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作业(多项版)含答案
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作业(多项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作业(多项版)含答案,共12页。
第4课 免疫调节
[基础练透]
1.(2022·北京人大附中调研)树突状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TLR是位于其细胞表面的一种识别病毒的重要受体,能有效激发T细胞应答,其途径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树突状细胞的形成过程能体现细胞膜有流动性
B.树突状细胞能识别抗原
C.树突状细胞不能呈递抗原
D.图中病毒相当于抗原
解析:选C。由题图可知,树突状细胞有许多突起,其形成过程可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A正确;树突状细胞通过其表面的TLR受体识别病毒,B正确;树突状细胞属于抗原呈递细胞,能将抗原信息呈递给T细胞,有效激发T细胞的免疫应答,C错误;病毒作为外来异物,被树突状细胞表面的受体识别,相当于抗原,D正确。
2.(2022·枣庄模拟)“新冠肺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免疫反应(X为有关物质),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新冠肺炎”病毒侵入机体后,细胞毒性T细胞的细胞周期可能会变短
B.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X物质,X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C.T细胞成熟于胸腺,它可分化成记忆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
D.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靶细胞出现坏死
解析:选D。“新冠肺炎”病毒侵入机体后,细胞毒性T细胞会增殖和分化,其细胞周期会变短,A正确;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细胞膜上的受体(糖蛋白),该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正确;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它可分化成记忆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C正确;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的过程为细胞凋亡,D错误。
3.(2022·河北邢台模拟)如图所示为在疫苗注射前后、不同时间采血所测得的抗体水平(箭头指示的甲、丁时刻为疫苗注射时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与丁时间注射的疫苗不同
B.多次注射疫苗是为了刺激记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
C.A、B曲线表明抗体在体内的寿命是有限的
D.丙时间段抗体突然上升,表明记忆细胞可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对某种抗原的记忆
解析:选B。根据分析可知,甲与丁时间注射的疫苗不同,A正确;多次注射疫苗是为了刺激机体产生大量的记忆细胞,B错误;A、B曲线表明抗体在体内的寿命是有限的,C正确;丙时间段抗体突然上升,表明记忆细胞可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对某种抗原的记忆,D正确。
4.(2022·黄州区模拟)免疫学上将利用相关抗原刺激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的方法称为主动免疫,而机体被动接受相应免疫细胞或其产物所获得的特异性免疫能力称为被动免疫。临床上有时将康复患者的血浆经过处理(反复提纯,消除抗原性)后输入到感染同种病毒的患者体内,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康复患者血浆中可能存在多种对抗该病毒的抗体
B.病毒感染者接受血浆治疗相当于发生了二次免疫反应
C.病毒核酸检测为阴性,抗体检测为阳性的供体血浆才能用于临床治疗
D.血浆治疗为被动免疫,可以对相关病毒感染进行预防和治疗
解析:选B。病毒表面有多种蛋白质作为抗原存在,因此康复者血浆中有多种抗体对抗病毒,A正确;康复者血清已经过处理,消除了抗原性,故病毒感染者接受血浆治疗不会发生免疫反应,B错误;供体血浆的病毒核酸检测为阴性,说明血浆中不存在该病毒,抗体检测为阳性说明血浆中存在对抗该种病毒的抗体,只有抗体,没有该种病毒的血浆才能用于临床治疗,C正确;利用血浆中的抗体可预防和治疗疾病,输入抗体属于被动免疫,D正确。
5.(2022·湖南期末)根据在免疫应答中的功能不同,可将T淋巴细胞分为若干亚群,其中常见的有具有呈递抗原功能的辅助性T细胞(Th细胞)和具有杀伤靶细胞功能的细胞毒性T细胞(Tc细胞)。某科研小组做了用HIV病毒感染上述两类T细胞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HIV病毒通过识别并结合Th细胞表面上的受体从而侵入细胞
B.Tc细胞数量的减少可能是由于Tc细胞自身凋亡的缘故
C.HIV病毒破坏Th细胞将导致艾滋病患者患癌几率增大
D.Th细胞和Tc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均能发挥作用
解析:选D。HIV能通过细胞膜表面上受体蛋白的识别并结合Th细胞,从而侵入细胞,A正确;HIV感染后,Tc细胞数量略微有所减少,可能是由于其自身凋亡的缘故,B正确;由图可知,HIV病毒可导致Th细胞显著减少,而Th细胞是参与特异性免疫的主要细胞,因此HIV病毒破坏Th细胞将导致艾滋病患者患癌几率增大,C正确;Th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起作用,Tc细胞只在细胞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D错误。
6.(2022·潍坊一模)抗体是机体抵抗外来感染的关键,其产生受到辅助性T细胞的调控。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可促进细胞质中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氧化磷酸化,使转录因子bcl6基因的表达增强,促进分化形成辅助性T细胞。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B细胞在辅助性T细胞辅助下分裂、分化,分化后产生抗体
B.辅助性T细胞过度活化可能会导致自身免疫病
C.AMPK氧化磷酸化后空间结构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活性降低
D.二甲双胍间接作用于细胞中的bcl6基因,调控其表达
解析:选C。体液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可分泌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其分化后产生的浆细胞能分泌抗体,A正确;辅助性T细胞过度活化可能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过强,进而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B正确;结合题意“AMPK氧化磷酸化,使转录因子bcl6基因的表达增强”可知,该过程中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后,活性升高,C错误;结合题意可知,二甲双胍通过促进细胞质中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氧化磷酸化,进而作用于转录因子bcl6基因,调控其表达,D正确。
7.(多选)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液和组织液,内环境是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
B.图中③⑤⑧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激素
C.⑧可表示垂体产生的抗利尿激素,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⑧分泌量增加
D.若⑥表示某抗原入侵,则不能识别该抗原的细胞有浆细胞、T细胞等
解析:选ACD。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液和组织液,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在细胞质基质,A错误;图中③⑤⑧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激素,B正确;⑧可表示由下丘脑产生、经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⑧分泌量增加,C错误;若⑥表示某抗原入侵,则不能识别该抗原的细胞有浆细胞,T细胞能够识别抗原,D错误。
8.(2022·北京市东城区模拟)黑色素细胞存在于皮肤表皮的最底层,能够合成并分泌黑色素。白癜风是一种因皮肤缺乏黑色素而出现白斑的疾病。
(1)细胞毒性T细胞在__________中成熟。研究发现,在一定条件下,机体中的某些细胞毒性T细胞会进入皮肤并攻击黑色素细胞,引发白癜风。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白癜风是免疫系统的________这一基本功能紊乱引发的自身免疫病。
(2)白癜风患者体内IFN-γ(一种细胞因子)的含量显著提高。研究人员对野生型小鼠(WT)和IFN-γ受体基因敲除小鼠(KO)分别进行白癜风诱导处理,结果WT出现白癜风症状而KO没有出现。对诱导处理后的小鼠皮肤中细胞毒性T细胞和黑色素细胞进行检测,结果如图1。
图1
结果显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IFN-γ含量的升高会招募细胞毒性T细胞到皮肤并大量杀死黑色素细胞。
(3)已知成纤维细胞是皮肤中响应IFN-γ信号的主要细胞,为探究成纤维细胞响应IFN-γ信号后产生的物质是否在细胞毒性T细胞的招募中发挥作用,研究人员进行Transwell实验(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图2
图3
将____________细胞接种在上室内,在实验组下室内加入_________________培养液。培养一段时间后,计数上室和下室中的细胞数量(分别记为C上、C下)。根据公式p=____________,计算出细胞迁移率p(迁移细胞数量占细胞总数的比例),结果如图3所示。
(4)科研人员发现白癜风患者皮肤内的细胞毒性T细胞均聚集在皮损与非皮损区域交界处(即白斑边缘)。请综合相关信息,推测皮肤成纤维细胞在白斑扩大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细胞毒性T细胞在骨髓中由造血干细胞分化产生,迁移到胸腺中成熟。免疫系统的功能是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其中免疫自稳指机体清除衰老、损伤的细胞,进行自身调节。在一定条件下,机体中的某些细胞毒性T细胞会进入皮肤并攻击黑色素细胞,引发白癜风,说明白癜风是免疫系统的免疫自稳这一基本功能紊乱引发的自身免疫病。(2)分析题图可知,对野生型小鼠(WT)和IFN-γ受体基因敲除小鼠(KO)分别进行白癜风诱导处理后,观察两组深色区域和浅色区域可知WT组细胞毒性T细胞显著多于KO组,且WT组黑色素细胞少于KO组。(3)分析图2可知,上室接种细胞,而下室不接种细胞,因此探究成纤维细胞响应IFN-γ信号后产生的物质是否在细胞毒性T细胞的招募中发挥作用。实验中应将(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接种在上室内,在实验组下室内加入经过IFN-γ培养处理的成纤维细胞的培养液,其中含有成纤维细胞响应IFN-γ信号后产生的物质。细胞迁移率p为迁移细胞数量占细胞总数的比例,即下室中的细胞数量为迁移的细胞数量,因此公式为C下/(C上+C下)×100%。(4)结合图2和图3实验结果可知,经过IFN-γ培养处理的成纤维细胞的培养液能吸引细胞毒性T细胞使之发生迁移,因此可推测皮肤成纤维细胞在白斑扩大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皮肤成纤维细胞接收IFN-γ信号后分泌某种物质,将细胞毒性T细胞招募到皮损区与非皮损区交界处,杀伤非皮损区的黑色素细胞,使白斑面积扩大。
答案:(1)胸腺 免疫自稳 (2)WT组细胞毒性T细胞显著多于KO组,且WT组黑色素细胞少于KO组 (3)(活化的)细胞毒性T 经过IFN-γ培养处理的成纤维细胞的 C下/(C上+C下)×100% (4)皮肤成纤维细胞接收IFN-γ信号后分泌某种物质,将细胞毒性T细胞招募到皮损区与非皮损区交界处,杀伤非皮损区的黑色素细胞,使白斑面积扩大
[能力提升]
9.科研人员为研究脾脏中某种淋巴细胞(简称M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进行了如表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别
处理方式
检测结果
实验组
用肺癌细胞抗原与M细胞混合培养后,分离出M细胞与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再分离出T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
部分淋巴细胞能杀伤肺癌细胞
对照组
未经处理的T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
淋巴细胞均不能杀伤肺癌细胞
A.实验组中部分能够杀伤肺癌细胞的细胞可由T淋巴细胞分裂、分化而来
B.若将对照组中未经处理的T淋巴细胞用抗体处理将得到与实验组一样的结果
C.M细胞最可能是巨噬细胞,它具有识别、摄取、处理、呈递抗原的作用
D.癌细胞被杀伤主要是通过细胞免疫,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
解析:选B。实验组中部分能够杀伤肺癌细胞的细胞是细胞毒性T细胞,可由T淋巴细胞分裂、分化而来,这说明M细胞可能是吞噬、处理、呈递抗原的巨噬细胞,A、C正确;抗原(肺癌细胞)可以刺激T淋巴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细胞毒性T细胞,而抗体不能,B错误;癌细胞被杀伤主要是通过细胞免疫,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D正确。
10.(2022·保定市七校联考)调节性T细胞是一类重要的免疫细胞,FOXP3基因在其形成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具体机制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器官移植后,可注射药物抑制FOXP3基因的表达来减弱排异反应
B.某些严重过敏患者体内的FOXP3基因表达产物量高于正常人的
C.当调节性T细胞数量过多时,机体产生肿瘤的风险会增大
D.当调节性T细胞数量过少时,机体患自身免疫病的概率减小
解析:选C。由图可知,注射药物抑制FOXP3基因的表达,调节性T细胞减少,不能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细胞毒性T细胞增多,因此排异反应较强,A错误;某些严重过敏患者体内的细胞毒性T细胞数量高于健康人体,则FOXP3基因表达产物量低于正常人的,B错误;当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过多时,细胞毒性T细胞不能活化,不能监控清除体内发生病变的肿瘤细胞,机体产生肿瘤的风险会增大,C正确;当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缺乏时,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免疫功能增强,则机体患自身免疫病的概率增大,D错误。
11.(多选)如图1和图2表示一项针对新冠病毒感染人群的调查结果。据图分析,导致患者出现重症的合理解释是( )
图1 感染人群平均状况
图2 重度感染人群状况
A.体液免疫水平较高
B.细胞免疫强度极低
C.非特异性免疫持续时间长
D.特异性免疫启动时间晚
解析:选BD。据图分析可知,重度感染人群的非特异性免疫时间较长,T细胞含量较低导致细胞免疫水平也较低,特异性免疫启动时间较感染人群平均时间晚,因此细胞免疫强度极低和特异性免疫启动时间晚是导致患者出现重症的原因。
12.(2022·北京顺义区模拟)乳腺癌细胞在肺部增殖形成肿瘤的过程称为乳腺癌肺转移。我国科研人员发现某些乳腺癌患者癌细胞中高表达的Lin28B特异性影响乳腺癌肺转移,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
(1)在乳腺癌肺转移前,乳腺癌细胞脱落的碎片携带癌细胞特异性抗原。树突状细胞将抗原呈递给细胞毒性T细胞,同时在______________作用下,细胞毒性T细胞______________为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进一步识别并杀死转移到肺部的肿瘤细胞,实现免疫系统的________功能。
(2)为研究Lin28B高表达对乳腺处肿瘤生长及乳腺癌肺转移的影响,进行如下实验。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乳腺癌细胞和高表达Lin28B的乳腺癌细胞,将其分别注入甲、乙两组正常小鼠的乳腺中,35天后检测小鼠乳腺中肿瘤的体积和重量,90天后检测小鼠中乳腺癌肺转移率,结果如下表。
组别
肿瘤体积(mm3)
肿瘤重量(g)
肺转移率(%)
甲组
273
1.80
0
乙组
265
1.74
60%
实验结果表明在乳腺肿瘤处高表达Lin28B对乳腺处肿瘤的生长及乳腺癌肺转移的影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中乙组小鼠在移植乳腺癌细胞21天后,中性粒细胞在肺部聚集增多。抗体A为正常小鼠体内的抗体,抗体B特异性结合中性粒细胞表面的抗原,可清除中性粒细胞。选用小鼠做如下①②③④四组实验,过程如图1,结果如图2。
图1
图2
实验中选用的抗体A不能与__________________特异性结合。实验结果说明在Lin28B高表达条件下,中性粒细胞只在肿瘤发生的早期阶段具有促进乳腺癌肺转移的作用,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4)在不同的细胞因子环境中,中性粒细胞可转化为抗肿瘤N1表型或促肿瘤N2表型。研究发现乳腺肿瘤处Lin28B高表达时,肺部的中性粒细胞向N2表型转化,使中性粒细胞表面的PD-L2表达增加,PD-L2与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增殖,从而使得免疫系统不能清除乳腺癌细胞,癌细胞在肺部大量增殖。基于以上研究,为进一步明确“乳腺肿瘤处高表达的Lin28B促进乳腺癌肺转移的机制”,提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树突状细胞将抗原呈递给细胞毒性T细胞,使细胞毒性T细胞被激活,同时树突状细胞将抗原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使其释放细胞因子;细胞毒性T细胞在两者的作用下分裂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并杀死转移到肺部的肿瘤细胞,属于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2)甲组的乳腺中注入了乳腺癌细胞,乙组的乳腺中注入了高表达Lin28B的乳腺癌细胞,结合表格可知,甲、乙的肿瘤体积、肿瘤重量差别不大(或乙比甲略小),但是乙组的肺转移率很高,因此高表达Lin28B不影响肿瘤的生长,但是能促进乳腺癌肺转移。(3)抗体A为正常小鼠体内的抗体,结合题干及图2结果(①③组注射抗体A的中性粒细胞没有变化)可知,抗体A不能与中性粒细胞(乳腺癌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结合图2结果可知,②组在第14天注射抗体B,中性粒细胞被抗体B结合,其肺部癌细胞位点数明显较少,而④组是第35天注射抗体B,中性粒细胞被抗体B结合,其肺部癌细胞位点数与①③两组一样,说明在Lin28B高表达条件下,中性粒细胞只在肿瘤发生的早期阶段具有促进乳腺癌肺转移的作用。(4)基于以上研究,为进一步明确“乳腺肿瘤处高表达的Lin28B促进乳腺癌肺转移的机制”,新的研究方向为:乳腺肿瘤处高表达的Lin28B导致中性粒细胞在肺部发生向N2表型转化的分子机制或细胞水平的变化。
答案:(1)细胞因子 分裂、分化 免疫监视 (2)对乳腺肿瘤的生长无显著影响,提高了乳腺癌肺转移率 (3)中性粒细胞(乳腺癌细胞) ②组肺部癌细胞位点数显著低于①组,③和④组肺部癌细胞位点数无显著差异 (4)乳腺肿瘤处高表达的Lin28B导致中性粒细胞在肺部发生向N2表型转化的分子机制或细胞水平的变化(合理即可)
13.(2022·扬州模拟)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逐渐蔓延全球,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该类肺炎的典型症状是发热(高于37.3 ℃),人体的体温调定点学说认为体温调节机制类似于恒温器的调节,调定点是该恒温器调节温度的基准;当体温偏离调定点温度时,机体通过调节回到调定点水平。
(1)体温调节的“恒温器”位于________中,SARS-CoV-2侵染人体后,会使体温调定点_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进而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分泌增多,机体产热量增多。
(2)侵入人体的SARS-CoV-2的特定蛋白可作为__________诱导机体B淋巴细胞分裂、分化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产生免疫力。
(3)细胞因子风暴(CS)又称炎症风暴,是指人体内因剧烈刺激(如感染、药物等)所引起的体液中多种细胞因子迅速大量产生的现象。研究人员发现,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往往不是死于病毒感染,而是死于肺部组织所形成的CS导致的呼吸器官衰竭。人体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过程如图。
①新型冠状病毒侵入机体后,受感染的呼吸道上皮细胞和免疫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引起更多免疫细胞透过毛细血管聚集到病变部位并被激活,激活的免疫细胞则会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该过程的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由此引发的免疫功能异常病称为________。
②由图分析可知,在临床上往往采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压制人体的CS,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减轻免疫反应对组织器官的损伤破坏;同时配合抗菌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防止并发感染出现。治疗CS的糖皮质激素与胰岛素具有抗衡作用,可以推测该激素可能的副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疫情期间,多家自媒体发布了众多有关新冠肺炎的言论。例如,可以利用新冠肺炎痊愈患者的血浆对患者进行治疗,倡议痊愈者积极捐献血浆。请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以上言论是否科学,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SARS-CoV-2侵染人体后,会使体温调定点升高,进而导致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使机体产热量增多。(2)侵入人体的SARS-CoV-2的特定蛋白相当于抗原,可诱导机体B淋巴细胞分裂、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进而产生免疫力。(3)①新型冠状病毒侵入机体后,受感染的呼吸道上皮细胞和免疫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引起更多免疫细胞透过毛细血管聚集到病变部位并被激活,激活的免疫细胞则会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该过程的调节机制是正反馈调节,由此引发的免疫功能异常病称为自身免疫病。②在临床上,往往采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压制人体的CS,其原理是利用糖皮质激素抑制免疫系统的作用,以减轻免疫反应对组织器官的损伤破坏;同时配合抗菌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防止并发感染出现。治疗CS的糖皮质激素与胰岛素具有抗衡作用,据此推测该激素可能的副作用是导致血糖升高(高血糖)。(4)因为新冠肺炎痊愈患者的血浆中具有新型冠状病毒(或SARS-CoV-2或相应)抗体,可以与该病毒的抗原结合,抑制其繁殖和侵染细胞,所以这种说法是科学的。
答案:(1)下丘脑 升高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2)抗原 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3)①正反馈调节 自身免疫病 ②利用糖皮质激素抑制免疫系统的作用 导致血糖升高(高血糖) (4)科学,新冠肺炎痊愈患者的血浆中具有新型冠状病毒(或SARS-CoV-2或相应)抗体,可以与该病毒的抗原结合,抑制其繁殖和侵染细胞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作业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气管黏膜由黏膜上皮和固有层组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作业(单项版)含答案,共8页。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作业(单项版)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