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适用于新教材通史版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件(64份)
- 适用于新教材通史版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10讲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和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适用于新教材通史版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4讲西汉与东汉__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适用于新教材通史版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主题讲评从早期国家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转型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适用于新教材通史版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12讲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适用于新教材通史版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7讲三国至隋唐的经济与文化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适用于新教材通史版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9讲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通史版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9讲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课件,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凝练要点,内容索引,强基础固本增分,研考点精准突破,练经典强化提升,经济重心南移,程朱理学,文学艺术,史料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认识两宋时期在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2.通过了解辽夏金元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知识点一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变化1.辽宋夏金元的经济
3.赋税制度【链接·选择性必修1·P93】(1)宋承唐制,征收两税,但附加税繁杂多变,还经常派发各种徭役。(2)王安石推行募役法,百姓缴纳免役钱、助役钱,官府募人代役。(3)元朝基本上沿袭唐朝,增设“科差”,按户之上下征收丝和银两。
4.社会的变化(1)门第观念的淡化①隋唐:士族阶层衰落,但门第观念仍然十分流行。②宋朝:科举制度更加强调公平竞争;婚姻择偶以政治、经济地位为重。(2)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①宋代贱民阶层数量显著减少;服役奴婢更多来自 雇佣 。 ②租佃关系发展,宋朝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 契约 。 (3)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① 土地买卖 、典当基本不受官府干预。 ②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官府限制较前代更为松弛。
知识点二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1.儒学的复兴(1)背景:儒家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总体上不及佛教和道教。(2)兴起:从北宋中期起,一批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
两宋政府重视教育,私人讲学的
书院兴起,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3)内容①挖掘 儒家经书 的思想内涵。 ②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特别是希望充分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 伦理道德 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
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4.科技成就(1)三大发明① 毕昇 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火药在宋朝被大量制造并用于军事,指南针在宋朝广泛应用于航海。
②西传【链接·选择性必修3·P12】
(2)海洋探索:宋元时期,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有重大进步,海船载重量、抗沉性能提高,磁罗盘、实用航海图和天文定位技术广泛应用。【链接·选择性必修2·P69】(3)科学家:沈括著《梦溪笔谈》,郭守敬编定《 授时历 》,王祯编撰《农书》。
5.少数民族文字:辽先后创制契丹大字、小字。金创制了女真文字。蒙古形成畏兀体蒙古文。 八思巴 改制藏文字母,创造出一套拼音符号,这是汉语拼音化的最早尝试。
教材深化·提认知1.历史概念——榷场指辽、宋、西夏、金各政权在交界地点设置的互市市场。榷场贸易适应了各地区经济交流的需要。对于各政权统治者来说,还有提供经济利益、安定边防的作用。2.历史概念——租佃制租佃制产生于我国战国时期,到宋代日益普遍,明清时期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在租佃关系下,国家、地主对佃农的人身控制逐渐减弱;租佃制下,主佃双方订立契约,分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等纳租形式,佃农获得永久租佃权利等都有助于提高佃农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3.图解历史——宋明理学
4.图解历史——唐宋之变
学术前沿·拓宽度1.金人进入中原后,亦援引“中原即中国”“懂礼即中国”等理论,自称“中国”,也没有将辽、宋排除在“中国”之外。辽金时期,实际上萌生了多元正统意识,即比较宽泛的“中国”意识,或称“大中国”意识。——摘编自赵永春《10—13世纪民族政权对峙时期的“中国”认同》
[新论]学者赵永春认为金人对中国的理解,丰富了“中国观”的内涵,有了“大中国”的意识。这有利于各民族形成多元一体的认同,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2.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宋词却弥补了诗的不足。苏轼比任何人都更敏感更深刻体会到强大的统治思想对个人的压制,而走向对一切既定价值准则的怀疑、厌倦与舍弃,努力从精神上寻找一条彻底解脱出世的途径。——摘编自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论]学者骆玉明认为宋词的兴旺,一方面是词更能表达个人情感;另一方面是文人反抗统治思想的压制,对文学艺术的创新。
主题一 “商业革命”——宋元时期社会的新变化
视角1宋代社会经济的新突破材料 租佃制在秦汉时期即已出现,到宋代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宋初“田制不立”①,统治者将无地农民编入国家户籍,在形式上使客户获得了与主户齐等的地位②。实物地租形式在当时占据着绝对的支配地位,货币地租因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逐渐开始占有一席之地。在经济水平比较发达的两浙路等地区,出现了“二地主”,他们并不是真正租种土地的劳动者,而是将租到的土地再进行转租,成为新的剥削阶级。——摘编自张雪雪《北宋土地租佃制度探析》
【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租佃制的变化,简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 变化:客户形式上取得与主户的平等地位;货币地租有所发展;出现了土地转租的剥削形式。原因:政府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无地农民获得国家户籍;商品经济的发展。
视角2货币、信贷与商业契约材料 唐朝后期,在流通领域产生了飞钱,还出现了类似于近代支票性质的信用票据。宋朝出现了另一种形式的货币代用券——交子、关子和会子。明中叶后,以票据结算代替现金清算的会票应运而生,流通日广,为长途大宗贸易提供了方便。——摘编自高春平《论中国古代信用票据飞钱、交子、会票、票号的发展演变》【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金融领域发展演变的特征。
参考答案 从实体货币到信用凭证;从现金清算到票据结算;从政府广泛参与到民间力量增强。
视角3两宋时期社会生活的新变化材料 宋仁宗年间曾发布诏令:“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旧条,私下分田客非时不得起移;如主人发遣,给与凭由①方许别主。多被主人抑勒,不放起移。自今后客户②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田收田毕日商量去住,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是主人非理栏占,许经县论详。”——摘编自《全宋文》读史
【思考】 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现象: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因为他们在选择雇主方面有一定的权利。作用:从依附关系逐渐摆脱出来的农民,生产自主权支配产品的权利大为提高,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1.唯物史观——两宋时期的“商业革命”
2.唯物史观——宋代社会出现变化的原因(1)经济原因:经济继续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对外贸易都有较大的发展。(2)政策原因:政府对土地买卖基本不加干涉,促进土地私有制迅速发展;土地流动性增强,贱民阶层、奴婢的流动也随之加快,奴婢地位提高。(3)政治原因:唐末五代以来,社会经历了剧烈的变动,门阀士族制度逐渐走向衰亡。(4)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的完善使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给政治增添了活力,削弱了士族制度的政治基础。(5)战争影响:唐末五代的战争打击了腐朽的士族制度,加速了士族制度的衰落。
3.历史解释——宋代社会生活的新变化
4.唯物史观——中国古代影响契约精神的因素
主题二 重建信仰——宋元时期的思想文化
视角1宋代理学信仰的重建材料 先秦儒家一方面力倡严“夷夏之辨”①,讲“夷夏之防”,举“尊王攘夷”大旗;一方面又提出“用夏变夷”和“礼分华夷”,强调以文化论民族、以礼义辨夷夏的开明思想。宋儒对“正统”的评判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不再强调传统“正统”观中只认华夏——汉族建立的政权为正统的看法,而是强调政权是否统一了“天下”。欧阳修则尤为注重强调政权是否延续、是否发扬了儒家的“道统”②。欧阳修和司马光都把儒家的“春秋大一统”和“道统”放在首位作为衡量“正统”的标准,而不是强调统治民族是谁的问题。此后,“华夷之辨”思想逐步让位于“华夷一体”思想。 ——摘编自李克建《儒家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
【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儒学民族观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参考答案 变化:由“夷夏之辨”“礼分华夷”到“华夷一体”“天下一家”。原因:民族交融的加强;理学思想的影响;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中央集权制不断发展完善。
视角2宋元时期市民文化的崛起材料 宋代文化得到相对普及,这种相对普及最重要也富有时代意义的表现是文化不再被极少数世家大族完全垄断,逐渐由士阶层普及到农工商各阶层①。如理学不再仅仅是“理”“气”等一些深奥的哲理,而是呈现了普及化、通俗化的趋势;文学重心的下移适应了社会娱乐的需要。另外,宋代“虽为市贾,亦重儒术”②的事例不少,这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宋代商人的社会地位开始转变。清代沈垚就认为,从宋代开始“天下之士多出于商”,说明当时士、商之间的界限确实已经不太分明。——摘编自张全明等《宋史十二讲》
【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文化“逐渐由士阶层普及到农工商各阶层”在思想、文学方面的体现,并概述从宋代开始“商人的社会地位开始转变”的表现。
参考答案 体现:理学呈现普及化、通俗化的趋势;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强烈,词开始走向辉煌。表现:商人在社会上遭受鄙视,在政治上和法律上遭受歧视的情形开始转变;士、商之间的界限已经不太分明。
1.历史解释——宋明理学的特点(1)儒学哲学化:传统的道德信条式的理论经由宋代理学家的改造,发展成哲学理论体系。(2)儒学佛道化:主要表现在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一些内容,同时还借鉴佛、道的传教谱系,创立“道统”。(3)儒学世俗化:程朱理学控制教育与科举,并通过授徒、书院讲学等方式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甚至深入族规、家训之中。朱熹的《家礼》和《小学》也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
2.唯物史观——宋元文化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之间的关联
命题点1从考古遗迹角度考查宋代纺织业的发展1.(2022山东卷,3)目前考古发现的宋代纺织品,主要有福建福州黄昇墓的纺织品和衣物300余件,江苏金坛周瑀墓的衣物50余件,江苏武进宋墓衣物残片,河南南阳宋墓和宁夏西夏陵区108号墓丝麻织品,浙江兰溪南宋墓棉毯,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丝织衣裙,浙江台州南宋赵伯澐墓纺织品60余件等。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宋代( )A.海上丝绸贸易兴盛B.纺织业中心位于南方C.衣料材质发生明显变化D.南方纺织技艺已超过北方
答案 B解析 从材料“考古发现的宋代纺织品,主要有福建……江苏……河南……宁夏……江西……浙江”可以看出宋代纺织业比较发达的地方多位于南方,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各地出土的宋代纺织品,与对外贸易无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强调考古中发现了大量宋代纺织品,并不能说明衣料材质发生明显变化,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对南北纺织技术进行比较,故D项错误。
命题点2从道德教化角度考查宋代儒学复兴运动2.(2022广东卷,4)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张( )A.儒法并用以维护君权B.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C.复兴儒学以回应挑战D.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
答案 C解析 材料中宋人李觏认为儒学教化功能缺位导致佛道广泛传播,张载认为佛道的追求与儒学截然不同,这说明面对佛道挑战,儒学家主张复兴儒学,故选C项;材料没有涉及法家学说,排除A项;立足考据是明清时期出现的学风,排除B项;张载明确反对佛道思想,不主张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排除D项。
命题点3以百家姓为切入点考查唐宋社会观念的变迁3.(2022湖北卷,4)宋初《百家姓》以“赵钱孙李”为首,而唐末五代河西节度使张议潮割据敦煌时期形成的《敦煌百家姓》写本以“张王李赵”为首。二者排序不同体现了( )A.地域文化观念的差异B.崇文抑武政策的实施C.社会流动的日渐固化D.门第观念的历史遗留
答案 D解析 唐末五代河西节度使张议潮割据敦煌时期形成的《敦煌百家姓》以“张”为第一姓;赵匡胤建立宋朝,“赵”为宋初《百家姓》第一姓,这说明《百家姓》中姓氏排列体现了封建社会的门第观念,故选D项;材料中百家姓排序的不同并非由于地域文化观念的差异,排除A项;崇文抑武政策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宋代科举制日益完善,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社会流动日渐加快,“固化”说法错误,排除C项。
命题点4依据图像资料考查宋元捶丸活动4.(2021河北卷,4)元代成书的《丸经》中有“宋徽宗、金章宗皆爱捶丸”的记载。宋代捶丸活动的图像资料也有发现(图1、图2)。元杂剧中有民间青年男女聚会游戏首选捶丸的情景,元曲中则有官员休闲时进行捶丸的描述。这表明,宋元时期捶丸活动( )
图1 宋代捶丸纹画像砖
图2 宋代童子捶丸图陶枕
A.拥有广泛社会基础B.促进了民族交融C.影响元曲创作风格D.冲击了等级观念
答案 A解析 由材料可知,上至帝王,下至民间男女都喜爱捶丸活动,说明捶丸活动拥有广泛社会基础,A项正确。根据材料无法判断捶丸活动的来源,无法得出“民族交融”的结论,B项错误。影响元曲创作风格的根源是商品经济的发展,C项错误。“等级观念”主要体现在社会关系领域,并非体育活动,D项错误。
预测点1从生产效益角度考查宋代农业经济1.(2022湖南怀化诊断)宋代富民通过土地改良、加大农田水利设施投入等方法,使得一些不可耕地变为可耕地、低产田变为高产田。通过诸如此类的措施,“富者数万石之租,小者万石、五千石,大者十万石、二十万石”。数量巨大的地租( )A.加剧了社会的奢靡风气B.造成了巨大的粮食浪费C.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D.进一步巩固了自然经济
答案 C解析 宋代不抑制土地兼并,富民占有大量土地,并且通过土地改良等方法提高产量,获得了数量巨大的地租,无法自身消费,必然进入市场,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C项;地租数量巨大与社会的奢靡风气没有必然的关系,排除A项;数量巨大的地租不一定造成巨大的粮食浪费,排除B项;富民占有大量田地,不利于“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
预测点2依据数据信息考查宋代的货币流通2.(2022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月考)下面是中国古代995—1124年铜钱铸造量统计图(单位:万贯)。图中铜钱铸造量大减主要由于( )A.富户盛行储藏铜钱 B.市场逐渐流通纸币C.白银大量流入国内 D.国家赋役统一征银
答案 B解析 根据材料可看出从1080年开始,铜钱的铸造量有下跌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处于宋代纸币发行时期,纸币大量发行使得金属货币的数量大大减少,故选B项;材料讲的是铜钱的铸造量减少,富户储藏铜钱可能会导致市面上流通的铜钱减少,但是对铸造量影响甚微,排除A项;白银大量流入国内主要是在明朝,排除C项;赋役征银主要是在明清时期,铜钱铸造量减少是在宋代,排除D项。
预测点3从文明传承角度考查朱熹的思想3.(2022河北承德一模)关于古礼与现实社会的关系问题,朱熹认为“古今异便,风俗不同,虽有崇儒重道之君,知经好学之士,亦不得尽由古礼以复于三代之盛,其因时述作,随事讨论,以为一国一家之制者,固未必皆得先王义起之意”。朱熹的这一论述意在( )A.改变儒学的社会功能 B.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C.推动儒学的顺时更新 D.摒弃儒家的礼制传统
答案 C解析 朱熹主张礼制因时变革,不必拘泥于古礼,以此推动儒学的更新,故选C项;维护传统社会秩序是儒学一以贯之的社会功能,并没有发生改变,故排除A项;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故排除B项;朱熹主张变革古礼,并非完全摒弃礼制传统,故排除D项。
预测点4从文明传承角度考查宋代理学思想4.(2022广东深圳第一次调研测试)下表是宋代理学家的言论。由此可知,他们( )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通史版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6讲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变化与创新课件,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凝练要点,内容索引,强基础固本增分,研考点精准突破,练经典强化提升,史料探究,史观史论,练·高考真题,押·经典模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通史版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11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件,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凝练要点,内容索引,强基础固本增分,研考点精准突破,练经典强化提升,小说与戏曲,传统科技,史料探究,史观史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通史版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2讲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件,共5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强基础固本增分,研考点精准突破,练经典强化提升,史料探究,史观史论,练·高考真题,押·经典模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