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8*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8*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授课方法,学习方式,教具准备,教学课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国建筑的特征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过程与方法:了解本文的说明方法,学会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华民族在世界建筑史上的突出贡献,激发对我国古代建筑的热爱,提高对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教学重难点】1.了解本文的说明方法,学会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2.了解中华民族在世界建筑史上的突出贡献,激发对我国古代建筑的热爱,提高对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授课方法】语言品读法、整体感知法、鉴赏评价法【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图片导入:北京故宫、厦门、苏州园林、凤凰古城。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不仅拥有巍峨的山川、秀美的河山,还有数不尽的名胜古迹、雄伟的古代建筑艺术。这些古老的建筑闪烁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的光芒,它们究竟有何特色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思成的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从中我们一定能得出答案。二、走进作者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广东省新会县人。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1927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后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历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著作有《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营造法式注释》《梁思成文集》(4卷),作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北京市计划图。三、人物关系梁思成与林徽因。梁思成评价林徽因:林徽因是个很特别的人,她的才华是多方面的。他诙谐地说:“所以做她的丈夫很不容易。中国有句俗话,‘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可是对我来说,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我不否认和林徽因在一起有时很累,因为她的思想太活跃,和她在一起必须和她同样地反应敏捷才行,不然就跟不上她。”(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之长子。自小深受父亲的影响,打下了良好的中国文化基础。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学术大师,被誉为“百科全书”的天才学人妻子林徽因是著名作家、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弟弟梁思永,是中国杰出的考古学家,对新石器时代和商朝的考古有重大贡献。另一个弟弟梁思礼是中国当代著名的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才女佳人:20岁的林徽因以才貌双全闻名于北京上层文化圈。20世纪30年代她业余创作出了具有专业水准的文学作品,其范围涉及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各个领域,在京派作家圈中声誉鹊起;林徽因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她与梁思成情投意合的美满婚姻,与徐志摩、金岳霖之间超凡脱俗的亲密友情……在她生前,没有人能够忽视她的存在。甚至林徽因的早逝,也留给同辈亲友惘然的失落,因为她的离去,也预示着他们最具创造力的黄金年华的结束。)四、写作背景本文发表于1954年1月。建国之初,随着北京新城建设的开展,古城的城墙和城门也随之面临被拆除的命运。为此,梁思成奔走呼吁:“中国建筑的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一个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的代表为我们文化衰落消失的现象”。然而,他的呼吁无济于事,城墙被拆了,能代表老北京的城楼和牌坊也被拆除了……五、字词积累六、文体知识科普说明文所谓科普说明文,就是以介绍科学技术知识为目的而对某方面的科学知识进行说明文章。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下定义、引用、作比较、打比方、摹状貌、列数字、分类别、列图表、作诠释(解说)等。说明顺序:空间顺序(按事物方位为序)、时间顺序(按事物发生发展过程)、逻辑顺序(A、由总到分B、由主要到次要C、由现象到本质D、由原因到结果E、由一般到特殊)表达方式:以说明为主,但也使用描写、叙述、议论等手法。语言特点:简明、确切、通俗、生动。七、整体感知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讲了哪几个问题?整理文章的结构脉络。(一)中国建筑的影响;(1—2)(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二)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3—13)(分析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重点一)(本节探究点)(三)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14—19)(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文法”)。)(重点二)(本节质疑点)(四)各民族建筑间的“可译性”。(20)(以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建造新中国建筑作总结。)八、文本探究(一)作者是如何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的?建筑体系的分布——广(空间)“西、东、南、北”建筑体系的历史——久(时间)“至迟、3500年来”文章前两段分别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即空间与时间层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二)找找九大基本特征中的关键词,作者概括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哪些特征属于结构特征?哪些特征属于装饰特征?1、个别建筑构成总体特征2、群体建筑构成3、结构方法结构方法4、斗拱5、举折、举架6、屋顶外观装饰7、颜色——朱红8、部件的装饰作用9、材料的装饰作用中国建筑的特征:1.立体构成立体构成:单个建筑一般由台基、房屋本身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2.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鸟瞰故宫。3.结构方法木材结构: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4.斗拱斗拱特征: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说明斗拱的作用,先描述“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5.举折、举架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6.屋顶的装饰作用(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屋顶:“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的骄傲。7.颜色的选择——朱红(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8.构件的装饰作用(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鲜明的装饰形状或图案。)构建露头。所有构件交接部分都露出并加工成装饰部分。美丽屋脊、各式门环、雕饰瓦当。霸王拳、三福云。9.建筑材料的装饰大量使用有色琉璃砖瓦,尽量利用各色油漆的装饰潜力。(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木刻、浮雕、琉璃。小结(三)作者在概括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时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分析。说明方法:(四)作者提出的“文法”和“词汇”该如何理解?“大文章”和“小品”又是什么意思?文法: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別建物与个別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文法”。词汇:至如梁、柱、枋、檩、门、窗、墙、瓦、槛、阶、栏杆、隔扇、斗拱、正脊、垂脊、正吻、戗兽、正房、廂房、遊廊、庭院、夹道等等,那就是我们建筑上的“词汇”,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词汇”指建筑材料,“文法”指建筑的“规矩”,这是比喻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这种“拘束性和“灵活性”表现在哪里?用了哪些手法?“拘束性”指建筑物必须严格遵守一定的“文法”,即惯例,但是可以在惯例下出现不同的样式。这种特点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的风格,又具的独特性。用了比喻/类比的修辞手法。所谓类比,即是用不同类(相同类)的两种事物的比较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五)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和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打比方:(以“文章”比喻建筑,用“大文章”比喻宏大壮观的建筑,用“小品”来比喻小巧别致的建筑,让读者利用对文章大小的感觉经验,来体会建筑规模大小的不同,恰切明了。)(六)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该如何理解?热河普陀拉及其窗、佛罗伦萨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这许多例子说明各民族各有自己不同的建筑手法,建造出来各种各类的建筑物,就如同不同的民族有用他们不同的文字所写出来的文学作品和通俗文章一样。可译性:表现形式不同,但性质一致。(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总结说明+叙述中国建筑的影响→九大特征→文法→可译性由主到次、由整体到局部九、拓展延伸看看下面这些现代建筑,体现了中国建筑的哪些特征?国家大剧院内:红色;珠海金域廊院小区规划图:对称、红色、屋顶;上海金茂大厦:塔式、轴对称;重庆人民大礼堂:红色、屋顶、彩绘、对称。十、课堂小结世界在发展,我们要不断发展创新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但是,我们也不能摒弃富有民族特色的古建筑,毕竟民族的东西,无论何时,都不能丢弃。【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8*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合作式解读,理解比喻的表达效果,课外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8*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简介作者,感知课文,整体把握,研读课文,讨论问题,合作探究,问题探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8*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