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作业(多项版)含答案
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与环境作业(多项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与环境作业(多项版)含答案,共8页。
第5课 人与环境
[基础练透]
1.近年来,北京市人口数量变化如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常住人口大体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
B.常住外来人口的变化只受到迁出率影响
C.该数据通过人口普查获得,属于调查法
D.人口数量少,不意味着个人生态足迹小
解析:选B。据图可知,常住人口增长率在2016年前大于0,说明人口一直在增长,常住人口增长率在2016年后小于0,说明人口一直在减小,因此常住人口大体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A正确;常住外来人口的变化会受到迁出率和迁入率的影响,B错误;调查方法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该数据通过人口普查获得,属于调查法,C正确;生态足迹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要的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人口数量少,不意味着个人生态足迹小,D正确。
2.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引入外来物种,增加物种多样性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B.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下降,是目前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C.酸雨是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所产生的硫和碳的氧化物造成的
D.大气的平流层中臭氧可以保护人类和其他生物免受长波辐射的伤害
解析:选B。盲目引入外来物种,有可能引起生物入侵,破坏环境,A错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下降,是目前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B正确;酸雨是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所产生的硫和氮的氧化物造成的,C错误;大气的平流层中臭氧可以保护人类和其他生物免受短波辐射的伤害,D错误。
3.(2022·渝中区模拟)温室效应和雾霾天气是当今地球生态环境面临的两大问题。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引起大范围雾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导致雾霾天气的细颗粒物和温室气体均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B.治理温室效应和雾霾天气都需要解决煤炭燃烧污染问题
C.雾霾天气和温室效应的出现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丧失
D.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还包括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解析:选C。导致雾霾天气的细颗粒物和温室气体均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雾霾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正确;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引起温室效应和雾霾天气,所以治理温室效应和雾霾天气都需要解决煤炭燃烧污染问题,B正确;雾霾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并不意味着自我调节能力丧失,C错误;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还包括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锐减等,D正确。
4.(2022·东北三省四市二模)我国已经启动了亚洲象生态保护项目。研究显示,亚洲象目前在西双版纳地区仅存300余头,分布于5个互不连通的地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亚洲象的种群数量可采用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照或摄像的方法
B.人类开垦农田、修建公路等活动可能导致亚洲象栖息地“碎片化”
C.对亚洲象受损栖息地开展修复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物种多样性
D.可通过研究其活动轨迹构建生态廊道来促进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解析:选C。在动物的栖息地布设若干台红外触发相机,恒温动物一靠近,就会触发相机自动拍摄照片或视频,利用计算机分析处理,可以调查动物的种群数量,亚洲象是恒温动物,可以用此种方法调查它的种群数量,A正确;人类活动,如开垦农田、修建公路和住房等,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环境,使亚洲象的栖息地处于隔离状态,导致栖息地“碎片化”,B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对亚洲象受损栖息地开展修复的目的不只是为了保护物种多样性,C错误;研究亚洲象活动轨迹构建生态廊道可以打破亚洲象种群之间的隔离,促进种群间的基因交流,D正确。
5.(2022·北京市丰台区二模)2021年10月12日,为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习近平宣布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森林和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A.设立国家公园可以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
B.设立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C.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D.可将各地濒危野生物种都迁移到国家公园加以保护
解析:选D。设立国家公园可以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A正确;就地保护的主要形式是建立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B正确;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发展,C正确;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保护对象主要包括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动植物自然分布区,其中保护的生物本来就生活在保护区内,而不是接纳各地迁移来的濒危野生物种,且部分濒危物种可能无法在自然环境中繁衍生存,需要在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进行相应保护,D错误。
6.如图表示某地区的玉米生态工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就图示而言,遵循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是循环原理
B.在玉米田中引种大豆并引入食虫鸟,可提高抵抗力稳定性,遵循自生原理
C.此地区的玉米生态工程实现了能量的循环,使废物资源化
D.遵循自然规律,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是整体原理的体现
解析:选C。该生态工程中,某环节产生的废物可以作为另一个环节的原料或资源,实现了废物的资源化,遵循循环原理,A正确;在玉米田中引种大豆并引入食虫鸟,生物多样性提高,可提高抵抗力稳定性,遵循自生原理,B正确;能量是不可能循环的,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C错误;遵循自然规律,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是整体原理的体现,D正确。
7.(多选)亚洲鲤鱼是美国人对青鱼、草鱼、鳙鱼、鲢鱼、鲫鱼及鲤鱼等原产于亚洲的鲤科鱼类的通称。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自中国引进亚洲鲤鱼,目的是控制池塘里过多的浮游植物和微生物,改善水质。亚洲鲤鱼的适应性较强,随着其数目的增多,已危害当地生态环境。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协同进化的结果,引进外来物种就会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B.亚洲鲤鱼在美国天敌稀少才造成灾害,所以引进外来物种时要同时引入它的天敌
C.亚洲鲤鱼跟美国南方池塘的原生鱼类争夺食物和空间,造成本地物种的大量死亡
D.解决外来物种入侵最好的办法就是充分发挥当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解析:选ABD。很多时候引入外来物种是必要的,但在引入以前对其利弊要充分评估,对其带来的生态影响要做好充分的防范,避免盲目引入,A错误;亚洲鲤鱼在美国泛滥的原因主要是其适应性强,在当地几乎没有天敌也是重要原因,但引入外来物种的天敌要考虑其可能不只捕食引入的物种,还捕食当地的原有物种,带来更大的损失,B错误;外来物种的危害主要就是跟当地物种争夺食物和空间,影响当地物种的生存,破坏生物多样性,C正确;解决外来物种入侵的办法,只发挥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是不够的,还要考虑间接价值等,D错误。
8.垃圾分类无疑是最近最热的话题之一,我国有多个城市将垃圾分类纳入法制框架,城市是由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所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对城市环境的治理要把整个城市作为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来考虑,即用生态工程的方法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2)城市过度的人工碳排放,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碳平衡,导致大气中的CO2浓度偏高从而形成________效应。科研人员通过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煤能源,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3)建设“海绵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的通常做法是做到雨水回收利用,城市蓄水池内不仅安装了现代化的雨水净化系统,还种植了许多水生植被辅助净化,这些植物的引种需遵循____________原理。建设“海绵城市”的目的之一是“扩大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体现了__________原理。
(4)城市中的垃圾经过降解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能降解垃圾的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成分)。根据生态工程方面的内容,请你列举出一种实现城市垃圾降解的处理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2)城市过度的人工碳排放,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碳平衡,导致大气中的CO2浓度偏高从而形成温室效应。科研人员通过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煤能源,突出的优点是减少了环境污染。(3)建设“海绵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的通常做法是做到雨水回收利用,城市蓄水池内不仅安装了现代化的雨水净化系统,还种植了许多水生植被辅助净化,这些植物的引种需遵循协调原理。建设“海绵城市”的目的之一是“扩大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体现了整体原理。(4)能降解垃圾的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城市中的垃圾经过降解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根据生态工程方面的内容,实现城市垃圾降解的处理办法如:改露天放置为掩埋处理,地表种植植物;燃烧发电等。
答案:(1)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或受损的生态系统) (2)温室 减少了环境污染 (3)协调 整体 (4)分解者 改露天放置为掩埋处理,地表种植植物;燃烧发电等
[能力提升]
9.(2022·辽宁省名校联盟)大气中臭氧层的破坏导致到达地表的UV-B辐射(紫外辐射B波段,波长范围320~280 nm)增加,高剂量UV-B辐射可诱导植物细胞产生大量的活性氧自由基(ROS)。在正常代谢状态下,细胞内可通过清除ROS的酶促系统等使细胞中ROS的产生和清除处于一种动态平衡,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参与ROS清除的关键酶。研究发现,拟南芥rcd1-1突变体在UV-B辐射下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细胞内SOD表达水平较高。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ROS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下降,易导致细胞衰老
B.ROS伤害类囊体膜和蛋白质,导致植物光合作用的能力下降
C.UV-B辐射引起植物代谢异常或基因突变是通过ROS实现的,与其直接作用无关
D.rcd1-1突变体清除ROS能力提高,对UV-B辐射表现出一定的耐受性
解析:选C。ROS是活性氧自由基,能攻击正常的分子,如蛋白质,导致其活性下降,导致细胞衰老,A合理;由分析可知,ROS会攻击磷脂和蛋白质,损伤类囊体膜和酶,导致植物光合作用的能力下降,B合理;由分析可知,UV-B辐射可刺激细胞产生自由基(ROS),攻击DNA而引起基因突变,UV-B也可以直接造成DNA损伤,C不合理;拟南芥rcd1-1突变体在UV-B辐射下细胞内SOD表达水平较高,产生大量的SOD,清除ROS能力较强,可降低ROS对细胞的损伤,表现出对UV-B辐射有一定的耐受性,D合理。
10.(2022·东北三省四市二模)海南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过度放牧导致当地天然草地退化,引发水土流失,加剧了土地沙漠化。2005年起,政府实施了生态工程建设,种植了抗旱抗风沙的植被,科学确定载畜量。如表是海南州生态工程实施前后总生态足迹与总生态承载力的统计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年份
总生态足迹(×104 hm2)
总生态承载力(×104 hm2)
2005年
165.5
178.7
2017年
243.7
260.1
A.生态足迹是指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耕地、草地和林地的面积
B.当地居民适当减少食物中肉类所占的比例,有助于减少生态足迹
C.治理草地沙化和制定合理载畜量的措施遵循了自生和协调原理
D.数据显示2017年生态盈余较之前增加,表明生态工程建设初见成效
解析:选A。结合分析可知,生态足迹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包括耕地、草地、林地、渔业用地、建设用地及碳足迹,A错误;适当减少食物中肉类的比例,可以缩短食物链,减少能量损耗,可减少生态足迹,B正确;种植抗旱抗风沙的植被和制定合理载畜量,利用了自生原理(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提高生物多样性程度)和协调原理(选择适合本地环境的树种、考虑畜牧养殖的环境容纳量),C正确;生态盈余为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的差值,2017年生态盈余(16.4×104 hm2)较2005年生态盈余(13.2×104 hm2)有所增加,说明生态工程建设初见成效,D正确。
11.(多选)功能性灭绝是指某类生物在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减少到无法维持繁衍的状态,是物种灭绝的前兆。功能性灭绝物种被成功挽回的例子极少,但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鸟类学家和众多志愿者却创造了这一奇迹——我国朱鹮数量由1981年的7只,增加到2021年的7000余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致功能性灭绝的因素可能包括气候变化、人类捕杀、环境污染等
B.功能性灭绝物种已不能有效的在生态系统中发挥作用,如影响被捕食者的种群数量
C.由于种群数量过少,功能性灭绝种群内个体间信息传递效率低下
D.早期保护朱鹮主要通过易地保护实现,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解析:选ABC。功能性灭绝是指种群数量减少到无法维持繁衍的状态,导致种群数量减少的因素有气候变化、人类捕杀、环境污染等,A正确;功能性灭绝物种的种群数量过少,不能有效的在生态系统中发挥作用,B正确;种群数量过少,则彼此间相互进行信息传递的频率低,种群内个体间信息传递效率低下,C正确;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D错误。
12.(2022·广东华南师大附中三模)某湿地是亚太地区水鸟迁徙的重要通道,为防风消浪引入互花米草。十几年后,调查发现该湿地鸟类的种群数量和多样性大大降低。
(1)互花米草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和耐受能力很强,入侵后种群数量在短时间内常呈现“__________”形增长。
(2)该湿地中的鸟类,有的以海三棱藨草的球茎和小坚果为食,有的以芦苇的嫩芽为食,还有的捕食生活在潮沟里的鱼类及底栖动物。由此可见,湿地为鸟类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但多数鸟类均不采食互花米草,且互花米草的大量繁殖还堵塞了潮沟。请用箭头和文字分析互花米草入侵导致鸟类种群数量和多样性下降的原因。
(3)为治理互花米草,有研究者构建了互花米草资源化利用工程,模式图如下。图中a表示互花米草等植物从土壤中吸收营养物质,b表示____________。此生态工程对互花米草进行了深度开发利用,实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价值。
解析:(1)根据题干“互花米草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和耐受能力很强”,可知入侵后种群数量在短时间内常呈现“J”形增长。(2)湿地中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互花米草入侵后,一方面互花米草与本地植物的竞争中逐渐占据优势,导致海三棱藨草、芦苇等植物的数量下降,多数鸟类均不采食互花米草,而以海三棱藨草、芦苇等植物为食,从而导致鸟类种群数量和多样性下降,另一方面互花米草的大量繁殖造成潮沟堵塞,导致鱼类、底栖动物数量下降,而鱼类、底栖动物是鸟类的食物来源之一,从而导致鸟类种群数量和多样性下降,相关流程图见答案。(3)由题图可知,b表示鸟、鱼、底栖动物等其他动物的遗体、排遗物等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是遵循生态学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图中的生态工程对互花米草进行了深度开发利用,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
答案:(1)J (2)食物和栖息空间
(3)动物的遗体、排遗物等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 直接价值和间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与环境作业(单项版)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与环境作业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的变异作业(多项版)含答案,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