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考点规范练26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新人教版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考点规范练26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新人教版第1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考点规范练26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新人教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考点规范练26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新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考点规范练26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新人教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地可能位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规范练26 (2023届湖北部分学校高三开学考试)土壤冻融通常是高纬度及高海拔地区因季节或昼夜气温变化使得土壤温度在0上下波动而出现土壤冻结和融化的现象。研究发现,除纬度和海拔外,土壤最大冻结深度(历年冻土深度中的最大值)和土壤冻结日数还与当地积雪覆盖厚度、植被覆盖度和腐殖质层厚度等相关。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季节性冻土地区不同海拔各站点土壤最大冻结深度,其中站点③④的自然植被分别是温带荒漠草原、温带草原。据此完成1~3题。id:2147493195;FounderCES1.推测图示四个站点中冻结日数最多的是(  )A.站点 B.站点C.站点 D.站点2.与站点相比,站点土壤最大冻结深度较浅是因为(  )积雪时间长 积雪厚度大 植被覆盖度较高腐殖质层较厚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3.该地可能位于(  )A.黄河源区 B.伊犁河谷C.东南丘陵 D.松嫩平原答案1.D 2.D 3.B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站点的海拔最高,因此当地的气温最低,当地土壤冻结时间较早,融化时间较晚,因此站点冻结日数最多。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土壤最大冻结深度与当地积雪覆盖厚度、植被覆盖度和腐殖质厚度等相关。站点海拔较站点高,气温应较低,但土壤最大冻结深度较站点浅,这是因为站点的土壤温度较站点高,说明站点的积雪厚度大;由材料可知,站点的自然植被为温带荒漠草原,站点的自然植被为温带草原,站点植被覆盖度较站点高、腐殖质层厚度较站点大,对土壤的保温作用较强。综上,②③④正确。第3题,黄河源区在青藏高原上,图示海拔不符合,且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广布,植被类型多为高寒植被,A错误;根据图文材料,站点的自然植被分别是温带荒漠草原和温带草原,伊犁河谷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且海拔较低处为温带荒漠草原,符合题意,B正确;东南丘陵地处亚热带地区,气温较高,无季节性冻土分布,C错误;我国松嫩平原海拔多在300米以下,与图中海拔不符合,D错误。(2022山东淄博二模)克里雅河发源于昆仑山北坡,生态系统依河而生,两岸生长着大面积的柽柳(乔木或灌木)和芦苇(草本)等植被,形成了一条东西宽约10千米、南北长300多千米的绿色走廊。下游河道两侧100150米内是柽柳和芦苇的交界处。下图示意下游河道两侧不同距离内植被覆盖度、平均高度、平均物种数的变化。据此完成4~5题。id:2147493202;FounderCES4.与距河道10100米内相比,距河道150500米内 (  )A.地下水埋深较深,主要分布着柽柳B.地下水埋深较深,主要分布着芦苇C.地下水埋深较浅,主要分布着柽柳D.地下水埋深较浅,主要分布着芦苇5.近年来,随着克里雅河断流情况的不断恶化,下游河道附近(  )A.植被平均高度下降 B.植被覆盖度上升C.浅根植被快速扩张 D.植被物种数增加答案4.A 5.A解析第4题,由图可知,与距河道10100米内相比,距河道150500米的地区由于离河道远,地表水资源少,地下水受河流下渗补给较少而埋藏较深,排除C、D。由于远离河道,地下水埋藏深,草本植物芦苇难以获取地下水而分布较少,根系较深的、耐旱的柽柳分布较多,B错误,A正确。第5题,由图可知,若克里雅河断流,则下游河道附近水资源缺乏,植被难以生长,植被因缺水平均高度下降,A正确。部分植被因缺水难以生长,导致植被覆盖度将下降,植被物种数减少,B、D错误。而存活下来的植被则需从深处获取地下水,故多以深根植被为主,C错误。(2022河北唐山一模)近年来,位于高纬地区的阿拉斯加中南部野火发生的频率和规模都在增加,当地常出现被认为已经熄灭的野火复燃的现象。在过火地面积增大的同时,当地生态系统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据此完成6~7题。6.当地被认为已经熄灭的野火常常复燃的原因最可能是当地(  )A.沼泽、湿地少 B.地下有机物积累多C.地热能丰富 D.积雪厚度大7.当地存在地下多年冻土的区域过火后,容易导致 (  )A.水体交换受阻 B.碳排放速度变缓C.部分地表沉陷 D.物种多样性增加答案6.B 7.C解析第6题,当地被认为已经熄灭的野火常常复燃,主要是可燃性物质丰富,当地的纬度位置较高,有机质分解较慢,地下有机物积累多,可燃物较多,所以野火常常复燃,B正确;该地沼泽、湿地多,A错误;地热资源不是导致野火复燃的主要因素,C错误;积雪厚不利于野火复燃,D错误。第7题,当地存在地下多年冻土的区域过火后,会导致地下冻土融化,利于水体交换,A错误;大量有机质燃烧,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碳排放速度增加,B错误;冻土融化,会导致地表沉陷,C正确;火灾会导致地表植物被烧死,生物多样性减少,D错误。(2022陕西榆林三模)末次冰期以来,亚马孙河下游地表经历了河流切割平原到沉积平原的演变过程,越接近河口,该演变越明显。下图示意亚马孙河下游某段干流一侧末次冰期以来的地貌变化,图中右侧接近干流。据此完成8~10题。id:2147493209;FounderCES8.与切割平原相比,沉积平原形成时期(  )A.海平面下降 B.海平面上升C.地壳上升快 D.地壳稳定9.从切割平原到沉积平原,亚马孙河下游未发生显著变化的是河流(  )A.径流量 B.含沙量C.流速 D.流向10.亚马孙河下游现代河流阶地分布范围较小,与其原因相关的是(  )A.沉积物源少 B.河网密度小C.气候波动小 D.河流流量小答案8.B 9.D 10.C解析第8题,沉积平原形成时期,地壳是缓慢下降的,也就意味着海平面会相对上升,A错误,B正确。沉积平原形成时期,地壳缓慢下降,C错误。沉积平原形成时期,地壳下降才能沉积,D错误。第9题,末次冰期以来,流水侵蚀和堆积不断进行,说明径流量变化较大,A错误。末次冰期以来,流水侵蚀和堆积不断进行,意味着含沙量变化明显,B错误。流速快,河流以侵蚀为主,流速慢,河流以堆积为主,沉积平原和切割平原的出现,意味着流速变化明显,C错误。整体来看,侵蚀和堆积对河流流向变化影响不明显,D正确。第10题,河流阶地出现的必要条件之一是水流速度快、流量季节变化大。亚马孙河下游河流阶地范围小,说明径流量变化小,意味着当地气候波动小,C正确。与沉积物、河网密度关系不大,A、B错误。河流阶地的形成与径流量季节变化有关,与河流流量关系不大,D错误。11.(2022河南平顶山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黑海(图1所示)是古地中海的一个残留海盆,古新世末期小亚细亚半岛发生隆起,黑海与地中海分开,逐渐形成内海。随着地壳运动和全球气候冷暖变化,黑海与地中海反复隔绝和连接,目前通过窄而浅的土耳其海峡相连,土耳其海峡存在上下层海水流动(图2所示)。黑海地区年降水量600800毫米,同时北岸汇集了欧洲一些较大河流,这些淡水量总和远多于海面蒸发量,黑海水面高程稳定。id:2147493216;FounderCES图1id:2147493223;FounderCES图2(1)从板块运动、气候变化角度分析黑海与地中海隔绝的原因。(2)指出海水在土耳其海峡上下层流量大小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3)在当前板块运动和气候长期影响的前提下,推测黑海未来可能的演变趋势。答案(1)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持续挤压,小亚细亚半岛及土耳其海峡海底不断隆起,使土耳其海峡海底海拔升高、海水变浅;在气候寒冷时期(冰期),海平面不断下降,当黑海海面低于土耳其海峡海底时,黑海与地中海隔绝。(2)差异:上层(或表层)流量明显大于下层(或底层)流量。依据:黑海海面高程稳定,说明其水量收支处于动态平衡;黑海水量收入包括降水、径流汇入和土耳其海峡底层海水流入,水量支出包括海面蒸发和土耳其海峡表层海水流出;黑海的降水量与径流汇入量之和远大于海面蒸发量(必答),因此土耳其海峡上层流量显著大于下层流量;土耳其海峡海底地势较高、海水较浅,地中海海水流入土耳其海峡时受阻。(3)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持续挤压,土耳其海峡海底不断隆起,黑海将完全脱离地中海,向湖泊演变;由于黑海的降水量与径流汇入量之和远大于蒸发量,成湖后盐度会不断降低,逐渐向淡水湖演变;由于黑海水量收入远大于蒸发量,成湖后水量不断增多,湖泊深度增加,湖面扩大。解析第(1)题,板块运动角度:由图可知,该区域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两板块相互挤压,小亚细亚半岛及土耳其海峡海底不断隆起,导致土耳其海峡处海底隆升,海水变浅。气候变化角度:由材料可知,全球气候有冷暖变化,在气候寒冷时期(冰期),固态水增多,入海径流减少,海平面不断下降;当黑海海面低于土耳其海峡海底时,土耳其海峡处海底出露海面,隔离了黑海与地中海,导致黑海与地中海隔绝。第(2)题,由材料可知,黑海海面高程稳定,说明黑海水量的收入和支出处于动态平衡。由图文材料可知,黑海水量收入包括降水、径流汇入和土耳其海峡底层海水流入,而水量支出包括海面蒸发和土耳其海峡表层海水流出。由材料可知,黑海地区的入海淡水总和(降水、径流汇入)远多于海面蒸发量,故土耳其海峡底层海水流入远小于其表层海水流出。由图可知,土耳其海峡海底地势较高、海水较浅,地中海海水流入土耳其海峡时受阻,而土耳其海峡表层海水由黑海向地中海流动较顺畅,导致土耳其海峡底层海水流入远小于其表层海水流出。第(3)题,该区域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两板块不断挤压,导致土耳其海峡海底不断隆起,最终黑海将完全脱离地中海,演变为湖泊;由材料可知,黑海的降水量与径流汇入量之和远大于蒸发量,故黑海成湖后水量增多,湖泊变深,面积变大,盐度不断降低,最终可能演变为淡水湖。 

    相关试卷

    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一轮用书地理配人教版(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word课时规范练3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这是一份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一轮用书地理配人教版(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word课时规范练3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互花米草引种后,该地海岸带,为改善下游断流和胁迫状态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时跟踪练18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及差异性: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课时跟踪练18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及差异性,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山顶的年降水量约为,缅甸热带稀树草原的分布属于,与济南相比,烟台,推测东坡耕作区原生植被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考点规范练27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新人教版: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考点规范练27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新人教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自然带Ⅱ的类型是,据图推测,天山山麓自然带为,据图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自然带Ⅲ可能是,随着全球变暖,该山地所处的省级行政区可能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