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四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展开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课题 |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 课 型 | 新授课 | ||||
学习 目标 | 1、知道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基本史实。(目的、时间、结果) 2、掌握丝绸之路的路线,理解在中西交流中的作用。 3、识读教材中的地图,获取相关历史信息。学习张骞报效祖国、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
| 重点: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难点: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 |||||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个性化设计 | ||||
1、导入新课。
2、认知学习目标。
3、问题引领、自主学习、解析课本。
4、答疑解难。
5、问题探究、拓展深化。
6、课堂小结、知识整合。 | 播放歌曲《丝绸之路》 展示目标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7—71页,通览全文.掌握大致内容 (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在哪? 2、是谁派张骞出使西域的? 3、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目的、结果如何?有什么不同? (二)丝绸之路 1、丝绸之路的路线 (1)陆上丝绸之路 路线: (2)海上丝绸之路 2、西域都护的设置:背景;职责;意义;班超经营西域。
检测丝绸之路的路线。 教师点拨:西域的含义; 播放视频张骞通西域; 丝绸之路的作用 海上丝绸之路路线 学习张骞精神 拓展延伸: 比较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异同点; 合作探究: 张骞通西域有什么历史意义 (影响) | 用音乐,激发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认知目标
阅读教材,通览全文.找到重点内容。 按老师要求依次解决自主学习部分的几个问题。
疯狂记忆基础知识,以备检查
两个人为以小组合作完成。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
各组选一名代表展示本组的
答案,其他学生质疑补充。
|
| ||||
板书设计(思维导图) |
| ||||||
课后反思 |
| ||||||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四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表格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四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表格教学设计,共1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讲授新课,整体感知,规律探究,问题探究1,一条情报,一条计谋,问题探究2,自主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十四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十四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对西域的管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四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四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