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适用于新教材新人教版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57份)
-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考点规范练26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新人教版 试卷 3 次下载
-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考点规范练27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新人教版 试卷 3 次下载
-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七章自然灾害考点规范练29地质灾害新人教版 试卷 3 次下载
-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七章自然灾害考点规范练30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新人教版 试卷 3 次下载
-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考点规范练10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层和受热过程新人教版 试卷 4 次下载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七章自然灾害考点规范练28气象灾害新人教版
展开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七章自然灾害考点规范练28气象灾害新人教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省份最可能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规范练28
(2022江苏泰州高三模拟)随着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加剧,干旱、洪涝事件发生的强度和频率不断增大,并且干旱、洪涝常连续发生,形成旱涝急转现象。我国西南地区是旱涝急转的多发区域。图1示意我国西南部分气象站点分布,图2示意我国西南地区部分站点旱涝急转发生次数年内分布。据此完成1~3题。
图1
图2
1.有关我国西南地区旱涝急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旱转涝集中发生在夏秋季
B.涝转旱集中发生在春夏季
C.旱转涝和涝转旱频次相同
D.冬季的重度急转最为严重
2.图示区域西部易发旱涝急转的主要原因是( )
A.暖湿气流和焚风效应影响
B.森林破坏,气候失调
C.登陆台风数量多,影响大
D.冬春季节寒潮影响大
3.旱涝急转对人类社会及自然环境的影响远大于单一的干旱或洪涝灾害。对其危害描述正确的是( )
①威胁区域粮食安全 ②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③改变区域气候类型 ④植被覆盖率明显下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1.D 2.A 3.A
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读图分析,旱转涝集中发生在春夏季,A错误。涝转旱集中发生在夏秋季,B错误。旱转涝和涝转旱的频次不相同,C错误。冬季重度急转的频次比其他季节高,D正确。第2题,读图分析,图示区域西部位于横断山区,山高谷深,纵列分布,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降水丰沛,易发生涝灾;气流越过山坡后下沉增温形成焚风效应,易发生旱灾,A正确。森林破坏对局部气候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导致旱涝急转的主要原因,B错误。该区域基本不受台风和寒潮的影响,C、D错误。第3题,旱涝急转的影响远大于单一的干旱或洪涝灾害,一般更易引发山洪、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会严重威胁区域的粮食安全,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①②正确;不会改变区域的气候类型,③错误;对植被会造成一定的破坏,但不会导致植被覆盖率明显下降,④错误。故选A。
(2022山东青岛一模)泥石流的分布受地形地貌、岩性构造及降水的控制作用明显。下图示意我国某省泥石流发生次数随暴雨发生日数呈“双峰”现象。据此完成4~6题。
4.暴雨的年内分布往往呈“双峰”现象,“前峰”与“后峰”的主要降雨类型分别是( )
A.锋面雨、对流雨
B.锋面雨、气旋雨
C.地形雨、气旋雨
D.对流雨、地形雨
5.与“前峰”相比,“后峰”的降水特点及影响最可能是 ( )
A.降雨强度大,历时短,泥石流次数多
B.降雨强度小,历时短,泥石流次数少
C.降雨强度大,历时长,泥石流次数多
D.降雨强度小,历时长,泥石流次数少
6.该省份最可能是( )
A.湖北省
B.江苏省
C.广东省
D.浙江省
答案4.B 5.A 6.D
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该地“前峰”降雨发生在6月份,是我国锋面雨带向北推移时期,主要降雨类型为锋面雨;“后峰”降雨发生在8月份,是我国台风活动频繁时期,多气旋雨。在我国,对流雨发生机会比较少,北方夏季午后,可能会出现对流雨,但发生频率较低;地形雨与山地迎风坡有关,季节变化不大。故选B。第5题,读图可知,与“前峰”相比,“后峰”出现泥石流次数多,排除B、D;“后峰”多气旋雨,暴雨日数少,但形成泥石流次数多,降水特点最可能是降雨强度大,历时短,A正确,C错误。第6题,由图可知,该省6月份出现“前峰”,也即锋面雨带推移到该省,最可能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排除C;8月份出现“后峰”,受台风活动影响,多气旋雨,因此主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湖北省位于中部地区,受台风影响较少,排除A;该省泥石流多发,因此山地分布较广,江苏省地形以平原为主,浙江省位于东南丘陵,多山地,泥石流多发。因此,B错误,D正确。
(2022河南名校联盟高三联考)2021年7月20日,河南省郑州市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极端强降雨天气,郑州一日降水量超过其常年全年的1/3,并持续数日。政府提高城市洪涝应急管理能力,市民增强洪涝防御意识显得尤为重要。下图示意2021年7月20日11时我国局部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据此完成7~9题。
7.此次郑州市极端强降水雨量大、持续时间长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形抬升 ②大气环流稳定 ③台风经过 ④副热带高压控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政府可采取的提高城市洪涝应急管理能力的主要措施是( )
A.扩大城市蓄水空间
B.加强排水设施建设
C.及时发布预警和预案
D.提高基础设施防洪标准
9.为保障生命安全,市民错误的洪涝防御行为是( )
A.远离涵洞和隧道
B.停止户外作业
C.待在关闭门窗的车内
D.寻找避险场所
答案7.A 8.C 9.C
解析第7题,读图分析可知,雨量大,是受台风外围和副热带高压南侧的偏东气流引导,大量来自太平洋的水汽向我国内陆地区输送,为河南强降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受地形抬升,在迎风坡形成大量降水,①正确;持续时间长是因为控制郑州的大气环流比较稳定,②正确;台风影响东南沿海,不经过郑州,③错误;副热带高压控制,晴朗少雨,④错误。A正确。第8题,扩大城市蓄水空间、加强排水设施建设、提高基础设施防洪标准等工程措施、技术措施,可以一定程度减轻城市洪涝灾害的影响,但不属于政府应急管理能力范畴,及时发布预警和预案体现了城市的应急管理能力。C正确。第9题,远离涵洞和隧道、停止户外作业、寻找避险场所,可有效减轻洪涝灾害的危害,A、B、D正确;车辆一旦被洪水冲走或淹没,待在关闭门窗的车内很危险,应该立即弃车寻找安全避险点,C错误。故选C。
(2023届黑龙江大庆高三期中)某年7月24日凌晨2时,受台风影响,江西省北部德安县出现突发性特大暴雨,其中丰林镇站点水位线高达541毫米。德安县境内特殊造型的“尖底瓶”地形对降水起到较大的影响。该日,地面有弱冷空气从西北方进入德安县境内,对该日天气也起到一定的影响。下图示意该时刻丰林镇降水及风向。据此完成10~12题。
10.丰林镇出现暴雨时,台风中心位于其( )
A.偏南部
B.偏西部
C.偏北部
D.偏东部
11.“尖底瓶”地形对增强本次暴雨的作用是( )
A.“瓶口”敞开,增强天气系统势力
B.“瓶颈”狭窄,利于气流形成涡旋,辐合上升
C.“瓶身”宽阔,利于汇集水汽
D.“瓶底”尖锐,利于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
12.图中弱冷空气对该地天气的影响是( )
A.大幅降温
B.增加降水
C.明显增温
D.减少降水
答案10.A 11.D 12.B
解析第10题,台风是热带气旋,北半球的气旋,呈逆时针旋转。其中,气旋的东侧是东南风,西侧是西北风,南部为西南风,北部是东北风,据图可知,该地的主风向为东北风,故丰林镇应当位于台风中心的北侧,而台风中心位于丰林镇的偏南方。第11题,“瓶口”向东北方敞开,与主风向(气流方向)一致,利于水汽的汇集,A错误;“瓶颈”狭窄,可以形成狭管效应,增强天气系统的势力,B错误;“瓶身”宽阔,近乎圆形,空间较大,利于气流形成涡旋(气旋),C错误;“瓶底”尖锐,三面高山环绕,水汽被迫抬升,形成强烈的地形雨,D正确。第12题,弱冷空气与台风外围的东北风交汇,暖空气抬升,利于水汽凝结,成云致雨。弱冷空气会使得该地区小幅降温,不会使得该地区大幅降温。
13.(2022山东聊城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洪涝灾害是影响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灾害。印度地处南亚次大陆,洪涝灾害频发。基于历史数据,揭示洪涝灾害的时空变化规律,探究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可以减弱洪涝灾害的社会、经济影响。全球紧急事件数据库统计了1950—2016年67年间印度洪涝灾害的大体情况。图1为印度洪涝灾害年均频次变化统计图,图2示意印度洪涝频次空间分布,图3为印度逐月洪涝频次、降水量统计图。
图1
图2
图3
(1)据材料,描述印度洪涝灾害分布的时空差异,并分别指出影响其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
(2)基于全球紧急事件数据库的数据,推测进入21世纪后印度的洪涝灾害将会逐渐减弱,有学者认为因推测依据的局限性,该推测结论具有不确定性。结合材料,解释导致上述推测结论具有不确定性的具体原因。
答案(1)空间分布:北部尤其是东北部洪涝灾害发生频次高,中部和西部相对较低。
影响因素:地形(地形雨;迎风坡降水)。
时间分布:季节差异明显,雨季(7—9月)洪涝灾害高发,1950—2016年洪涝频次呈增加趋势。
影响因素:热带季风气候的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
(2)统计资料仅67年,尤其是21世纪统计数据仅有17年;仅统计了洪涝灾害的频次,没有区分洪涝灾害的规模,没有揭示不同规模洪涝灾害的强弱;没有就洪涝灾害变化与气候变化进行对应分析,基础数据具有局限性,导致推测结论具有不确定性。
解析第(1)题,由图3可知,印度洪涝灾害呈现鲜明的季节变化特征,7—9月为高发季节,峰值出现在7月;由图1可知,1950—2016年洪涝频次总体呈增加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其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而且西南季风不稳定,年际变化较大。由图2可知,印度北部,特别是东北部,是洪涝灾害的高发区,中部和西部相对较低。这是因为北部有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阻挡西南季风,迎风坡地形抬升明显,形成地形雨。第(2)题,全球紧急事件数据库统计了1950—2016年67年间印度洪涝灾害的大体情况,统计资料仅67年,尤其是21世纪统计数据仅有17年;数据仅统计了洪涝灾害的频次,但没有区分洪涝灾害的规模,没有揭示不同规模洪涝灾害的强弱;数据没有就洪涝灾害变化与气候变化进行对应分析,基础数据具有局限性,导致推测结论具有不确定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55湘教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五里坡,首批国家公园中,推进国家公园建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48湘教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最适宜布局“煤制油”产业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31湘教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泰国水果种类繁多的主导因素是,“泽碧波灌木法”种植方式有利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