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 1.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练习
展开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课堂同步测试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建议用时:40分钟)
基础训练
1.北半球夏半年的日数稍长于冬半年的原因是( )
A.地球自转方向的影响 B.地球公转方向的影响
C.地球公转速度的影响 D.地球自转速度的影响
2.读下图,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地球公转方向和二分、二至位置的是( )
A. B.
C. D.
下图为某同学模拟演示地球公转的示意图(十字架代表太阳光线)。据此完成3-4题。
3.该同学在进行地球公转模拟演示的过程中,需要做到( )
①保持地轴与公转轨道成66°34′的夹角 ②使“地球”公转和自转方向相反
③保证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④使“太阳光线”与球心在同一平面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若黄赤交角为20°,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回归线和极圈的纬度数均减小 B.天安门广场元旦升旗时间提前
C.热带和温带范围减小 D.大连气温年较差变大
某同学对我国某地(地处120°E)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成下图。据此完成5-6题。
5.图中a点对应的节日可能是( )
A.端午节 B.劳动节 C.国庆节 D.元宵节
6.图中b点对应的日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日本春光明媚 B.我国全国各地昼夜等长
C.南非华人欢度春节 D.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7.下左图为地球日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右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据图完成以下问题。
(1)在图中圆外短线上标出地球自转方向_________。
(2)该图为北半球_________(节气)的太阳光照图。此时,太阳位于右图中的________处。
(3)A点的时刻是_________,该点所在的时区是_________。
(4)该日A与B相比,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_________,白昼时间较长的是_________。
(5)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_________(快、慢)。
(6)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 ;新的一天占全球的_________。
(7)右图中甲→乙期间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______半球,并且正在向______________移动。
能力提升
2019年12月16日,我国在四川省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五十二、 五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这标志着北斗三号系统核心星座在太空部署完成。据此完成8-9题。
8.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后,将( )
A.绕日旋转 B.不属于天体 C.进入河外星系 D.成为地球卫星
9.与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相比,西昌发射中心具备的优势有( )
A.晴天多,发射时间窗口多 B.纬度低,发射获得初速度大
C.日照强,充分利用太阳能 D.海拔高,发射节能效果佳
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完成10~11题。
10.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 ( )
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 C.北极附近 D.南极附近
11.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 )
A.1个多小时 B.3个多小时
C.5个多小时 D.7个多小时
读甲图“地球自转速度随纬度变化”和乙图“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完成题12-13题。
12.甲图 M 点的纬度、乙图 N 点的月份分别是( )
A.30°;1 月 B.60°;7 月
C.60°;1 月 D.30°;7 月
13.浙江某地(30°N,120°E)七月中旬一天正午,阿根廷某地(30°S,60°W)的农 民正在( )
A.刚起床吃早饭 B.在田间割麦子
C.吹着风扇吃晚饭 D.盖着被子进梦乡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送往太空。天问奔火,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一切顺利的话,“天问一号”将在太空中飞行大约7个月后到达火星附近,通过“刹车”完成火星捕获,进入环火星轨道,并择机开展着陆、巡视等任务,进行火星科学探测。
材料二 卫星发射窗口是允许运载火箭发射的时间范围,其宽窄受发射地的气象气候条件影响。文昌发射基地的发射窗口很窄。
材料二 我国四大航天基地示意图、海南岛地形及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示意图
(1)据图说明海南岛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2)指出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最可能形成盐场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3)图中①地是我国第四个航天发射基地。分析①地在航天发射方面的突出优势。
(4)从气象气候条件方面分析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窗口窄的原因。
(5)厄瓜多尔将在下图A、B两地中选择一处筹建新卫星发射基地,你认为哪处更合适?请说明选择在该地建立基地的优势条件。
参考答案:
1.C
2.D
3.A
4.B
5.C
6.A
7.画图 (逆时针) 夏至日 乙 12时 西三区 A B 慢 (23°26′N,45°W) 1/8 北 北
8.D
9.B
10.A
11.B
12.B
13.D
14. (1)由西南向东北递减。原因:南部比北部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海南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地势中部高、四周低;西南部为夏季风背风坡,降水少,日照时数长,年太阳总辐射量高;中东部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日照时数短。
(2)③地。原因:地处夏季风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数长;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平原地形,地形平坦,利于晒盐。
(3)①从纬度看,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可增加有效荷载;②从交通条件看,濒临南海,有利于运输大型设备;③从安全性看,火箭残骸落入大海,造成危害的概率低。
(4)①多雷电,强降雨天气;②沿海,湿度大,云雾多,能见度较低;③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夏季风影响时间长,雨季长;④容易受台风等灾害影响;
(5)A地:距海近,交通便利,利于物资运输;地形平坦,利于发射场建立;西部靠海,大幅降低发射后未燃尽残骸造成意外的概率,安全性能好。B地:海拔高,大气透明度高;距海洋远(地处内陆山区),水汽少(降水少);山区人口少,安全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