交,F1基因型为AaBb,F1自交,F2得到红花高茎豌豆基因型为1AABB、2AaBB、2AABb、4AaBb,因此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是1:8,D错误。
故选B。
11. 下图是某哺乳动物某器官内部分细胞的分裂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①③各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②不含同源染色体
B. 该动物精巢中含有②③细胞,但不含①细胞
C. ②③细胞均可能发生片段互换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D. 细胞②处于减数分裂II中期,含姐妹染色单体数目比①多
【答案】D
【解析】
【分析】①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②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点(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③细胞同源染色体移向两极,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详解】A、细胞①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③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②不含同源染色体,A错误;
B、该动物精巢中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含有①有丝分裂后期②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③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B错误;
C、③细胞可发生染色体片段互换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②细胞不会发生,C错误;
D、细胞②处于减数分裂II中期,含姐妹染色单体,①不含姐妹染色单体,D正确。
故选D。
12.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受精卵中的DNA一半来自母方,一半来自父方
B. 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依赖于膜上的磷脂双分子层
C. 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染色体数目减少,但有利于增加后代的变异性
D.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是只保持了亲代和子代之间遗传的稳定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维持了生物遗传的稳定性。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导致了不同配子遗传物质的差异,加上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同一双亲的后代必然呈现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有利于生物适应多变的自然环境,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
【详解】A、受精卵细胞核中的DNA一半来自母方,一半来自父方,细胞质中的DNA全部来自于母方,A错误;
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的识别依赖于膜上的糖蛋白,B错误;
C、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染色体数目减少,但可以产生多种多样的配子,有利于增加后代的变异性,C正确;
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D错误。
故选C。
13. 下列关于基因与染色体关系探索和判断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摩尔根利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B. 染色体才是基因的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 萨顿提出假说的依据是基因与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D. 摩尔根用白眼突变体果蝇与野生型果蝇杂交,在F2中发现白眼个体均为雄果蝇
【答案】B
【解析】
【分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详解】A、摩尔根利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控制果蝇红、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即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A正确;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主要位于染色体上,此外在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叶绿体、质粒以及拟核中也有DNA分布,所以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错误;
C、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的类比推理,从而提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假说,C正确;
D、控制红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摩尔根用白眼突变体果蝇(XbY)与野生型果蝇(XBXB)杂交,F1的基因型为XBXb、XBY,在F2中发现白眼个体基因型为XbY,均为雄果蝇,D正确。
故选B。
14. 赫尔希和蔡斯利用T2噬菌体进行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肺炎链球菌替代大肠杆菌进行实验,可获得相同的实验结果
B. 赫尔希和蔡斯对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进行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C. 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保温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实验结果
D. 搅拌可以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充分分离,提高实验的精确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
2、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详解】A、用肺炎链球菌替代大肠杆菌进行实验,不能获得相同的实验结果,因为噬菌体不侵染肺炎链球菌,A错误;
B、赫尔希和蔡斯对蛋白质外壳中的S元素进行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B错误;
C、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保温时间的长短会引起上清液和沉淀物放射性的变化而影响实验结果,C正确;
D、搅拌的作用是使噬菌体和细菌分开,D错误。
故选C。
15. 下图甲、乙代表构成核酸的两种五碳糖的结构示意图,数字序号代表关键原子的位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甲为核糖,乙脱氧核糖,乙相比甲多脱去一个O原子
B. 含甲的核苷酸构成的大分子末端通常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C. 构成核苷酸时,6处连接碱基,2处连接磷酸
D. 1号位为O原子,6号位是第5位C原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一分子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因此图中1号位是O,2-6号位是C,据图3号位上碳原子连接的基团可知,甲图是核糖核苷酸(对应的五碳糖是核糖)、乙图是脱氧核糖核苷酸(对应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
【详解】A、据图3号位上碳原子连接的基团可知,甲为核糖,乙为脱氧核糖,乙相比甲多脱去一个O原子,A正确;
B、含甲的核苷酸构成的(生物)大分子是RNA,其末端通常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正确;
C、构成核苷酸时,2号位C原子连接碱基,6号位C原子连接磷酸,C错误;
D、1号位为O原子,6号位是第5位C原子,D正确。
故选C。
二、多项选择题:
16. 某动物细胞内部分蛋白质合成及运输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核糖体可以合成多肽链,通过囊泡运输到内质网加工
B. 内质网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先分类再运输至不同部位
C. 膜蛋白的形成过程中,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D.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中,高尔基体膜面积增大
【答案】ABD
【解析】
【分析】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游离核糖体合成一小段肽链后,进入内质网中进一步合成并进行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到达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运输到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详解】A、核糖体无膜结构,不能形成囊泡,A错误;
B、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再运输至细胞的不同部位,B错误;
C、由图可知,细胞膜上的膜蛋白的形成,也是先在核糖体合成,再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最后运输到细胞膜上,C正确;
D、在分泌蛋白合成与运输过程中,高尔基获得来自内质网的一个囊泡,又生成一个囊泡将蛋白质运输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故高尔基体膜面积几乎不变,D错误。
故选ABD。
17. 葡萄糖溶液中培养酵母菌,其的释放速率和的吸收速率随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A点时可大量繁殖
B. A点时,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有[H]的积累
C. 曲线BC段,酵母菌的无氧呼吸速率不断减小
D. C点时,葡萄糖分解释放的能量主要储存在ATP中
【答案】AB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A点时酵母菌不吸收氧气,只释放二氧化碳,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A、C点之间,酵母菌细胞呼吸释放 的二氧化碳多于吸收的氧气,该阶段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C点及CD之间,酵母菌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和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相等,此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详解】A、A点时酵母菌不吸收氧气,只释放二氧化碳,说明A点时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可大量繁殖,A错误;
B、O2浓度为0时,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中没有[H]的积累,在无氧呼吸第二阶段[H]和丙酮酸反应,B错误;
C、在一定O2浓度的范围内,随着O2浓度的逐渐增加,有氧呼吸逐渐增强,对无氧呼吸的抑制逐渐增加,因此曲线BC段,酵母菌的无氧呼吸速率不断减小,C正确;
D、C点时,CO2的释放速率和O2的吸收速率相等,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此时葡萄糖分解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在ATP中,D错误。
故选ABD。
18. 某植物的紫花(B)对白花(b)为显性,抗病(E)对易感病(e)为显性。纯合品种甲与纯合品种乙杂交得F1,再让F1与植物丙(Bbee)杂交,所得子代的表型及比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亲代的基因型组合是BBEEbbee
B. B/b、E/e基因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C. 子二代中纯合子占1/4,杂合子中紫花植株比例为5/6
D. 若F1自交,其子代中基因型与F1不同的个体占7/16
【答案】ABD
【解析】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同时也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详解】AB、据题意可知,F1与植物丙(Bbee)杂交,F2中紫花抗病:紫花易感病:白花抗病:白花易感病=3:3:1:1=(3:1)(3:1),说明B/b、E/e基因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且F1的基因型为BbEe,亲代的基因型组合是BBEE×bbee或BBee×bbEE,AB错误;
C、F1的基因型为BbEe,与植物丙(Bbee)杂交,F2中纯合子占1/2×1/2=1/4,F2中共有基因型及比例为1BBEe、1BBee、2BbEe、2Bbee、1bbEe、1bbee,其中BBee和bbee是纯合子,其余杂合子中紫花植株比例为5/6,C正确;
D、若F1(BbEe)自交,其子代中基因型与F1不相同的个体占1-1/2×1/2=3/4,D错误。
故选ABD。
19. 果蝇的X、Y染色体上存在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如图所示。果蝇圆眼(B)和棒眼(b)是一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I区段,刚毛(E)和截毛(e)则位于X和Y染色体的II区段,突变体均为隐性性状。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B、b和E、e两对基因的遗传都属于伴性遗传
B. 果蝇群体中关于等位基因E、e的基因型有5种
C. 圆眼雄蝇和棒眼雌蝇交配,不能根据眼型判断后代的性别
D. 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中不会出现截毛
【答案】BC
【解析】
【分析】性状由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详解】A、B、b和E、e两对基因都位于性染色体上,都与性别相关联,都属于伴性遗传,A正确;
B、刚毛(E)和截毛(e)位于X和Y染色体的II区段,故果蝇群体中关于等位基因E、e的基因型有7种(XEXE、XEXe、XeXe、XEYE、XeYE、XEYe、XeYe),B错误;
C、圆眼雄蝇(XBY)和棒眼雌蝇(XbXb)交配,后代雄蝇均为棒眼(XbY),雌蝇均为圆眼(XBXb),可根据眼型判断性别,C错误;
D、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XEYE)与突变型雌果蝇(XeYe)杂交,则F1中雌雄均为野生型,不会出现截毛,D正确。
故选BC。
20. 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为DNA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DNA分子中含有4种碱基,其中两种嘌呤族碱基分子(C5H4N4)是双环结构,而两种嘧啶族碱基(C4H4N2)是单环结构。一条DNA单链的部分序列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沃森和克里克使用模型构建法制作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B. 通过氢键连接的碱基对排列在内侧,构成DNA的基本骨架
C. 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族碱基数量等于嘧啶族碱基的数量
D. 该DNA互补链对应片段的序列为-AATCAGTCC-5'
【答案】BD
【解析】
【分析】DNA的双螺旋结构: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详解】A、沃森和克里克使用模型构建法制作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A正确;
B、DNA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B错误;
C、双链DNA分子中,A(腺嘌呤)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与C(胞嘧啶)配对,故嘌呤族碱基数量等于嘧啶族碱基的数量,C正确;
D、一条DNA单链的部分序列为-GGACTGATT-3',其互补链对应片段的序列为的两条链反向平行,D错误。
故选BD。
三、非选择题:
21. 下图是某一年生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图中字母代表相应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是______,C物质是______
(2)在离体的叶绿体悬浮液(悬浮液中有H2O,没有CO2)中加入氧化型DCIP,光照下释放O2,产生的电子和H+可使氧化型DCIP由蓝色转为无色。希尔反应模拟了叶绿体阶段______的部分变化,氧化型DCIP在反应中的作用相当于叶绿体中的______。
(3)研究发现,增强光照强度后检测到A物质产生量迅速增多,但不久又恢复到一定水平,最可能的外因是图中物质______(填字母)的供应量未能同步增加。
(4)施氮肥的同时补充水分,该植物光合速率增加得更多。从水的角度分析,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1) ①. 氧气##O2 ②. ATP
(2) ①. 光反应 ②. NADP+
(3)E (4)水作为良好的溶剂,补充水分可以降低土壤溶液浓度,有利于该植物根细胞对氮、磷等元素的吸收;可保证该植物吸收充足的水分,促进气孔开放(或有利于增大气孔导度),从而保证了叶肉细胞中CO2的供应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包括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包括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
【小问1详解】
图中水被光解释放电子和H+,与NADP+形成NADPH(B),丙释放氧气,则A代表氧气,光合作用同时生成了ATP,则C代表ATP。
【小问2详解】
希尔反应是在离体的叶绿体悬浮液(悬浮液中有H2O,没有CO2)中加入氧化型DCIP,光照下释放O2,产生的电子和H+可使氧化型DCIP由蓝色转为无色,相当于光反应,DCIP能与电子和H+结合,与NADP+的作用一致。
【小问3详解】
图中E代表CO2,由于光反应和暗反应偶联,CO2是暗反应的原料,因此若CO2供应未能同步,即CO2不足,光反应也不能持续进行,且产生的氧气也会释放到环境中或用于细胞呼吸,即不久又恢复到一定水平。
【小问4详解】
水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水作为良好的溶剂,补充水分可以降低土壤溶液浓度,有利于小麦根细胞对氮、磷等元素的吸收;同时可保证小麦吸收充足的水分,促进气孔开放(或有利于增大气孔导度),气孔是CO2的通道,从而保证了叶肉细胞中CO2的供应,所以施氮肥的同时补充水分,植物光合速率增加得更多。
22. 某种鼠的毛色受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A、a和B、b表示。毛色有黑色、灰色和白色三种,其中黑毛基因型为A_bb,灰毛基因型为A_Bb,白毛基因型为A_BB或aa_。为探究毛色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者利用纯合的黑毛小鼠和三只基因型不同的纯合白毛小鼠进行了如下的杂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定律。实验一亲本基因型为______实验二中F1灰毛雌鼠的基因型为______。
(2)实验二F2中白毛鼠群体中的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该群体包含的基因型有______种,群体产生的AB型配子的比例为______。
(3)实验二F2中的黑毛鼠进行测交,后代的表型有______种,F2黑毛鼠群体雌雄交配,F3的表型比是______。
(4)现欲通过杂交实验区分上述三只基因型不同的纯合白毛小鼠,现有已知纯合的不同基因型毛色的小鼠若干,请选择合适基因型的小鼠进行实验,并确定杂交方案。
①可先选择基因型为______的小鼠。将小鼠与三只白毛小鼠交配,若后代均为黑色鼠,则该白毛小鼠基因型为aabb;
②若后代均为灰毛鼠,则继续选择基因型为______的小鼠与剩下两白毛鼠交配,若后代均为灰色鼠,则白毛小鼠基因型为AABB;若后代均为白毛鼠,则白毛小鼠基因型为aaBB。
【答案】(1) ①. 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 ②. AABB和aabb ③. AaBb
(2) ①. 3/7 ②. 5 ③. 2/7
(3) ①. 2 ②. 黑毛鼠:白毛鼠=8:1
(4) ①. AAbb ②. aabb
【解析】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小问1详解】
据实验二可知,F2中黑毛鼠:灰毛鼠:白毛鼠=3:6:7,是9:3:3:1的变式,说明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实验一中亲本白毛雄鼠(A_BB或aa_)和白毛雌鼠(A_BB或aa_)杂交,F1中只有灰毛雄鼠和雌鼠(A_Bb),因此亲本的基因型只能是AABB和aabb。实验二亲本为黑毛雄鼠(A_bb)和白毛雌鼠(A_BB或aa_)杂交,后代雌雄都是灰毛(A_Bb),F1雌雄相互交配,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6:7,说明亲代的基因型只能是AAbb和aaBB,因此F1灰毛雌鼠的基因型为AaBb。
【小问2详解】
实验二中F1的基因型为AaBb,F2中白毛鼠群体中基因型及比例为1AABB、2AaBB、1aaBB、2aaBb、1aabb,AABB、aaBB和aabb是纯合子,纯合子比例为3/7。该群体包含的基因型有5种,只有AABB和AaBB能产生AB配子,产生的概率为1/7+2/7×1/2=2/7。
【小问3详解】
实验二中F2中的黑毛鼠(1/3AAbb、2/3Aabb)进行测交(与隐性纯合子aabb交配),黑毛鼠能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Ab:ab=2:1,后代基因型为Aabb:aabb=2:1,即黑毛鼠:白毛鼠=2:1,2种表型。F2黑毛鼠群体雌雄交配,F3产生aabb为1/3×1/3=1/9,其余都是A_bb(黑毛),即黑毛鼠:白毛鼠=8:1。
【小问4详解】
①三只基因型不同的纯合白毛小鼠基因型可能为AABB、aaBB和aabb,据题意可知,将小鼠与三只白毛小鼠交配,若后代均为黑色鼠(A_bb),则该白毛小鼠基因型为aabb,其余两种基因型的小鼠后代为灰色(A_Bb),说明选择的是AAbb的小鼠与这三只小鼠交配。
②某基因型小鼠与剩下两白毛鼠(AABB、aaBB)交配,若白毛小鼠基因型为AABB,后代均为灰色鼠(A_Bb);若白毛小鼠基因型为aaBB,后代均为白毛鼠(A_BB或aa_),则该小鼠基因型为aabb。
23. 图1表示某雌性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图2为该动物卵原细胞连续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图3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比例的变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甲细胞染色体分布的特征是______,乙细胞的细胞名称是______
(2)图2细胞cd段代表的时期是______,bc段同源染色体对数加倍的原因是______,图1中的乙细胞处于图2曲线的______段。
(3)图3中BC段发生了______,图1中甲处于图3中的______段,线段EF包含的时期有______
(4)在建立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化模型的制作活动中,用两种颜色的橡皮泥制作染色体,每种颜色分别制作两条大小不同的染色体,这里的两种颜色分别代表______
【答案】(1) ①. 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②. 极体
(2) ①. 有丝分裂后期(、末期) ②. 着丝粒分裂 ③. hi
(3) ①. DNA(或染色体)的复制 ②. CD ③. 有丝分裂后期、末期或减数分裂II后期、末期
(4)来自父方和母方
【解析】
【分析】分析图1:甲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乙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分析图2:a~f表示有丝分裂,f~i表示减数分裂。分析图3:AC表示分裂间期,CD表示有丝分裂的前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中期,EF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末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末期。
【小问1详解】
图1中甲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该动物是雌性动物,因此乙细胞的细胞名称是(第一)极体。
【小问2详解】
图2中cd段同源染色体数目加倍,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末期),bc段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同源染色体对数也加倍。图1中乙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因此处于图2曲线的hi段。
【小问3详解】
图3中BC段一条染色体上DNA数目加倍,是由于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的结果。图1中甲细胞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处于图3中的CD段。线段EF表示着丝粒分裂后,每条染色体上只含有1个DNA分子,包含的时期有有丝分裂后期、末期或减数分裂II后期、末期。
【小问4详解】
在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和主要行为的变化中,用两种颜色的橡皮泥制作染色体,每种颜色分别制作两条大小不同的染色体,表示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进行复制,形成四个姐妹染色单体,两种颜色分别代表来自父方和母方。
24. 下图为某遗传性FXI缺乏症家族的系谱图,该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D和d)控制,已知II1不携带致病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1)据系谱图推测,遗传性FXI缺乏症是由______(填“X染色体”或“常染色体”)上的______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III4致病基因来自______,家族中肯定是携带者的个体有______,该病的遗传特点是______。
(3)个体III2的基因型是______,III2与人群中一位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儿子患该病的概率为______。
【答案】(1) ①. X染色体 ②. 隐
(2) ①. II4和I2 ②. I2、II2、II4和III5 ③. 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患者,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
(3) ①. XDXd或XDXD ②. 1/4
【解析】
【分析】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1)男患者多于女患者;(2)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1)女患者多于男患者;(2)世代相传。
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
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
【小问1详解】
Ⅱ1、Ⅱ2不患病,但生出患FXI缺乏症的III1,且II1不携带致病基因,说明FXI缺乏症为伴X隐性遗传病。
【小问2详解】
III4的基因型为XdXd,其致病基因来自Ⅱ3、Ⅱ4,Ⅱ3的致病基因来自I2。因此III4的致病基因来自II4和I2。Ⅱ3的基因型为XdY,其母亲和女儿均携带Xd,故I2、III5的基因型为XDXd;III1的基因型为XdY,故Ⅱ2的基因型为XDXd,为携带者;III4的基因型为XdXd,故Ⅱ4为携带者,其基因型为XDXd。因此,家族中肯定是携带者的个体有I2、II2、II4和III5,伴X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患者,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
【小问3详解】
Ⅱ1、Ⅱ2的基因型为XDY、XDXd,个体III2的基因型是1/2XDXD、1/2XDXd,与人群中一位正常男性(XDY)婚配,所生儿子患该病(XdY)的概率为1/2×1/2=1/4。
25.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和完善的过程,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艾弗里在进行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时,选用了含有DNA酶活性的狗血清进行实验,发现狗血清能够灭活转化因子,使转化因子丧失转化活性。艾弗里用氟化钠处理狗血清,并用该血清处理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然后将S型细菌提取物与R型细菌混合,结果如表所示。
狗血清中是否加入氟化钠
最终菌落的种类
1组
2组
3组
-
R
R
R
+
R+S
R+S
R+S
注:“+”代表加入,“-”代表未加入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推测氟化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若选用了含有蛋白酶活性的狗血清进行实验,狗血清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转化因子丧失转化活性,该实验与上述实验进行对照可说明___________。
(2)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的目的是___________。若用3H标记的T2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经离心后放射性在___________中。
(3)烟草花叶病毒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侵染大肠杆菌。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叶实验的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
【答案】(1) ①. 狗血清中是否加入氟化钠 ②. 抑制DNA酶的活性 ③. 不能 ④. 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 ①. 区分和蛋白质 ②. 上清液和沉淀物
(3) ①. 不能 ②. 将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研究它们各自的功能
【解析】
【分析】由表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在狗血清中加入氟化钠,因变量是最终菌落的种类。加入氟化钠后各组均有S型菌生成,说明其可能是通过抑制DNA酶的活性发挥作用,从而导致S型菌DNA使R型菌发生转化。
【小问1详解】
由表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在狗血清中加入氟化钠,因变量是最终菌落的种类。加入氟化钠后各组均有S型菌生成,说明其可能是通过抑制DNA酶的活性发挥作用,从而导致S型菌DNA使R型菌发生转化。由于使R型菌发生转化的物质是DNA,若选用了含有蛋白酶活性的狗血清进行实验,则不能使转化因子丧失转化活性,S型菌DNA能正常发挥作用,使R型菌转化。从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小问2详解】
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的目的是区分DNA和蛋白质,以便于单独研究二者的功能。由于蛋白质和DNA中均含有H,若用3H标记的T2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经离心后上清液和沉淀物均有放射性。
【小问3详解】
烟草花叶病毒只能侵染烟草叶片,不能侵染大肠杆菌。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叶实验的设计思路与噬菌体的侵染实验类似,将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与蛋白质分开,以便单独研究它们的功能。
精品解析:云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云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4页。
精品解析:浙江省北斗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浙江省北斗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部分,非选择题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一上学期第四次名校大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一上学期第四次名校大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