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八章人口考点规范练31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新人教版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八章人口考点规范练31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新人教版第1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八章人口考点规范练31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新人教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八章人口考点规范练31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新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八章人口考点规范练31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新人教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表中四区,该国家最可能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规范练31 (2022天津一模)1935年以来,影响我国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胡焕庸线具有高度稳定性。下表示意我国2000年、2010年、2020年各区域人口分布基尼系数变化(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为0,基尼系数越接近0,表明人口分布越趋向均衡)。据此完成1~3题。年份200020102020全国0.7110.7180.735胡焕庸线两侧东南半壁0.5170.5340.566西北半壁0.7540.7480.752四大地区东部0.3650.3980.427中部0.3020.3050.336西部0.7730.7650.771东北0.4490.4590.5041.20002010年,表中数据显示(  )A.东南半壁人口趋向均衡B.西北半壁人口趋向集中C.东部地区人口趋向集中D.中部地区人口趋向均衡2.2000年以来,东北地区人口分布基尼系数变大的主要原因是(  )A.乡村振兴有序推进 B.粮食产量提高C.生态环境持续退化 D.矿产开采逐步萎缩3.下列省份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与我国人口分布现状基本一致的是(  )A.四川 B.陕西 C.吉林 D.湖南答案1.C 2.D 3.A解析第1题,20002010年,西北半壁人口分布基尼系数下降,反映人口分布趋向均衡;东南半壁、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人口分布基尼系数都上升,人口趋向集中。第2题,2000年以来,东北地区人口分布基尼系数变大,反映人口分布趋于集中,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有关。乡村振兴、粮食产量提高有助于促进人口均衡分布;生态环境持续退化与东北地区实际情况不符;东北地区资源开采大多进入减产阶段,资源型工业衰落,人口大量外迁,而中心城市向外迁移的人口相对较少,人口相对集中于中心城市。第3题,胡焕庸线反映土地面积和人口数量的对比关系,我国人口分布现状是东南部密集(数量多),西北部稀疏(数量少)。四川省东南部的成都平原人口分布密集、数量多,西北部的川西高原人口分布稀疏、数量少,与我国人口分布现状基本一致;陕西省关中地区人口密度大,南北人口密度小;吉林省中部人口密度大,东西部人口密度小;湖南西部、南部和东部人口较少,中部和北部人口稠密。(2022广西北海一模)江苏省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多为淤泥质海岸,海岸线附近鲜有城市分布,一些临近海洋的城市距离海岸线基本都有几十千米远,形成了人口密度相对最低区域。下图为江苏省内人口密度相对最低区域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id:2147492096;FounderCES4.江苏西南部有少部分人口密度相对最低区域,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最可能是(  )A.地形 B.气候 C.经济 D.交通5.江苏滨海地区存在人口密度相对最低区域的主要原因是(  )土地盐碱化严重 矿产资源匮乏 海运困难地震灾害频繁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4.A 5.B解析第4题,江苏南部地区整体经济较发达,交通较便利,但部分区域为山地,地形导致人口密度相对较低;气候差异不明显,不是江苏西南部人口密度低的原因。第5题,江苏黄海沿岸有大量被海水浸渍形成的滨海盐土,围垦以后土壤中残留大量盐分,盐碱地广布,不适宜耕作、居住,正确;多淤泥质海岸,海运困难,导致人口密度相对较低,正确;江苏省矿产资源并不匮乏,这里地震也并不频繁,②④错误。(2022天津二模)下表示意2020年天津市部分地区人口统计数据,读表,完成6~7题。地区2020年末常住人口/万人2020年末常住人口密度/(人·km-2)2020年初户籍人口/万人和平区35.53500044.31南开区89.042282188.83河北区64.772370463.75西青区119.51218344.736.表中四区(  )A.和平区常住人口密度最大,人口数量最多B.南开区户籍人口数最多,可以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C.河北区和南开区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相差不大,恰好达到人口合理容量D.西青区外来人口数量多,导致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差异大7.影响表中四个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A.气候、地形 B.经济、历史C.水资源、宗教 D.政策、交通答案6.D 7.B解析第6题,根据表格,和平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都不是最多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与人口的多少无关。材料中没有给出河北区和南开区的人口合理容量数值,无法判断是否达到人口合理容量。西青区户籍人口远少于常住人口,表明外来人口数量多,导致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差异大。第7题,天津位于华北平原,地形均平坦开阔,气候差异不大。四个地区人口密度差异大,主要原因是不同区域开发的历史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就业机会、经济收入、社会福利等存在差异,人口发生迁移。四个地区均属于天津市,水资源、宗教差别不大,不是影响表中四个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城市内部交通均较便利,差异不大,不是影响四个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2023届江苏高三联考)某亚洲国家老年人退休年龄原为60岁,但到2020年却提升至65岁。据此完成8~9题。8.该国家最可能是(  )A.中国 B.日本 C.印度 D.蒙古9.利于该国提升其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条件有(  )消费水平高 科技水平高 矿产资源丰富 对外开放程度高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8.B 9.D解析第8题,该国为亚洲国家,提高退休年龄是应对老龄化的方式,可见该国国内老龄化严重,应为发达国家,最可能为日本。第9题,日本的科技水平、对外开放程度高,科技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提高都能促进资源环境承载力提升,②④对;而消费水平越高,资源环境承载力越低,错;日本矿产资源贫乏,错。(2022山东济南期末)石羊河流域是河西走廊人口密集、生态脆弱的区域。近年来,该地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合理协调人口分布,生态环境已经大大改善。下图示意石羊河流域人口密度变化。据此完成10~11题。id:2147492111;FounderCES10.表示该地人口密度相对减少的图例是(  )A. B. C. D.11.为使流域内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分布相协调,该地首先应(  )A.促进经济发展B.提高科技水平C.优化水资源配置D.加大地域开发程度答案10.B 11.C解析第10题,河西走廊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年降水量少,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河流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人口和城镇主要沿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分布,河流下游水量逐渐减少,甚至断流。石羊河自西南向东北流,故东北方向为河流下游,水量少,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愈发紧张,生态环境恶化,该区域人口密度会有所减少,读图可知图例符合题意,B正确。第11题,若首先发展经济会加大资源消耗量,不利于促进流域内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分布相协调,A错误;若首先提高科技水平,对促进该流域内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分布相协调影响不大,B错误;该区域气候干旱,水资源是限制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优化水资源配置,有利于促进流域内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分布相协调,C正确;加大地域开发程度会加快流域内资源的消耗速度,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环境承载力降低,不利于促进流域内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分布相协调,D错误。12.(2022贵州贵阳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下图示意俄罗斯2017年人口密度(人/千米2)的空间分布。2019年中俄将双边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双边关系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id:2147492118;FounderCES(1)指出2017年俄罗斯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简析甲半岛资源环境承载力低的自然原因。(2)现今俄罗斯人口迁移有向东南部和西南部两个迁移方向。请选择其中一个迁移方向并说明理由。答案(1)分布特征:分布不均,西多东少,南多北少,主要集中在西南部。自然原因:甲半岛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全年降水较少;河流结冰期长;沼泽广布,多冻土;生物多样性少,植被生长期短。(2)向东南部迁移。东南部纬度较低,气候条件较好;矿产、土地等资源丰富;东南部与中国等东亚国家合作日渐紧密,就业机会较多;政府引导、地区合作,各项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或向西南部迁移。西南部纬度较低,气候条件较好;开发历史悠久,资源丰富;靠近大城市,距离欧洲西部较近,基础设施完善;产业较为发达,工农业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大,就业机会较多。)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俄罗斯2017年人口空间分布特征整体上分布不均,西多东少,南多北少,主要集中在西南部。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自然因素主要是自然环境与资源状况。甲半岛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气候环境不适宜;全年降水较少,且温度低,河流结冰期长,水环境不适宜;沼泽广布,多冻土,土壤环境较差;生物多样性少,植被生长期短,生物环境不适宜。因此资源环境承载力低。第(2)题,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影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等。自然环境因素包括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自然灾害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事业等;政治因素包括政策、战争、政治变革。向东南部迁移:俄罗斯纬度高,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而东南部纬度较低,气候条件较好;同时东南部人口稀疏,土地面积广,矿产资源丰富;东南部与中国等东亚国家合作日渐紧密,就业机会较多;政府引导、地区合作,各项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向西南部迁移:西南部纬度较低,气候条件较好;西南部靠近莫斯科等大城市,开发历史悠久,资源丰富;靠近大城市,距离欧洲西部较近,基础设施完善;产业较为发达,工农业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大,就业机会较多。 

    相关试卷

    新高考天津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专题板块练 18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这是一份新高考天津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专题板块练 18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与人口分布关系最密切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25人口分布人口容量: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25人口分布人口容量,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八章人口课时跟踪练22人口分布和人口容量: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八章人口课时跟踪练22人口分布和人口容量,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城市实施雨污分流有利于,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该流域很可能位于,对家庭规模小型化影响最弱的是,家庭小型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